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商业>正文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商业》预习讲义(29)
考试吧(Exam8.com) 2010-12-27 17:31:45 评论(0)条

  第三节 物流合理化

  一、包装合理化

  (一)包装的概念和作用

  1.包装的概念

  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包装一般分为商业包装和工业包装(运输包装)。

  2.包装的作用

  (1)保护商品。

  (2)提高效率

  (3)传递信息

  【例题?多选题】工业包装活动是为了( )而进行的。

  A.便于商品的运输

  B.便于商品的保管

  C.提高装卸效率

  D.提高物流工具的装载率

  E.保护商品的安全

  [9111002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E

  (二)包装合理化的措施

  从现代物流观点看,包装合理化不单是包装本身的合理与否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方式的合理组合及运用,实现微观包装效益与整体物流效益的统一。包装合理化具体措施是:

  1.适当包装。是使内装物品在物流过程中不受任何损害的最低限度包装。主要注意问题有:

  (1)充分保护商品;

  (2)便于封装、开捆或拆箱等包装操作;

  (3)包装物便于回收或处理;

  (4)包装标志要准确、清晰,以便于辨认。

  (5)成本要适当。

  2.标准化包装(单元化商品)

  《包装单元商品尺寸》规定了商品流通过程中包装单元商品的最大底平面尺寸是:1200mm×1000mm、1200mm×800mm、1100mm×1100mm,以利于装运、运输、堆码和储存。

  二、装卸搬运合理化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

  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2.作用

  在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先后或同一环节的不同活动之间,都必须进行装卸搬运作业。装卸搬运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物流质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

  装卸搬运合理化目标是缩短搬运距离,减少搬运时间,提高装卸搬运质量,节约装卸搬运费用。

  实现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

  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合理规划装卸方式和装卸作业过程

  ②提高被装卸货物的纯度

  ③选择适当包装(轻型化、简单化、单元化等)

  ④提高装载效率

  2.提高商品的装卸搬运活性

  装卸搬运的活性是指在装卸作业中商品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它用活性指数来表示。活性指数共分五级,具体见下表:

  活性指数

  物品状态

  搬运活性指数

  散放在地上

  0

  装在箱中

  1

  搁在托盘上或其他支垫上

  2

  装在无动力车上

  3

  处于运行状态

  4

  【例题?单选题】(2007年):货物存放的状态不同,其装卸搬运难易程度即装卸搬运活性指数也不一样。散放在地上的货物的活性指数为( )。

  A.0

  B.1

  C.2

  D.3

  [9111002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三、储存合理化

  (一)储存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

  储存是指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2.作用

  ①调节供应和需求

  ②进行商品整合

  ③支持企业的销售服务

  (二)储存合理化的前提

  1.遵循仓库网络规划的原则。应依据供求关系对仓库网络进行系统规划。仓库网络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1)一致性原则。仓库网点规划必须与所在地区以及服务对象的经济、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规划相一致。

  (2)服务性原则。仓库是为生产、流通服务的,因而不能脱离市场需求,服务不足和服务超前都不可取。

  (3)经济性原则。仓库建设会使大量成本和问题沉淀下来,对所属企业和所处地区产生长期的影响,其中成本包括大量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

  2.合理确定仓库数量

  仓库数量的多少主要受物流成本、客户服务的需要、运输服务水平、中转供货的比例、单个仓库的规模、计算机网络的运用等因素的影响。

  (1)物流成本。一般来说,随着仓库数量的增加,运输成本和失销成本会减少,而存货成本和仓储成本将增加。

  库存的平方根定律:如果减少仓库的数量,货主的安全库存量就会在总体上大幅度减少。这个定律解释了未来仓库数量产生的总库存量等于未来仓库数量与现有仓库数量二者商的平方根与现有总库存的乘积。计算公式: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商业》预习讲义(29)

  【例题·单选题】(2008年)贝斯特公司现有l6个仓库,总库存量价值为2400万元,董事会要求通过减少仓库数量将总库存量价值控制在l800万元。根据库存的平方根定律,仓库数量应减少为( )个。

