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人力资源管理>正文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预习讲义(14)
考试吧(Exam8.com) 2010-11-28 17:22:57 评论(0)条

  第二节 人力资源预测与平衡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预习讲义(14)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考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程序;人力资源需求的定量与定性预测方法。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程序

  采用自上而下的预测程序。

  1.预测组织未来生产经营状况

  2.估算各职能工作活动的总量

  3.确定各职能及各职能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工作负荷

  4.确定各职能活动及各职能活动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需求量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1.定量预测法

  (1)时间序列分析法

  即通过分析企业在过去五年左右时间中的雇佣趋势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

  (2)比率分析法

  计算特殊的商业因素和所需员工数量之间的比率来确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假设一个大学中有10000名学生和500名教授,这样学生与教授的比率就是10000:500,即20:1,表明每20名学生需要1名教授。如果这个大学预期明年注册的学生会增加1000名,就将另外聘用50名教授。

  (3)回归分析法

  即通过确定企业的业务活动量和人员水平这两种因素之间是否相关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

  假如某医院在未来五年内计划将床位从目前的300个增加到460个,那时需要多少护士?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对5家规模不同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数据:

医院规模
(以床位数量为标准)

注册护士的数量

200
300
400
500
600

218
318
418
518
618

  可列直线方程y=a+bx,y是预估护士人数,x是床位数。由表可见,当x=200,y=218;当x=300,y=318。代入方程,解得a=18,b=1,得到回归方程y=18+x,由此可得出当床位数增加到460个时需要护士人员478人。

  2.定性预测法(判断法)

  (1)主观判断法

  自下而上确定,易出现“帕金森定律”。

  (2)德尔菲法(专家决策术)

  ①是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发展的看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方法。

  ②适用于对人力总额的预测。

  ③德尔菲法的特点:

  --吸取和综合了众多专家意见,避免了个人预测的片面性;

  --不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而是匿名进行,从而使专家们可以独立地做出判断,避免了从众行为;

  --采取多轮预测的方法,经过几轮反复,专家们的意见趋于一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④德尔菲法的基本程序:提出要求;提出预测问题;修改预测;进行最后预测。

  ⑤德尔菲法应注意的原则:

  --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问卷的返回率应不低于60%

  --提高问卷质量,问题应符合预测的目的并表达明确,保证专家都是从同一个角度去理解问题

  --问题尽量简化,所问问题应该是被问者能回答的

  --给专家提供充分的资料和信息

  --不要求精确,允许专家使用估计数字,并让他们说明预计数字的肯定程度

  --取得专家的理解和支持,确保认真预测

  --取得决策层领导的支持

  (3)销售力量估计法

  ①适用于导入新产品时对新增雇员的估计。

  ②当新产品投入市场时,要求销售人员以他们以往的有关顾客需要和兴趣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估计对新产品的需求。然后去估计为满足这种需求要雇用多少人员。

  【例题1·单选题】(2006年)以书面形式背对背地分几轮征求和汇总专家意见的人力需求预测方法是( )。

  A.德尔菲法        B.关键事件法

  C.头脑风暴法       D.上级估算法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2007年)通过确定企业的业务量和人员数量之间的相关性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被称为( )。

  A.时间序列法       B.回归分析法

  C.比率分析法       D.主观判断法

  [答案]B

  【例题3·单选题】(2008年)分析企业在过去几年中的业务活动量和人员数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是( )。

  A.主观判断法

  B.回归分析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

  D.配对比较法

  [答案]B

  【例题4·多选题】(2008年)关于德尔菲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

  A.采用集体讨论的做法

  B.能吸取和综合众多专家的意见

  C.能够避免从众行为

  D.采用匿名技术

  E.采取多轮预测方式

  [答案]BCDE

  【例题5·案例分析题】(2007年)A公司在2006年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2008年收入达到20亿元,2009年达到100亿元,2010年达到200亿元。为了配合该扩张战略,公司决定对人力资源的运用与配备进行规划,为此他们采用德尔菲法来预测劳动力需求。

  (1)关于该公司使用的德尔菲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定量预测的方法

  B.它吸取了众多专家的意见,可以避免个人预测的片面性

  C.它采取多轮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D.它适用于对人力总额进行预测

  [答案]BCD

  (2)该公司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劳动力需求预测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采用匿名的方法让专家们了解彼此的意见

  B.尽量将问题简单化

  C.专家人数应当少于20人

  D.给专家们提供充分的资料和信息

  [答案]ABD

  【例题6·案例分析题】(2008年)某公司是一家从事特种牛肉进口与销售的公司,公司员工都是这几年毕业的学贸易和外语的大学生。该公司近来发现国内客户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公司如果不了解这些客户的生产运营过程,不熟悉国家关于肉类食品生产加工的具体规定,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现有员工的人数虽不少,但专业结构却不合理。

