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集体合同与集体协商
一、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概念、特征
考点: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概念。
集体协商,又称集体谈判。是一种由单个雇主、雇主群体或组织同单个或者若干工人组织之间签订各种协议的过程。
集体合同,又称集体协议或团体协议,在我国,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一)集体协商的特征(P241)
(二)集体合同的特征
二、集体合同的签订★★
考点: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
(一)集体合同签订的主体
主体:工会(没有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代表);企业
(二)集体合同的类型
1.专项集体合同
2.区域性集体合同
(三)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
1.集体协商代表
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
2.提出集体协商要求
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3.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4.集体合同的审查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
5.集体合同生效
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6.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
三、集体协商的内容
考点:集体协商的内容。
集体协商双方可以就下列多项或某项内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一)劳动报酬;
(二)工作时间;
(三)休息休假;
(四)劳动安全与卫生;
(五)补充保险和福利;
(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七)职业技能培训;
(八)劳动合同管理;
(九)奖惩;
(十)裁员;
(十一)集体合同期限;
(十二)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
(十三)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
(十四)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十五)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四、工资集体协商
考点: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工资集体协商是职工代表大会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五、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考点: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1.集体合同争议的概念:因集体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就是集体合同争议。
2.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1)签订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管辖
地方各类企业和不跨省的中央直属企业发生争议的处理,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管辖范围。
全国性集团公司、行业性公司以及跨省的中央直属企业发生的争议,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指定有关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受理,或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方面协调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是受理和协调处理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日常工作机构。
(2)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①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书面提出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②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尚未建立工会的,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产生的代表依法申请仲裁。
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
【例题·单选题】(2006年)因( )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
A.履行 B.解除
C.终止 D.签订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