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运输经济>正文
2011中级经济师《中级水路运输》预习讲义(24)
考试吧(Exam8.com) 2010-12-14 17:05:20 评论(0)条

  第二十四讲 船舶工作指标及体系

  一、指标的意义及指标设置的要求

  对某一事物在某一特征方面,用一定的名称、一定的数值,配合一定的单位所作的综合说明,称为指标。船舶工作指标是综合反映船舶运输生产经营活动状态特征的信息。

  (一)船舶运输工作指标的作用

  船舶运输具有运量大、条件复杂、环节多等特点,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系统,就不能有计划的组织船舶生产工作,也不能正确的分析船舶营运工作组织的好坏,更不能确切地找出薄弱环节和缺点的所在,从而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营运工作的效果。所以船舶工作指标是航运企业进行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其具体作用表现在:

  1.是编制船舶运输生产计划的基础;

  2.为考核和评价船舶工作成绩以及进行方案比较提供依据;

  3.作为分析船舶营运活动、改进管理工作的手段;

  4.是各级主管部门了解船舶运输生产情况和指导工作的工具;

  5.为国家对航运企业进行监督、考核以及决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设置水路运输工作指标的基本要求

  对船舶工作指标和港口装卸指标的设置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指标的含义、范围、计算方法应该有统一的规定;

  2.指标系统应简单又能反映船舶营运工作的全面情况及主观、客观的因素;

  3.指标在计算方法上是应当相互联系的,同时还应具备可比性;

  4.指标应便于掌握,计算方法上力求简单。

  二、船舶工作指标系统

  对船舶运输工作从不同角度观察,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需要采用若干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从不同侧面来说明,这就构成了船舶工作指标体系。船舶工作指标体系包括营运指标和经济指标两类,前者以实物反映船舶生产活动情况及运行效率;后者以货币形式反映船舶营运的经济效果;它们又各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部分。

  三、船舶营运指标

  (一)船舶营运数量指标

  船舶营运数量指标是表示船舶的营运活动应达到的要求或已达到的数量,包括船舶运输量与船舶生产能力的指标。

  1.船舶运输量指标

  船舶运输量指标说明船舶营运活动的运输任务或成绩。它反映航运企业满足社会对航运需求的程度,并与航运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也是计算船舶生产率及经济指标的依据。

  船舶运输量指标除了货运量(Q、∑Q)、货物周转量(QL、∑QL),还包括客运量(P,∑P)及旅客周转量(PL,∑PL)。

  货运量(Q、∑Q),指船舶运输货物数量,单位:吨。

  货物周转量(QL、∑QL),指船舶运输的货运量(Q)与相应的运输距离(L)的乘积,单位:吨公里(吨海里)。

  客运量(P,∑P),指船舶运输的旅客数量,单位:人。

  旅客周转量(PL,∑PL),指船舶运输的客运量(P)与相应的运输距离(L)的乘积。单位:人公里(人海里)。

  2.船舶生产能力指标

  船舶生产能力指标是说明一定历期(计划期和报告期)内可使用的运输船舶的最大能力。它由船舶实有数、船舶吨(客位、千瓦)天、船舶吨(客位、千瓦)里、船舶吨(客位、千瓦)次等数量

  指标构成。

  船舶实有数是反映船舶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它的计算单位有:艘数、定额吨位、定额客位、定额功率。艘数(m)是指从事货物运输的船舶艘数。定额吨位(D定)是指典型航次的船舶净载重量。定额客位(M),是指用于载运旅客的铺位与座位的合计数。定额功率(N),是指推(拖)船主机的额定功率。

  (二)船舶营运质量指标

  1.船舶装载率指标

  装载率又称负载率,对于货船称载重量利用率,客船称客位利用率,推(拖)船称平均每千瓦拖带量。船舶装载率又分为发航装载率和运距装载率。发航装载率表示船舶离开港口时货船的定额吨位、客船的定额客位和推(拖)船的定额功率的利用程度。

  2.船舶平均航行速度指标

  平均航行速度(V)是指船舶平均航行一天所行驶的里程,就一艘船而言,它等于航行距离(L)与航行时间(T)的比值。

  3.船舶时间利用指标

  船舶时间利用指标包括营运率、航行率及船舶平均航次时间。

  (1)营运率

  营运率是一定历期内船舶从事营运的时间占总时间(在册时间)的百分比。一艘船舶的营运率是历期内该船营运时间和在册时间之比。

  (2)航行率

  航行率是一定历期内船舶航行时间占营运时间的百分比。对一艘船而言,它等于历期

  内船舶航行时间与营运时间之比

  (3)平均航次时间

  船舶平均航次时间是指历期内船舶完成一个航次平均所需时间。

  4.船舶生产率指标(吨天产量、吨船产量)

  (1)吨天产量

  船舶生产率指标是船舶营运轫内平均每吨位(客位、功率)在一昼夜内所完成的周转量,所以又称为营运期船舶吨位(客位、切率)天生产量。

  (2)吨船产量

  航运企业还使用另一个重要的船舶综合效率指标——平均每吨船生产量,简称吨船产量,这是历期内平均每吨位(客位、功率)所完成的周转量。

  四、船舶经济指标

  (一)船舶经济数量指标

  航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完成客货运输任务,而且更应重视船舶的营运经济效果。航运企业只有不断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企业才能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船舶经济指标用来说明船舶运输生产的经济效果。船舶的经济数量指标包括船舶运输收入、运输总成本、船舶利润和船舶收益指标。

  1.船舶运输收入指标

  2.船舶运输总成本指标

  船舶运输总成本是船舶在一定历期内从事客货运输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构成船舶运输总成本的费用项目很多,根据各项费用的性质,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类,即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航行费用和停泊费用;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3.船舶利润指标

  船舶利润等于船舶营运收入与运输总成本及税金的差值。它是评价和考核船舶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4.船舶收益指标

  每艘船舶的年收益(A)等于该船的年利润和该船的年基本折旧费之和。航运企业依靠此资金还贷付息、更新船舶和扩大运力。

  (二)船舶经济质量指标

  船舶经济质量指标又称为船舶单位经济指标,包括:船舶单位运输成本、船舶单位收入、船舶单位成本、船舶单位盈利及利润率指标等。

  1.船舶单位运输成本指标

  船舶单位运输成本表示船舶生产单位产品(吨、吨里和人、人里)所消耗的费用,简称单位运输成本或吨(人)成本和吨(人)公里(海里)成本。

  2. 船舶单位收入指标

  3.船舶单位成本指标

  4.船舶单位盈利指标

  5.利润率指标

  五、航运企业绩效的考核评价指标

  财政部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了综合、全面地评价和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率状况,提出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十项指标。另外,考虑国家发改委,交通部需要的统计指标以及船舶安全指标等。为此,综合航运企业的实际,应设立如下指标。

  (一)产值利润率

  反映航运企业利润总额∑∑W与总产值(运输总收入∑∑F)的比率,即总产值的获利水平。

  (二)总资产报酬率

  用于衡量企业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

  (三)资本收益率

  是指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

  (四)资本保值增值率

  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

  (五)资产负债率

  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

  (六)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衡量企业在某一时期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

  (七)社会贡献率

  衡量企业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八)社会积累率

  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交国家财政

  (九)安全指标

  安全涉及人民生命和财产重大问题,在航运基本原则中,安全是第一位。

  (十)货(客)运量、货(客)周转量

  此指标反映船公司对国家交通运输所作的贡献。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