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一)适度从紧(紧缩性)财政政策——1993~1997年
考试内容:了解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及政策的主要内容。
1.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经济运行中同时出现了严重的过热态势和通货膨胀,为此,我国采用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2.主要内容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不是全面从紧的政策,而是结构性从紧的政策。
(1)实行从紧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财政赤字;
(2)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抑制消费的过快增长;
(3)清理压缩基本建设项目,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4)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5)建立新型税制等。
3.实施效果(了解)
(二)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1998~2004年
考试内容: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及政策的主要内容
1.实施背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等。
2.主要内容
(1)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防范金融风险,并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创造条件;
(3)调整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
(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5)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6)完善非税收政策,规范收费制度,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费项目,减轻社会负担,优化投资和消费环境。
3.实施效果
【例题·单选题】(2004年)1998以来,我国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 )。
A.提高税率
B.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C.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
D.增发国债
[答案]D
(三)稳健(中性)的财政政策——2005年~2008年第三季度
1.实施背景
从2003年下半年后,经济发展内外部条件向比较好的方向发展,但供求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日益突出。
2.主要内容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也不明显缩小,坚持松紧适度,目的是向社会传递宏观调控导向,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调整结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
推进改革。
增收节支。
3.实施效果
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启动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
1.实施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为了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环境、所处发展阶段、发展思路和调控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1)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遭遇的金融危机比1998年的金融危机更为强烈。
(2)政策实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外部市场需求放缓等。
(3)政策内容有新变化。这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除了要扩大投资外,还有实施结构性减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等内容。而且这次扩大投资同时在基建和民生、环保等领域进行,通过投资和消费的合力拉动总需求增长。
(4)政策调控的手段多。这次积极财政政策将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若干财政政策工具组合起来综合使用。
2.主要内容
(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2)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
(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4)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例题1·单选题】我国在1993年至1997年期间,为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成功地实施了( )。
A.积极的财政政策
B.稳健的财政政策
C.中性的财政政策
D.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答案]D
【例题2·单选题】我国1998-2004年期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实质是( )财政政策
A.扩张
B.中性
C.紧缩
D.稳健
[答案]A
【例题3·单选题】我国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 )。
A.稳健财政政策
B.积极财政政策
C.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D.扩张性财政政策
[答案]A
【例题4·多选题】(2007年)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
A.控制赤字
B.增发国债
C.调整结构
D.推进改革
E.增收节支
[答案]ACDE
【例题5·单选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 )。
A稳健的财政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
C.中性的财政政策
D.从紧的财政政策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