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金融>正文
2011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强化辅导(5)
考试吧(Exam8.com) 2011-02-15 17:30:40 评论(0)条

  更多信息:2011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强化辅导汇总

  第二章 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掌握利息与利率计算、资产收益率以及资产定价等内容的程度。从历年考题来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都有涉及。

  第一节 利率及其决定

  一、利率及其种类

  (一)利率的涵义

  1.利息形式上是货币受让者为借贷资金而付出的成本,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来源于社会财富的增值部分,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间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3.按利息计算时间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其换算公式如下: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二)利率的种类

  1.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指按借贷协议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变的利率。

  浮动利率指按借贷协议在一定时期可以变动的利率。

  2.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长期利率是长期信用使用的利率。

  短期利率是短期使用的利率。

  一般而言长期利率要高于短期利率。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政府官方制定或银行公布的利率,包括信用风险与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后利率。

  i=r-p

  其中,i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p为物价变动率。

  二、利率的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到期期限相同的债权工具但利率却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到期期限相同的债权工具利率不同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因素。

  (1)违约风险:即债务人无法依约付息或偿还本金的风险,它影响着各类债权工具的利率水平。

  ①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最低,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相对较高。

  ②信用等级较高的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低于普通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

  一般来说,债券违约风险越大,其利率越高。

  (2)流动性

  流动性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反映的是投资时间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①国债的流动性强于公司债券。

  ②期限较长的债券,流动性差。

  流动性差的债券风险大,利率水平相对就高;流动性强的债券,利率低。

  (3)所得税因素

  同等条件下,免税的债券利率低。在我国国债是免税的,利率相对较低。

  在美国市政债券违约风险、流动性均高于国债,但其免税,所以长期以来市政债利率低于国债利率。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债券的期限和收益率在某一既定时间存在的关系就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通常称为收益曲线。

  利率期限结构主要讨论金融产品到期时的收益与到期期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利率水平上升,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差会越来越小,甚至变负。也就是说,当平均利率水平较高时,收益曲线为水平的(有时甚至是向下倾斜的),当利率较低时,收益率曲线通常较陡。



  收益曲线的特征将通过下列理论予以诠释:

  (1)纯预期理论

  理论把当前对未来的预期是决定当前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核心论点是远期利率等于市场对于未来实际利率的预期。

  如果买卖债券交易成本为零,上述假设成立的话,该理论结论是: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并持有到期所获得的收益与在同样时期内购买短期债券并滚动操作获得的收益相同。即无论投资者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他都可以期望得到同样的收益率。

  纯预期理论对收益率曲线形状的解释:

  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等于目前的短期利率 ——收益率曲线为水平线

  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

  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

  (2)分隔市场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同期限债券间的替代性极差,即无法替代;而且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对特定期限又有极强的偏好。

  由于不同期限债券的低替代性,所以资金从一种期限债券流向另一种具有较高利率期限债券的几乎不可能。

  所以,该理论认为公司及财政部债券管理决策对收益曲线的形态有重要影响。如果当前的企业和政府主要发行长期债券,那么收益曲线相对陡些;如果当前主要发行短期债券,那么短期收益率将高于长期收益率。

  (3)期限偏好理论

  该理论假设借款人和贷款人对特定期限都有很强的偏好。但是,如果不符合机构偏好的期限赚取的预期额外回报变大时,实际上它们将修正原来的偏好的期限。

  期限偏好理论是以实际收益为基础的,即经济主体和机构为预期的额外收益而承担额外风险。在接受分隔市场理论和纯预期理论部分主张的同时,也剔除两者的极端观点,较近似的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

  三、利率决定理论

  (一)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也称真实利率理论)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主要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研究利率的决定,因此,是一种实物利率理论。也称为真实理论。

  古典学派认为,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储蓄(S)为利率(i)的递增函数,投资(I)为利率的递减函数。



  该理论的隐含假定是,当实体经济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时,整个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因此,该理论属于“纯实物分析”的框架。

  (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不是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数量和一般人的流动性偏好两个因素。 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供应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的需求量起因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记为M1=L1(Y)。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记为M2=L2(r)。

  货币总需求Md=L1(Y)+ L2(r)

  货币总供给为为Ms,当Md=Ms 时可以求均衡利率re(如图)



  当利率非常低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会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如教材第32页图2—3中的货币需求曲线中的水平部分 。

  流动性陷阱还可以解释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在利率达到r0前,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使利率水平下降,进而促进投资,实现经济增长;而在在利率达到r0后,进入流动性陷阱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无法使利率进一步下降,货币政策无效,这时只能依靠财政政策。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是古典利率理论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一种综合。该理论认为,储蓄投资理论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妥的,而凯恩斯完全否认非货币因素(如节欲和资本边际生产力)是不对的。因此,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应同时考虑货币和非货币因素。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源于两个方面:

  家庭、企业和政府的实际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S(r);

  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额△Ms。

  可贷资金的需求也有两个方面: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资金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I(r);家庭和企业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MD。可供资金的总供给(Ls)和总需求(LD)决定了均衡利率re。

  Ls=LD

  S+△Ms =I+△MD

  显然供给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而需求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

  该理论虽然从总量上来看可贷资金可以达到均衡,但不一定能保证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因而利率也无法保持稳定。

  【例·单选题】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某些经济变量的函数,即( )。

  A.货币供给增加,利率水平上升

  B.储蓄增加,利率水平上升

  C.货币需求增加,利率水平上升

  D.投资增加,利率水平上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利率理论的相关内容。古典学派认为,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当投资(I)增加时,投资大于储蓄(I>S),利率会上升。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