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工商管理>正文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9)
考试吧(Exam8.com) 2010-08-26 17:40:02 评论(0)条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2010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讲义

  【例题1·单选题】当财务杠杆系数和营业杠杆系数分别为1.5和2时,则总杠杆系数为( )。

  A.3

  B.2.25

  C.1.5

  D.4

  解析:A。说明该公司的销售额(营业额)增长l倍时,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以3倍速度增长。

  【例题2·单选题】营业杠杆系数(DOL)、财务杠杆系数(DFL)和总杠杆系数(DTL)之间的关系是( )。

  A.DOL=DTL×DFL

  B. DFL=DTL×DOL

  C.DTL=DOL×DFL

  D. DTL= DOL÷DFL

  解析:C

  三、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其中重要的是负债资金的比率问题。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有:净收益观点、净营业收益观点和传统观点。

  1.净收益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

  2.净营业收益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多少,比例的高低,与公司的价值没有关系。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因素,应该是公司的净营业收益。

  3.传统观点

  按照这种观点,增加债权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权资本规模必须适度。

  (二)MM资本结构理论

  1.MM资本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

  MM资本结构理论的基本结论:在符合该理论的假设之下,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实际资产,而不是其各类债权和股权的市场价值。MM资本结构理论得出的重要命题有两个:

  命题l——无论公司有无债权资本,其价值等于公司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额(息税前利润)按适合该公司风险等级的必要报酬率(综合资本成本率)予以折现。

  命题Ⅱ——利用财务杠杆的公司,其股权资本成本率随筹资额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随债权资本比例的上升而增加。所以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2.MM资本结构理论的修正观点

  该观点也有两个重要命题:

  命题l——MM资本结构理论的公司所得税观点:有债务公司的价值等于有相同风险但无债务公司的价值加上债务的税上利益。按照修正的MM资本结构理论,公司债权比例与公司价值成正相关关系。

  命题Ⅱ——MM资本结构理论的权衡理论观点:随着公司债权比例的提高,公司的风险也会上升,由此会增加公司的额外成本,降低公司的价值。因此,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节税利益和债权资本比例上升而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与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三)新的资本结构理论

  1.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指出,随着公司债权资本的增加,公司债务的违约风险增加,债权人的监督成本随之提升,债权人会要求更高的利率。这种代理成本最终由股东承担,公司资本结构中债权比率过高会导致股东价值的降低。这种资本结构的代理成本理论仅限于债务的代理成本。

  2.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可以通过调整资本结构来传递有关获利能力和风险方面的消息,以及公司如何看待股票市场的信息。

  公司被低估时会增加债权资本;反之,公司价值被高估时会增加股权资本。

  3.啄序理论

  该理论认为公司倾向于首先采用内部筹资,因之不会传导任何可能对股价不利的信息;如果需要外部筹资,公司将先选择债权筹资,再选择其他外部股权筹资,这种筹资顺序的选择也不会传递对公司股价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按照啄序理论,不存在明显的目标资本结构。

  【例题·多选题】西方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 )。

  A.净收益理论

  B.净营业收益理论

  C.传统观点

  D.代理成本理论

  E.信号传递理论

  解析:ABC

  四、筹资决策方法

  (一)定性分析

  1.企业财务目标的影响分析

  (1)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在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在财务风险适当的情况下合理地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尽可能地降低资本成本,以提高企业的净利润水平。

  (2)股票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在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中以股票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需要在财务风险适当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公司债权资本比例,尽可能地降低综合资本成本,通过增加公司的净利润而使股票的市场价格上升。

  (3)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它综合了利润最大化和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公司在资本结构决策中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应当在适度财务风险条件下合理确定债权资本比例,尽可能地提高公司的总价值。

  2.投资者动机的影响分析

  债权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动机主要是在按期收回投资本金的条件下获取一定的利息收益。股权投资者的基本动机是在保证投资本金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股利收益并使投资价值不断增值。

  3.债权人态度的影响分析

  如果企业过高地安排债务融资,贷款银行未必会接受大额贷款的要求,或者只有在担保抵押或较高利率的前提下才同意增加贷款。

  4.经营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如果企业的经营者不愿让企业的控制权旁落他人,则可能尽量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来增加资本,而不发行新股增资。

  5.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的影响分析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较差,则可以主要通过留存收益来补充资本;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越强,越会更多地进行外部融资,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债权资本。

  6.税收政策的影响分析

  通常企业所得税税率越高,借款举债的好处越大。税收政策对企业债权资本的安排产生一种刺激作用。

  7.资本结构的行业差别分析

  (二)定量方法

  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即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使其预期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同时使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例题·单选题】最佳资本结构是指( )。

