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的涵义(掌握)
1、货币供给行为(掌握):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
2、货币供应量(掌握)
货币供应量佛金融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
二、货币层次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统计口径划分依据是流动性的大小。
(一)美国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
M1= 通货+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可转让提单+自动转帐的储蓄存款+信贷协会股份存款帐户+互助储蓄银行活期存款
M2= M1+货币市场存款帐户+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即期回购证券协议存款+美国居民持有的即期欧洲美元存款+货币市场互助资金
M3= M2+大额定期存款+中期回购证券协议存款+金融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存款+美国公民持有的中期欧洲美元存款
L = M3+其他流动资产(包括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财政部债券、美国储蓄公债等)
(二)IMF的划分(掌握)
M0=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 M0+活期存款(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 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
(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掌握)
1、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了解)
(1)基本标准——流动性
(2)区分央行与商行存款
(3)货币层次与商品层次对应
(4)宜粗不宜细
2、划分方法
M0= 现金
M1= M0+单位活期存款
M2= M1+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
M3= M2+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2005单选] 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B)。
A.稳定性
B.流动性
C.兑换性
D.还原性
[2008多选] 狭义货币Ml包括(CE)。
A.居民储蓄存款
B.单位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银行票据
E.流通中现金
三、货币供给机制(掌握)
(一)中央银行体制下货币创造
1、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
(1)客户把铸币存入银行之后,并不一定再把铸币全数提出;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客户也通常是要求把贷给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当他们的存款账户上存有款项时,既可在提取铸币,又可开出支票履行支付义务。
(2)取得支票,往往并不提取铸币,而是委托往来银行代收并把收来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3)各个银行保存铸币的需要归结为二:一是客户从存款中提取铸币;二是结清支票结算中应收应付的差额。
2、举例
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10 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 000元,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10 000元。
(1)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设法定准备率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不得低于2 000元。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可贷数额是8 000元,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其中最初的央行支票款10000万是基础货币,而后来经过贷款与转账结算后多创造出来的40000万元是派生存款。
(二)基础货币B(掌握)
(1)
基础货币=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准备金+定期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1)对商行的再贷款;(2)购买金、银和外汇;(3)购买政府债券
(三)货币乘数m(掌握)
货币乘数m是货币供应量Ms同基础货币B的比率
m=Ms/B
(2)式
C是流通中的现金,h为提现率,或现金漏损主率,Dd是活期存款。
(3)式
Rr是活期存款准备金,R是活期存款准备率,Dd是活期存款。
四、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掌握)
从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中,中央银行决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和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商业银行决定超额准备金率e;社会大众决定流通中的现金C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s。
(一)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货币供给(掌握)
在现代银行信用制度和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无论是M0、M1、还是M2都是通过银行信用渠道,进入流通和退出流通的。
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基本职能之一。商业银行扩张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增加
(二)国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掌握)
财政收入实际上是普通货币收缩为基础货币的过程;财政支出是基础货币扩张为普通货币的过程,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或减少,取决于财政策收支状况及其平衡方法。
1、财政收支平衡与货币供应量
财政支出形成的货币购买力与形成财政收入的那部分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可供量也平衡——货币流通正常,对货币供应量无影响。
2、财政结余对货币供应量
财政结余——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从商行注入央行的货币>从央行流向商业银行的货币——货币供应量收缩>货币扩张的效应——货币供应总量减少。
3、国家财政赤字对货币供应量
财政赤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从商行注入央行的货币<从央行流向商业银行的货币——货币供应量收缩<货币扩张的效应——用历年结余弥补,向银行借款或透支,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1)用历年结余弥补财政赤字
如果央行收回对商业银行贷款,或收缩资产规模=动用历年节余的规模,货币供应量不变;
如果央行收回对商业银行贷款,或收缩资产规模<动用历年节余的规模,货币供应量扩张
(2)向银行借款或透支——银行信贷资金运用规模扩大——货币供应量必然相应增加。
(3)发行国债弥补财政政策——国债购买人不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不同。
居民、企业用闲置资金购买——货币供应量不变
银行用信贷资金购买国债,或企业单位购买国债挤占了银行信贷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
----------------------
(三)国际储备与货币供应量(掌握)
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黄金储备增加,央行投入的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外汇储备取决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央行投入的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张;反之,货币供应量减少。
除黄金外汇储备量影响货币供应量外,金价和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也有较大影响。
[2005单选] 收购黄金外汇是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如果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基础货币量(B)。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2005单选] 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应量有重要影响,如果财政收支平衡,货币供应量(C)。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008单选] 财政出现赤字,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D)。
A.赤字的多少
B.弥补赤字的时间
C.弥补赤字的地点
D.弥补赤字的办法
[2008单选]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如果是顺差,则增加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货币供应量(B)。
A.等额扩张
B.数倍扩张
C.等额收缩
D.数倍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