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高考

考试吧>2022高考>高考化学>高考化学辅导>正文
考试吧:2016高考新课标2卷化学试题逐题解析
考试吧 2016-06-09 00:11:41 评论(1)条

2016年高考真题及答案热点文章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直播解析

  【真题】

  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解析】

  第七题,我们再看一下B选项,化学燃料完全燃烧,这样会造成污染环境的因素,这是B答案。这里面液化石油气,这里面我们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代替了燃油,碳的含量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注意,完全燃烧产生的CO2是相对可以减少大气污染,而不能防止大气污染。不完全燃烧,产生CO有毒,我们学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结合氧蛋白的能力强,所以错误的选项应该是B。

  【真题】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就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解析】

  学习有机基础中所涉及到的物质,我们发现它有碳酸双键,这个发生加成反应并不是氢气的加成,也有可能是氯化氢,它不存在不饱和的双键反应,B的选项,苯是特殊结构,苯所含有的化学键是单键和双键,我们会发现一点,苯所有的一键半,有些同学选修了C,这就是属于特殊结构的考察,大家要注意,苯它的也许可以进行加成,而且是1:3的加成,我们再看氯乙烯,里面还有乳原子,在烯烃里仍然含有不饱和的碳酸双键,这也可能会有加成反应。我们看C,对应的乙酸,我们会发现乙酸中是含有羧基的,有COOH的碳氧双键,我们一般情况下的是氢气的加成,正常氢气的普通加成也不可以,我们看一下对应的乙烷属于饱和状态,类似于A选项中的乙醇,在C选项中不是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D依然含有丙烯,丙烯里含有碳碳双键,加成的物质仍然是可以氢气、乳化氢、水,烷烃结构都是饱和碳。

  【真题】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解析】

  这道题是需要注意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在这里面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A原子只有一个电子,不难推测它是氢原子,推出A是氢元素后,我们知道,如果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大家注意一个规律,是阴上阳下,阴离子是上一周期的,阳离子是下一周期的,下一周期在周期开始的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在我们看一下这里面所存在的B2负离子存在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情况下,对应的B就应该是氧2负离子,C应该是第三周期的钠离子,第一周期的元素只有氢和氦,D与B同主族,D只能是下一周期的第六主族元素硫。我们把ABCD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全部推算出来,之后我们再来看选项判断正误,A是氢元素,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跟其他三种元素可以找到的是哪些物质?比如像A和氢,就是氢和氧,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化合物是过氧化氢。接着往下看C,刚刚推断出来是钠离子,氢与钠形式的化合物只能是显正价,所以会变得氢负离子,所以A选项明显是错误点。接下来与对应的硫元素,我们可以得到硫化氢,甚至硫可以模拟氧原子结构的存在,存在过硫苯。即便它生存常见的硫化仍然是正价。关于B与其他元素,这时候我们换元素,这个我们要看的是氧元素,我刚才提到的水和过氧化氢是与氢形成的过氧化物,我们在高中化学必修一中所提到的两种钠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对应的氧和硫形成两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两种。

  强调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同周期中圆半径逐渐减少,在同主族中对应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这个原子半径在同主族中增大我们知道,同周期减小的原因是什么?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如果随着电核增多,半径会导致同周期从左到右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子半径在元素中,咱们看一下这几个位置的规律是什么,A是第一周期,应该是相对最小的,对比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第三周期就是我们刚刚所提到的钠元素半径较大,而且它属于最左边最大的。再看一下D,它俩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也就是硫化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臭鸡蛋味。

  【真题】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解析】

  第十题是同分异构的考察。这个是比较经典的考点,而在经典知识考点中,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我们关于在选择题中,也就是B考题中考到有哪些情况,一种是异构类型是碳结构,我们这道题的四碳原子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四碳相同连接,还有一种是用减碳法,也就是由多到少的原则,我们知道碳有两种碳干结构,这是同分异构中第一种类型。

