2025年4月19日中级主管护师《专业实践能力 (护理学)》考后盘点
1、C.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2、D.平卧12小时
解析:术后护理中明确指出病人需要平卧8~12小时,禁止右侧卧位,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因此,指导病人平卧12小时是正确的。心电监护需要持续24小时,沙袋压迫伤口4~6小时,双上肢不宜早期活动,随访频率最初半年为每月随访1次,所以其他选项不正确。
3、B.中和游离毒素
解析:破伤风抗毒素的主要治疗作用是中和游离的毒素,从而阻止毒素进一步对神经组织的损害。
4、A. 便血
解析:直肠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癌肿增大并发生溃疡时才出现症状。病人排便习惯改变,有便意频繁、便前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大便表面带血及黏液,严重时出现脓血便。因此,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排便内症状。
5、D.肿瘤筛查,1~2年1次
解析:围绝经期妇女应每1~2年定期进行妇科常见疾病及肿瘤的筛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6、E.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解析:患者在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出现下腹胀痛、腹水、胸腔积液,B超显示卵巢明显增大,这些症状符合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中度表现。OHSS是一种由于诱发促排卵所引起的医源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下腹不适、卵巢增大、明显腹水和胸腔积液。因此,患者首先应考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7、A.外周静脉压升高
解析: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包括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形成和凝血机制障碍。
8、D.儿童骨折
解析:皮牵引适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采用垂直悬吊牵引,双下肢垂直向上悬吊,牵引重量以使儿童臀部刚好离开床面为宜。
9、C.癌胚抗原(CEA)测定
解析: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是用于预测直肠癌预后及监测复发的免疫学检查方法。
10、B.中度贫血
解析:患儿的Hb值为70g/L,根据贫血程度的分类标准,Hb在60~90g/L之间为中度贫血,因此该患儿属于中度贫血。
11、A. 脾破裂
解析:患者因车祸入院,血压90/60mmHg,左上腹痛,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这些症状符合脾破裂的临床表现。脾破裂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和出血性休克,且血性腹膜炎所致的腹膜刺激征多不明显,因此首先考虑脾破裂。
12、D.32cm
解析:满36周时尺测耻上子宫底高度应为32cm。
13、C.尿道狭窄
答案:C
解析:尿道裂伤愈合后可引起瘢痕性尿道狭窄,这是尿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
14、E.同时符合以上条件
解析:病情处于缓解期达半年以上者,无中枢神经系统、肾脏或其他脏器严重损害,口服泼尼松剂量低于15mg/d,一般能安全妊娠,并分娩出正常婴儿。非缓解期的SLE病人容易出现流产、早产和死胎,发生率约30%,故应避孕。妊娠前3个月至妊娠期应用大多数免疫抑制剂均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故必须停用半年以上方能妊娠。
15、D.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16、C.缓解钾离子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解析:高钾血症时,钾离子对心肌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使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慢推注,通过钙离子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抑制作用,从而缓解钾离子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17、B.肱骨髁上骨折
解析: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软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急性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常见于前臂和小腿骨折,表现为肢体剧痛、肿胀、指(趾)呈屈曲状活动受限、局部肤色苍白或发绀。肱骨髁上骨折属于前臂骨折,因此最容易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18、C.及早热敷
解析:处理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给药(A),回抽溢出的药物(E),使用硫代硫酸钠(B)或普鲁卡因(D)局部注射,并局部涂氢化可的松和冰敷24小时。热敷(C)是不妥的,因为热敷可能会加速药物的扩散和吸收,增加组织损伤的风险。
19、C.控制心力衰竭后行吸宫术终止妊娠
解析:初孕妇妊娠7周,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近3天因感冒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急诊入院。根据心脏病孕妇的治疗原则,对于不宜妊娠且已怀孕者,应在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术。因此,首选治疗方案是控制心力衰竭后行吸宫术终止妊娠。
20、D.不全流产
