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考试大纲>正文
2011年经济师《中级运输(水路)》考试大纲
考试吧(Exam8.com) 2011-08-10 22:23:56 评论(0)条

2011年经济师《中级运输(水路)》考试大纲

  一. 运输结构与运输布局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运输结构、运输布局以及运输结构优化的原则和对策等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参与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运输结构的含义与优化

  运输结构的含义;运输结构优化的内容;运输结构的优化原则;各项运输结构优化对策的具体要求。

  (二)运输布局的依据与原则

  运输布局的含义与依据;运输布局的原则;综合运输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要求。

  (三)运输布局的基本方法

  运输发展四阶段法中"点""线""网"和高度优先连接四阶段的关系;空间运输联系定量分析法中运输联系强度的计算公式;运输通道规划的操作方法;对运输通道节点的要求。

  (四)综合运输网布局

  综合运输网的含义;影响运输线路布局的三要素;运输枢纽的类型;运输枢纽在运输网中的布局;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设备的布局。

  二、运输价格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运价的基本理论、运价的结构和形式、运价体制改革与运输企业定价以及国际航运运价等理论和实 际业务,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参与运输价格制定和进行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运价基本理论运输价值与运价的意义;运价制定的一般原理;货物运价和旅客运价的概念。

  (二)制定运价的原则和方法

  制定运价的原则;制定运价的依据;制定运价的方法;运输价格形成机制。

  (三)运输价格指数

  国际运输价格指数编制情况;我国运输价格指数编制现状;运输价格指数的发展趋势。

  (四)国际航运运价

  班轮运价的特点和类型;班轮运费的支付方式;班轮运费的费率结构和计费标准;运价本的结构;班轮运费计算;集装箱运价的基本结构;集装箱海运费计收方法;航次租船运价估算方法。

  三、运输投资评估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运输投资决策、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运输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等理论和实际的应用,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参与运输投资评估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运输投资决策运输投资的含义;运输投资决策的含义及其应正确处理的五个关系;运输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二)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基本系数。

  (三)运输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

  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鉴别;运输投资项目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

  四、运输企业资产评估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资产评估的概念、组成要素和特点,资产分类,资产评估的目的,资产评估的原则和职能,并能够运用运输企业资产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具体方法进行企业资产评估的计算,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考试内容

  (一)运输企业资产评估的基本内容

  资产评估的概念。

  资产评估的基本组成要素: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依据、评估目的、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价值类型、评估方法、资产评估基准日。

  资产评估的特点:动态性、市场性、公正性、咨询性、可靠性、综合性。

  资产的特点和运输企业资产的分类:按资产存在形态、按资产构成和是否具有综合获利能力、按资产能否独立存在、按资产与生产经营过程的关系、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资产的流动性分类。

  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和特定目的。运输企业资产评估目的的具体内容:资产保全、产权变动、融资业务。 运输企业资产评估的原则:一般原则、经济技术原则。

  运输企业资产评估的评值、公证、界定和优化等职能。 (二)运输企业资产评估的方法 市场法的基本含义与应用前提和具体方法。 收益法的概念与应用前提;收益法中三要素的基本内容;收益法的基本公式;收益法的工作步骤和收益法的优缺点。 成本法的基本含义、成本法中的基本要素;重置成本法的具体估测方法。 各种贬值的估测方法。

  五、国际航运融资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国际航运融资概念、航运融资的方式、国际航运融资中的风险及防范等理论与实际业务,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参与国际航运融资等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国际航运融资方式

  国际航运融资的基本含义;国际航运融资方式;股票融资、 债券融资、船舶融资租赁的含义;船舶融资租赁的特征;船舶融资租赁中租金的确定。

  (二)国际航运融资中的风险及其防范 国际航运融资风险概述;国际航运融资中的利率风险概述;航运融资中的利率风险防范;国际航运融资中的汇率风险概述; 航运融资的汇率风险防范。

  六.港口生产管理原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港口装卸工艺、操作过程和港口通过能力以及港口工作指标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从事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港口装卸工艺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装卸工艺、装卸工艺过程、操作过程、作业工序、工艺流程、作业线、舱时量、船时量、直接换装和间接换装;装卸工艺的主要内容;装卸工艺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

  主要的港口装卸工艺系统:件杂货装卸工艺与机械化系统、

  集装箱装卸工艺与机械化系统、散货装卸工艺与机械化系统。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国际航运融资概念、航运融资的方

  (二)港口通过能力计算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港口通过能力、泊位通过能力、库场堆存能力、铁路装卸线通过能力、工人装卸能力、机械装卸刨力、理论通过能力、实际通过能力和后备通过能力;理论通过能力和实际通过能力的区别;理论通过能力与营运通过能力的关系。

