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财务报表分析
本章教材结构: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学习要求:
熟悉财务分析的内容
具体内容:
1.含义:财务报表分析,简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并通过财务指标的高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
2.内容:
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
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
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对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增强起着推动作用。
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学习要求:
1.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骤,比率分析法中常用的比率
2.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和资料来源、比较分析法中的指标评价标准
具体内容: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
第一,明确分析目的,制定分析工作计划;
第二,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第三,根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计算有关财务指标;
第四,做出分析结论,提出分析报告。
二、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一).比率分析法:相关联项目比较,计算关联项目的比率。
常用的三种比率: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效率比率。
相关比率: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比较所得的相关数值的比率。
结构比率:某项目数值占各项目总和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效率比率: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活动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二).比较分析法: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1.按比较对象,可分为:绝对数比较分析、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
2.按比较标准,可分为: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比较,本期指标同上期指标比较;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
该方法要注意所用指标的可比性。
常用的评价标准:公认指标、行业指标、本企业目标指标、历史指标。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利用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对于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时,可计算动态比率指标,由于选择的基期不同,可以有两种方法:
定基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环比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例题1:课后题第12题】动态比率是财务报表及有关财会资料中某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这类比率可分为( )。
A相关比率 B 结构比率 C环比比率 D定基比率 E相对比率
答案:CD
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
学习要求:
掌握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的含义、作用及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
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
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
分析各指标时:要注意发生的经济业务对指标的影响:
(1)流动比率>1时:
如果某项业务导致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增加相等金额,则流动比率下降。
如果某项业务导致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减少相等金额,则流动比率上升。
例:流动比率为2:1,如果分子分母同时增加1,则流动比率为3:2,下降;
流动比率为3:2,如果分子分母同时减少1,则流动比率为2:1,上升。
(2)流动比率<1时
如果某项业务导致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增加相等金额,则流动比率上升。
如果某项业务导致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减少相等金额,则流动比率下降。
例:流动比率为2:3,如果分子分母同时增加1,则流动比率为3:4,上升;
流动比率为2:3,如果分子分母同时减少1,则流动比率为1:2,下降。
其他比率也是同一道理。
【例题2:08年单选】在计算速动比率时,要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原因是()。
A.存货的价值较大
B.存货的质量不稳定
C.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
D.存货的未来销路不定
答案:C
【例题3:课后练习289页第8题】
某公司是一个有较多未分配利润的工业企业。下面是上年度发生的几笔经济业务,在这些业务发生前后速动资产都超过流动负债。请回答以下问题:
(1)长期债券投资提前变卖为现金,将会( )
A对流动比率的影响大于对速动比率的影响
B对速动比率的影响大于对流动比率的影响
C影响速动比率但不影响流动比率
D影响流动比率但不影响速动比率
答案:B
解析:速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速动比率大于1,流动比率也大于1,由于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存货,所以流动比率要大于速动比率。
此类型的题目回答时最好举例
如:假定流动比率是2:1;速动比率是1.5:1,长期债券投资提前变卖为现金导致现金增加,流动资产、速动资产都增加相同的数,假设增加1,流动负债不变, 则:
流动比率=2+1=3,由原2变为3,增长了50%;
速动比率=1.5+1=2.5,由原1.5变为2.5,增长了66.67%;
所以:对速动比率的影响大于对流动比率的影响,选择B
(2)将积压的一部分存货核销作为损失,将会( )
A降低速动比率 B 增加营运资本
C 降低流动比率 D降低流动比率,也降低速动比率
答案:C
解析:该业务导致存货减少,损失增加。但不影响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结果是流动比率下降,速动比率不变。营运资本减少(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收回当期应收账款若干将会( )
A增加流动比率 B 降低流动比率 C不改变流动比率 D降低速动比率
答案:C
解析:此业务导致应收账款减少、现金增加,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都不变,所以不改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4)赊销原材料若干将会( )
A增大流动比率 B 降低流动比率
C降低营运资本 D增大营运资本
答案:B
解析:此业务导致存货增加、流动负债增加;由于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增加,流动比率的分子分母同时增加相同的数,分数值降低,所以流动比率下降;速动资产不变,流动负债增加,所以速动比率下降;营运资本不变。
(5)偿还应付账款若干将会( )
A增大流动比率,不影响速动比率
B增大速动比率,不影响流动比率
C增大流动比率,也增大速动比率
D降低速动比率,也降低流动比率
答案:C
解析:此业务导致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减少相同的数额。由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大于1,分子分母同时减少的情况下,分数值增加。
【例题4:2006年单选试题】在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中,速动比率维持在( )较为理想。
A.1:2 B.1:1
C.2:1 D.4:1
答案:B
【例题5:2006年单选试题】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中,流动比率反映的是( )。