  A.3

  B.6

  C.9

  D.12

  【答案】C

  【解析】库存的平方根定律解释了如果减少仓库的数量,货主的安全库存就会在总体上大幅度减少。这个定律揭示了未来仓库数量产生的总库存等于未来仓库数量与现有仓库数量二者商的平方根与现有总库存的乘积。计算公式为: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商业》预习讲义(29)

  (2)客户服务的需要。设立较多的仓库网点,是提高物流服务的措施之一。

  (3)运输服务水平。在不能提供合适的运输服务情况下,就要增加仓库来满足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

  (4)中转供货比例。当一个地区中转供货比例小,而直达供货的比例大时,需要的仓库数量就少,而单个仓库的规模则会比较大;反之,需要的仓库数量就会较多。

  (5)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可以提高仓库资源的利用率和运作效率,实现以较少的仓库满足现有客户需求的目标。

  (6)单个仓库的规模。单个仓库的规模大,单位仓库成本会降低,仓库数量可减少。反之,要增加仓库数量。

  【例题?多选题】仓库数量的多少主要受成本以及( )等因素影响。

  A.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B.单一仓库的自动化程度

  C.中转供货的比例

  D.运输服务水平

  E.客户服务的需要

  [911100209: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CDE

  四、运输合理化

  (一)运输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它是创造场所性和时间性价值的活动。

  2.运输的作用

  (1)运输将产品从产地移到需用地——空间效用

  (2)运输决定了商品从一点一到另一点的速度及一贯性——时间效用

  (二)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1.减少运输环节

  2.正确选择运输工具

  3.优化运输路线

  4.提高车载率

  5.开展联合运输

  五、流通加工合理化

  (一)流通加工的概念和作用

  1.流通加工的概念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2.流通加工的作用

  (1)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2)方便客户

  (3)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设备的利用率

  (4)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效率

  (二)流通加工管理与合理化评价

  1.流通加工管理。组织流通加的方法和组织运输、分配、交易等方法区别很大,需要特殊的组织和安排,主要管理工作如下:

  (1)加强流通加工可行性研究

  (2)加强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

  (3)加强流通加工的质量管理

  2.流通加工合理化评价。评价指标分为两类。一是流通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指标;二是流通加工环节日常管理指标。

  (1)增值率。反映经流通加工后,单位商品的增值程度。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商业》预习讲义(29)

  (3)资源增加量指标。反映某些类型流通加工在增加材料利用率、出材率方面的效果指标。

  新增出材率=加工后出材率-原出材率

  新增利用率=加工后利用率-原利用率

  【例题?多选题】加强流通加工企业生产管理的原因是( )。

  A.要创造更有附加价值的新商品

  B.没有统一的质量控制的依据

  C.各用户要求的质量程度不一致

  D.加工的成品一般是国家质量标准上没有的品种规格

  E.加工的成品全部是国家质量标准上没有的品种规格

  [9111003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D

  【例题?单选题】管理人员可以利用( )指标判断投产后流通加工环节的价值变化情况,并以此观察该流通加工的生命周期位置,为决策人提供是否继续进行流通加工的依据。

  A.资源增加量

  B.品种规格增加率

  C.品种规格增加额

  D.增值率

  [9111003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

  六、配送合理化

  (一)配送的概念和作用

  1.配送的概念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配货等业务,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配送的作用

  (1)从供方的角度看。主要作用有:

  ①物流成本得到控制

  ②实现库存集约化

  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促进销售

  ④有利于把握市场信息

  ⑤有利于实现商物分离

  (2)从需方的角度看。主要作用有:

  ①降低进货成本

  ②改善库存水平,使零库存成为可能

  ③减少采购、验收和入库费用

  ④减少交易次数、降低物流整体成本

  ⑤提供流通加工服务,促进销售

  ⑥促进信息沟通

  【例题?单选题】(2007年)配送的作用可以从供需两方面来看。从供方的角度看,配送的作用主要是要( )。

  A.减少采购和入库费用

  B.改善库存水平

  C.物流成本得到控制

  D.降低进货成本

  [9111003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二)配送服务的种类

  1.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的配送

  (1)单品种大批量配送

  适用于企业需要量较大的商品,如A类商品。

  (2)多品种少批量

  适用于企业的B、C类商品的运输。

  (3)配套成套配送

  适用于配套成套服务需要,与多品种、少批量配送效果基本相同。

  2.配送时间及数量不同的配送

  (1)定时配送

  (2)定量配送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定路线配送

  (5)即时配送

  3.组织者不同的配送

  (1)自营配送,自营配送是许多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采取的配送模式。尤其适合于连锁经营企业。

