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部门预算重点性原则表现为( )。
A.先统一管理,后统一安排
B.先一般项目,后急需项目
C.先保证项目支出,后安排基本支出
D.先保证基本支出,后安排项目支出
202. 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组织收取或提取的,纳入财政预算外专户管理的财政性收入是( )。
A.财政拨款收入
B.预算外资金收入
C.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
D.其他收入
203. 我国政府预算支出的项目较多,按( )划分,可分为新增项目和延续项目。
A.项目属性
B.支出的管理要求
C.项目类别
D.支出的原则
204. 国际上,政府集中采购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 。
A.10%~15%
B.10%~20%
C.20%~30%
D.15%~20%
205. 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则,也是政府采购的基本规则的采购原则是( ) 。
A.诚实信用原则
B.公正原则
C.公平竞争原则
D.公开透明原则
206. 按照( ) 划分,政府采购可以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
A.是否符合国家招标规定
B.是否有必要进行招标
C.是否符合招标范围
D.是否具备招标性质
207. 适用于紧急情况或涉及高科技应用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方式是( )。
A.单一来源采购
B.国内或国外询价采购
C.竞争性谈判采购
D.公开招标采购
208.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核心环节是( )。
A.集中采购
B.集中管理
C.集中收入
D.集中支付
209. 下列账户中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支出清算的是( )
A.国库单一账户
B.特殊专项支出账户
C.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
D.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
210. 以下不属于收入分类改革要求的是( ) 。
A.全面
B.规范
C.细致
D.稳妥
211. 下列不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的是( )。
A.行政事业性收费
B.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C.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D.住房公积金
212. 以下不属于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考评实施阶段的是( ) 。
A.形式审查
B.现场和非现场考评
C.综合评价
D.撰写绩效考评报告
213. 关于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者为中央政府
B.其受益范围具有地方局限性
C.其受益范围被限定在整个国家的疆域之内
D.数量巨大
214. 论证了地方政府适当规模问题的财政分权理论是( )。
A.俱乐部理论
B.集权分权理论
C.财政联邦主义
D.公共产品和服务理论
215. ( )原则是指将各项事权项目受益的对象和范围大小作为各级政府履行职责的依据。
A.公平
B.效率
C.受益范围
D.法律法规
216. 在财政管理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税收管理体制
B.预算管理体制
C.财政监督管理体制
D.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217. 财政的三大职能中主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的是( )。
A.经济稳定
B.收入分配
C.资源配置
D.公共服务
218. 以税基的宽窄为标准来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的税收收入划分原则是( )。
A.适应原则
B.效率原则
C.恰当原则
D.经济利益原则
219. 以税收负担的分配是否公平作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收入的原则是( )。
A.适应原则
B.效率原则
C.恰当原则
D.经济利益原则
220.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分割税收时所采取的方式通常是 ( )。
A.混合型
B.分割税种
C.分割税制
D.分割税额
221. 先统一征税,然后再将税收收入的总额按照一定比例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加以分割,这种税收收入的划分方式是( )。
A.分割税种
B.分割税率
C.分割税额
D.分割税制
222. 关于税收收入的具体做法表述正确的是( )。
A.税基流动性较小的,税源分布较广的税种归中央政府
B.进出口关税和其他收费全部划归地方政府
C.自然资源有关的税种,如果在地区间分布不均匀则归地方政府
D.与稳定国民经济有关以及与收入再分配有关的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223. 美国主要实行的分税方法是 ( )。
A.按照税源实行分率分征
B.完全按照税种划分
C.完全形式税种划分
D.不完全形式税种划分
224. 1994年以后我国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是( )。
A.定额上缴
B.分税制
C.统收统支
D.总额分成
225. 国内增值税,地方分享 ( )。
A.75%
B.25%
C.50%
D.60%
226. 证券交易所印花税收入的 ( )归中央政府。
A.75%
B.25%
C.50%
D.97%
227.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 )。
A.庇古
B.凯恩斯
C.费里德曼
D.费雪
228. 从广义上说,共享税或税收分成属于 ( )。
A.混合转移支付
B.纵向转移支付
C.横向转移支付
D.有条件转移支付
229. 我国无条件转移支付的最主要形式是( )。
A.专项补助
B.公式化补助
C.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D.体制补助
230. 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B.财政政策失误、计划与实际的不一致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管理水平会对财政收支计划的执行产生影响
D.某些意外事故
231. 在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坚持( )。
A.收支平衡,略有赤字
B.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C.财政收入大量结余
D.财政支出大量赤字
232. 弥补软赤字的经济来源是( )。
A.借款
B.举债
C.银行透支
D.财政拨款
233.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统计本国财政赤字采用的计算口径都是( )。
A.软赤字
B.硬赤字
C.主动赤字
D.被动赤字
234. 预算编制时因支大于收而存在的赤字是( )。
A.被动赤字
B.主动赤字
C.预算赤字
D.决算赤字
235. 不少国家规定,财政不能通过( )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A.增收减支
B.发行公债
C.动用结余
D.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236. 财政连年赤字的情况下,不适合采用的弥补赤字的方法是( )。
A.动用结余
B.增收减支
C.发行公债
D.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237. ( )是指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
A.财政政策体系
B.财政政策手段
C.财政政策工具
D.财政政策目标
238.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物价基本稳定
C.经济适度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239. 以减少应上缴收入的形式间接提供的财政援助典型的例子是( )。
A.社会优抚
B.社会福利
C.直接的财政援助
D.减税和免税
240. 以减少应上缴收入的形式间接提供的财政援助典型的例子是( )。
A.社会优抚
B.社会福利
C.直接的财政援助
D.减税和免税
241. 下列一般不宜经常使用,更不宜大幅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再贷款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贴现率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242. ( )的财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社会总供求。
A.相机抉择
B.自动稳定
C.宏观
D.微观
243. 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最为灵活、最为有效的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是( )。
A.公开市场业务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贴现率政策
D.再贷款
244.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掌握的最重要的利率工具是( )。
A.再贴现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利率
答案及解析
201.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44
202.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45
203.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46
204.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46
205.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246
206.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47
207.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247
208.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48
209.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48
210.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49
211.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51
212.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56
213.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60
214.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62
215.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262
216.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62
217.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63
218.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65
219.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265
220.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66
221.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266
222.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66-267
223.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69
224.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69
225.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70
226.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71
227.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72
228.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74
229.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276
230.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81
231.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81
232.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82
233.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82
234.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283
235.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83
236.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83
237.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86
238.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87
239.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90
240.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290
241.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92
242.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91
243.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93
244.
[答案] A
[解析] 参见教材P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