  针对这类题题,我们有一个方法叫做定一移一,在这里面咱们沿用这个思想,定一个移一个,先把氯原子提到一号位上,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看一下这个结构,刚才说四碳,形成二碳二碳的对称结构,咱们看一下这道题中,如果是氯原子放到了单碳位,这时候移动另一个,分别有四种结构。第二种情况可以把氯放到四碳的2号位置,这样我们依然失去了对称结构,对比刚才的四碳基本碳干,当我们失去四碳的基本碳干之后,刚才放过的一号位还能不能再放了,如果再放到1号位上,你会发现跟刚才是重复的,我们就要删除。

  这时候大家需要注意,我们移动第二的时候不需要删重复,如果第二的和第一个为相同的,我们称为相同,我们要注意删去重复结构。

  如果是三个碳量的情况下,这时候会提到一个概念的移入,相信有的老师把它叫做等效性,这个会存在三种情况,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刚才我们提到的3号位和4号位上碳不再移动了。三碳的情况下,是不是存在着同一个碳上的三个甲基氢,第一种情况把氯定到其中一个上即可。在同分异构中定一的时候定了几次,两组碳结构,基本碳化情况先分别定了两次,这时候我们在三碳情况下,定出酸碳的率,三碳情况要移动另一个氯原子,这是不是我们依次都可以放,中间碳位上放一个,右边和下边两个是等效的,它俩放一个就行。再看最后一个碳干,我们最后一个定是中间定到了含有质量的碳上,这个定完,是不是四碳都连接了整体结构,这时候我们再移动氢位置的时候,移到三个甲基氢上,在三碳第一次定的时候,我们还要进行删重复的思路,这样来看大家就会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当我在碳干的情况下,定到中间碳上的率不可以再写出来,也就是都是重复的,这样来看整个C4H8C12有9种不含立体异构。

  【真题】

  11.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解析】

  11题所提到的还是电池,镁金属性较强,所以它容易失电子变成镁离子,负机发生氧化反应,正级发生还原反应,大家想想我刚才提到的,这一步所发生的降价电子的还原法并没有错误,我们是以镁和氯化银作电子,当发生反应的时候氯化银并不能拆分成银离子,在一个书写过程中氯化银是我们所用的燃油物,所以不能拆写。正极这一端会产生氯离子,1负级会发生副反应是因为镁,失电子变成镁离子以后,镁离子会有相应的水解,这个反应方程式水解之后变成氢氧化镁,这个是有可能发生的,因为镁的水解是有关对应存在的,这道题应该选B。

  【真题】

  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解析】

  这道题考了元素的性质,我们看到的是对应的有两种物质组成,鉴别其成分我们做了这样以下试验,今年的高考题做了两道这样的实例,我们先看12题,当你取少量样品加入水,仍有部分物体未溶解,说明该物质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我们看D可以进行排除,这道题中如果两者对应的,你仍然能看到并不是它俩碳酸钠相同,随着转化过程中部分,我们再看一下对应的,再假如碳酸,A选项中碳酸氢钠对应的二氧化碳,B选项中碳酸氢钠也可以释放二氧化碳,C可以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也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排除的是B,氯化银是不能溶解的,而对于1中提到的最后物体全部溶解,所以B进行排除。再看2,取少量样品假如组两就算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我们对比A选项中是不会有固体存在的,这样对比来看我们应该选择C。因为在我们刚才提到的D中,即便形成沉淀,在1操作中物体未溶解,在2中也可以溶解,所以这道题符合1、2两个试验现象。

