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商品劳务税制度
第一节 增值税制
一、增值税的概念(了解)
增值税是以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掌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
(一)销售货物的规定
1.基本规定。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其中货物指的是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2.视同销售货物的规定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例1·单选题】(2004年)下列行为中属于视同货物销售的是( )。
A.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B.将购买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C.将购买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
D.将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
[答案]D
(二)提供的应税劳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混合销售行为
概念: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到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
混合销售行为的税务处理可以简化为:以纳增值税为主的纳税人的混合销售行为纳增值税;以纳营业税为主的纳税人的混合销售行为纳营业税。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1.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例1·单选题】(2008年)根据现行增值税的规定,下列混合销售应当征收增值税的是( )。
A.某建筑安装公司提供辅助材料为客户进行安装服务
B.某宾馆提供餐饮服务的同时销售烟酒饮料
C.批发企业销售货物并送货上门
D.电信部门销售移动电话并为客户提供电信服务
[答案]C
(四)兼营非应税劳务的规定
概念:兼营行为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行为涉及到两种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兼营行为的税务处理:分别核算,分别纳税;未分开核算的,一并征收增值税。
(五)部分货物的征税规定
(1)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贵金属期货,应当征收增值税。
(2)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应当征收增值税。
(3)建筑材料、构件。在建筑现场制造的预制构件,凡直接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建筑工程的,不征收增值税。其他情形,征收增值税。
(4)集邮商品。集邮商品的生产、调拨征收增值税。邮政部门销售集邮商品,征收营业税;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集邮,应当征收增值税。
(5)缝纫,应当征收增值税。
(6)饮食业销售货物
饮食店、餐馆、酒店、宾馆、饭店等销售食品——营业税
饮食店、餐馆、酒店、宾馆、饭店等附设的门市部、外卖点对外销售食品——增值税
专门生产或销售货物(包括烧卤熟制食品在内)的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应当征收增值税。
【例1·多选题】根据增值税法律规定,增值税纳税人的下列行为中,应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的有( )。
A.将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B.将购买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C.销售代销货物
D.将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E.将购买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
[答案]ACD
【例2·单选题】(2007年)下列情况中,不应当征收增值税的是( )。
A.某企业将自产货物分配给投资者
B.某企业变卖厂房一栋
C.某钟表眼镜商店为顾客修理眼镜
D.某企业委托酒厂加工白酒,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
[答案]B
【例3·单选题】(2006年)下列混合销售行为中,应当征收营业税的是( )。
A.家具城销售家具并实行有偿送货上门服务
B.银行销售金银
C.装潢公司为客户包工包料装饰房屋
D.典当行销售死当商品
[答案]C
【例4·单选题】下列业务中不缴纳营业税的是( )
A.金融商品转让
B.商场销售邮票
C.中外合资经营的饭店
D.音乐茶座
[答案]B
三、增值税的纳税人(熟悉)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四、税率
(一)税率
1.货物税率
(1)基本税率:17%
(2)低税率:13%
①生活必需品类——粮食、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和居民用煤炭制品等。
②文化用品类:图书、报纸、杂志。
③农业生产资料类:饲料、化肥、农机、农药、农膜。
④农业产品
⑤金属矿采选品与非金属矿采选品(已经过时)
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3)零税率——出口货物
2.应税劳务税率:17%
3.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一律从高适用税率。
(二)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纳税适用
小规模纳税人:3%
1.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按下列政策执行
(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①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②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③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例1·单选题】(2007年,修改)某企业(一般纳税人)于2009年3月将—辆自己使用过的小轿车(原价l6万元,2003年购入),以l0万元的价格售出,其正确的税务处理方法是( )。
A.按6%简易办法计算应纳增值税
B.按4%简易办法计算应纳增值税
C.按4%简易办法减半计算应纳增值税
D.不缴增值税
[答案]C
【例2·单选题】(2005年,修改)某企业(一般纳税人)2009年8月16日销售一台旧机器设备,取得销售收入60000元,该设备为2004年5月购入,则该项销售行为应纳增值税为( )
A.0元 B.1153.85元
C.1200元 D.2307.69元
[答案]B
[解析]应纳增值税=60000/(1+4%)*4%*50%=1153.85元。
【例3·单选题】(2008年,修改)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 年3 月对资产盘点过程中不需用的部分资产进行处理:销售已使用4年的机器设备,取得收入9200元(原值为8500元);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交消费税的机动车1辆,取得收入64000 元(原值为59000元);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库存未使用的钢材取得收入 35000元。该企业上述经济业务应纳增值税为( )元。(以上收入均为含税收入)
A.5594.70 B.6316.24
C.6493.16 D.6916.24
[答案]C
[解析](9200+64000)/1.04*0.04*50%+35000/1.17*0.17=6493.16元
2.纳税人销售旧货,按简易办法依照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3.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下列货物,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93页
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4.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暂按简易办法依照4%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93页
(1)寄售商店代销寄售物品;
(2)典当业销售死当物品;
(3)经过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机关批准的免税商店零售的免税品。
5.对属于一般纳税人的自来水公司销售自来水按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其购进自来水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
【例1·单选题】(2004年)下列货物中适用增值税17%税率的是( )。
A.杂志 B.农机
C.暖气 D.服装
[答案]D
【例2·单选题】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 )。
A.17% B.13%
C.6% D.3%
[答案]D
五、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计税依据——销售额
(一)销售额范围的一般规定
