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经济师

考试吧>经 济 师>复习指导>中级经济基础>正文
2010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精讲讲义(14)
考试吧(Exam8.com) 2010-08-26 17:27:10 评论(0)条

  第14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大纲要求:

  掌握财政政策的功能、目标和工具的内容

  理解财政政策的类型

  具体内容:

  (一)、财政政策的功能

  1、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

  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2、财政政策的功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

  (1)导向功能: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调整人们的物质利益,进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引导国发经济运行。

  ①提出明确的调节目标:

  如经济增长低迷、处于通货紧缩时,财政政策要确定支持经济增长回升的目标

  ②通过利益机制引导和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如政府为了扩大社会投资规模,就要通过折旧、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私人投资。

  (2)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等出现的某些失衡状况的调节和制约。

  调节社会分配关系:

  如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协调各地区间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

  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标准,调节个人间的收入水平

  ②财政政策工具相互配合有效发挥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

  (3)控制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企业和居民等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实现对经济社会的有效控制。

  (4)稳定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供求平衡

  ①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措施,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

  ②在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例题1--课后题第12题】财政政策的功能包括( )。

  A.导向功能

  B.协调功能

  C.统筹功能

  D.管理功能

  E.稳定功能

  答案:ABE

  解析:财政政策功能:协调、导向、稳定、控制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政府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1、促进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衡量资源充分利用的一个指标,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通常用失业率表示

  2、物价基本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收支、资本项目流入流出的差额之和为零,它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综合平衡。

  经常项目:也称贸易项目,是指一国的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和出口

  资本项目:是指一国资本的流入和流出

  (1)经常项目平衡亦称贸易平衡,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进口等于出口。

  若出口大于进口,国际贸易有顺差

  若进口大于出口,国际贸易有逆差

  (2)资本项目平衡是指资本流入等于资本流出。

  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资本项目有盈余

  资本流入小于资本流出,资本项目有赤字

  4、经济稳定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

  经济稳定增长,决定于两个源泉,即

  一是生产要素的增长

  二是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程度。

  【例题2--课后题第15题】我国财政政策目标包括( )。

  A.促进充分就业

  B.物价基本稳定

  C.预算收支平衡

  D.国际收支平衡

  E.经济稳定增长

  答案:ABDE

  第二节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学习要求:

  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掌握财政政策的分类

  具体内容: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1.预算政策--------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

  ①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用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的做法扩大社会总需求

  ②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用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抑制社会总需求

  ③当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时,政府一般实行中性预算平衡政策,保持预算收支规模基本平和。

  2.税收政策:

  (1)税收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①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通过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等途径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避免经济过热发展;

  ②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实行更多税收优惠等途径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税收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整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的起征点和免征额等途径,起到减少高收入者可支配收入的效果,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

  3.公债政策:

  (1)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改变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状况,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

  期限越短,流动性越高;期限越长,流动性越低。

  (2)通过国债发行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

  4.公共支出政策

  公共支出是指政府用于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主要包括:

  (1)狭义的购买性支出:政府进行日常事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劳务支出,即政府的消费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5.政府投资政策

  (1)通过调整财政投资规模,可以影响社会总供求和未来社会总供给,从而影响社会供求总量。

  (2)通过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可以对经济结构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

  ①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财政可以通过降低投资支出水平,抑制社会总需求;

  ②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财政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支出水平,扩大社会总需求。

  ③当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但总供求结构存在问题时,财政可减少对过热行业的投资,增加对薄弱环节的投资,使社会总供求在结构上保持协调。

  6.补贴政策

  (1)财政补贴政策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①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财政补贴支出,使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抑制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抑制社会总需求;

  ②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支出,使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鼓励企业和个人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

  (2)财政补贴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例题3--2006年多选】在经济萧条时,财政可以通过( )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A.减少福利补贴支出

  B.增加政府采购

  C.降低税率

  D.提高税率

  E.提高财政补贴

  答案:BCE

  解析:经济萧条时就要刺激经济发展,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从而扩大需求。

  【例题4--课后题第13题】财政政策工具有( )。

  A.预算

  B.税收

  C.利率

  D.公债

  E.补贴

  答案:ABDE

  【例题5--课后题第14题】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

  A 缩小财政支出

  B 扩大财政支出

  C 降低税率

  D提高税率

  E 减少财政补贴

  答案:ADE

  解析: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就要采取措施抑制社会总需求,缩小财政支出、提高税率、减少财政补贴都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

