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学习要求:
掌握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股价指数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具体内容:
我国目前编制的价格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其中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一、零售价格指数
(一)零售价格指数的含义
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它的变动直接影响城乡的生活支出和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以及消费和积累的比例。
(二)我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编制
1、代表规格品的选择
在编制价格指数时,只能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商品。首先应对商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分别选择能代表各类别的代表规格品。
2、典型地区的选择
典型地区的选择既要考虑其代表性,也要注意类型上的多样性以及地区分布上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3、商品价格的确定
全社会零售价格总指数包括商品牌价、议价和市价等因素。对所选代表性商品使用的是全社会综合平均价。一种商品的综合平均价是该商品一定时期内的牌价、议价、市价的加权平均,其权数是各种价格形式的商品零售量或零售额。
4、权数的确定
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总指数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其权数是根据上年商品零售额资料,并根据当年住户调查资料予以调整后确定。在确定权数时,先确定各大类权数,然后确定小类权数,最后确定商品权数。权数均已百分比表示,各层权数之和等于100
5、指数的计算
从1985年1月起,我国开始采用部分商品平均价格法计算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k----个体指数或各层的类指数
w----各层销售额比重权数
见教材225页例题
第一步:计算出各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指数
第二步:根据各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指数及给出的相应权数,加权算术平均计算小类指数。
第三步:根据小类指数及相应的权数,加权算术平均计算中类指数。
第四步:根据各种类指数及相应的权数,加权算术平均计算大类指数。
第五步:根据大类指数及相应的权数,加权算术平均计算总指数。
【例题12:单选】在计算全社会零售价格总指数时,对所选代表性商品使用的价格是( )
A商品牌价
B商品议价
C 商品市价
D综合平均价
答案:D
解析:综合平均价是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牌价、议价、市价的加权平均,其权数是各种价格形式的商品零售量或零售额。
二、消费价格指数
我国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含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消费价格的变动水平及对消费者货币支出的影响,研究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动状况。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
居民消费指数可就城乡分别编制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可就全社会编制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编制指数时,首先要对消费品和服务项目进行分类,并选择代表消费品和服务项目。指数中的权数原则上应采用居民消费支出的构成资料,但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目前仍根据社会商品零售额和服务行业的营业额来确定,最后求出消费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并将二者进行加权平均汇总。
(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除了反映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外,还具有以下作用:
1、反映通货膨胀状况:通货膨胀率一般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