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经济基础>正文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78)
考试吧(Exam8.com) 2011-01-08 17:04:12 评论(0)条

  第五节 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亦称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为对象。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例题1·单选题】在会计基本前提中,( )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会计主体是指( )。

  A.企业的资金及资金运动

  B.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

  C.企业拥有的财产和对外债权、债务及利润

  D.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答案]D

  【例题3·多选题】会计主体可以是( )。

  A.独立法人       B.单一企业

  C.企业集团       D.生产车间的一栋厂房

  E.事业单位

  [答案]ABCE

  【例题4·单选题】(2006年)投资者个人的经济业务与其所投资企业的经济业务分开,符合( )这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要求。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答案]A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而不考虑企业停业或破产清算,也不考虑企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叫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期间一般分为年度和中期。

  明确会计期间这个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贯彻配比原则。

  【例题·单选题】会计核算中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础的前提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答案]D

  (四)货币计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例题1·单选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这一规定的基本前提是( )。

  A.会计主体        B.历史成本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答案]C

  【例题2·单选题】(2005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 )。

  A.会计主体       B.设置账簿

  C.权责发生制      D.规定会计报表的格式

  [答案]A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