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货币供给
学习要求:
1、掌握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的概念
2、掌握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
3、掌握我国货币层次划分
4、掌握信用创造货币机制和信用扩张、存款派生机制
具体内容: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1.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主体即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分为:
货币供给的机制-----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
货币供给的决定-----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2.货币供应量:是指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供应量在数量上就等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两者呈一一对应的关系。
3.货币供给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1)M0 =流通中现金
(2)M1= M0+银行活期存款
(3)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注意: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
M2是广义货币量,包括M1以及潜在的货币量。
【例题8:2006年、2008年单选题】通常情况下,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资产的( )。
A.收益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可得性
【例题9:2005年单选题】根据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既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又属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是( )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财政存款
【例题10:08年多选】根据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属于M2而不属于M1的有()
A银行活期存款
B银行定期存款
C流通中的现金
D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E股票
二、货币供给的机制
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中央银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
由此可见,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并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1) 商业银行具备在央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假设: 中央银行贷给甲商业银行100万元信用货币,甲商业银行将这100万元贷给A企业,A企业留有10万元现金应付日常交易需要,将剩余90万元存入乙商业银行,乙商业银行将9万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剩余的81万元贷给B企业,B企业留存1万元现金应付日常需要,将剩余的80万元存入丙商业银行,丙商业银行将8万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剩余的72万元贷给C企业,假如C企业将全部款项用于上交税款。循环就终止了。
在此循环过程中:信用货币:原来的100万元扩张到253万元(100+81+72)
派生存款:90+80=170万元)
(2)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
①受到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②要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③要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3)货币供应量的公式
M=B×k
其中:B------“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k-------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即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
【例题11:2007年单选题】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是( )。
A.增加货币需求 B.减少货币需求
C.增加货币供给 D.减少货币供给
【例题12:2006年多选题】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并非是无限的,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 )的限制。
A.自身资金来源不足 B.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
C.信贷资产流动性 D.提取现金数量
E.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
【例题13:课后题第4题】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能够创造基础货币的金融机构是(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投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