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债的规模
一、国债规模的含义(熟悉)
国债的规模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举借国债的数额及其制约条件,包括三层意思:(1)历年发行国债的累计余额;(2)当年新发行国债的总额;(3)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国债的规模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1)国债的负担;(2)国债的限度。
【例1?多选题】分析国债规模包括( )
A.历年发行国债的累计余额
B.当年新发行国债的总额
C.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D.历年国债的还本付息额
E.历年国债发行额
[911100120]
【答案】ABC
【例2?多选题】分析国债规模需研究的问题是( )
A.国债的负担
B.国债的期限
C.国债的结构
D.国债的利率
E.国债的限度
[911100121]
【答案】AE
二、国债的负担(掌握)
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国债的负担: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政府即债务人的负担;纳税人的负担;代际负担。
注意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是税收。
【例1?多选题】分析国债的负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A.认购者的负担
B.政府的负担
C.国有企业的负担
D.国有银行的负担
E.纳税人的负担
[911100122]
【答案】ABE
三、国债的限度及其衡量指标
(一)国债绝对规模的衡量指标(熟悉)
(1)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2)当年发行国债的总额;(3)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二)国债相对规模的衡量指标(掌握)
1.国债依存度
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
反映当年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一般以15%~20%为宜。
2.财政偿债率
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这一指标反映了财政偿还到期国债本息的能力。一般认为应小于20%。
3.国债负担率
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
这一指标反映了当年国家债务偿还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这一指标以5%~6%之间为宜。
注意:控制偿债率的关键是控制国债的发行额。
【例1?单选题】国债依存度是指 ( )
A.当年国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B.当年国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
C.当年国债余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D.当年国债余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
[911100123]
【答案】B
【例2?单选题】(2007年)根据国际通用的控制标准,国债依存度应控制在( )。
A.5%~6%
B.5%~8%
C.10%~15%
D.15%~20%
[911100124]
【答案】D
【例3?单选题】(2008年)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被称为( )。
A.国债依存度
B.财政偿债率
C.居民应债率
D.国债负担率
[911100125]
【答案】B
【例4?单选题】国债负担率是指( )
A.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率
B.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
C.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D.国债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911100126]
【答案】B
【例5?单选题】衡量经济总规模对国债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是( )
A.国债依存度
B.国债负担率
C.财政偿债率
D.国债偿还率
[911100127]
【答案】B
(三)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熟悉)
1.国民经济的分配结构
2.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3.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任务
4.认购者负担能力——决定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
5.政府偿债能力
6.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也是制约国债负担能力和限度的重要因素。
【例1?多选题】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有( )。
A.国民经济的分配结构
B.认购者负担能力
C.金融市场的利率
D.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任务
E.政府偿债能力
[911100128]
【答案】ABDE
四、我国的国债规模和状况(了解)
(一)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二)1954年~1958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行的国债
从1981年开始,国债规模呈现逐步扩大趋势。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中央财政不得向银行透支,国债发行规模剧增。
【例1?单选题】“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的年份是( )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
[911100129]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