A.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B.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C.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D.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答案:A
解析:B应对应“已获利息倍数”;C对应“现金比率”;D对应“资产负债率”
【例题6:2005年单选试题】下列各项中,影响企业流动比率却不影响其速动比率的因素是( )。
A.企业的存货增加
B.从银行提取现金
C.偿还应付账款
D.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答案:A
【例题7:04、07年多选试题】下列各项属于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A, 净资产总额 B, 资产负债率
C, 流动比率 D, 总资产周转率
E, 利润总额
答案:BC
【例题8:2007年单选试题】下列指标中,属于反映偿债能力的是( )。
A.普通股每股收益
B.市盈率
C.资产负债率
D.总资产周转率
[答案]C
【例题9:2003年单选】.某公司2002年年初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1.若该公司计划2002年年末所有者权益为5000万元,并使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提高5个百分点,则该公司2002年年末资产负债率为( )。
A.48.72% B.49.78%
C.50.00% D.51.22%
答案:D
解析:产权比率反映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所以2002年年末的产权比率为:1+5%=105%
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5000=105%
所以:负债=5250万元
2002年年末资产总额=5250+5000=10250万元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5250/10250=51.22%
本题若没有给2002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可以通过:
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来计算
105%=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所以,资产负债率=51.22%
【例题10:课后题第6题】某公司“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2000元,此时注销一笔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300元,假设注销前的流动比率为X,注销这笔账款后的流动比率为Y,X与Y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 X>Y B X=Y C X
答案:B
解析:注销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反映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准备减少,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等于应收账款余额减去坏账准备,所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不变,流动比率不变。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具体指标包括: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这几个指标都是在数值上越大,资金利用效果越高,则企业营运能力越强。
具体公式:
1、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退回、转让和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不扣除坏账准备。
2.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3.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余额
【例题11:2005、2008年单选题】以下指标中,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的是( )。
A.流动比率 B.资产总额
C.总资产周转率 D.利润总额
答案:C
【例题12:2006、2008年多选题】下列各项指标中,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是( )。
A.存货周转天数B.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C.已获利息倍数D.市盈率
E.现金比率
答案:AB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1.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业务收入
业务收入中不包括企业发生和正常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利润,如投资收益。
2、主营业务净利润率 =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及税金。
3.资本收益率= 净利润/实收资本(股本)
反映企业资本的盈利能力,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包括影响净利润的各项因素,还有就是企业负债经营的规模。在不明显增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该项指标的高低。
4.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注: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母不同,所有者权益范围要大于实收资本。
该指标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在我国是上市公司对外必须披露的信息内容之一,也是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进行再融资的重要依据。
5.资产净利润率 =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用于衡量运用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
6.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反映普通股每股的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
7.市盈率 = 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
该指标越高, 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通常认为该指标在5――20之间是正常的,当人们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或提高利率时,股票的市盈率普遍下降;当人们预期公司利润将增长时,市盈率通常会上升;债务比重大的公司,股票市盈率通常较低。
8.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 / 期初所有者权益
反映资本保全和增值的情况,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
【例题13:2004年单选题】资产净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能力的指标。
A,偿债 B,盈利 C,发展 D,营运
答案:B
【例题14:2005年单选试题】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企业( )的指标
A.偿债能力
B.盈利能力
C.资产变现能力
D.营动能力
答案:B
【例题15:2003年单选试题】某企业本年度的年平均资产总额为2 000万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净额700万元,实现净利润112万元,当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则该企业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
A.5.6% B.9.3%
C.16% D.14%
答案:D
解析:平均负债总额=2000×60%=1200万元
所以平均所有者权益=2000-1200=800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112/800×100%=14%
【例题16:课后题第11题】某企业2008年报披露的每股收益为1.15元,该企业股票2009年4月10日开盘时的市盈率为35,收盘时的市盈率为40,则该股在4月10日的收盘价为( )
A 40.25元 B 46元 C 25元 D 38元
答案:B
解析:收盘时市盈率=收盘价/每股收益=40,所以收盘价=40*1.15=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