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主要进行分组整理的数据是()。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品质数据
D.数值型数据
2. 总人口数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是()。
A.比例
B.比率
C.平均数
D.极差
3. 根据某市人口普查的结果,该市男性占总人口的52%,女性占总人口的48%,那么人口的性别比为()。
A.100︰106.74
B.93.67︰100
C.108.33︰100
D.100︰93.67
4. 条形图纵置时也称为()。
A.直方图
B.折线图
C.柱形图
D.圆形图
5. ()是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
A.频数分布
B.累积频率
C.数据分组
D.组距分组
6. 某组中,最大值为50,最小值为12,极差为()。
A.38
B.18
C.20
D.12
7. 如果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为75,最小值为15,这组数据分为4组,那么每组的组距是()。
A.15
B.25
C.60
D.75
8.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叫做()。
A.组数
B.组中值
C.极差
D.组距
9. 在组距分组中,上限与下限的差值称为()。
A.组数
B.极差
C.组距
D.组中值
10. 在统计分组时为了解决“不重”的问题,习惯上规定()。
A.不能遗漏
B.上组限不在内
C.下组限不在内
D.组限值必须用整数表示
11. 关于统计表的设计,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
B.一张填好的统计表可以出现空白单元格
C.表中的数据一般是右对齐
D.行标题之间通常不必用横线隔开
12. 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
A.柱形图
B.折线图
C.直方图
D.扇形图
二、多项选择题
1. 分类数据选用的图示方法是()。
A.条形图
B.折线图
C.直方图
D.圆形图
E.散点图
2. 顺序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
A.折线图
B.直方图
C.扇形图
D.累积频率分布图
E.累积频数分布图
3. 确定组限时应注意()。
A.应取得美观些
B.按数字偏好,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且一般要用整数表示
C.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开口组
D.第一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大一点
E.最后一组的上限值应比最大的观察值小一点
4. 关于组距分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划分的组数越多越好
B.划分的组数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
C.统计分组习惯上规定“下组限不在内”
D.它适用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情况
E.它适用于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5. 组距分组适用于()。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分类数据
D.变量值较多
E.变量值较少
6. 统计表一般包括()。
A.表头
B.表尾
C.列标题
D.行标题
E.数字资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192。
2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193。
3
[答案] C
[解析] 52%:48%=X:100,解得X=108.33。
4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193。
5
[答案] D
[解析] 参见教材P196。
6
[答案] A
[解析] 将最大的观察值与最小的观察值相减,便得到极差,即50-12=38,因此选B。参见教材P197。
7
[答案] A
[解析] 极差=75-15=60,组距=极差/组数=60/4=15,参见教材197页。
8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197。
9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197。
10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198。
11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200。
12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198。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 AD
[解析] 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条形图和圆形图,条形图纵置就是柱形图。故选AD。参见教材P193。
2
[答案] DE
[解析] 顺序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累积频数分布图或累积频率分布图。参见教材P195。
3
[答案] ABC
[解析] 参见教材P197。
4
[答案] BE
[解析] 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组距分组;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故选BE。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参见教材P196。
5
[答案] AD
[解析] 组距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参见教材P196。
6
[答案] ACDE
[解析] 参见教材P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