  (2)外包配送,一些企业把销售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来做。

  (3)共同配送,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三)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1.合理规划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网络规划要考虑配送中心数量与物流总成本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客户配送需求的前提下,使配送成本尽可能降低。

  2.开展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的组织形式有:

  (1)同产业间的横向配送,指处于相同产业的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通过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集中运输商品的一种方式。

  优点:能提高企业间物流的效率,减少对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更好地满足顾客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

  缺点:由于运送业务的共同化和配送信息的公开化,各企业自身有关商品经营的机密容易泄露给其他企业,因而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不利的影响。

  (2)异产业间的横向配送,是指不同产业的企业,把他们生产经营的商品集中起来,通过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向客户输送的一种形式。

  优点:它既能保证物流效率化,又能有效防止企业信息资源的外流,使企业在效率和战略发展上同时兼顾,并能充分发挥产业间的互补优势

  缺点:费用计算的复杂性;难以把握不同产业企业间物流成本的分担;增加了企业间的谈判成本。

  (3)纵向共同配送。企业与批发商之间就物流业务、管理尽可能达成共识,实现配送方面的合作。

  3.科学制定配送计划。在指定配送计划时应对配送要素深入了解并加以分析整理。配送7要素是:商品、客户、车辆、人员、路线、地点、时间。

  4.优化配送路线

  (1)确定配送线路规划的目标。如成本最低;路程最短;吨公里数最小等。

  (2)配送路线选择的制约条件。配送路线选择有多种方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满足一定的制约条件。

  5.提高配送车辆装载率。采用轻体商品与重体商品配装的方法,可以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车辆的载重量和容积。

  同一车内轻重商品的配装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商业》预习讲义(29)


  【例题?计算题】储运公司利用20英尺的集装箱向某地发运两种可装配的商品,该型号箱的限重为17.5吨,有效容积为34立方米,重体商品比重为0.70吨/立方米,轻体商品比重为0.25吨/立方米,则轻重商品的配装数量应分别为多少?

  [911100309: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据公式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商业》预习讲义(29)

  【例题?案例分析题】(2006年)

  某零售商成功实现其并购计划之后销售额急剧上升,需要扩大分拨系统以满足需要。公司以往的物流战略是全部使用自有的仓库和车辆为各分店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因而,此次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新建一个仓库用来缓仓储不足问题。

  与此同时,公司又进行了一项网络设计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新仓库并不能完全解决仓储能力不足的问题。有人建议除使用自有仓库外,部分利用营业型仓库,这样做的总成本比全部使用自有仓库的总成本要低。于是企业将部分产品转移至一家营业型仓库,腾出足够的自有空间来安装新设备以满足可预见的需求。

  1.该企业以往选择的物流运作模式是( )。

  A.自营物流模式

  B.单一物流模式

  C.外包物流模式

  D.混合物流模式

  [9111003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2.该企业是根据物流运作模式决策依据中的( )选择物流运作模式的。

  A.物流总量

  B.需求稳定性

  C.市场密度

  D.物流管理目标

  [9111003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

  3.与该企业合作的营业型仓库隶属于一家著名的物流企业——LR公司,LR公司先进的DRP系统保证了季节性需求的及时配送。DRP系统是( ),它对于现实需求非常敏感。

  A.MRP原理与方法在物品配送中的运用

  B.替代传统订购点法的一种手段

  C.与外系统配合的统一性标准

  D.EOQ法的最佳控制方式

  [9111003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

  4.LR公司在全国有200个仓库,网点布局很合理。LR公司在仓库网点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可靠性原则

  B.服务性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91110030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D

  5.LR公司目前很少采用异产业共同配送方式进行配送服务,原因在于异产业共同配送存在( )等缺点。

  A.物流费用计算复杂

  B.增加了企业间的谈判成本

  C.企业信息资源外流

  D.对企业竞争战略实施不利

  [911100308: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