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职业生涯与工资支付模式
一、一种终身工资支付模式及其经济学含义
考点:企业在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支付工资的“先减后增”模式的内容;“先减后增”这种终身工资支付模式所具有的经济学含义;在这种终身工资支付模式中员工方面所存在的风险以及抵御或消除风险的主要对策。
1.“先减后增”模式:在员工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对他们的工资实行“减额支付”,在后期阶段则实行“超额支付”。
2.方案:在员工的职业生涯早期阶段,支付给他们的工资比他们的边际收益要低,而后来支付给他们的工资则高于他们的边际收益。
3.适用:企业已经形成长期雇用传统。
4.员工承担的风险:对于接受这种工资方案的员工来说,他们有可能会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被企业解雇,或在他们尚未获得应得的那些较高报酬时,企业就破产了;企业有毁约的动机。
5.风险应对:
(1)对于员工来说,他们可以在雇用合同中建立一些自我保护措施。
(2)企业可以通过下面的做法来向年纪较大的员工提供保护,以避免他们被单方面解雇: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解雇员工,以及确保老年员工利益的资历权。
(3)员工可以以既得养老金权利的方式来获取他们的一部分“超额支付”。
(4)保护老龄员工不受企业欺骗的最好机制是企业还需要雇用其他的员工。
【例题1·单选题】(2007年)在员工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在工资支付方面对员工实施“减额支付”,而在其职业生涯的后期阶段实施“超额支付”,这种做法只有在( )情况下才能够付诸实践。
A.企业实行群体奖励计划
B.企业的规模较大
C.企业已经形成了长期雇用传统
D.企业实行效率工资
[答案]C
【例题2·单选题】关于在员工的职业生涯早期先“减额支付”,后期再“超额支付”的终身工资支付模式,错误的陈述是( )。
A.这种支付模式只有在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才具可行性
B.这种支付模式对劳动者来说具有较高的风险,因而,企业必须提供长期雇用保障
C.企业为了维护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声誉,一般不敢破坏这种终身工资支付模式的规则
D.员工在这种工资支付模式下得到的工资,必须高于完全根据当期生产率支付工资的模式所提供的工资水平
[答案]D
二、晋升竞赛
考点:晋升竞赛的内容及其特征;晋升竞赛理论对于员工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以及需要采取的配套措施。
1.晋升竞赛的特征:
(1)谁将得到晋升是不确定的;
(2)获胜者是依据相对工作绩效被挑选出来的;
(3)报酬将完全集中于获胜者手中。
2.适用:比较适合高级领导职位的晋升。
3.相关内容:(1)员工由于期望在职业生涯的后期阶段得到较高的报酬,所以会在早期勤奋工作。但并非所有勤奋的员工都能够在职业生涯结束之前得到奖励,只有那些获胜者才会得到这一优惠。
(2)一旦奖励结束,优胜者或失败者的激励状态可能都会大大减弱。
缺点:工资与员工的相对绩效挂钩,这会使竞赛者将自己的努力更多地用于削弱别人的生产率,而不是提高自己的产出。
三、服务年限与工资收入
考点:员工在一个企业中的连续服务年限和其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
服务年限长,工资收入增加。
考点:员工在职业生涯中的阶段性生产率变化及其变动的主要原因。(考试大纲有,但书上未讲,无须掌握)
本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