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涵义(掌握)
商业银行经营指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与营销;
商业银行管理是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2007单选] 商业银行的经营是指对其所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的( A )。
A.组织和控制B.组织和营销
C.控制和监督D.计划和组织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掌握标题)
1、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容
(1)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和货币市场拆借及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2)资产业务
贴现、贷款、证券投资、金融租赁。
(3)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汇兑、信用证、信托、代收、银行卡。
表外业务:未到期的远期合约、期货、期权、备用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等。
[2005多选] 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有(ADE)。
A.担保
B.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C.自动转账服务
D.备用信用证
E.银行承兑汇票
2、商业银行管理的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
(2)财务管理
(3)风险管理
[2005单选]
1、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业务是(A)。
A.吸收存款
B.筹集资本金
C.发行债券
D.向央行借款
2、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一般性存款除用来满足其日常和清算需要外,另一作用是(B)。
A.临时占用资金
B.调剂库存现金余额
C.增加资本
D.增加存放同业存款
[2006多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CDE )。
A.风险管理活动
B.财务管理活动
C.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组织与营销
D.对负债业务的组织和营销
E.对资产业务的组织和营销
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关系(掌握)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营是管理的对象和出发点,银行的管理是对经营活动的管理。经营是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管理是为了确保经营的效率,服务于经营,为了更好的经营。
四、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重点掌握)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
1、安全性
2、流动性
3、盈利性
追求盈利是商行经营的核心目标。
(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
即有联系又有矛盾。
1、流动性与安全性是成正比;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
2、安全性是经营的前提,是经营管理原则之首;流动性是实现安全的必要手段;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2005多选] 在国际银行业,被视为银行经营管理三大原则之首的是(C)。
A.盈利性原则
B.流动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效益性原则
[2006单选] 商业银行三大经营原则中流动性原则是指( C )。
A.资产流动性
B.负债流动性
C.资产和负债流动性
D.贷款和存款流动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原则(掌握)
1、我国经营与原则的发展(掌握标题)
(1)单一的贷款“三原则”
(2)专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原则
(3)经营与管理“三原则”的初步确定
1995年《商行法》经营管理原则在我国初步确立
(4)经营与管理原则的调整
1995年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2003年改为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2、我国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的特点(掌握)
(1)效益性而不是盈利性
不单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
(2)我国银行经营原则顺序与国际接轨
(3)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规则
审慎经营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要求
P84页关于审慎性的解释也要记住。
[2005多选] 银行业务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包括(BCDE)。
A.资产数量
B.资本充足率
C.内部控制
D.损失准备金
E.关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