  【真题】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解析】

  这道题也是试验题,考的是核试验操作能否达到目的。对比这道题的A选项,大家一起来看看,正常我们来写水解方程式的时候,得到的就是Fe(OH)3胶体,注意,如果有过量氢氧化钠不能生成胶体,大家要注意A不对。B是我刚才讲到的,对应镁离子水解会变成氢氧化镁,与氯离子结合变成盐酸,最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镁而不是氯化镁,C选项除去Cu粉中含有的氧化铜,铜跟硝酸反应是大家知道的38324的反方程式,这些都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D没有问题,这道题在黑龙江哈尔滨四模考过这道题的原题,我们可以看对应钠在水中和乙醇中的反应现象。

  【真题】

  26.(14分)

  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其中氮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①2O2(g)+N2(g)==N2O4(l) ΔH1

  ②N2(g)+2H2(g)==N2H4(l) ΔH2

  ③O2(g)+2H2(g)==2H2O(g) Δ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ΔH4=-1048.9 kJ·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

  (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已知:N2H4+H+

  N2H5+的K=8.7×107;K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 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_______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_____。

  【解析】

  我们先看一下填空题,大家先看到的是26题,这道题是化学的第一道大题,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下面出现的方程式,作为所谓的火箭燃料,我们在哈尔滨地区会发现哈工大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它需要共用三个电子对,所以氮氮之间相连,它同时对应氢分别共用两对电子对,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联氨,还剩下的自己两个电子对,这应该是对应氨的电子对。

  在第二题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里面的过程中写的是化学方程式,这个需要大家注意。从正一降为负一价,氨的负三价升为联氨中的负二价,联氨中含有两个氮原子,我们再进行重新梳理,这道题方程比较简单。第三个是得出关系式,这道题并不用计算,而是用一个书写规则,当时也给大家一个建议,我在讲话过程中提到,如果我的目标方程式和这道题的方程式是要想要的设问,在这里面大家需要注意,我们进行的操作累加,我们不难发展N2H4为生成物,所以我们将它反写,已知的是2N2H4,回头再看N2O4是四氧化氮。这样两者反写之后我们会发现,生成了三个氮气、两个氢气和两个氧气,而它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对应物,所以我们需要3方程式进行累加,所以3也需要乘以2倍系数。整理一下,整个方程式中关系式应该为O2(g)+2H2(g)==2H2O(g) ,大家整理关系式可以写成O2(g)+2H2(g)==2H2O(g) ,大家在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个原则,反写累加和落差,落差比较容易搞错。

  回头看一下四氧化二氮可以作为火箭燃料的原因是什么,B摩尔燃烧两个N2H4燃烧,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制动。第四问中会涉及一个平衡常数的问题,涉及到离子的平衡常数的问题,但是它原形在哪里?我们在化学平衡理,如果出新了AB反应生成C,进一步跟D反应生成B,当我加总为总满,比如AB生成D,相对来说第一个反应方式乘以1等于K2,同时作为第二部反应K2对应我们所提到的分母,这样可以进行相比较的消耗,如果出现两个连续的反应,我们可以发信如果求得总方程式,应该等于两个平衡常数相乘,这道题我们看一下,可以电离出水和氢氧根,这样符合我刚才所提到的连续反应,第一步反应的生成物,做了下一步的反应物,这样可以累乘,如果进行累乘的话就可以发信应该是我们提到的KW乘以离子机,这道题比较容易算出来,平衡常数值应该是8.7乘以107。氨会形成氨根,大家要根据我们曾经学过的内容进行扩展运动。我们看一下第五题,假如少量的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这时候会发现试管内壁出现反应,我们看一下联氨的优点对比亚硫酸钠优点在哪里,这个氮气在空气中,它没有环境污染,而且对应亚硫酸钠的产物是硫酸钠,我们会发现硫酸钠和高压锅炉中,这里面会有其他的因子,硫酸盐很多对应的物质,这样会留在锅炉的内壁影响锅炉的使用,联氨的优势可以对比在哪里。

  【真题】27.(14分)

  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异径(CH3C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3H6(g)+NH3(g)+

  O2(g)

  C3H3N(g)+3H2O(g)ΔH= ?515 kJ·mol?1

  ②C3H6(g)+O2(g)

