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库存控制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库存控制概述、库存控制模型、以及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提高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库存控制概述
库存的概念、类型和作用;库存合理化的内容:库存量合理的含义及控制方法、库存结构合理的含义及控制方法、库存时间合理的含义及控制方法;库存控制的任务:保证现货供应、控制相关成本。
第二节 库存控制模型
固定订购量系统:固定订购量系统的特点、订购点与订购批量的计算方法,固定订购量系统的简化应用及优缺点;固定间隔期系统:固定间隔期系统的特点,订购间隔期与订购批量的计算、固定间隔期系统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一次性订购量系统:一次性订购量系统的特点、一次性订购量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和核心及其特点;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难点:供应链中的需求放大效应、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策略: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准时制库存管理。
主要考点(难点或重点):
1.库存类型、库存控制方法和任务
2.固定订购量系统
3.固定间隔期系统
4.一次性订购量系统的特点
5.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难点和控制策略
第一节 库存控制概述
一、库存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一)库存的概念
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通俗地说,库存是指商品流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销售而储备的商品。
【例题·单选题】库存是指处于( )。
A.储存状态的商品
B.生产过程中的材料
C.销售之后的商品
D.供应过程中的货物
[91107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二)库存的类型
依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商品库存分为周期库存、在途库存、安全或缓冲库存、战略库存、呆滞库存。
1.周期库存。由于销售或生产过程的库存补充而产生的库存。是在需求和订购前置期稳定的情况下,保证生产经营在前后两批商品正常到达期间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库存商品。
2.在途库存。是那些正在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运输途中的商品。实际上是周期库存的一部分。
3.安全或缓冲库存。是为防止和减少因订购期间需求率增长或到货延误所引起的缺货而设置的,对作业失误和发生随机事件起着预防和缓冲作用。
【例题·单选题】为防止和减少因订购期间需求率增长或到货延误所引起的缺货而设置的库存,称为( )。
A.周期库存
B.在途库存
C.安全库存
D.战略库存
[91107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4.战略库存。是指企业为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稳定运行而持有的库存。如在淡季仍安排供应商继续生产。
5.呆滞库存。也称积压库存、不良库存,通常指那些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需求的商品或已经丧失使用价值的商品。
【例题·单选题】例题(2007年考题):按库存在企业中所处状态不同划分,那些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需求的商品属于( )。(2007年考题)
A.周期库存
B.缓冲库存
C.战略库存
D.呆滞库存
[9110701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
(三)库存的作用
1.库存对企业有利的作用
(1)改善了客户服务。保持商品、服务一定的可得率,满足较高的服务要求。
(2)降低经营总成本。库存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
2.库存对企业不利的作用
(1)库存被认为是一种浪费。占用资本、库存不能对企业商品的直接价值做贡献。
(2)库存可能掩盖质量问题。
(3)阻碍人们以整体的观点来管理企业物流。
二、库存合理化的内容
库存合理化主要体现在库存量合理、库存结构合理、库存时间合理以及库存空间合理等四个方面。
(一)库存量合理的含义及控制方法
1.库存量合理的含义
库存量合理是指以满足市场需要,保障销售、符合经济核算原则,使商品库存量满足销售量的需要。
(1)零库存的含义及优点。零库存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存在的某种或某些商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甚至可以为“零”,即不保持库存。
优点:减少库存占有资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库存管理成本;以及规避市场的变化及产品更新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
现实中,因为不确定供应、不确定需求和生产连续性等因素制约,企业库存不可能都为零,但通过有效运作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逼近零库存。
(2)实现零库存的前提条件。“零库存”应该以整条供应链为考虑基础。
需要四个必要条件:
一是整条供应链的上下游协同配合;
二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当,并且足够高;
三是要有强大的物流系统做支撑;
四是有充分的社会储备保障。
【例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现“零库存”的必要条件的是( )。
A.有充分的社会储备保障
B.要有强大的物流系统做支撑
C.单个企业有强大的控制力
D.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当