  该公司预测人力资源需求的恰当方法是( )。

  A.工作分析法        B.时间序列分析法

  C.主观判断法        D.马尔科夫分析法

  [答案]C

  二、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考点:人力资源的内部与外部供给预测方法。

  (一)企业内部供给预测方法

  1.人员核查法(静态)

  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在各职位上的分布状态进行核查,从而了解企业可供调配的人力资源拥有量及其利用潜力的方法。

  是静态的预测方法,不能反映人力拥有量未来的变化,多用于短期人力拥有量预测。

  2.人员调配图

  是一种岗位延续计划,用以了解潜在的人员变动。显示了每一位有可能成为组织重要职位候选人的内部雇员当前的工作成绩以及可提升程度。

  书83页。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预习讲义(14)

  3.马尔科夫分析方法

  基本思想:据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教材表5-3 某公司人力资源供给情况的马尔科夫分析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预习讲义(14)

  --假定转移率是一个固定比例

  --周期越长,预测结果越准确

  --关键是确定转移率矩阵表。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人员转移率很难准确确定。

  (二)外部供给预测

  地方劳动力市场预测、全国劳动力市场预测。

  【例题1·单选题】(2007年)关于组织内部供给预测中使用的人员调配图的陈述,正确的是( )。

  A.它依据的是组织过去的人员变动比率

  B.它揭示的是组织人员的潜在变动情况

  C.它是一种静态的人员预测方法

  D.它的核心是人员转移矩阵表

  [答案]B

  【例题2·单选题】(2008年)关于人员核查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动态的预测方法

  B.能够反映人力拥有量未来的变化

  C.多用于短期人力拥有量预测

  D.常用于长期人力拥有量预测

  [答案]C

  【例题3·案例分析题】(2006年)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采用马尔科夫分析法对下一年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预测。下面是该公司近年来的人员变动情况表。

初期人员数量

历年人员调动概率(每年)

经理

科长

业务员

离职

经理

10

0.7

0.O

0.0

0.3

科长

20

0.1

0.8

0.05

0.05

业务员

80

0.0

0.05

0.8

0.15

总人数

110

 

 

 

 

  (1)如果下一年企业经营的规模不变,按照马尔科夫分析法对需要从外部补充的人员进行估计,正确的数量是()。

  A.经理2人     B.科长0人

  C.业务员l4人    D.总人数l6人

  [答案]BD

  [解析]按照马尔科夫分析法可得下表: (单位:人)

初期人员数量

历年人员调动概率(每年)

经理

科长

业务员

离职

经理

10

7

0

0

3

科长

20

2

16

1

1

业务员

80

0

4

64

12

总人数

110

9

20

65

16

  (2)关于马尔科夫分析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A.可用于估计的数据的周期越长,预测的结果越准确

  B.该方法是一种动态的预测方法

  C.预测的是任何时刻点上各类人员的分布状况

  D.该方法假定转移率是一个固定比例

  [答案]ABD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综合平衡

  熟悉:人力资源规划综合平衡的具体方法。

  (一)人力供给与人力需求的平衡

  1.供给小于需求

  (1)从外部雇佣人员,包括返聘退休人员,这是最直接的方法。

  (2)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

  (3)延长工作时间

  (4)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5)将组织的某些人力资源业务外包

  2.供给大于需求

  (1)扩大经营规模

  (2)永久性的裁员

  (3)提前退休

  (4)冻结招聘

  (5)缩短工作时间

  (6)对富余员工实行培训

  3.结构性失衡

  (1)进行人员内部的重新配置

  (2)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培训

  (3)进行人员置换

  (二)专项人力资源规划的平衡

  补充计划、培训计划、使用计划、晋升计划、薪资计划等之间的平衡。

  (三)组织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平衡

  【例题1·多选题】(2006年)当劳动力过剩时,解决供需匹配的有效方法是( )。

  A.补充人员    B.提前退休

  C.辞退      D.缩减工作时间

  E.加班

  [答案]BCD

  【例题2·案例分析题】(2008年)某公司是一家从事特种牛肉进口与销售的公司,公司员工都是这几年毕业的学贸易和外语的大学生。该公司近来发现国内客户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公司如果不了解这些客户的生产运营过程,不熟悉国家关于肉类食品生产加工的具体规定,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现有员工的人数虽不少,但专业结构却不合理。

  如果该公司将专业产品经销确定为战略发展方向,则其正确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是( )。

  A.着力引进熟悉食品加工行业和肉类制品生产商情况的人才

  B.引进具有食品生产供应链管理经验的营销人员

  C.有计划地储备一些熟悉食品检验、卫生法规的专业人员

  D.继续引进国际贸易、外语等专业人员

  [答案]ABC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