  主要测算方法:泊位装卸能力、库场通过能力、铁路装卸线通过能力、机械装卸能力、工人装卸能力、综合通过能力的计算与分析方法;泊位通过能力、库场堆存能力、铁路装卸线装卸能力、工人装卸能力、流动装卸机械起运能力的换算。航运融资的汇率风险防范。

  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港口通过能力的计算步骤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途径以及扩大外延和增加内涵的措施。

  七、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港口管理和港口经营管理规定、港口企业的生产过程、单船作业计划、船舶装卸作业组织、港口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综合平衡和港口生产调度与生产控制等基本知识及方法,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从事港口生产管理与组织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

  考试内容

  (一)港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下简称《港口法》)及其相关知识。

  港口规划:港口布局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

  (二)港口生产组织

  港口生产的产品与港口生产的特点;港口生产过程组织。

  船舶装卸作业组织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船舶快速装卸作业组织原理与计算方法;集中力量组织装卸作业原理与计算;船舶装卸作业平衡原理与计算。

  (三)港口企业生产计划

  港口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综合平衡;港口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的编制;货物吞吐量计划与装卸工作计划。

  港口月度生产计划、旬度作业计划、昼夜分班作业计划的含义、作用、编制步骤和要点。

  (四)港口生产调度

  港口生产调度工作的意义、基本任务、基本要求;港口生产调度人员职责。

  调度分析的种类及内容;港口生产控制。

  八、船舶营运组织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船舶营运的基本条件和经营方式、航线设置和航线配船、船舶积载、顶推(拖带)船队运输、客船及客货船运输等知识,并能够了解船舶营运工作的全面情况,以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考试内容

  (一)船舶营运组织概述

  船舶营运的自然环境条件;船舶营运的适航条件;船舶营运性能;船舶经营方式。

  (二)航线设置和航线配船

  航线形式的确定和航线上船舶挂靠港的选择;航线配船的种类;航线配船应遵循的原则。

  (三)船舶配载

  船舶基本知识;货物基本知识;船舶配载基本知识。

  (四)顶推(拖带)船队运输

  顶推(拖带)船队运输的特点;分节驳船队的类型和特点;发展分节顶推船队的条件;推(拖)船与驳船工作配合的类型;推(拖)船与驳船配合时间的计算。

  (五)客船及客货船运输

  客运航线的分类;设置客运航线应遵循的原则;客运航线配船的特点;客船运行时刻表的内容;编制客船运行时刻表应考虑的因素;水路客运发展态势。

  九、船舶工作指标和航运生产调度

  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船舶工作指标的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意义、作用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指标和指标系统掌握信息,运用运算、分析指标和指标系统反映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成果,提高基层经营管理人员发现、反映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考试内容

  (一)船舶指标体系

  设置水路运输工作指标的基本要求。

  指标体系的含义及船舶工作指标体系的分类与构成。

  (二)船舶营运指标

  船舶数餐指标的概念:船舶运输量、周转量、运输距离等指标的含义、范围以及有关客运量及客、货运量换算的规定。

  船舶生产能力指标的概念:船舶实有数、船舶吨(客位、千瓦)天、船舶吨(客位、千瓦)里、船舶吨(客位、千瓦)次等指标的禽义、范围和计算方法。

  船舶时间的构成:营运时间、航行时间、停泊时间的含义。

  船舶营运质量指标的分类:船舶载重量利用率指标;船舶平均航行速度指标;船舶时间利用指标;船舶生产率指标的含义。

  船舶载重量利用率指标的概念:发航载重量利用率的含义,计算公式;运距载重量利用率的含义,计算公式。

  平均航行速度指标的概念:平均航行速度指标的含义,计算公式。

  船舶利用指标的种类:营运率的概念,计算公式;航行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平均航次时间的概念,计算公式。

  船舶生产率指标的概念:船舶生产率的含义;船舶生产率指标的种类:吨天产量的含义,计算公式;吨船产量的含义,计算公式。

  综合指标与单元指标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船舶经济指标

  船舶经济指标的分类。

  船舶经济数量指标的种类:船舶运输收入指标;船舶运输总成本指标;船舶利润指标;船舶收益指标。

  船舶经济质量指标的种类:船舶单位运输成本指标;船舶单位收入指标;船舶单位成本指标;船舶单位盈利指标;利润率指标。

  考核船舶公司业绩所设置的指标。

  (四)航运生产调度

  船舶生产调度的内容;调度工作人员职责。

  船舶生产调度作业调整方案的制定;船舶延误和货源变化时的船舶生产调度作业调整措施。

  十、航运企业经营管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航运企业的生产计划体系、生产计划功能、生产计划任务及编制原则、生产调度、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编制计划、组织实施、指导航运企业生产活动,协调航运企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适时调整航运生产活动以及科学合理制定航运企业经营策略的工作能力。

