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初级经济基础>正文
2010初级基础辅导: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
考试吧(Exam8.com) 2010-01-10 17:14:45 评论(0)条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

  考试内容:

  1、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2、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要点:

  1、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含义、特点和实质

  (1)含义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反复更新的过程,即是社会主义再生产。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还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特点

  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3)实质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2、分类——扩大再生产从实现的方式来划分

  (1)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2)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以及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

   例题:

  1、(课后习题)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是( )。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内涵扩大再生产 D.外延扩大再生产

  正确答案:A

  2、(2008年)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以及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的再生产是( )。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内涵扩大再生产 D.外延扩大再生产

  正确答案:C

  二、社会主义的产业结构

  考试内容:

  1、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其分类方法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3、产业结构的优化

  要点:

  1、产业结构的涵义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方面。

  2、产业的分类

  (1) 两大部类分类法

  把整个社会生产归纳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2) 三次产业分类法

  ①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②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和煤气;

  ③ 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等)和服务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旅游业、技术信息服务业等)

  (3)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3、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1)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3)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4)科学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5)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6)产业间的关联方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4、产业结构的优化

  (1)定义

  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间建立起最佳的结构和最优的比例关系。

  (2)意义

  ① 是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条件,它能有效消除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从而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② 能在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得到实现,从而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3)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

  ① 短期目标:实现产业结构的运行均衡

  ② 长期目标:实现产业结构高度优化

  (4)实现产业机构优化目标的途径

  ①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

  ② 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

  Ø 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又具有较高社会综合效益的产业。

  Ø 战略产业:反映世界新技术革命成果,能在将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向高度优化演进的产业。

  Ø 基础产业:整个产业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

  例题:

  1、(课后习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第一产业是指( )。

  A.农业 B.农业和工业 C.工业 D.服务业

  正确答案:A

  2、(课后习题)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的产业是( )。

  A.战略产业 B.基础产业 C.主导产业 D.高科技产业

  正确答案:C

  3、(课后习题)反映世界新技术革命成果,能在将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产业是( )。

  A.战略产业 B.基础产业 C.主导产业 D.高科技产业

  正确答案:A

  4、(课后习题)对产业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标准,经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 )。

  A.两大部类分类法 B.三次产业分类法 C.投资分类法

  D.消费结构分类法 E.生产要素密集度分类法

  正确答案:ABE

  5、(课后习题)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 )。

  A.消费结构 B.生产要素密集程度 C.资源结构

  D.投资结构 E.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ACDE

  6、(课后习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为( )。

  A.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化机制

  B.选准主导产业 C.培育战略产业

  D.强化高新技术产业 E.强化基础产业

  正确答案:ABCE

  7、(2007年)将产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依据是产业( )。

  A.规模 B.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

  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D.内部组织结构

  正确答案:B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考试内容: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3、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要点:

  1、国民收入的基本概念

  (1)国民生产总值(GNP)——公民原则

  又称国民总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2)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土原则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只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3)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相互联系

  国民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 + 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收入 — 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

  = 国内生产总值 + 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 国民生产总值 — 国外净要素收入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成员中进行的。

  (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三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

  (3)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

  Ø 以税金或利润形式按规定上缴国家,作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使用;

  Ø 以企业基金的形式留给企业,用于企业发展生产、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和奖励先进职工;

  Ø 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使用。

  (4)社会主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

  Ø 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Ø 以合作事业基金形式上缴集体单位或主管部门;

  Ø 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

  Ø 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

  (5)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由于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承包农民或承包小组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

  Ø 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Ø 以公积金、公益金形式作为集体提留;

  Ø 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农民。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1)国民收入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

  (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之所以必须进行再次分配,有下列原因:

  ① 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② 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③ 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④ 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有四条主要的途径:

  ① 国家财政收支——筹集资金、供应资金

  ② 银行信贷——存贷款活动本身、差别利率

  ③ 劳务费用的支付

  ④ 价格体系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3773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874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3040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