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1. 施工合同索赔的概念、原因与分类
施工索赔的概念
■索赔是当事人在实施合同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的约定及惯例,对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向合同当事人提出给予赔偿或补偿要求的行为
■索赔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行为
施工索赔的特征
■索赔的双向性
◇承包商向业主索赔-一般意义上的索赔
◇业主向承包商索赔-反索赔
■索赔以实际发生了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为前提
◇经济损失:工、料、机、管理费等
◇权利损害:如特定情况下延长工期的权利
■索赔是一种单方行为,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被确认
施工索赔的原因
■工程项目的特殊性
■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参与工程建设主体的多元性
■工程合同的复杂性及容易出错性
施工索赔的分类
分类依据 |
种类 |
按索赔主体分 |
承包商与业主间的索赔 |
按索赔目的分 |
工期索赔 |
按索赔事件的性质分 |
工期延误索赔-发包人或不可抗力原因 |
按索赔合同依据分类 |
合同中的明示索赔 |
按索赔的处理方式分类 |
单项索赔 |
【2008年真题·单选题】承包人的某些索赔要求,虽然在工程项目的合同条款中没有专门的文字依据。但可以根据该合同某些条款的含义,推论出承包人有索赔权,这种索赔被称为()。
A.合同中的明示索赔
B.综合索赔
C.合同中的默示索赔
D.双向索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按索赔合同依据分类的理解,本题所述的索赔称为合同中的默示索赔。
【2006年真题·单选题】以下关于索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按处理方式不同,索赔可分为单项索赔和总索赔
B.索赔是一种经济补偿要求
C.索赔只能由承包商向业主提出
D.索赔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答案]C
2. 工程项目索赔的证据与程序
2.1 索赔事件
■概念
◇又称干扰事件,是指那些使实际情况与合同规定不符合,最终引起工期和费用变化的事件
■承包商可以提出索赔的事件
◇未按时交付图纸,未按时达到施工条件造成延期与费用增加
◇地质条件与合同不一致
◇业主变更施工顺序,打乱施工计划
◇设计变更或指令错误造成返工停工窝工
◇实际工程量变更
◇业主提高质量标准
◇业主增加额外工程量
◇业主指令工程加速
◇不可抗力因素
◇业主未及时支付工程款
◇合同缺陷而产生争议
◇物价上涨
◇政策法令修改
◇货币贬值
【记忆要点】
■承包商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2.2 索赔证据的含义
■是当事人用来支持其索赔成立或和索赔有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
2.3 索赔证据的种类
■合同文件
■施工记录
■照片及声像资料
■来往信件、电话记录
■会谈纪要
■气象报告和资料
■工程进度计划
■投标前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和现场资料
■工程备忘录及各种签证
■工程结算资料和有关财务报告
■检查验收报告和技术鉴定报告
■其它
2.4 索赔程序(五步)
■承包人提出索赔要求(一通知一报告)
◇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向工程师递交
◇递交索赔报告-在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28天内,或工程师可能同意的其他合理时间
◇工程师有不立即处理索赔的权力
■工程师审核索赔报告(判定索赔成立的原则)
◇工程师审核承包人的索赔申请(三步)
→在不确认责任归属的情况下,客观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检查各项纪录,分析索赔证据
→依合同条款划清责任界限,看承包人提出的补偿是否合理
→拟定自己计算的合理索赔款额和工期顺延天数
◇判定索赔成立的原则(三项)
→与合同对照,事件确实造成了承包人成本的额外支出与工期的延误
→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的原因,不属于承包人应承担的责任,包括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
→承包人按合同规定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工程师对索赔报告的审查(五步)
→事行事态调查,分析了解事件经过与前因后果
→对损害事件原因进行分析
→分析索赔事由
→对实际损失进行分析
→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
■工程师确定合理的补偿额
◇工程师与承包人协商补偿
→工程师核查后确定应予补偿的额度
→与承包人要求有差距时进行协商
◇工程师做出索赔处理决定
→工程师在收到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于28天内给予答复,如未答复视为已认可索赔
→索赔事件持续进行,应当阶段性地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在索赔事件终了后28天内,进行最终索赔报告
→工程师的处理不是终局决定,对发包人和承包人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承包人不满意,可以提请仲裁或诉讼处理
■发包人审查索赔处理
◇工程师确定的索赔额超过其权限时,报请发包人批准
◇发包人决定是否同意工程师处理意见
◇发包人同意后,工程师可签发证书
■承包人是否接受索赔处理
◇承包人接受处理决定,索赔事件处理结束
◇承包人不同意,即引起合同争议,可以协商、仲裁、诉讼
【2008年真题·单选题】按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约定,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应于( )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
A.7
B.14
C.2l
D.28
[答案]D
[解析]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应于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否则视为该项索赔已经认可。
【2005年真题·单选题】按索赔程序,工程中索赔事件发生后,承包商应中( )天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
A.7
B.28
C.30
D.42
[答案]B
3. 工期索赔
3.1 关于工期延误的一般规定
■工期延误的含义
◇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项或多项工作实际完成日期迟于计划规定的完成日期,从而可能导致整个合同工期的延长
■工期可以顺延的情况(记原则-非承包人原因)
◇发包人未能按约定提供图纸及开工条件
◇发包人未能按约定支付工程款项
◇工程师未能提供指令批准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
◇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
◇一周内非因承包商的原因停水、停电、停气造成停工累计超过8小时
◇不可抗力
◇其它工程师同意顺延工期的情况
【难点】工期索赔与一般索赔时间上的区别
◇一般索赔是两个28天,而工期索赔是2个14天
■承包商要求延长工期的目的
◇免去或推卸自己承担误期损害赔偿费的责任
◇确定新的工程竣工日期及保修期
◇确定与工期延长有关的赔偿费用
3.2 工期延误的原因分类(三种原因)
■业主或工程师引起的工期延误
◇14种情况
■因承包商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
◇施工组织不当出现窝工或停工待料现象
◇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而返工
◇资源配置不足造成延误
◇开工延误
◇劳动生产率低
◇承包商雇用的分包商或供应商引起的延误
■不可控制因素引起的工期延误
◇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引起的工期延
◇特殊风险,如战争、叛乱、污染等
◇不利的施工条件或外界阻碍引起的延误
3.3 工期索赔的计算方法
■网络分析法
◇如延误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总延误时间为批准顺延的工期
◇如延误的工作为非关键工作,可以批准延误的时间=延误时间-总时差
◇如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m天,而该工作的总时差为A,自由时差为B,此时
◇M≤A, M≤B,则对总工期和紧后工作无影响
◇如M>A或>B,则对总工期推后M-A,使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推后M-B
■比例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