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第二节 建设项目评价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本节主要内容】
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3.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4.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6.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8.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
9.民用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特点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详解】
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调查研究
■对各拟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和论证
■对建成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
■研究项目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作出是否投资与如何投资的意见
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七方面)
■七方面任务
◇技术上是否可行
◇经济上是否可行
◇财务上是否盈利
◇投资多少
◇筹资渠道是哪些
◇建设周期多长
◇运营所需的资源
■归纳为三个范畴
◇工艺技术
◇市场需求
◇财务经济状况
3.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四阶段)
■机会研究-以自然资源和市场调查为基础,寻找投资机会
◇一般机会研究
→地区研究
→部门研究
→资源研究
◇特定项目的机会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亦称“预可行性研究”或“前可行性研究”)
◇做出投资与否的决定
◇是否应该进行最终可行性研究
◇有哪些关键性问题需要做辅助性研究
■最终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
最终可行性研究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是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是向银行贷款的依据
◇作为建设部门申请建设执照和与有关部门签订合同的依据
◇作为项目下一阶段设计的依据
◇作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计划的依据
◇作为补充资料和政府有关部门审查的依据
■项目评估和决策
◇投资决策部门授权专业公司,代表国家对上报的可研进行审核和再评价
◇主要任务是对可研究报告提出评价意见
【重点难点】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精度与费用
可行性研究阶段 |
内容 |
估算精度 |
可研费用(占总投资额) |
机会研究 |
寻找投资方向与机会 |
±30% |
0.2%~1% |
初步可行性研究 |
作出是否投资的决定 |
±20% |
0.25%~1.5% |
最终可行性研究 |
投资下步工作的依据 |
±10% |
小型1%~3% |
4.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总论
■市场需求情况和拟建规模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
■场址方案和建厂条件
■技术、工艺和设计方案
■环境保护及防震、防洪措施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建设进度计划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财务和经济评价
■综合评价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5步)
■筹划准备
■调查研究(包括市场调查与资源调查)
■方案选择和优化(建立几种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6.可行性研究的依据(6类)
■国家和地区政策与长远规划(发展规划)
■批准的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
■批准的资源等报告(资源报告)
■自然、地理等基础资料(基础资料)
■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与要求(工程规范)
■国家统一的经济参数和指标(经济指标)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7.1 经济评价的作用
■经济评价是项目前期研究的重要内容
■经济评价要对项目与地区、行业的发展进行阐述
■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经济评价仅是项目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非全部内容
7.2 建设项目分类
■按项目的目标分类
◇经营性项目与非经营性项目
■按项目的属性分
◇公共项目和非公共项目
■按项目的投资管理形式
◇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
■按项目与企业原有资产关系
◇新建项目和改建项目
■按项目融资主体
◇新设法人项目和既有法人项目
7.3 经济评价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项目性质 |
评价角度 |
评价重点 |
评价内容 |
一般项目 |
市场 |
财务分析 |
财务分析 |
明显外部效应项目 |
国家经济整体利益 |
经济效益费用分析 |
财务分析 |
特别重大项目 |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 |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分析 |
财务分析 |
7.4 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5原则)
■“有无对比”原则
■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原则
■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
8.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关系
8.1 国民经济评价
■概念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或者费用效果分析方法,计算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
◇可以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直接进行
◇如果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剔除在财务评价中已计算为效益或费用的转移支付,增加财务评价中未反映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
◇如果直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则首先应识别项目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取舍标准
◇一般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作为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
◇两者都否定,则项目否定,两者都肯定,则项目肯定
◇如国民经济评价否定而财务评价肯定,则否定
◇如国民经济评价肯定而财务评价否定,应重新考虑方案,必要时可提出优惠政策,使项目具有财务生存能力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也称为宏观评价)的区别
区别项目 |
财务评价 |
国民经济评价 |
评价角度不同 |
从单位财务角度考查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 |
从国家整体角度考查项目的费用与贡献 |
效益和费用含义及划分范围不同 |
实际收支和直接发生费用 |
社会资源与效益 |
评价采用的价格不同 |
现行价格 |
影子价格 |
主要参数不同 |
官方汇率和行业基准收益率 |
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 |
【2007年真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财务评价对投入物和产出物采用现行价格
B.则务评价对投入物和产出物采用影子价格
C.财务评价斋计算项目的间接效益与费用
D.财务评价也称为宏观评价
[答案]A
8.2 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概念(四概念)
■影子价格
◇并非现行的市场价格和计划价格,而是反映投入物与产出物真实经济价值,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价格
◇是从全社会角度衡量商品或生产要素投入或产出的成本与效益
■影子工资
◇在项目国民社会经济评价中以影子工资计算劳动力费用
◇是指建设项目使用劳动力、耗费资源而使社会付出的代价
◇影子工资=劳动力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
几种影子工资换算系数的取值是:
对于技术劳动力,采取影子工资等于财务工资,即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1;
对于非技术劳动力,推荐在一般情况下采取等于财务工资的0.2~0.8倍作为影子工资,即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0.2~0.8。
■社会折现率(双重职能)
◇作为费用-效益的不同时间价值之间的折算率
◇作为项目经济效益要求的最低经济收益率
■影子汇率
◇反映外汇对国家的真实价值
9.民用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特点
■民用建筑效果不能简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应主要评价其社会效果和宏观经济效果
■民用建筑对社会产生的间接效果,具有长期性、潜在性和不确定性特点
■民用建筑的产出是为社会提供非物质财富和劳务,因而往往没有适当的市场价格予以衡量
■某些非盈利民用建筑项目,主要采用“费用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评价
■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较长
【2007年真题·多选题】民用建筑项目的间接经济效果具有( )的特点。
A.长期性
B.确定性
C.可计量
D.潜在性
E.不确定性
[答案]ADE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1项目计算期
■当生产期小于其折旧年限,则现金流量表中最末一年可增加一项“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生产期不宜超过20年
10.2计算期的年序
■实行“年末习惯法”,且为简化计算,将建设期以前发生的费用,列在1年上,这样比严格计算的净现值或内部收益率稍大。
10.3 经济评价中的财务价格(记关键的结论)
■是现行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算价格
◇国内现行价格,指现行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采用最有可能发生的一种
→国家定价
→国家指导价
→市场价格
◇预测现行价格考虑两类价格变动因素
→相对价格变动因素
→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
◇在财务评价中,对于价格变动因素,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和清偿能力分要原则上作不同处理(谨慎性原则)
→盈利能力分要应以基年物价总水平为基础,考虑相对价格变化,但不考虑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
→清偿能力分析采用时价,即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化,又考虑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
■在投资估算中要考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因素,即预留涨价预备费
■对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的区别对待(短时,长期)
◇建设期较短,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均采用时价,生产经营期内各年均采用期末物价总水平为基础,并考虑相对价格变动
◇建设期较长,两种分析均可采用基年物价总水平为基础,仅考虑相对价格变化,不考虑物价总水平上涨因素价格,然后进行物价的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