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工商管理>正文
2011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笔记:第8章(2)
考试吧(Exam8.com) 2011-08-22 23:08:20 评论(0)条

  查看汇总:2011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笔记汇总

  第二节 投资决策

  补充资料:

  现金流量中的现金,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手持现金,而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还包括现金等价物,即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容易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等。包括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现金流量即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一、现金流量的内容及估算

  (一)现金流量的定义(掌握)

  投资中的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由投资引起各项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及现金净流量的统称。通常按项目期间,将现金流量分为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

  1.初始现金流量

  初始现金流量是指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

  (1)固定资产投资;

  (2)流动资产投资;

  (3)其他投资费用;

  (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初始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其他投资费用-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2.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一般按年度进行计算。

  每年净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每年净现金流量(NCF)=净利+折旧

  3.终结现金流量

  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

  (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

  (2)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

  (3)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二)现金流量的估算举例

  【例7】S公司准备上一个新产品的生产项目,项目的经济寿命为5年。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厂房为96万元,购置设备为64万元,流动资金净增加额为40万元。采用直线法折旧,无残值。项目终结时建筑物按30万售出。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增加320万元,每年固定成本(不包括折旧)增加62万元,变动成本总额增加192万元。设税率为33%。试计算现金流量。

  根据已知条件:

  初始现金流量为:96+64+40=200(万元)

  营业现金流量为:

  每年的折旧为(96+64-30)/5=26万元

  税后利润+折旧=[320-(62+192+26)]×(1-33%)+26=52.8(万元)

  终结现金流量为:30+40=70(万元)

 

  【注意】估算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

  二、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一)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熟悉)

  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是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各种指标。

  1.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PP)是指回收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投资回收期计算方法:

  (1)如果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NCF)相等,则计算公式为:

  

  (2)如果每年的NCF不相等,那么要根据每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资额计算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法的概念容易理解,计算简便,但这一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

  2.平均报酬率

  平均报酬率(ARR)是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采用平均报酬率时,应事先确定一个企业要求达到的平均报酬率(必要平均报酬率)。

  在进行决策时,只有高于必要平均报酬率的方案才能入选。

  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中,则选用平均报酬率最高的方案。

   

  补充资料: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是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将未来各年的现金流量统一折算为现值再进行分析评价的指标。这类指标计算精确、全面,并且考虑了投资项目整个寿命期内的报酬情况,但计算方法比较复杂。

  现值:是未来的现金收入或支出的现在价值。现值用PV(Present Value)表示。现值系数用P/F表示。(P/F,10%,5)表示在年利息率为10%的情况下,5年后得到1元钱的现值是多少。

  年金:在一定时期内每期金额相等的现金流量。年金现值系数用P/A表示。(P/A,10%,5)表示在年利率为10%的情况下,5年内每年得到1元钱的现值是多少。

  (二)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掌握)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有净现值、内部报酬率和获利指数。

  1.净现值

  (1) 净现值的计算公式

  净现值(NPV)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了解净现值计算的另外一种方法。

  

  (2)净现值的计算过程

  第一步:计算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

  第二步: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①将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

  ②将终结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

  ③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第三步:计算净现值。

  净现值=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初始投资

  (3)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

  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

  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教材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一般来讲,净现值指标不能直接用于初始投资额不同的项目比较。

  2.内部报酬率

  (1)计算公式

  内部报酬率(IRR)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内部报酬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

  计算公式:

  

  (2)内部报酬率的计算步骤

  ①如果每年的NCF相等

  第一步,计算年金现值系数P/A

   

  第二步,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相同的期数内,找出与上述年金现值系数相邻的较大和较小的两个贴现率。

  第三步,根据上述两个邻近的贴现率和已求得的年金现值系数,采用插值法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内部报酬率。

  ②如果每年的NCF不相等

  第一步,先预估一个贴现率,并按此计算净现值。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为正数,则表示预估的贴现率小于该项目的实际内部报酬率,应提高贴现率。反之,降低贴现率。通过反复测算,找到净现值由正到负并且比较接近于零的两个贴现率。

  第二步,根据上述两个相邻的贴现率再来用插值法,计算出方案的实际内部报酬率。

 

  (3)内部报酬率的决策规则

  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部报酬率大于或等于企业的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就采纳;反之,则拒绝。

  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内部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

  必要报酬率是指准确反映期望未来现金流量风险的报酬。也可以将其称为人们愿意进行投资(购买资产)所必须赚得的最低报酬率。

  实际报酬率是在特定时期实际赚得的报酬率。

  (4)内部报酬率法的优缺点

  内部报酬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且概念易于理解。但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3.获利指数

  (1)获利指数的计算公式

  获利指数又称为利润指数(PI),是投资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之比。

  计算公式为: 

  即: 

  净现值法计算出的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方案,说明其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大于初始投资额,因此其获利指数肯定大于1。

  (2) 获利指数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第二步,计算获利指数。

  (3) 获利指数法的决策规则

  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获利指数大于或者等于1,就采纳。反之则拒绝。

  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选用获利指数大于1最多的投资项目。

  (三)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主要使用的是贴现指标。在互斥选择决策中,使用三个贴现指标时,当选择结论不一致时,在无资本限量的情况下,以净现值法为选择标准。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