  二、财政政策类型

  1.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

  经济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减少,税基相对缩小,适用的累进税率相对下降,税收会自动减少。

  ②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经济衰退时,领取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标准的人数增加,政府福利支出自动增加,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持续下降。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该政策又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①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

  ②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收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繁荣时期,通过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2.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扩张政策: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扩大需求。

  (2)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小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手段抑制社会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也称为均衡性财政政策: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例题6--07.05年单选】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这是根据( )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

  A.作用空间

  B.作用时间

  C.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

  D.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功能

  答案:D

  【例题7--04年单选】西方学者汉森提出的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通过财政投资来启动社会需要,使经济恢复活力。这种政策通常被认为是( )的财政政策。

  A.简单规则

  B.适度从紧

  C.自动稳定

  D.相机抉择

  答案:D

  解析:相机选择财政政策包括汲水财政政策和补偿财政政策

  【例题8--课后题第2题】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实行旨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被称为( )财政政策。

  A.扩张性

  B.紧缩性

  C.中性

  D.自动稳定

  答案:C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理解

  【补:“松”的政策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

  “紧”的政策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税、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

  具体应该采取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一般而言,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类型

  (1)“双松”搭配类型: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

  使社会总需求扩大,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也会带来通货膨胀风险。

  (2)“双紧”搭配类型: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

  有效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也可能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3)“松紧”搭配类型

  ①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的组合

  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②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的组合。

  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大量的财政赤字。

  【例题9--07年单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双紧”类型,适合于( )时采用。

  A.经济中出现严重通货紧缩

  B.经济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C.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

  D.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答案:B

  第三节我国财政政策实践

  大纲要求:

  掌握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及政策的主要内容。

  掌握2008年第四季度启动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

  具体内容:

  我国在1993年实施了适度从紧(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从1998年开始实施了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稳健(中性)财政政策。

  从2008年第4季度开始实施了新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1993-1997年,为了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亦即紧缩性财政政策

  主要内容:

  注意:建立新型税制,完善税收政策,主要表现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指导思想,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流转税制度。

  (二)、积极财政政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也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

  (1)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防范金融风险,并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创造条件。

  (3)调整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

  (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5)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6)完善非税收政策,规范收费制度,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费项目,减轻社会负担,优化投资和消费环境。

  三、稳健财政政策

  我国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亦即中性财政政策

  主要内容: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1)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也不明显缩小,坚持松紧适度,目的在于向社会传递宏观调控导向,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2)调整结构:就是在对财政支出总量不做过大调整的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

  (3)推进改革:大力深化和支持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4)增收节支:通过完善税收政策、强化税收征管、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现财政稳定增长;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合理控制财政支出;通过支出政策完善和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财政政策的良性运行提供有利保障。

  四、启动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

  实施背景: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与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环境、所处发展阶段、发展思路和调控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大、范围广。

  政策实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外部市场需求放缓等。

  政策内容有新的变化:98年主要以投资为主,而这次除扩大投资外还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等。

  政策调控的手段多。将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组合综合使用。

  2、主要内容

  (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2)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

  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投资和扩大内需。

  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

  (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4)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是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例题10--2007年多选】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

  A.控制赤字

  B.增发国债

  C.调整结构

  D.推进改革

  E.增收节支

  答案ACDE

  【例题11--2004年单选】1998以来,我国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 )。

  A.提高税率

  B.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C.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

  D.增发国债

  答案:D

  【例题12--课后题第5题】我国在1993年至1997年期间,为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成功地实施了( )。

  A.积极的财政政策

  B.稳健的财政政策

  C.中性的财政政策

  D.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答案:D

  【例题13--课后题第6题】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改革,建立了以( )为主体,以消费税、营业税为补充的流转税制度。

  A.增值税

  B.所得税

  C.产品税

  D.关税

  答案:A

  【例题14--课后题第9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稳健财政政策内容的是( )。

  A.扩大赤字

  B.扩大就业

  C.增收节支

  D.扩大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

  答案:C

  【例题15—单选】从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其中( )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A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

  B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C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D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答案:D

  解析: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展开全文

经济师万题库

更多
中级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基础
已有24662439人做题
下载
中级工商管理
中级工商管理
已有4123750人做题
下载
中级人力资源
中级人力资源
已有4122824人做题
下载

经济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经济师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