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人力资源管理>正文
2011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管理》重要考点串讲
考试吧(Exam8.com) 2010-11-14 16:46:38 评论(0)条

  1.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 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3. ERG理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4. 三重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

  5. 目标管理要素:目标具体化、参与决策、限期完成、绩效反馈

  6. 路径-目标理论:指导式、支持型、参与式、成就取向式

  7. 俄亥俄模式:关心人和工作管理

  8. 密西根模式: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

  9. 领导者的生命周期理论: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

  10. 西蒙的决策阶段:智力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

  11. 明茨伯格的决策阶段:确认、发展、选择

  12. 决策风格:指导型(低模糊耐受性-关注任务和技术)、分析型(高模耐-关注任务和技术)、概念型(高模耐-关注人和社会)、行为型(低模耐-关注人和社会)

  13. 组织结构主要内容: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职权结构

  14. 组织结构三要素:复杂性、规范性、集权度

  15. 组织文化的功能: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创新作用、辐射作用

  16. 组织文化的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堡垒型

  17. 传统组织发展方法中的人文技术: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质量圈、团际发展

  18. 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优势资源的四个条件: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

  19. 组织是否愿意对人力资源投资取决于:管理层的价值观、对待风险的态度、员工技能的性质、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可能性

  20. 四象限法划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变革推动者

  21.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六项角色模型在:可信赖的行动家、文化管理者、人才管理者/组织设计者、战略变革设计者、业务联盟、日常工作战术家

  22. 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配备规划、继任规划、职业规划

  23. 人力资源需求的定量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

  24. 人力资源需求的定性预测法:主观判断法、德尔菲法、销售力量估计法

  25. 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方法:人员核查法、人员调配图、马尔科夫分析法

  26.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类型:集中型、分散型、独立型、混合型

  27. 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工作实践法、工作日志法、文献分析法、主题专家会议法

  28. 现代的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职位分析问卷法、工作要素法、临界特质分析系统、能力要求法

  29. 现代的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关键事件法、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工作任务清单分析法

  30. 工作特质模型的五个核心维度: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自主性、反馈性

  31. 激励型工作设计法: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自主性工作团队、工作生活质量

  32. 胜任特征: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需要

  33. 智力因素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34. 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动机、气质、个性/人格、综合素质

  35. 面试的特点:直观性、全面性、目标性、主观性

  36. 结构性面试:行为事件面谈法、情景面试

  37. 面试偏差:最初印象倾向、负面印象加重倾向、缺乏职位的相关知识、雇用压力、应聘者顺序错误、对比效应、非语言行为造成的错误

  38. 心理测验: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39. 能力测验:智力测验、职业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40. 人格测验:自陈量表、投射法

  41. 评价中心的形式: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文件筐作业、管理游戏

  42. 信度: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

  43. 效度: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

  44. 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观念、高层领导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尽职程度、各层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态度、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的相关性、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指标的设置、绩效系统的时效性

  45. 绩效计划的制订原则:价值驱动原则、战略相关性原则、系统化原则、职位特色原则、突出重点原则、可测量性原则、全员参与原则

  46. 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标杆超越法

  47. 非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关键事件法、不良事故评价法、行为锚定法

  48. 绩效评价这容易出现的问题:晕轮效应、趋中倾向、过宽或过严倾向、年资或职位倾向、盲点效应、刻板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49. 绩效改进方法:卓越绩效标准、六西格玛管理、ISO质量管理体系、标杆超越

  50. 确定薪酬等级的方法:恒定绝对级差法、变动级差法、恒定差异比率法

  51. 个人奖励计划:计件制、计时制、佣金制、管理奖励计划、行为鼓励计划

  52. 团队奖励计划中的收益分享计划包括:斯坎伦计划、拉克收益分享计划、改进生产盈余计划

  53. 短期奖励计划:绩效加薪、一次性奖金、月/季度奖金、特殊绩效奖励计划

  54. 长期奖励计划:现股计划、期股计划、期权计划

  55. 法定福利:社会保险、法定假期、住房公积金

  56. 企业补充福利:收入保障计划(企业年金、集体忍受保险计划、住房援助计划、健康医疗保险计划)、员工服务计划(雇员援助计划、员工咨询计划、教育援助计划、家庭援助计划、家庭生活安排计划、其他福利计划)

  57. 弹性福利计划:附加福利计划、混合匹配福利计划、核心福利计划、标准福利计划

  58. 经营者薪酬:年薪制(准公务员型、一揽子型、非持股多元化型、持股多元化型、分配权型)、股票期权计划

  59. 销售人员薪酬:纯佣金制、基本薪酬加佣金制、基本薪酬加奖金制、基本薪酬加佣金加奖金

  60. 驻外人员薪酬:基本薪酬、激励薪酬、福利

  61. 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内容包括:反映评估、学习评估、工作行为评估、结果评估、投资收益评估

  62. 霍兰德把职业兴趣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63.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64. 劳动力供给弹性: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无弹性、无限弹性

  65. 经济衰退时,家庭的劳动力供给产生两种效应:附加的工人效应、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

  66. 长期劳动力需求:规模效应(产出效应)、替代效应

  67.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作弹性: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

  68. 影响劳动力自身需求工资弹性的因素: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素替代的难易度、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69. 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产业政策

  70. 最低工资立法对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产生两种效应:压缩效应、扩大效应

  71. 要使一份雇用合同具有自我强制性,必须解决的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员工个人的激励、员工群体的激励

  72. 内部劳动力市场克服计时工资的弊端的方法:年功序列工资、晋升刺激、退休金刺激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