解析:孕妇在孕12周出现阵发性下腹痛,阴道排出一妊娠产物后阴道大量出血,妇科检查发现宫口已开,有组织堵塞宫口,子宫较停经周数略小。这些症状和检查结果与不全流产的临床表现完全吻合,即妊娠产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内,导致阴道流血持续不止,子宫小于停经周数,宫颈口已扩张,有组织堵塞宫口。
21、A.慢性肺心病
解析:患者反复咳嗽咳痰10年,症状冬春季加剧,夜晚加重,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剧咳时气喘不能平卧,痰液黏稠,查体两肺底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呼气延长,伴哮鸣音,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及紊乱。这些表现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2、B.清理呼吸道无效
解析: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咳嗽咳痰,痰液黏稠,查体显示两肺底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呼气延长,伴哮鸣音。这些症状表明患者存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导致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措施中强调协助病人排痰,特别是对于痰液黏稠的病人,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等方法帮助排痰,因此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清理呼吸道无效。
23、D.慢性支气管炎
解析:患者有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喘息,症状在冬春季加剧,夜晚加重,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剧咳时气喘不能平卧,痰液黏稠,两肺底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呼气延长,伴哮鸣音,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及紊乱。这些表现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24、C.2周
解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清醒后仍需要休息2周,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可能发生迟发性脑病及病因,使之主动配合。因此,为防治并发症和后发症,护士应尽可能地严密观察时间为2 周。
25、B.干酪样白带或豆渣样白带
解析: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分泌物典型特点为干酪样白带或豆渣样白带。
26、C.B超检查
解析: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安全、快速、简便、经济而准确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乳腺肿块的诊断,因此是年轻女性乳腺肿块检查的首选。
27、E.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颈痛、双手感觉异常和力量减弱、腱反射亢进、霍夫曼征阳性,提示可能存在颈椎病变,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为了明确诊断,首选X线,常规拍摄颈椎正位、侧位及双斜位X线平片,可见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受累椎间隙变窄及骨赘增生等。
28、C.2000~4000IU/d,用1个月
解析:患儿出现夜间睡眠不安、多汗、易激惹等症状,查体可见方颅、肋膈沟、手镯征、足镯征,符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根据活动期患儿的治疗原则,每日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为2000~4000IU,使用4周后改为预防量。
29、D.维生素D加入奶瓶中与牛奶同服
解析:维生素D制剂不应加入奶瓶中与牛奶同服,因为牛奶中的钙和磷可能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正确的做法是直接口服维生素D制剂,以确保其有效吸收。
30、D.佝偻病激期
解析:患儿8个月,出现夜间睡眠不安、多汗、易激惹等症状,查体可见方颅、肋膈沟、手镯征、足镯征,这些表现符合佝偻病激期的典型骨骼改变,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佝偻病激期。
31、D.月经周期的第18日
解析:月经周期规律时,排卵日期大约在下次月经前14天。该患者的月经周期为32天,因此排卵日期大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8日。
32、D.2250mL
解析:根据烧伤补液方案,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应补充液体1.5ml,其中晶体和胶体液的比例为2:1,大面积深度烧伤者与小儿烧伤,其比例可改为1:1。患者体重50kg,ll 度烧伤40%,Ⅲ度烧伤20%,总烧伤面积为60%。因此晶体和胶体液的比例可改为1:1,因此胶体液量为50kg×60×1.5ml×1/2=2250ml。
33、D.44%
解析:根据九分法,双上肢全部烧伤面积为9%×2=18%,胸腹腰背部烧伤面积为13%×2=26%,两者相加为44%。
34、A. 用导管吸除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析:大咯血出现窒息征象时,应立即采取头低足高俯卧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迅速清除口、鼻腔血凝块,鼓励其将血吐出。这些措施是初步的抢救步骤,若无效时再考虑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因此,首先应使用导管吸除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35、C.子宫腔刮片细胞学检查