  C3H4O(g)+H2O(g)ΔH= ?353 kJ·mol?1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_;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双选,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这道题可以会发现,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第一问给了两个方程式,同时生成的水中,当你新建生成的时候释放能量比较多,物质能量越低对应越稳定。什么条件下有利于我们提到的丙烯腈形成的反应条件?降温,加压,压力增大下会促进它的反应。还有减压。对应我们刚才说的是减少反应物的量。

  接下来看第二问,通过对比我们看到的图A,在460度左右丙烯腈产率最高值,这时候我们会发信并不是平衡,所以它不是对应平衡转化率,判断的理由只是反应的附加值这个反应是放射反应,所以降低温度我们会发现一点,是利于平衡正像移动的,在这道题中会有变化,你会发信达到最大值之后会有所下降,我们在强调判断平衡过程中需要注意是什么样的,维持定值保持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时浓度保持一定,所以在这里面只体现了最大的,并没有体现出不变的概念。丙烯腈到460度的时候催化剂活性会降低,再一个是反应增多,第三问中就呈现了这一点,刚才说了第二问最后一个双选应该选A和C。

  看一下第三问,最佳对应的氨和丙烯最佳比是1:1,主要产物丙烯腈是最高的,丙烯全产量很低,甚至基本为零,我们在制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样的话我们尽量看氨气、空气和丙烯是多少,我们看一下反向方程式,我们所提到的这几种物质是什么,丙烯氨气和氧气的反应,是1:1:2/3,有同学来说比较注意了,这个问题是对应的2:3:2,氧气并不是空气的全部成分,这样的情况下按照其1/5氧气的存在,这道题到最后一问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一下。像26题所提到的现象,或者我们刚才问的原因,在27题里的第二问,还有最后第三问,你会发现主观文字呈现比较多,大家在大体中呈现比较多,大家尽量要注意言简意赅,尽量在答题中因果关系,因果怎么样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真题】

  28.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 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1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解析】

  第一问我们分别取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在绿化亚铁中发现加入了少量的铁屑,这个目的是什么?有的同学可能会答,防止二价铁的氧化,大家需要注意,并不能完整防止二价铁氧化,一旦水中带入氧气之后,是会把二价铁氧化的,但是我们放入少量铁屑的原因,可以把空气氧化成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我们本质不是防止二价铁的氧化,我们把铁屑的存在是把已经氧化的三价铁还原回来。

  这道题如果我们答二价铁防氧化是对的,我们也说过这个问题。第二问我们看一下,甲同学同样率了两毫升氯化亚铁,这道题要问的是,(题目),注意题中设问,其中要求的设问是氯气氧化二价铁,而且大家注意离子方程式。对于第一问已经讲的情况,第三问中放了煤油,煤油比水的密度小,所以会浮在水面上,这样就会形成溶液与空气隔离,避免影响我们观察反应现象。对应的第四问分别做了一下的操作,第一支试管中加入了氯化碳,(题目)。1和3说明在碘离子过量,是不是把三价反应,最后我们可以说明当你还有三价铁存在,而又在碘离子过量的情况下,说明它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反应。即便是一方过量,对应我们提到的三价反应,这一问相对比较难,我们看一下最后第五问,这道题中大家可以注意,双氧水中假如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题目),我把方程式给大家叙述一遍。

  第五问中我们会发现生成了三价铁,包括我们知道二氧化锰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生成了三价铁,而这样一个分解会产生氧气,而随着反应也可以看到反应会散热,三价铁离子会发生水解,而且其中你会发现,后面括号中已经存在平衡移动了,所以在平衡移动里大家可以注意,是三价铁离子水解,变成氢氧化铁,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反应之后反应放热,随着反应进行,氢和氯离子结合挥发,一旦水解被促进形成氢氧化水增多,就可以看到红褐色沉淀形成。

展开全文
评论(1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