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工商管理>正文
经济师考试中级工商管理第1-7章历年考点(第六章)
考试吧(Exam8.com) 2009-11-05 18:50:53 评论(0)条

  提醒2009年经济师考试临考前必须注意事项说明

  推荐2009年经济师考前冲刺专题:通关必备经典五篇章

  第六章人力资源规划与薪酬管理

  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目标、任务、政策、步骤及预算

  规划的制定程序:①收集信息;②需求和供给预测;③制定规划、计划;④实施与效果评价

  2、需求预测方法、供给预测方法

  需求:管理人员判断法、德尔菲法(20人)、转换比率法、一元回归分析法

  供给:人员核查法、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马尔可夫模型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转换比率法和一元回归分析

  转换比率分析法:根据历史数据,把企业未来的业务活动量转化为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方法。关键点是找出企业业务增量与人力资源增量和企业主体人员与辅助人员的比例关系。

  4、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马尔可夫模型

  思路:找出企业过去在某两个职务或岗位之间的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推测未来企业中这些职务或岗位的人员状况。5-10年为一个周期,周期越长,准确性越高。

  5、企业进行外部供给预测应考虑的因素:

  ①本地区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供给率;②本地区人力资源构成;③宏观经济形势和预期失业率;④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⑤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和职业市场状况

  第二节员工招聘

  1、员工招聘的原则:信息公开原则、公正平等原则、效率优先原则、双向选择原则

  2、招聘信息的发布原则:广泛、及时、层次、真实、全面

  3、企业员工招聘的内部渠道的涵义、形式、优点和不足

  形式:晋升、职位转换

  优点:①给员工晋升提供机会,调动员工积极性,防止人才外流②对聘任者了解,降低失误;③减少费用;④提高员工的种程度;⑤有助于企业挑选培养各层次的管理者和接班人。

  不足:①导致“近亲繁殖”;②不利于创新;③必然产生另一职位空缺;④导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矛盾;⑤协调不好,容易造成员工的不满和效率的降低

  4、企业员工招聘的外部渠道的涵义、形式、优点和不足

  形式:媒体广告招聘、人才招聘会、校园招聘、猎头公司招聘、互联网招聘、海外招聘和申请人自荐等

  优点:①能够补充新鲜血液;②可能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③能够使企业快速的招聘到企业急需的人才;

  不足:①有一定的风险性;②给内部应聘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③新员工需要较长的调整期熟悉工作

  5、招聘中常用的测试方法:

  心理测验:①成就测验②倾向测验③智力测验④人格测验⑤能力测验

  知识考试、情景模拟考试、面试。①②③④⑤

  第三节薪酬管理

  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公平原则、竞争原则、激励原则、量力而行原则、合法原则

  工作分析:分析每一职位对员工知识、技能、心理和心理素质以及其他任职资格的要求。

  职位评价:对企业中各类职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排序

  等级划分:经过职位评价后,按照一定规则来划分职位等级

  1、基本薪酬制度的设计方法

  一、以职位导向的基本薪酬设计

  ①职位等级法:将职工的职位划分为若干级别

  优点:简单易行、成本较低

  缺点:不能有效激励员工

  适用于规模小的企业。

  ②职位分类法:把职位划分若干类:管理类、技术类等,根据各类职位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和贡献确定每一类职位中所有员工的薪酬水平。

  优点:简单易行、可做到同职同薪。

  缺点:职位分类时科学划分依据不足,容易造成内部不公平。

  适用于专业化程度较高、分工较细、工作目标较为明确的企业

  ③计点法:找出各类职位中包含的共同“付酬因素”,再把付酬因素划分为若干等级,再分配数值。

  优点:客观地找出付酬因素,科学分级,体现内部公平

  缺点:复杂,需要专家帮助,成本较高

  ④因素比较法:找出付酬因素,用具体的薪金值表示职务价值

  优点:全面考虑职位价值、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缺点:复杂难度大、需要专家、成本高、不容易被员工理解

  二、以技能为导向的基本薪酬设计

  ①以知识为基础的基本薪酬制度设计方法:据哟高文凭的员工工作效果更好,可以承担更高要求的工作;同工不同酬。

  适合企业职能管理人员。

  ②以技能为导向:适合工作在生产和业务一线员工。

  2、激励薪酬制度的设计方法

  ①奖金制度的设计:绩效奖金、建议奖金、特殊贡献奖金、节约奖金

  ②员工持股:股票期权

  ③分红:也称利润分享计划,超过目标利润部分

  第四节员工流动管理

  员工流动分类:

  ①主动性:自愿流动、非自愿流动

  ②流动边界是否跨越企业:流入、流出、内部流动

  ③流动走向:地区流动、层级流动、专业流动

  ④个人主观原因:人事不适流动、人际不适流动、生活不适流动

  1、勒温的场论:个人能力与条件、所处环境直接影响工作绩效

  2、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组织的寿命长短与组织内信息沟通情况及获得成果的情况有关。一年半至五年信息沟通水平最高。流动间隔应大于2年。

  3、库克曲线:从如何更好的发挥人的创造力的角度,论证人才流动的必要性。创造力峰值持续一年,创造力较强的时期为四年。十一条S形曲线。

  4、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

  解决途径:个人目标向组织目标靠拢;人才流动

  5、员工内部调动及其管理

  指员工在企业中横向流动,再不改变薪酬和职位等级的情况下变换工作。

  6、职务轮换及其管理

  又称轮岗,根据工作要求安排新员工或具有潜力的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工作部门工作一段时间,通常1到2年,丰富工作经验。

  缺点:停留时间短,缺乏岗位意识、责任感;影响部门工作效率;容易在多个部门造成更坏的影响。

  7、晋升及其管理:原则:晋升过程正规、平等透明;晋升选拔注重能力;对能力的评价要注重对员工技能、绩效、经验、适应性以及素质等因素的综合考察。

  8、降职及其管理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3773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874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3040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