1.销售额: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销售额中包括价外费用。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1)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费:
①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
②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
(3)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①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②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③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4.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例1·多选题】(2006年)增值税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下列费用中不属于价外费用的有( )。
A.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款
B.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
C.向购买方收取的包装费
D.向购买方收取的储备费
E.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代垫运费: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答案]AE
(二)销售额范围的特殊规定
1.折扣销售
纳税人采用折扣销售方式销售货物的,如果折扣额和价格开在同一张发票上的,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纳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2.以旧换新
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应按新货物的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金银首饰以旧换新除外)。
【例1·单选题】(2008年,修改)某日用百货商店(小规模纳税人),2009年5月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彩电, 开出普通发票28张,收到货款80 000元,并注明已扣除旧货折价30 000元,则该日用百货商店当月应纳的增值税为( )元。
A.2330.10 B.3076.92
C.3203.88 D.4230.77
[答案]C
[解析]应纳税额=(80000+30000)/1.03*0.03=3203.88元
3.还本销售
销售额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不得扣减还本支出。
4.以物易物
双方均作购销处理。
5.包装物押金
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计账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但是,逾期(1年)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回的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从1995年6月1日起,除销售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其销售额征税。
6.对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销售额的确定(未进行修改)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且没有正当理由的,以及纳税人有视同销售行为而无销售额者,由主管税务机关按下列顺序确定其销售额:
(1)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2)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
注意两个问题:核算的顺序和组成计税价格
(1)核算的顺序:平均销售价格——组成计税价格
(2)组成计税价格
①只征增值税,不征消费税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按10%计算
②既征增值税,又征消费税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成本利润率按消费税税法的规定计算。
7.混合销售行为、兼营非应税劳务销售额的确定
凡属于按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依照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其销售额分别为货物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
8.外汇销售额折合人民币销售额的计算
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上为中间价)。
(三)含税销售额的转化
1.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六、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重点掌握)
(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例1·计算题】某企业本期销售额为100万元,本期外购商品与劳务的价值为60万元,假设增值税税率为17%,计算该企业应纳的增值税。
[答案]从理论上讲,增值额=100-60=40万元;应纳税额=40×17%=6.8万元。
实际中,应纳税额=(100-60)×17%=100×17%-60×17%=6.8万元
100×17%——销项税额;60×17%——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2.进项税额
(1)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②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③收购免税农产品计算的增值税额
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
进项税额 =买价×扣除率(13%)
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④运费计算的扣税额
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
进项税额 =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7%)
其中运输费用金额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和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它杂费。
邮寄费不得扣除进项税额。
⑤混合、兼营行为
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该混合销售行为所涉及的非应税劳务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所用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符合规定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进项税额申报抵扣时间
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9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通过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3)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①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
个人消费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
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非正常损失是指纳税人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等损失。
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④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自用消费品是指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游艇、汽车、摩托车等。
⑤上述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⑥兼营非应税项目或免税项目的规定
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无法划分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⑦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专用发票;
A.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B.除增值税实施细则第29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
(4)进项税额的扣减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发生不允许抵扣情况的,应将该项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一般纳税人因进货退出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进货退出或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5)进项税额不足抵扣的处理
