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我国衡量银行机构流动性的指标有()。
A.资本利润率
B.成本收入比
C.流动性比率
D.流动性缺口
E.流动负债依存度
162. 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时,核心资本的扣除项包括()。
A.商誉
B.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资本投资的30%
C.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资本投资的50%
D.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的50%
E.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的30%
163. 下列属于附属资本的是()。
A.重估储备
B.可转换债券
C.一般准备
D.实收资本
E.长期次级债券
164. 核心资本包括()。
A.普通股
B.优先股
C.资本公积
D.少数股权
E.未分配利润
165. 银行监管的基本方法是()。
A.现场检查
B.分业监管
C.集中监管
D.非现场监测
E.市场准入
166. 银行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
A.市场竞争监管
B.市场准入监管
C.市场运营监管
D.市场准则监管
E.市场退出监管
167. 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适度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独立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E.重要性原则
168. 我国对于证券公司的监管框架主要包括()。
A.审批制转向审核制的市场准入制度
B.证券公司经营风险防范机制
C.对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管机制
D.证券公司市场退出制度
E.市场准则监管
169. 最基本的风险缓冲基金是()。
A.保证金
B.年金
C.准备金
D.保险保障基金
E.资本金
170. 对银行机构流动性监管的内容有()。
A. 流动性保持在适度水平
B. 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
C. 监测银行机构的资产变化情况
D. 银行经营理念的变化
E. 银行人事安排的变动
171. 国际上通行的“骆驼评级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A.资本充足性
B.资产质量
C.经营管理能力
D.市场敏感性
E.负债质量
172. 处置倒闭银行的措施主要有()。
A.收购
B.兼并
C.中央银行救助
D.依法结算
E.银行同业救助
173. 我国衡量银行收益合理性的监测指标包括()。
A.成本收入比不应高于35%
B.不良贷款率不得高于4%
C.资产利润率不应低于0.6%
D.资本利润率不应低于11%
E.流动性缺口率不应低于-10%
174.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在我国衡量资产安全性的指标有()。
A. 不良资产率
B. 不良贷款率
C.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D.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E. 成本收入比
175. 市场准入监管包括()。
A.审批资本充足率
B.审批注册机构
C.审批注册资本
D.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E.审批业务范围
17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银行监管重要支柱是()。
A.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B.流动性约束
C.外部监管
D.市场约束
E.最低资产规模
177.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迄今为止共通过了近20项决议,制定了120多个公开文件,其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文件是()。
A.《证券监管目标和原则》
B.《关于协商、合作及信息交流的多变备忘录》
C.《证券公司管理办法》
D.《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
E.《证券公司检查办法》
178. 《证券监管目标和原则》中提出的证券监管原则有()。
A.集合投资组合的原则
B.监管合作的原则
C.证券监管执行的原则
D.审慎监管原则
E.自律的原则
179. 《证券监管目标和原则》列出的证券监管的三项目标是()。
A.完全消除风险
B.实现利润最大化
C.保护投资者
D.确保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
E.减少系统风险
180.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机制主要有()。
A. 信息交换
B. 政策的相互协调
C. 危机管理
D. 联合行动
E. 各国独立监管
181. 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 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和规模的迅速扩张
B. 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
C. 金融市场的全球联动
D. 金融资本的频繁跨国流动
E. 金融深化
182. 能引起货币升值的因素有()。
A.国际收支顺差
B.相对通货紧缩
C.相对通货膨胀
D.国际收支逆差
E.市场预期货币升值
183. 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物价的相对变动
B.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
C.市场预期的变化
D.企业活动
E.政府干预汇率
184. 利率平价说反映了()之间的关系。
A.物价水平
B.远期汇率
C.通货膨胀率
D.即期汇率
E.短期利率
185.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目前的汇率安排主要有()。
A.货币局制
B.爬行盯住汇率制
C.单独浮动
D.自发的固定汇率安排
E.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
186. 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的制度是()。
A.公司制
B.会员制
C.撮合成交
D.集中清算
E.询价成交
187. 一国要实现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A.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B.足够的资金数量
C.稳健的金融体系
D.弹性的汇率制度
E.必须是资本主义国家
188. 一般来说,各国进行外汇管理的目的包括()。
A.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B.稳定本币汇率
C.防止资本外逃,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D.有效利用外汇资金,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E.减少外汇储备
189. 世界各国用来监测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指标主要有()。
A.投资收益率
B.负债率
C.债务率
D.偿债率
E.短期债务率
190.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定义,计入我国外债口径的有()。
