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房地产>正文
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房地产》讲义辅导(4)
考试吧(Exam8.com) 2011-03-01 22:09:47 评论(0)条

  第四节 城市化理论

  1.城市及其产生和发展

  1.1 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是国家或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我国的城乡居民点系列为:村—乡镇—建制镇—市

  城镇或城市-包括建制镇和市,城市型居民点

  乡村-包括村和乡镇,乡村型居民点

  1.2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区别项目

城市

乡村

人口职业构成

以非农人口集聚为主

是农业人口集聚为主

人口与建筑规模与密度

空间形态和物质构成

用地类型多样,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完备

用地类型单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

职能类型和产业结构

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各种产业集聚地

职能单一

  B.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人口密度大

  D.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E.犯罪率低

  [答案]BCD

  1.3 城市的分类

序号

分类标准

  

  

1

城市人口规模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100万

50万~100万

20万~50万

<20万

2

城市行政级别

直辖市

地级市

县级市

建制镇

  

3

城市的职能

具有综合职能的城市

以某种职能为主的城市

  

4

城市地理位置

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

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

边境城市和内地城市

  

5

城市地形地貌

平原城市、山地城市、高原城市

丘陵城市、盆地城市、河谷城市

  

6

城市平面几何形状

块状城市、带状城市、星状城市

  

7

城市内部结构

单中心城市

多中心城市

  

8

城市道路格局

棋盘形城市、放射形城市、不规则形城市

  

  1.4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四大阶段)

序号

城市发展阶段

对应工业化时期

城市化水平

备注

1

绝对集中阶段

工业化初期

城市化水平提高阶段

发展中国家

2

相对集中阶段

工业化成熟期

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

  

3

相对分散阶段

后工业化初期

郊区化前兆

  

4

绝对分散阶段

后工业化成熟期

郊区化

西方发达国家

  【例题·单选题】【2007年真题】城市进化理论把城市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大阶段,依次为( )。

  A.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B.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C.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

  D.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

  [答案]A

  2.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2.1 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表现为

  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空间的集聚

  城市规模的扩大与扩展

  城市数量增多形成城市体系

  2.2 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速度

初级阶段

较低

较慢

加速阶段

  

很快

饱和阶段

(后期阶段)

较高

减速

  2.3 城市化的度量

  城市化度量指标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L)

  城市化率计算方法

  一个区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L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2.4 城市化引起的变化

  引起城市体系的属性和动态特征的变化

  引起城市形态的变化

  引起城市生态的转变

  引起城市性态的变化

  2.5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例题·单选题】【2007年真题】某省的总人口为50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250 万人,则该省的城镇化率为( )。

  A.30 %

  B.45 %

  C.50 %

  D.55 %

  [答案]B

  [解析]一个区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50/5000=45%

  2.6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

  大都市区的人口向较小的都市乃至乡村地区流动分散化的过程

  是一种暂时的调整,而不是一种长久的变化

  再城市化

  城市衰退之后的复兴,衰退的城市恢复了增长

  3.郊区化

  3.1 郊区化概念

  郊区化

  指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70%~80%),市区发展速度变得缓和平稳,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由市区向外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实质:一个城市内部由市区向郊区的分散

  郊区城镇化

  是指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

  实质:代表了乡村与城镇的向心集聚

  【难点】郊区化与郊区城镇化的区别

区别项目

郊区化

郊区城镇化

动力

来自城市内部的离心力

来自向心、离心等各种力量

方向

由市区向外

由郊区向市内

实质

人口与经济要素由城市中心区向近郊区的离心扩散(市区的离心扩散)

人口与经济要素由郊区向市区的聚集(郊区的向心集聚)

视角不同

站在城市中心的角度

站在郊区的角度

  【难点】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

  逆城市化着眼的是整个城市体系,郊区化着眼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

  【例题·单选题】【2007年真题】大都市区的人口向较小的都市区乃至乡村地区流动的分散化过程,称为( )现象。

  A.城镇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后城市化

  [答案]C

  [解析]注意与郊区化的区别

  3.2 发达国家的郊区化进程

  郊区化前的外迁(沿铁路和电车线外迁)

  汽车郊区化时期(1920~1950)

  普遍郊区化时期(1950~1980)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时期(80年代)

  形成边缘新城阶段(90年代以来)

  3.3 中国的郊区化

  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绝对量下降作为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标志(1982年)表现:

  人口郊区化

  工业郊区化

  外来人口郊区集聚

  郊区化形成机制(7大机制)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人口流动的限制性因素减弱

  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触发了郊区化发生的机制

  郊区新区开发与老区旧城改造的合力推进了郊区化

  交通通信设施的改善提供了条件

  城市规划与管理政策的强制与引导

  外来人口的定位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经济师相关文章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