  A.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B.企业目标资本结构

  C.加权平均或综合资本成本最高的目标资本结构

  D.加权平均或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解析:D

  1.资本成本比较法

  资本成本比较法是指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测算可供选择的不同资本结构或筹资组合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

  2.每股利润分析法

  每股利润分析法是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测算公式如下:


  当企业的实际EBIT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处的息税前利润时,利用报酬固定型筹资方式筹资较为有利。反之则相反。报酬固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负债和优先股股利,报酬不固定的就是发型普通股股票。

  【例题1·多选题】利用每股利润分析法计算某公司普通股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处的息税前利润为600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盈利能力EBIT大于60000元时,利用负债筹资较为有利。

  B.当盈利能力EBIT小于60000元时,利用负债筹资较为有利。

  C.当盈利能力EBIT大于60000元时,利用普通股筹资为宜。

  D.当盈利能力EBIT小于60000元时,利用普通股筹资为宜。

  E.当盈利能力EBIT小于60000元时,利用银行借款筹资为宜

  解析:AD

  【例题2·案例题】(2005年试题)某公司因生产发展需要再筹资50万元。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1)增发25000股普通股,每股发行价为20元;(2)发行债券50万元,债券年利率10%。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目标为40万元,所得税率为33%,该公司筹资后的利润状况见下表:

项目

增发普通股

发行债券

预计息税前利润
减:利息
税前利润
减:所得税(33%)
税后利润
普通股股数

400 000
10 000
90 000
128 700
261 300
45 000股

400 000
60 000
340 000
112 200
227 800
20 000股

  (1)该公司发行债券的每股利润与增发普通股的每股利润相差( )元。(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A.3.6

  B.4.4

  C.5.1

  D.5.6

  解析:D。发行债券的每股利润227 800/20 000=11.4元;增发普通股的每股利润261 300/45 000=5.8元,相差11.4-5.8=5.6元

  (2)发行债券与增发普通股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处的息税前利润为( )元。

  A.90 000

  B.100 000

  C.200 000

  D.250 000

  解析:B

  五、公司上市筹资

  (一)公司上市动机

  1.可获取巨大股权融资的平台

  2.提高股权流动性。

  3.提高公司的并购活动能力。

  4.丰富员工激励机制。

  5.提高公司估值水平。

  6.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7.如境外上市,可满足公司对不同外汇资金的需求,提升公司国际形象和信誉,增加国际商业机会。

  (二)公司上市方式

  公司上市方式有自主上市和买壳上市两种。

  自主上市是指企业依法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或依法新组建起股份有限公司后,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开发行股票,从而成为上市公司的上市模式。

  自主上市的好处:

  1.改制和上市重组过程,能够使公司获得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平台,并能够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明确业务发展方向,为公司日后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改制、建制、上市重组通常发生在企业内部或关联企业,整合起来相对容易。

  3.在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环节会筹集到大量资金,并获得大量的溢价收入。

  4.上市过程不存在大量现金流支出,因为不存在购买其他企业股权的行为。

  5.大股东的控股比例通常较高,容易实现绝对控股。

  自主上市的不利之处:

  1.改制、建制、上市重组、待批、辅导等过程繁杂,需要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2.自主上市门槛较高。

  3.整个公司的保密性差。

  所谓的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利用反向收购方式注入自己的相关资产,最后通过合法的公司变更手续,使非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

  与直接上市相比,买“壳”上市的好处表现在:

  1.速度快。

  2.不需经过改制、待批、辅导等过程,程序相对简单。

  3.保密性好于直接上市。

  4.有巨大的广告效应。

  5.借亏损公司的“壳”可合理避税。

  6.可作为战略转移或扩张(产业转型、产业扩张)的实施途径。

  买“壳”上市的不利之处表现在:

  1.整合难度大,特别是人事整合和文化整合。

  2.不能同时实现筹资功能。

  3.通常有大量现金流流出。

  4.由于实施绝对控股难度大,成本高,入主后通常只能达到相对控股。

  5.可能面临“反收购”等一些变数。

  【例题·多选题】与直接上市比,买壳上市的好处是( )。

  A.筹集更多的权益资金

  B.能获得绝对控制权

  C.速度快

  D.借亏损公司的“壳”可合理避税

  E.可作为战略转移或扩张(产业转型、产业扩张)的实施途径

  解析:CDE

  (三)公司上市地的选择

  公司可选择在境内上市,也可选择在境外上市。境外上市的好处体现在:

  1.有利于打造国际化公司。

  2.有利于改善公司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

  3.有利于实施股票期权。

  4.上市核准过程透明,上市与否、时间安排清楚。

  5.融资额大,没有相应再融资约束。

  6.能够筹集外币。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