  考试内容

  (一)航运企业船舶生产计划与调度

  航运企业生产计划体系、生产计划功能、编制航运企业生产计划的原则;航运企业调度工作制度;调度工作人员职责;航运企业调度作业调整内容。

  (二)航运企业经营策略 航运企业联营的优势;航运企业联营的主要形式;.航运企业 竞争策略;航运企业建立营销网络可采用的形式;航运企业风险 管理策略。

  十一、国际航运市场

  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国际航运市场的形成和构成、影响国 际航运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分货类市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等有 关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竞争所需的基本理论及业务知识,以及运用 这些理论和知识对国际航运市场供需变动进行分析,掌握市场变 动规律,开拓国际航运业务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国际航运市场的概念及构成 国际航运市场的含义;国际航运市场的基本要素;国际航运 市场体系的构成;国际航运基本市场;国际航运相关市场;影响 航运需求的主要因素;影响航运供给的主要因素。 (二)干散货运输市场 干散货船运输市场的特点;干散货船运输市场的市场结构; 干散货船运价指数的作用与类型;波罗的海运价指数。

  (三)油船运输市场 油船运输市场的主要特点;油船运输市场的市场结构;影响 油船运输市场运价变动的主要因素;《世界油船(基本)费率 表》(Worldscale)的构成;Worldscale的计算。 (四)班轮运输市场

  班轮运输市场结构的演变;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发展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概念;样本航线、样本船公司的 选择;CCFI计算公式的选择;CCFI运价类型的确定;CCFI基期 的选择及发布的频率。

  十二、集装箱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

  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多式联运等业务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组织集装箱运输和开展国际多式联运实际工作能力。考试内容(一)集装箱码头概述集装箱码头:作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基本设施。集装箱码头的主要装卸工艺:底盘车工艺、跨运车工艺和龙门起重机工艺等七种主要集装箱装卸工艺的适用范围、特点、堆场面积计算。集装箱码头作业流程:船边作业的流程、积载图、捣垛、栓固、工班。集装箱堆场:堆场作业计划图、编组计划、门卫与堆场安全、货运站、码头单证。(二)集装箱货物的装载方法集装箱选择和检查,集装箱货物装载的一般方法,集装箱可装货物数量的计算;特种货物的装箱。(三)集装箱箱务管理确定航线集装箱需备量的主要依据与计算方法。集装箱租赁方式和租箱量的计算方法与分析。(四)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作用和一般货运程序。多式联运经营人:基本条件、类型;以船舶运输经营为主的多式联运经营人,无船多式联运经营人;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类型。

  十三、物流管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理念的相关内容和知识,以便适应物流管理的发展需要,提高物流管理能力。

  考试内容

  (一)物流概述

  物流的含义;物流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物流发展的特点;物流的功能。

  (二)物流合理化和系统化

  物流合理化的含义;物流合理化的措施;物流系统化的含义;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三)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特点;第三方物流的效益;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四)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价指标物流企业的分类;物流企业评价指标。

  十四、海上货物运输与管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海上货物运输的基本业务、提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海上货物运输代理和报关业务、国际船舶代理、航次租船的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参与组织海上货物运输、处理货物进出口报关的实际工作能力。

  考试内容

  (一)海上货物运输的基本业务揽货与订舱的概念;揽货时应注意的问题;收货和装船的一般形态;装船代理人;承运人不得绕航的含义;;承运人保管和照料货物责任的含义;卸货的一般形态;误卸的含义;凭保证书交付货物;变更卸货港交付货物。

   (二)海运提单提单的概念与作用;有关提单的国际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中有关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提单的正面内容及其证据效力;提单的背面条款的主要内容。

  (三)海上货物运输代理

  海上货物运输代理的概念和作用;海上货物运输代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海上货物运输代理的进出口业务程序。(四)国际船舶代理

  国际船舶代理的概念和形式;国际船舶代理的业务范围;备用金的索汇、使用与结算。(五)航次租船合同航次租船的特点;航次租船合同的主要内容。

  十五、国际航运政策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国际航运政策概述、船舶开放登记、港口国监控和我国国际航运政策的有关知识,以及在国际航运政策的理解与实施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以提高国际航运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促使我国国际航运业公平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竞争。

  考试内容

  (一)国际航运政策概述

  航运政策的概念;航运政策的种类和基本形态。

  (二)船舶开放登记

  船舶开放登记的概念和分类;船舶开放登记的特征;船舶开放登记的类型、目的与意义;方便旗船概念;方便旗船的产生原因。

  (三)港口国监控,

  港口国监控的含义;港口国监控的产生背景;港口国监控的主要内容和依据;港口国监控的目的和意义。

  (四)我国国际航运政策

  《国际海运条例》的制定目的;《国际海运条例》的特点;《国际海运条例》的主要管理制度;无船承运人的特点;《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