解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用于宫颈癌普查的常用方法,也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
36、C.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乳晕
解析:乳腺癌术后病人自我检查乳房时,从乳房外上象限开始检查,依次为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象限,然后检查乳头、乳晕,最后检查腋窝有无肿块,乳头有无溢液。
37、B.雄激素
解析: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的首选药,其作用机制是刺激肾脏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激素及直接骨髓刺激红细胞生成。常用丙酸睾酮、司坦唑醇(康力龙)等,是目前治疗慢性再障的常用药物。
38、E.有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
解析:重型腹泻患儿有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和低镁血症等。这些症状在轻型腹泻患儿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小儿重型腹泻与轻型腹泻最大的区别点是前者有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
39、A.16周末
解析:宫底高度在脐耻之间对应于妊娠满16周。
40、D .2cm
解析: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最适宜于直径<2cm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因此最适宜的结石大小是2cm。
41、D.10天
解析: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应至少为10~14天,因此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至少要大于10天。
42、C.49天以内
解析: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7周内者,7周相当于49天,因此正确答案是C。
43、C.短时间的术前准备加胆总管探查弓流术
解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是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手术前需要进行短期积极准备,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给予有效足量的抗生素等。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切开减压并引流胆管,挽救生命,因此应选择短时间的术前准备加胆总管探查引流术。
44、E.牛奶
解析:瘦肉、海带、木耳和猪肝都是含铁丰富的食物,而牛奶并未被提及为含铁丰富的食物,因此牛奶中含铁最少。
45、D.股骨干斜行骨折
解析: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原则包括持续牵引和固定,骨牵引适用于成年人各类型股骨骨折,因此牵引复位适用于股骨干斜行骨折。
46、B.隔离到出疹后5天
解析:麻疹患儿的隔离时间应为出疹后5天,这是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
47、C.餐后即刻服用
解析:H2受体拮抗药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因此正确答案是C。
48、C.雄激素
解析:该患者长期与苯接触,乏力,贫血,骨髓增生低下,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的首选药,其作用机制是刺激肾脏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激素及直接骨髓刺激红细胞生成。
49、D.21天
解析:托幼机构中若发现水痘患儿应检疫3周,即21天。
50、D.37%
解析:氧浓度可按以下公式估算,实际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氧流量为4 升/分,所以鼻导管吸入氧气浓度约为37%。
51、B.先清洗,再放日光下曝晒
解析:根据书籍原文3,病人使用过的被服应在强烈的日光下曝晒,5~6小时翻动一次,全面晒透,连晒3~4天。这种消毒方法主要是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达到消毒目的。因此,正确的处置方法是先清洗,再放日光下曝晒。
52、C.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患者长期与苯接触,苯及其衍生物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化学物质。患者的血象显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值,骨髓增生低下,这些特征均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因此,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53、D.进行检疫
解析:根据水痘的预防感染传播措施,对于接触水痘患儿的儿童,托幼机构应进行检疫3周。因此,对于3岁小儿,应采取检疫措施。
54、C.第21天
解析:排卵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该女性月经周期为35天,因此排卵日期应在月经周期的第21天(35-14=21)。
55、E.孕妇及哺乳期的甲亢患者
解析:放射性叫治疗对中度甲亢、年龄<25岁、妊娠哺乳、肝肾功能差、活动性结核、重症浸润性突眼症、甲状腺危象等病人禁用。因此,孕妇及哺乳期的甲亢患者不适宜采用放射性碘治疗。
56、E.以手指抓捏乳房找出肿块
解析:正确的乳房自查方法是将手指平放于乳房,从外向乳头环形触摸,检查有无肿块。而用手指抓捏乳房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样可能会误将正常的乳腺组织当作肿块,导致误判。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主管护师]真题/考点/模拟题等资料>>>





万题库下载丨微信搜"万题库护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