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学习要求:
1、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2、掌握消费者的权益和经营者的义务
具体内容: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对象:
1、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2、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
3、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
二、消费者的权利
1、安全保障权
2、知悉真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获得赔偿权
6、结社权: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获得相关知识权
8、受尊重权
9、监督批评权
三、经营者的义务
在消费法律关系中,消费者的权利就是经营者的义务。
1、履行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2、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的义务
3、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
4、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5、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
6、出具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的义务
7、保证质量的义务
8、不得单方面作出对消费者不利规定的义务。
9、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四、争议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诉讼
五、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例题29:课后题第17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义务的表述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
B.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所要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C.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经营者对该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等的保证责任免除
D.除确有需要,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E.经营者不得以店堂告示的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的规定
本章讲义中例题答案如下:
【例题1:课后题第11题】答案:ABCD
【例题2:课后题第1题】答案:D
【例题3:多选】答案:BCD
【例题4:2006年单选】
【答案】A
【解析】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不是执行本单位任务,也没有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本题中甲辅助利用研究所物质技术条件,并不是“主要利用”所以应界定为“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属于甲。
【例题5:2004年单选】
【答案】C
【解析】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协议约定了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的,从其约定。
【例题6:08年多选】答案:ABCD
【例题7:2004年单选】
答案:B
解析:专利也指受《专利法》保护的创造发明,一般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
【例题8:2004、2005年多选】
【答案】ABC
【例题9:2004年单选】
【答案】D
【例题10:2004年单选】
【答案】D
【例题11:2007年单选】
【答案】D.
【解析】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是10年,自申请之日算起,D错误。
【例题12:2005、2006、2007年多选】
【答案】BCDE
【解析】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A错误
专利实施中的许可他人实施,通过订立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他人实施专利,B正确。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C正确。
专利权人具有标示权,即专利权人享有在其专利产品的包装上表明专利标记的权利,D正确。
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专利年费,考核专利权人的义务,E正确。
【例题13:2007年单选】
【答案】C
【例题14:2008年单选】
答案:D
【例题15:2006年多选】
答案:ABDE
【例题16:08多选】
答案:AB
【例题17:2006年单选】
答案:D
【例题18:2005年、2008年单选】
【答案】A
【例题19:2004年单选】
答案:A
【例题20:2006年单选】
答案:B
【例题21:2007年多选】
【答案】AD
【解析】注册商标转让,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B错误
连续3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商标局可以撤销其注册商标,C错误。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E错误。
【例题22:2004年多】
【答案】ACDE
【解析】转让注册商标,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B错误
【例题23:课后题第7题】
答案:C
【例题24:课后题第14题】
答案:ABC
【例题25:课后题第8题】
答案:B
【例题26:课后题第16题】
答案:ABCE
【例题27:课后题第5题】
答案:D
【例题28:课后题第6题】
答案:B
【例题29:课后题第17题】
答案: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