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运输经济>正文
2011中级经济师《中级水路运输》预习讲义(21)
考试吧(Exam8.com) 2010-12-14 16:55:50 评论(0)条

  第二十一讲

  船舶营运组织概述

  一、船舶营运基本条件

  船舶开展营运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船舶营运的自然环境条件、船舶适航条件和船舶营运性能。

  (一)船舶营运的自然环境条件

  船舶营运的自然环境条件是船舶进行运输生产所要依赖的分布在空间上的一些生产力要素,主要是指水上航道和港口。

  1 水上航道

  航道是指在江河湖海中能供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

  (1)海上航道

  海上航道属自然航道,即无需人工开挖的航道,在低潮时其水深足够船舶航行需要,其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

  (2)内河航道

  内河航道大部分是利用自然水道加上引航的航标设施构成的。内河航道的通航条件主要反映在通航水深、通航时间、通航方式和通航限制等方面。通航水深要考虑潮汐变化、季节性水位变化、枯洪期水深等;通航时间要了解是否全天通行、哪些区段不能夜航等;通航方式应了解航道是单向过船还是双向过船;通航限制应考虑有无固定障碍物和活动障碍物等。

  (3)人工航道

  人工航道是指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河流,故又称运河。人工航道一般都开凿在几个水系和海洋的交界处,目的在于缩短船舶航行路程,降低运输费用,扩大船舶航行的范围,进而形成一定规模水运网络。世界上比较著名的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基尔运河;我国有京杭大运河。

  2.港口

  港口是水路运输的重要环节,它已成为具有运输、中转、仓储、商业贸易、工业生产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的工商业中心和与其他运输方式联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枢纽。

  (二)船舶营运的适航条件

  船舶营运的适航条件是指船舶为顺利地在水上航行并能提供运输服务,必须达到或具备的技术、安全、法律等方面所规定的条件。其主要是通过船舶登记、船舶入级、船舶检验、船舶签证、船舶保险及船员配备等方式对其进行控制、监督和执行。

  技术、安全、法律等方面所规定的条件。其主要是通过船舶登记、船舶入级、船舶检验、船舶签证、船舶保险及船员配备等方式对其进行控制、监督和执行。

  1.船舶登记

  在任何水域航行的船舶,按照国际公约和有关国家规定,必须在本国或特定的国家(地区)进行船舶登记,取得国籍证书。船舶登记是为了确定船舶国籍,确认船舶航行权,保障船舶所有人对登记船舶的所有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有利于加强船旗国对船舶的监督管理。

  船舶登记主要有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临时登记,船舶抵押、租赁登记,船舶变更登记,船舶注销登记,航行国际航线的船舶登记等形式。

  船舶一般都在本国政府指定的机关进行登记手续,但有些船舶却在其他国家进行登记,悬挂登记国的国旗,海运界称为方便旗船。采用方便旗船,对船东来说可以降低营运成本,获取高额利润;对登记国来说,则可增加登记注册费的外汇收入。

  2.船舶入级

  船级表明了船舶技术性能状况。在船舶开始建造以前,其各部分的规格需经船级社和船舶检验机构批准,船舶建成并经试航成功后,便发给“船级证书”。船级社是核定船级的行业组织。我国船舶人级手续是由中国船级社(CCS)负责的,国际上的主要船级社有英国劳氏船级社(LR)、美国船级社(ABS)、挪威船级社(DNV)、德国劳氏船级社(GL)等。

  中国船级社办理的船舶人级业务包括新造船的入级检验、初次入级检验、保持船级检验。其中保持船级的检验有定期检验和临时检验两种。

  船舶入级是对船舶进行经常性技术监督和检验的重要手段。在船舶的技术状态完全符合船级社各种规范和章程的要求时,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得到适当的船级,船级证书有效期一般为四年。船舶入级制度其主要作用在于保证航行安全、促进提高船舶技术管理水平、有利于承租双方选择适当的船舶、满足进出口货物运输的需要,也便于保险公司决定船货保险的费率。