A.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B.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
C.国际金融租赁
D.外国企业贷款
E.卖方信贷
191. 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
A.经济开放程度
B.对外经济、政治、军事等诸方面联系的特征
C.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D.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E.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192. 根据汇率适用的外汇交易背景,可以将汇率分为()。
A. 即期汇率
B. 远期汇率
C. 双边汇率
D. 有效汇率
E. 实际有效汇率
193. 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有()。
A. 影响经济增长
B. 影响产业竞争力
C. 影响产业结构
D. 影响外汇储备
E. 影响国际收支
194. 汇率理论主要有()。
A.国际借贷说
B.汇兑心理说
C.利率平价说
D.购买力评价说
E.流动偏好理论
195. 国际收支的本质特征是()。
A.国际收支是存量概念
B.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的发生额
C.国际收支是一个收支的概念
D.国际收支是一个总量的概念
E.国际收支是一个国际的概念
196. 经常项目收支包括()。
A.证券投资
B.单方转移收支
C.直接投资
D.要素报酬收支
E.贸易收支
197.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账户包括()。
A.储备资产
B.直接投资
C.资本转移
D.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
E.经常转移
198. 根据产生的原因,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
A.收入性不均衡
B.货币性不均衡
C.周期性不均衡
D.结构性不均衡
E.综合性不均衡
199. 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的组合的情形包括()。
A.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
B.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顺差
C.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
D.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E.内部均衡与外部不均衡
200. 紧的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体现在()。
A. 产生需求效应,使得进口需求下降
B. 产生价格效应,导致价格下跌
C. 产生利率效应,导致利率提升,阻碍资本流出
D. 扩大需求效应
E. 价格上涨限制出口
201.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
A. 弹性说
B. 吸收说
C. 货币说
D. 政策搭配说
E. 购买力平价说
202. 国际储备的构成有()。
A.本币存款
B.黄金储备
C.外汇储备
D.普通提款权
E.特别提款权
203.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有()。
A.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世界银行
B.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客体是欧洲货币
C.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
D.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居民
E.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欧洲银行
答案:
161.
[答案] CDE
[解析] 参见教材279页。
162.
[答案] ACD
[解析] 参见教材277页。
163.
[答案] ABCE
[解析] 参见教材277页。
164.
[答案] ACDE
[解析] 参见教材277页。
165.
[答案] AD
[解析] 参见教材280—281页
166.
[答案] BCE
[解析] 参见教材275页。
167.
[答案] BCDE
[解析] 参见教材P279—280
168.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284
169.
[答案] AD
[解析] 参见教材285页。
170.
[答案] ABC
[解析] 参见教材P278
171.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281
172.
[答案] ABD
[解析] 参见教材P280
173.
[答案] ABD
[解析] 参见教材P279
174.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278
175.
[答案] BCDE
[解析] 参见教材P276
176.
[答案] ACD
[解析] 参见教材P293
177.
[答案] AB
[解析] 参见教材P294
178.
[答案] ABCE
[解析] 参见教材P294
179.
[答案] CDE
[解析] 参见教材P294
180.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291
181.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290
182.
[答案] ABE
[解析] 参见教材P301。
183.
[答案] ABCE
[解析] 参见教材301—302页
184.
[答案] BDE
[解析] 参见教材304页
185.
[答案] ABCE
[解析] 参见教材P307。
186.
[答案] BCD
[解析] 1994年4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采用会员制、实行撮合成交、集中清算制度,并体现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参见教材P308
187.
[答案] ACD
[解析] 参见教材327页
188.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326
189.
[答案] BCDE
[解析] 参见教材329—330页
190.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329页
191.
[答案] ACDE
[解析] 参见教材307页。
192.
[答案] AB
[解析] 参见教材P299
193.
[答案] ABC
[解析] 参见教材P303
194.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303
195.
[答案] BCDE
[解析] 参见教材P310
196.
[答案] BDE
[解析] 参见教材P310
197.
[答案] CD
[解析] 参见教材P310
198.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311
199.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312
200.
[答案] ABC
[解析] 参见教材P312
201.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P313—314
202.
[答案] BCDE
[解析] 参见教材P316
203.
[答案] BCE
[解析] 参见教材P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