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平衡
一、财政平衡的含义(掌握)
所谓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这种收支对比关系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收大于支,出现结余;二是支大于收,出现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出现数量上的绝对平衡。一般来讲,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可以视作财政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了解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对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
在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在财政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保证。
(二)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有利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运行。
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坚持财政收支平衡能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
【例1·多选题】(2007年)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有( )。
A.人口增加
B.环境恶化
C.财政赤字
D.机构臃肿
E.信用膨胀
[答案]CE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及分类
(一)财政赤字的含义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财政赤字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掌握)
1.硬赤字
所谓硬赤字是指用债务收入弥补收支差额以后仍然存在的赤字,其计算口径是:硬赤字=(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对于硬赤字的弥补而言,财政只能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可造成通货膨胀。因此,硬赤字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
2.软赤字
所谓软赤字是指未经债务收入弥补的赤字。
软赤字=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其中经常收入中不包括债务收入,可通过举债方式弥补软赤字。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软赤字,西方经济学家将这一赤字弥补方法称为“赤字债务化”。
通过举债方式弥补软赤字,虽然没有向社会投放过多的货币购买力,但必须要注意债务负担的规模。
要充分发挥软赤字的积极作用应当做到:第一,赤字和债务必须保持适度规模,不能超越经济和财政承受能力,防止加重公债还本付息的财政负担;第二,严格控制债务收入投向,应限于经济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例1·单选题】(2008年)在财政赤字管理中,用债务收入弥补收支差额后仍然存在的赤字通常被称为( )。
A.实赤字
B.虚赤字
C.硬赤字
D.软赤字
[答案]C
【例2·单选题】(2008年)西方经济学家将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称为( )。
A.债务赤字化
B.赤字债务化
C.债务软化
D.债务硬化
[答案]B
(三)财政赤字的分类 (掌握)
1.按照财政收支统计口径的不同,赤字有硬赤字和软赤字之分。
2.按照赤字的起因不同,可分为主动赤字和被动赤字。
3.按照赤字在财政年度出现时间的早晚,可分为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
4.按照赤字的出现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周期性赤字和充分就业赤字。
【例1·单选题】按照赤字的起因不同,可将赤字分为( )。
A.主动赤字和被动赤字
B.硬赤字和软赤字
C.周期性赤字和充分就业赤字
D.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
[答案]A
三、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一)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掌握)
1.增收减支
2.动用结余
3.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不少国家规定,财政不能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赤字。
4.发行公债
【例1·多选题】通常弥补赤字的方法有( )。
A.增收减支
B.动用结余
C.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D.发行公债
E.降低社会保障水平
[答案]ABCD
【例2·单选题】(2007年)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经济来源应是( )。
A.税收
B.向银行借款
C.向银行透支
D.举债
[答案]D
(二)财政赤字弥补方式的经济效应(了解)
1.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
(1)通过增收减支弥补赤字,不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
(2)通过动用结余弥补赤字
①如果结余未被信贷部门使用,动用结余弥补赤字就不会增加货币供给;
②如果结余已经被信贷部门使用,动用结余弥补赤字就会增加货币供给量。
(3)通过发债来弥补赤字
①如果认购者为家庭,不会增加货币供给。
②如果认购者为企业,通常也不增加货币供给,但企业认购公债后,如果出现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则会增加对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如果商业银行因此而不能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则会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③如果认购者为商业银行,是否增加货币供给,关键取决于商业银行认购公债后能否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如果能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则不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则增加货币供给。
④如果中央银行直接认购政府公债,则其与财政向中央银行直接透支一样会增加货币供给量。
2.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是指由于财政赤字的弥补而导致私人经济部门投资以及个人消费减少的现象。
财政赤字产生排挤效应的实现机制在公债的不同发行方式下是有区别的:
(1)如果公债采用行政摊派的办法发行,排挤效应是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实现的。
(2)如果公债是自愿认购,那么这种排挤效应就是以非强制的方式来实现的。
一般来讲,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是否明显主要受货币需求和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大小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