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人力资源管理>正文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预习讲义(2)
考试吧(Exam8.com) 2010-11-10 16:59:06 评论(0)条

  第二节 激励理论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预习讲义(2)

  一、需要层次理论

  考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主要观点;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及局限性

  1.马斯洛划分的五层次人类需要★

  (1)生理需要,指对食物、水、居住场所、睡眠等身体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主要针对身体安全(如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安全(如不解雇的承诺,或是舒适的退休计划)的需要,以避免身心受到伤害。

  (3)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例如获得友好和睦的同事。

  (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以及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预习讲义(2)

  2.主要观点:

  (1)人具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有激励作用。

  (3)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

  (4)以上五种层次的需要还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前三个层次为基本需要,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要,因为前三者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

  3.在管理上的应用(简单了解)

  (1)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内在激励。

  (2)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因为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

  (3)该理论还表明,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4.局限性

  五层次需要并不严格呈阶梯关系,不是某种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再有激励作用,也不是只有当低级需要都得到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

  【例题1·单选题】(2007年)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属于第三个层次需要的是( )。

  A.生理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安全需要

  [答案]C

  【例题2·单选题】(2008年)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符的陈述是( )。

  A.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

  B.人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

  C.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之后,个体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D.自我实现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答案]D

  二、双因素理论

  考点: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及在管理上的应用

  赫茨伯格提出,又称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1.内容

  激励因素: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等因素。

  保健因素: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

  传统:满意←—→不满意(具备各种因素,员工满意;不具备,不满意)

  赫茨伯格:

  满意←—→没有满意(具备激励因素,员工满意;不具备,没有满意)

  没有不满意←—→不满意(具备保健因素,员工没有不满意;不具备,不满意)

  2.在管理上的应用

  让员工满意≠防止员工不满意

  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消除不满,却不一定能激励员工;要想激励员工,必须重视员工的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等。

  【例题·案例分析题】(2008年)刘先生是某广告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发现手下员工的士气普遍比较低落,工作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刘先生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内容十分枯燥,每天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工作,缺乏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刘先生决定在设计部每月评选一名工作出色的员工,并给予重奖;但是这项措施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改观;有员工表示,每月优秀员工的评选缺乏客观的指标,无法反映个人的真实工作情况。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设计部员工所关注的是( )。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工资因素

  D.安全因素

  [答案]B

  三、ERG理论

  考点:ERG理论及其在管理上的应用

  1.ERG理论:

  奥尔德佛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修订。提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预习讲义(2)

  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挫折——退化(较高层次需要不能满足时,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2.在管理上的应用:

  多层次需要的激励;不同文化、环境背景下,个体需要的差异。

  【例题·多选题】(2007年)ERG理论认为,人的核心需要包括( )。

  A.生存需要

  B.亲和需要

  C.权力需要

  D.关系需要

  E.成长需要

  [答案]ADE

  四、三重需要理论

  考点:三重需要理论中三种需要的概念;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权力需要与领导的关系、领导的亲和需要对管理的影响(07年案例分析题)

  麦克里兰提出。

  1.三种需要:

  成就需要:个体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

  权力需要: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

  亲和需要: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2.观点:

  (1)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

  --选择适度的风险;

  --有较强的责任感;

  --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在实际中,大公司的杰出的总经理往往没有很高的成就动机。

  (2)权力需要与领导的关系

  喜欢支配、影响别人,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地位和影响力,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景。

  杰出的经理们往往都有较高的权力欲望,而且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其权力需要也越强,越希望得到更高的职位。

  (3)领导的亲和需要对管理的影响

  往往充当被管理者的角色。

  亲和需要强,过分强调管理上的良好关系,会干扰正常的工作程序,因此出色的经理的亲和需要相对较弱。

  【例题1·单选题】(2008年)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出色经理人的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的特点是( )。

  A.成就需要较低、权力需要较低、亲和需要较高

  B.成就需要较低、权力需要较高、亲和需要较低

  C.成就需要较高、权力需要较高、亲和需要较低

  D.成就需要较高、权力需要较低、亲和需要较高

  [答案]B

  【例题2·案例分析题】(2007年)小张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凭着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不懈的努力很快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并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但让公司领导略感意外的是,小张升为主管后虽然依然工作勤恳,但他所管理的部门的整体业绩反而较先前有所下降。通过私下询问,员工们普遍反映小张对下属缺乏适当的管理和激励,他似乎并不关心下属的工作绩效问题。

  1.从小张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具有较高的( )。

  A.亲和需要

  B.安全需要

  C.权力需要

  D.成就需要

  [答案]D

  2.具有小张这种较高需要的入,通常有以下特点( )。

  A.责任感较弱

  B.希望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

  C.喜欢得到及时的反馈情况

  D.经常选择做有适度风险的工作

  [答案]CD

  3.根据麦克里兰提出的需要理论,亲和需求高的人常常( )。

  A.不易受他人影响

  B.在组织中充当管理者的角色

  C.看重能否被他人接受

  D.喜欢能体现其地位的场合

  [答案]C

  五、公平理论

  考点:公平理论的内容;恢复公平的五种方法;公平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

  亚当斯提出。

  1.公平理论的内容:

  (1)人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也关心产出投入比与他人的产出投入比的比较,以判断是否公平。


  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预习讲义(2)

  2.恢复公平的五种方法(员工)

  (1)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

  (2)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

  (3)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4)改变参照对象

  (5)辞职

  3.公平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

  (1)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投入来给与更多报酬,并确保不同的员工投入/产出比大致相同,以保持员工的公平感。

  (2)因为公平感是员工的主观感受,应经常注意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对于有不公平感的员工应予以及时地引导或调整报酬。

  【例题·多选题】(2006年)关于公平理论的陈述,正确的是( )。

  A.员工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比率与他人的相比较,依此进行公平判断

  B.员工比较的是其投入与产出的客观测量结果

  C.员工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其他组织的员工进行比较,这属于纵向比较

  D.员工将自己在不同组织中的待遇进行比较,这属于横向比较

  E.辞职也是一种恢复公平的方法

  [答案]AE

  六、期望理论

  考点:期望理论的内容、模式

  1.主要内容:

  (1)动机是三种因素的产物:

  一个人需要多少报酬(效价);

  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期望);

  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工具)。

  (2)关系式:

  效价×期望×工具=动机

  效价: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程度,是个体得到报酬的愿望的数量表示

  期望: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

  工具: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

  【例题1·单选题】(2008年)员工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称为( )。

  A.效价

  B.动机

  C.期望

  D.工具

  [答案]C

  【例题2·案例分析题】(2008年)刘先生是某广告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发现手下员工的士气普遍比较低落,工作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刘先生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内容十分枯燥,每天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工作,缺乏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刘先生决定在设计部每月评选一名工作出色的员工,并给予重奖;但是这项措施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改观;有员工表示,每月优秀员工的评选缺乏客观的指标,无法反映个人的真实工作情况。

  从期望理论的角度分析,刘先生的激励措施之所以没有效果,问题出在( )因素上。

  A.效价

  B.期望

  C.工具

  D.激励

  [答案]C

  七、强化理论

  考点:强化理论的内容及在管理上的应用

  主要内容:

  (1)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

  (2)是一种行为主义的观点。

  (3)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理状态,而是注重行为及其结果。

  【例题·单选题】(2007年)在众多激励理论中,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而是注重行为及其结果的理论是( )。

  A.目标设置理论

  B.强化理论

  C.能力与机遇理论

  D.认知评价理论

  [答案]B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