[9110701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2.库存量合理的控制方法
制定商品库存定额是使库存量合理的主要控制方法。包括:
(1)商品定额(库存商品的数量定额)。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平均库存量。通常用于A类商品以及B、C类商品中不能缺货商品的库存控制。
(2)商品资金定额(库存商品的价值定额)。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平均库存资金占用的规定。企业可以采用总额控制的方式对B、C类商品进行库存量控制。
【例题·单选题】商品库存量的控制方法主要通过制定( )来进行。
A.商品保本期
B.商品保利期
C.必备商品目录
D.商品库存定额
[9110701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
(二)库存结构合理的含义及控制方法
1.库存结构合理的含义
库存结构合理是指库存商品总额中,各类商品所占的比例,同类商品中高、中、低档商品之间的比例,以及同种商品不同规格、不同花色之间库存量的比例都适应销售的需要。
2.库存结构合理的控制方法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商品质量结构控制。是指库存商品自身的质量(不良品、废品、质次价高商品、紧俏商品、适销商品、过季商品、积压商品)以及商品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情况。要保持高质量的库存商品,主要环节及措施是:①把握市场行情,按需组织货源;②根据供求变化适时适量采购;③加强商品入库验收,防止伪劣商品进入储存环节;④对库存商品实行库存定额管理。
【例题·多选题】库存商品质量结构控制主要环节及措施是( )。
A.把握市场行情,按需组织货源
B.根据供求变化适时适量采购
C.防止伪劣商品进入储存环节
D.对库存商品实行库存定额管理
E.制定商品保本保利期
[9110701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
(2)商品层次结构确定。商品层次结构是指库存商品满足不同水平消费需求的结构状况。商品层次结构确定的主要任务是除了满足主要层次消费者需求外,兼顾其他层次消费者需求,编制“必备商品目录”,并确定各档次商品在全部商品中所占的比例。
(3)商品销售结构分析。通过销售结构(一定时期内各种商品销售额在全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分析,确定经营中的主要品种、次要品种和一般品种,从而有区别地加以管理。措施:①主要品种,按品种甚至规格指定库存定额,实行保本保利库存期管理;②次要品种,分大类进行库存定额管理;③一般品种,只控制总金额,实行一般管理。
(三)库存时间合理的含义及控制方法
1.库存时间合理的含义
库存时间合理是指所有库存商品的库存期(商品进入库存环节后停留的时间)适应供求变化。
2.库存时间合理的控制方法
库存时间合理的控制可以通过对商品保本库存期(商品从购进到销售出去,不发生亏损的最长库存期限)和商品保利库存期(能够实现经营利润的最长库存期限)的控制来进行。
商品保本保利期控制就是运用量本利分析和目标管理的原理,通过对商品保本保利期的预测,对商品购、存、销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价值管理的过程。
三、库存控制的任务
库存控制需要在商品的客户服务水平与支持该客户服务水平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一)保证现货供应
库存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一定期间内客户期望的商品有现货供应。其判断标准是现有库存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单一商品)=1- 每年该商品缺货量的期望值/该商品的年需求总量
服务水平以0到1之间的数值表示。
订单(订购一种以上的商品)完全履行概率是订单上每种商品的服务水平的乘积。例如,假设某订单订购五种商品,每种商品的服务水平是0.95,那么,没有任何一种商品缺货,全部订货得以履行的概率是0.95×0.95×0.95×0.95×0.95=0.77。
对于含有多个品种商品组合的一组订单,客户服务水平的表示方法为加权平均订单履行比率。假设所订购的商品种类已知,加权平均订单履行比率就等于订单上每种商品组合出现的频率乘以订单完全履行的概率。
例题:某化工公司接到某种涂料的订单。涂料的商品种类包括A、B、C三个独立品种,客户会按不同的品种组合进行订购。根据一段时间的订单采样统计看,出现在订单上的其中不同商品组合及其概率如下表所示。同时,根据企业的历史记录,每种商品有现货库存的概率分别为0.95、0.90和0.80。如下表的计算所示,加权平均订单履行比率是0.801,那么不能履行的订单比例大约是20%,换句话说,即每五个订单中就有一个会发生企业无法供应客户订购的所有商品的情况。
表 加权平均订单履行比率的计算
订单上的商品组合 |
(1)在订单上出现的频率 |
(2)完全履行订单的概率 |
(3)加权平均订单履行比率=(1)×(2) |
A |
0.1 |
(0.95)=0.95 |
0.095 |
B |
0.1 |
(0.90)=0.90 |
0.090 |
C |
0.2 |
(0.80)=0.80 |
0.160 |
A、B |
0.2 |
(0.95)(0.90)=0.855 |
0.171 |
A、C |
0.1 |
(0.95)(0.80)=0.760 |
0.076 |
B、C |
0.1 |
(0.90)(0.80)=0.720 |
0.072 |
A、B、C |
0.2 |
(0.95)(0.90)(0.80)=0.684 |
0.137 |
合计 |
1.0 |
|
0.801 |
(二)控制相关成本
有三大类成本对库存控制起到重要作用,即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
1.采购成本。可能包括:不同订购批量下的商品的价格;订单经过财务、采购部门的处理成本;订单传输到供应地的成本;货物运输成本;在收货地点的所有物料搬运成本等。
2.库存持有成本。主要包括:空间成本(占用存储建筑内立体空间所支付的费用)、资金成本(库存占用资金的成本)、库存服务成本(主要指保险费等相关支出)和库存风险成本(与商品变质、短少、破损或报废相关的费用支出)。
3.缺货成本。包括:失销成本(因缺货,客户选择收回其购买要求)和保留订单成本(客户愿意等待订单履行,出现订单履行的延期)。
【例题·多选题】库存控制的任务主要是( )。
A.提高装卸效率
B.合理流通加工
C.保证现货供应
D.控制相关成本
E.加速库房折旧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