  3.船舶检验

  船舶检验机构从安全角度出发,按照所颁布的规范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对船舶进行监督和检验,并签署相应的技术文件称为船舶检验。船舶检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船舶、海上设施及其材料、机械设备的监督检验和试验,使船舶和海上设备具备正常的技术条件,以保障海上船舶、设施和人命的安全以及海洋环境不受污染。

  船舶检验是船舶营运适航条件之一,对运输船舶的检验包括船舶建造检验、初次检验、船级检验、法定检验、临时检验、公证检验等。

  4.船舶签证

  船舶签证的目的是为了监督船舶保持适航状态,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维护海上运输秩序,船舶在进出各国港口时,必须向所在港口主管机关办理签证手续,呈验各种证书及文件。船舶签证一般是以船舶进出港口签证一次、掌握出口签证为原则。

  船舶营运的适航条件除上述条件外,还有船舶保险及船员配备。船舶保险是对船舶在提供运输服务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的一种补偿办法。我国远洋运输船舶投保的险别主要有:全损险、船舶综合险、船舶战争险和船舶油污险。其中船舶战争险和油污险均属船舶保险的特别附加险,不能单独投保。

  船员配备也是船舶适航的重要条件之一。船员配备的目的在于保证船舶正常生产、安全航行。配备足够的持有证书的船员和备有船员名册,也是船舶签证时的一项重要内容。船员配备考虑的内容主要有船员的编制和船员分工。

  (三)船舶营运性能

  船舶营运性能是指船舶为安全完成客货运输所具备的载重性能、容积性能和速度性能等。

  1.船舶载重性能

  船舶载重性能是通过船舶在各种状态下的总重量来反映的,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排水量,二是载重量。

  (1)排水量

  排水量是船体入水部分所排开水的重量,它等于船舶当时的总重量。排水量分为空船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此外还有实际排水量。排水量通常用符号△表示,单位为吨。

  (2)载重量

  载重量是指船舶在营运过程中所具有的载重能力。船舶载重量一般分为总载重量和净载重量。

  2.船舶容积性能

  船舶容积性能通常用船舶的货舱容积和容积吨位来体现。

  (1)货舱容积

  货舱容积是指船舶或舱内实际能装载货物的空间。通常用符号V表示,单位为立方米。货舱容积可分为散装容积和包装容积,另外还有装燃油和淡水的液舱容积。

  (2)容积吨位

  容积吨位通常称为登记吨位,是为船舶注册登记而规定的一种以容积计算的丈量单位。它是根据一定的丈量公约或规范,按所规定的丈量办法及计算公式确定。根据《船舶吨位丈量规范》规定,船舶丈量以立方米为单位,一个“登记吨”相当于2.83立方米的容积。容积吨位分为总吨位和净吨位。

  3.船舶速度性能

  船舶速度性能是运输船舶的重要技术营运性能之一。运输船舶速度性能包括:

  (1)交船速度

  交船速度又称试航速度,是指船舶的最大速度。它是船舶建造后在航行试验中测得的速度。

  (2)技术速度

  技术速度又称静水速度,是由航运企业机务部门对船舶进行热工试验所测得的速度。通常测定满载和空载两种技术速度,并记人船舶证书中。技术速度是确定速度定额的依据。

  (3)平均营运速度

  平均营运速度是一个统计概念上的航速,是指船舶航行距离与实际航行时间的比值。它反映了船舶在营运过程中的实际周转速度。

  (4)其他船舶航速

  ①满载航速

  满载航速常指船舶满载航行时的平均营运速度。

  ②压载航速

  压载航速常指空船压载航行时的平均营运速度。

  ③限制航速

  限制航速即船舶速度受限制时的航速。如船舶通过狭窄水道及船舶来往频繁的航道上;洪水期间船舶航行于防洪区时,应使用限制航速等。

  ④临界航速

  临界航速是指航行于受水流影响的内河水道上的船舶,为使该船上下水平均速度正好等于该船的静水速度时,所要求的船舶技术速度。

  ⑤技术下限速度

  技术下限速度也称功率下限速度,是指技术上所允许的最低减速航速,常以60%额定功率时所能达到的航速表示。

  ⑥最佳航速

  最佳航速也称最佳减速航速,因对最佳概念的不同理解,有经济航速与盈利航速等名称及计算方法的不同。最佳航速常低于技术速度,高于技术下限速度。

  二、船舶经营方式

  船舶经营涉及范围较广,从狭义角度是指船舶经营人所从事的营运业务和租赁业务活动,广义的角度是指除包括狭义船舶经营在内的内容外,还包括船代、货代、港口装卸及理货业务等与船舶经营有关的一切业务。从船舶营运方式来看,主要分为班轮经营方式和不定期船经营方式。

  (一)班轮经营方式

  班轮运输称为定期船运输,是指船舶按照规定的船期表在一定的航线上,以既定的挂靠港口顺序,有规则地从事航线上各港间的船舶运输。

  1.班轮运输的基本特点

  (1)四定,即定期、定港、定航线、定费率

  (2)以班轮提单作为运输合同的证明

  (3)装卸作业由承运人安排并支付有关费用

  (4)不规定货物装卸时间

  2.班轮运输的优点

  (1)船舶性能较好,管理制度较完善

  (2)能及时、迅速地将货物发送和运达目的地,有利于收、发货的安排

  (3)有利于零担、小批量的件杂货对海上运输的需求

  (二)不定期船经营方式

  不定期船经营方式是相对于定期船经营方式而言的。通常不定期船经营方式需要在市场上寻找机会,没有固定的航线和挂靠港口,也没有预先制定的船期表和运价本,船舶经营人和需要船舶运输的承租人是通过双方签订的租船合同来安排运输的,在这种意义上说,不定期船可称为租船运输。在租船条件下,船舶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转移的只是船舶使用权。租船是一种商业行为,属于无形贸易。

  1.不定期船运输的特点

  (1)不定期船运输的营运组织取决于租船合同

  (2)不定期船运输运费或租金水平波动较为剧烈

  (3)不定期船运输中有关营运费用的开支在合同中订明

  (4)不定期船运输适宜于运输大宗货物

  2.租船合同的类型

  根据承租人不同的营运需要,租船合同有航次租船、包运租船、定期租船、光船租船、航次期租等形式。

  (1)航次租船

  航次租船又称程租,是指由船舶所有人负责提供船舶在指定的港口之间进行一个或几个航次运输指定货物的租船运输。航次租船主要从事大宗散货(包括液体散货和干散货)的整船运输,是租船市场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租船方式,此外租船市场行情的涨落也主要以航次租船运价指数来表示。

  航次租船可分为单航次租船、往返航次租船、连续单航次租船和连续往返航次租船形式。

  (2)包运租船

  包运租船是指船舶所有人提供给承租人一定的运力,在确定的港口之间,按一定的发船密度,在一定时问内将货物运往目的地的租船运输。包运租船是在航次租船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它与单航次租船的主要区别是:单航次租船是用一条船运一批货物,而包运租船是用若干条船来运一批货物,只确定承运货物的数量及承运期限,而不必规定具体的航次数。包运租船也称“航次大合同”。

  (3)定期租船

  定期租船也称期租,是指船舶所有人将一艘特定的船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一段时间的租船运输。在这个期限内,承租人支付租金,以取得船舶的使用权。定期租船适用于货源比较稳定的货物,承租人往往是实力较强的综合性企业。

  (4)光船租船

  光船租船又称船壳租船,属于财产租赁性质,是指在租船期内,船舶所有人只提供一艘空船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对船舶有调度支配权,负责船舶的经营管理和航行等工作的租船运输。