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问题的通知:按增值税欠税税额与期末留抵税额中较小的数字红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例1·单选题】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按照买价与( )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A.13% B.10%
C.7% D.17%
[答案]A
【例2·单选题】增值税法规定,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 )。
A.购进用于厂房建设的钢材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B.进口货物取得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C.购进并发放给职工的保健品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D.某家具厂被大火烧毁的木材的进项税额
[答案]B
【例3·多选题】(2008年,修改)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 )。
A.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B.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所属的增值税税额
C.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所属的增值税税额
D.委托加工产品收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E.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所属的增值税税额
[答案]BCE
(二)简易办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1.销售额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2.征收率的规定:3%
【例1·单选题】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某月外购原材料20000元,当月销售商品获得含增值税收入25750元。该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为( )
A.750元 B.977.5元
C.772.5元 D.1030元
[答案]A
[解析]应纳增值税=25750/(1+3%)*3%=750元
(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增值税的计税价格中含消费税,但是不含增值税。
七、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熟悉)
(一)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规定如下:
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证的当天;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6.纳税人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7.纳税人有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除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和销售代销货物外,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均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二)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例1·多选题】下列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企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B.企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C.企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
D.企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收到货款的日期
E.企业采取委托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收到货款的日期
[答案]BC
八、增值税的纳税期限(熟悉)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1个季度。
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九、增值税的纳税地点(熟悉,教材98页)
一般遵循属地主义原则。
十、增值税的减税、免税(熟悉,教材99页)
(一)起征点
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 000~5 000 元;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1 500~3 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征项目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7.个人(不包括个体经营者)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十一、增值税的管理(熟悉)
(一)划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目的及其基本依据
基本依据:会计核算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以及企业规模的大小(年应税销售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
(2)除第(1)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一般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均应向其企业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一般纳税人总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分别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例1·案例分析题】2005年
某生产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A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04年4月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A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1000元,按合同规定本月应收总价款的50%。但是由于对方企业资金紧张,企业未收到货款。
(2)销售A产品100件给小规模纳税人,同时收取包装费10000元,单独记账核算的包装物押金20000元,合同规定包装物退回期限三个月。
(3)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A产品10件,旧货折价1000元
(4)企业购进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 000元,税款17000元。
(5)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原材料,取得的普通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元。
(6)为购进上述原材料发生运杂费2500元,取得的运杂费发票上注明运费金额2000元,装卸费300元、保险费200元。款项已支付。
1.该企业当月的应税销售额包括( )
A.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合同规定的本月应收款
B.销售A产品收取的包装费
C.销售A产品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D.购进原材料发生的运费支出
[答案]AB
2.购进原材料所发生的运费可以计提的进项税额为( )
A.0元 B.140元
C.175万元 D.250万元
[答案]B
[解析]运费为2000元,可以扣除的进项税额=2000*7%=140元。装卸费、保险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3.本月销项税额为( )
A.20152.99元 B.20400元
C.54400元 D.105152.99元
[答案]D
[解析]计算公式为:[1000×1000×50%+100×1000+10000/(1+17%)+10×1000]×17%=105152.99元。
4.当月的全部进项税额为( )
A.17000元 B.17140万元
C.17175万元 D.20045.98万元
[答案]B
5.当月的应纳增值税为( )
A.2977.99元 B.36977.99元
C.37260元 D.88012.99元
[答案]D
习题(117页):
2.校办企业生产本校教具的外购材料原来免征增值税,现在这项规定已于2004年取消,因此这道题已经过时,而且超出教材的范围。
4.2009年1月1日起,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政策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