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建筑与房地产>正文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建筑》预习讲义(7)
考试吧(Exam8.com) 2010-11-29 17:34:58 评论(0)条

  第三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第二节 建设项目评价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本节主要内容】

  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3.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4.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6.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8.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

  9.民用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特点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详解】

  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调查研究

  ■对各拟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和论证

  ■对建成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

  ■研究项目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作出是否投资与如何投资的意见

  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七方面)

  ■七方面任务

  ◇技术上是否可行

  ◇经济上是否可行

  ◇财务上是否盈利

  ◇投资多少

  ◇筹资渠道是哪些

  ◇建设周期多长

  ◇运营所需的资源

  ■归纳为三个范畴

  ◇工艺技术

  ◇市场需求

  ◇财务经济状况

  3.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四阶段)

  ■机会研究-以自然资源和市场调查为基础,寻找投资机会

  ◇一般机会研究

  →地区研究

  →部门研究

  →资源研究

  ◇特定项目的机会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亦称“预可行性研究”或“前可行性研究”)

  ◇做出投资与否的决定

  ◇是否应该进行最终可行性研究

  ◇有哪些关键性问题需要做辅助性研究

  ■最终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

  最终可行性研究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是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是向银行贷款的依据

  ◇作为建设部门申请建设执照和与有关部门签订合同的依据

  ◇作为项目下一阶段设计的依据

  ◇作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计划的依据

  ◇作为补充资料和政府有关部门审查的依据

  ■项目评估和决策

  ◇投资决策部门授权专业公司,代表国家对上报的可研进行审核和再评价

  ◇主要任务是对可研究报告提出评价意见

  【重点难点】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精度与费用

可行性研究阶段

内容

估算精度

可研费用(占总投资额)

机会研究

寻找投资方向与机会

±30%

0.2%~1%

初步可行性研究

作出是否投资的决定

±20%

0.25%~1.5%

最终可行性研究

投资下步工作的依据

±10%

小型1%~3%
大型 0.2%~1%


  4.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总论

  ■市场需求情况和拟建规模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

  ■场址方案和建厂条件

  ■技术、工艺和设计方案

  ■环境保护及防震、防洪措施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建设进度计划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财务和经济评价

  ■综合评价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5步)

  ■筹划准备

  ■调查研究(包括市场调查与资源调查)

  ■方案选择和优化(建立几种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6.可行性研究的依据(6类)

  ■国家和地区政策与长远规划(发展规划)

  ■批准的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

  ■批准的资源等报告(资源报告)

  ■自然、地理等基础资料(基础资料)

  ■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与要求(工程规范)

  ■国家统一的经济参数和指标(经济指标)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7.1 经济评价的作用

  ■经济评价是项目前期研究的重要内容

  ■经济评价要对项目与地区、行业的发展进行阐述

  ■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经济评价仅是项目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非全部内容

  7.2 建设项目分类

  ■按项目的目标分类

  ◇经营性项目与非经营性项目

  ■按项目的属性分

  ◇公共项目和非公共项目

  ■按项目的投资管理形式

  ◇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

  ■按项目与企业原有资产关系

  ◇新建项目和改建项目

  ■按项目融资主体

  ◇新设法人项目和既有法人项目

  7.3 经济评价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项目性质

评价角度

评价重点

评价内容

一般项目

市场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

明显外部效应项目

国家经济整体利益

经济效益费用分析

财务分析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特别重大项目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分析

财务分析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分析

  7.4 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5原则)

  ■“有无对比”原则

  ■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原则

  ■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

  8.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关系

  8.1 国民经济评价

  ■概念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或者费用效果分析方法,计算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

  ◇可以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直接进行

  ◇如果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剔除在财务评价中已计算为效益或费用的转移支付,增加财务评价中未反映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

  ◇如果直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则首先应识别项目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取舍标准

  ◇一般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作为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

  ◇两者都否定,则项目否定,两者都肯定,则项目肯定

  ◇如国民经济评价否定而财务评价肯定,则否定

  ◇如国民经济评价肯定而财务评价否定,应重新考虑方案,必要时可提出优惠政策,使项目具有财务生存能力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也称为宏观评价)的区别

区别项目

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评价角度不同

从单位财务角度考查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

从国家整体角度考查项目的费用与贡献

效益和费用含义及划分范围不同

实际收支和直接发生费用

社会资源与效益
还包括间接效益与费用

评价采用的价格不同

现行价格

影子价格

主要参数不同

官方汇率和行业基准收益率

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

  【2007年真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财务评价对投入物和产出物采用现行价格

  B.则务评价对投入物和产出物采用影子价格

  C.财务评价斋计算项目的间接效益与费用

  D.财务评价也称为宏观评价

  [答案]A

  8.2 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概念(四概念)

  ■影子价格

  ◇并非现行的市场价格和计划价格,而是反映投入物与产出物真实经济价值,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价格

  ◇是从全社会角度衡量商品或生产要素投入或产出的成本与效益

  ■影子工资

  ◇在项目国民社会经济评价中以影子工资计算劳动力费用

  ◇是指建设项目使用劳动力、耗费资源而使社会付出的代价

  ◇影子工资=劳动力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

  几种影子工资换算系数的取值是:

  对于技术劳动力,采取影子工资等于财务工资,即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1;

  对于非技术劳动力,推荐在一般情况下采取等于财务工资的0.2~0.8倍作为影子工资,即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0.2~0.8。

  ■社会折现率(双重职能)

  ◇作为费用-效益的不同时间价值之间的折算率

  ◇作为项目经济效益要求的最低经济收益率

  ■影子汇率

  ◇反映外汇对国家的真实价值

  9.民用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特点

  ■民用建筑效果不能简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应主要评价其社会效果和宏观经济效果

  ■民用建筑对社会产生的间接效果,具有长期性、潜在性和不确定性特点

  ■民用建筑的产出是为社会提供非物质财富和劳务,因而往往没有适当的市场价格予以衡量

  ■某些非盈利民用建筑项目,主要采用“费用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评价

  ■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较长

  【2007年真题·多选题】民用建筑项目的间接经济效果具有( )的特点。

  A.长期性

  B.确定性

  C.可计量

  D.潜在性

  E.不确定性

  [答案]ADE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1项目计算期

  ■当生产期小于其折旧年限,则现金流量表中最末一年可增加一项“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生产期不宜超过20年

  10.2计算期的年序

  ■实行“年末习惯法”,且为简化计算,将建设期以前发生的费用,列在1年上,这样比严格计算的净现值或内部收益率稍大。

  10.3 经济评价中的财务价格(记关键的结论)

  ■是现行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算价格

  ◇国内现行价格,指现行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采用最有可能发生的一种

  →国家定价

  →国家指导价

  →市场价格

  ◇预测现行价格考虑两类价格变动因素

  →相对价格变动因素

  →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

  ◇在财务评价中,对于价格变动因素,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和清偿能力分要原则上作不同处理(谨慎性原则)

  →盈利能力分要应以基年物价总水平为基础,考虑相对价格变化,但不考虑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

  →清偿能力分析采用时价,即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化,又考虑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

  ■在投资估算中要考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因素,即预留涨价预备费

  ■对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的区别对待(短时,长期)

  ◇建设期较短,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均采用时价,生产经营期内各年均采用期末物价总水平为基础,并考虑相对价格变动

  ◇建设期较长,两种分析均可采用基年物价总水平为基础,仅考虑相对价格变化,不考虑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价格,然后进行物价的敏感性分析。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