  (5)航次期租

  航次期租是以航次所需的时间作为租期,租金按航次所需天数和约定的租金计算的租船方式。航次期租属于定期租船的特殊形式。

  航线设置和航线配船

  一、航线设置

  航线是水上运输路线的简称,即船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港口之间从事客、货运输的具体线路。决定一条航线不仅要考虑航线上有无适合船舶安全航行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有否保证船舶正常营运所需的充足且稳定的货流,而且还要掌握国家外交、经贸政策及航线所在地政局稳定情况,所拟定航线上各船公司的参与及竞争能力等情况。航线是船公司特别是班轮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场所。

  航线设置主要包括航线形式的确定,航线上船舶挂靠港的选择。

  (一)航线形式的确定

  1.多港挂靠航线形式

  2.干线/支线航线形式

  (二)航线挂靠港的选择

  一般航线两端可供选择的港口数量较多,为减少船舶挂靠次数、缩短停港时间和节约港口费用,通常根据港口货流情况进行选择。货流较大且稳定,需要船舶经常停靠的港口定为基本港;货流不足或不稳定,船舶不一定经常停靠的港口定为非基本港。航线上基本港口一般是货流多、水域条件好、集疏运便利、装卸效率较高的港El。需要说明的是基本挂靠港与非基本挂靠港只是相对固定的。

  挂靠港确定后还要确定航线挂港顺序,一般可根据货物的流量、流向,挂靠港的营运情况,船舶到港时间确定。

  二、航线配船

  航线配船是指将不同吨级(箱位)、类型的船舶配置到合适的航线上。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要保证满足每条航线技术、营运方面的要求,而且能使船公司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无论是新辟航线还是对原有航线进行调整,航线配船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航线配船的种类

  1.新辟航线配船

  2.重组航线配船

  (二)航线配船的基本原则

  航线配船不仅应充分考虑船舶的技术和营运上的性能是否可行,而且还要考虑经济上是否合理。

  1.船舶技术、营运性能

  船舶技术、营运性能是指与船舶运行直接有关的适航性能和与船舶载运直接有关的载货陛1能。

  (1)船舶适航性能

  船舶适航性能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包括影响船舶正常运行的各种因素,如船舶主要尺度,干舷高度,船体强度、稳性,航速,续航能力,船舶导航设备和人员的技能等。上述因素直接关系到船舶在特定的航线上是否适合的问题。一般来讲,所选船舶的尺度性能应与航道技术特征、船闸尺度、港口水深、泊位长度等相适应;所选船舶航速应与航线上水流流速、风浪大小、所运货物价值及船公司的竞争策略相适应;所选船舶的续航能力应与航线上加油港位置相适应;所选船舶吨位应与发船间隔、平均昼夜发送量相适应。以保证船舶适航性能符合航线特定的要求。

  (2)船舶载货性能

  船舶载货性能主要包括船舶载重性能、货舱容积、货舱舱口尺度、特种货舱及其功能、甲板负荷能力、起重装备配置及其能力等方面。所选船舶结构性能,装卸性能应与所运货种、包装形式及港口的装卸条件相适应。例如长大件货物较多的航线应选择舱口及舱内尺度较大的船舶,船上还应配备有重吊,其目的在于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加速船舶的周转,保证货运质量。

  2.船舶经济性能

  在船舶技术、营运性能适应航线条件的情况下,同一航线上的不同船舶可以自由配置,但由于各种船舶载重吨、航速、主机耗油定额等有所不同,因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同。因此航线配船应该通过比较分析,在航线上配置最合理的船舶。

  3.航线配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船舶技术、营运特征和经济性能的分析,航线配船应遵循的原则有:

  (1)特种专用船舶,如油船、散货船、冷藏船、集装箱船、散装化学品船和液化气体船等,应配置在专门的航线上。

  (2)普通杂货船,吨位大、航速高的应配置在航程较长‘、装卸效率较高的航线上;吨位较小,航速较低的应配置在较短的航线上。

  (3)班轮航线通常挂港多,对船舶到发时间和运行速度的要求较高,货种复杂且多为半制成品及制成品、商业信誉比较显著,所以应配置技术性能较好的船舶。

  (4)近洋航线以及港口装卸效率较低,等泊时间较长的航线,应配置维持成本较低的船舶。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