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工商管理>正文
2011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预习讲义(17)
考试吧(Exam8.com) 2010-11-14 17:03:27 评论(0)条

  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

  一、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熟悉)

  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工作的继续,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编制企业各个层次的作业计划。它包括产品进度计划、零件进度计划和车间日程计划。要把企业全年分季的产品生产计划分解为厂级和车间级的产品与零部件月度计划,用零部件生产作业计划作为执行性计划,并做出车间日程计划,把生产任务落实到车间、工段和班组,落实到每台机床和每个操作者。

  (2)编制生产准备计划。它包括原材料和外协件的供应、设备维修、工具准备、技术文件准备、劳动力调配等内容。

  (3)计算负荷率,进行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设备、生产面积等)之间的细致平衡。这里的平衡不同于生产计划阶段的粗能力平衡,它与各项任务在设备上加工的先后顺序直接相关,与车间的日程计划直接相关。

  (4)日常生产的派工、生产、调度、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与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计划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计划

计划期短,表现为月、旬、日和小时

计划期较长,生产计划的计划期常常表现为季、月

计划内容具体,把生产任务落实到车间、工段、班组和工人

计划内容相对粗略,是整个生产企业的计划

计划单位小,详细规定各零部件,甚至工序的进度安排

计划单位相对较大,一般只规定完整产品的生产进度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1)要使生产计划规定的该时期的生产任务在品种、质量、产量和期限方面得到全面落实。

  (2)要使各车间、工段、班组和工作地之间的具体生产任务相互配合紧密衔接。

  (3)要使生产单位的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能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生产能力。

  (4)要使各项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有切实保证。

  (5)要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流动资金,降低生产成本,建立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实现均衡生产。

  二、期量标准(掌握)

  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是指为加工对象(零件、部件、产品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规定的标准数据。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

  1.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

  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节拍或节奏、流水线的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等。

  ·节拍是指大批量流水线上前后两个相邻加工对象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

  ·节奏是指大批量流水线上前后两批相邻加工对象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

  ·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为了保证数最上的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量。

  2.成批轮番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

  成批轮番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批量、生产周期、生产间隔期、生产提前期等。

  ·批量是指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或出产的数量。

  ·生产周期是指一批产品或零件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间隔。

  ·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或出产的时间间隔。

  ·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各工艺阶段投入或产出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

  3.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等。

  随着生产条件和生产数量的变化,期量标准要做出修订。

  【例题3·单选题】(2009)节拍作为生产企业的一种期量标准,适用于( )生产类型的企业。

  A.单件

  B.小批量流水线

  C.成批轮番

  D.大批量流水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节拍或节奏、流水线的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等。

  三、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熟悉)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是由厂级生产管理部门编制的。它根据企业年度(季)生产计划,编制各车间的月(旬、周)的生产作业计划。

  ·编制厂级生产作业计划分两个步骤:正确选择计划单位;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作业任务。

  ·编制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为每个车间正确地规定每一种制品(部件、零件)的出产量和出产期。

  ·安排车间生产任务的方法随车间的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而不同,主要有在制品定额法、累计编号法、生产周期法。

  l.在制品定额法

  在制品定额法也叫连锁计算法,适合大批大量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这种方法是运用预先制定的在制品定额,按照工艺反顺序计算方法,调整车间的投入和出产数量,顺次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

  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车间之间半成品占用定额一期初预计半成品库存量)

  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数+(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一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数)

  【例8】某机床企业运用在制品定额法来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相关数据及计算如表4—3所示。

  表4-3 在制品定额计算表

产品名称

130机床

产品产量

10000台

零件编号

A1—O01

A1—012

零件名称

齿轮

每台件数

l

4

装配车间

l

出产量

10 000

40 000

2

废品及损耗

--

--

3

在制品定额

1 000

5 000

4

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

600

3 500

5

投入量(1+2+3—4)

10400

41 500

零件库

6

半成品外售量

--

2 000

7

库存半成品定额

900

6 000

8

期初预计结存量

1 000

7 100

加工车间

9

出产量(5+6+7-8)

10 300

42 400

lO

废品及损耗

lOO

1 400

11

在制品定额

1 900

4 500

12

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

600

3 400

13

投入量(9+10+11一l2)

11 700

44 900

毛坯库

i4

半成品外售量

500

6 lOO

15

库存半成品定额

2 000

10 000

16

期初预汁结存量

3 000

10 000

毛坯车间

17

出产量(13+14+15一l6)

11 200

51 000

18

废品及损耗

900

---

19

在制品定额

400

2 500

20

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

300

1 500

2l

投入量(17+18+19—20)

12 200

52 000


  2.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

  提前期法适用于成批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提前期是预先制定的期量标准,它是指产品(零件)在各车间出产(或投入)的时间同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天数。

2011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预习讲义(17)



  公式如下:

  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

  本车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

2011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预习讲义(17)



  提前期的原理就是首先解决车间之间在生产时间上的联系,然后再把这种时间上的联系转化为数量上的联系。也就是将预先制定的提前期转化为提前量,确定各车间计划期应达到的投入和出产的累计数,减去计划期前已投入和出产的累计数,求得车间计划期应完成的投入和出产数。

  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

  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十本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

  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十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

  3.生产周期法

  生产周期法适用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采用生产周期法规定车间的生产任务,就是根据订货合同规定的交货期限,为每一批订货编制出产品生产周期进度表,然后根据各种产品的生产周期进度表,确定各车间在计划月份应该投入和出产的订货项目,以及各项订货在车间投入和出产的时间。通过产品投入和出产进度表,就可以保证各车间的衔接,协调各种产品的生产进度和平衡车间的生产能力。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