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领导行为
本节主要内容:

考点:领导的含义;有关领导的理论,包括特质理论、改变型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路径——目标理论、权变理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理论
领导的含义:是一种影响群体、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
一、特质理论
主要观点:
领导者具有某些固定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先天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领导。如:智慧、支配性、自信、精力充沛等等。
二、改变型领导理论
伯恩斯将领导分成两种类型:交易型和改变型。
1. 交易型:
(1)强调任务的明晰度、工作的标准和产出。
(2)关注任务的完成和员工的顺从。
(3)更多依靠组织的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来影响员工的绩效。
2. 改变型:
(1)通过更高的理想和组织价值观来激励他的追随者们。
(2)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更多地通过自己的领导风格影响员工和团队的绩效。
交易型领导和改变型领导的特征和方法
三、魅力型领导理论
1.罗伯特·豪斯提出。
2.魅力型领导者:具有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以及使用个性化风格。
3.主要观点:
(1)其追随者认同该领导及其任务,表现出对领导者的高度忠诚和信心,效法其价值观和行为,并且从自身与领导者的关系中获得自尊。
(2)魅力型领导对追随者的影响:产生高于期望的绩效,以及对领导者和工作任务的强烈归属感。
(3)追随者对魅力型领导的影响:当追随者显示出更高水平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时,魅力型领导者的效果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4)魅力本身是一个归因现象,会随情景发生变化。
魅力型领导者并不一定是一个正面的英雄。书上表2-2(魅力型领导者的道德特征和非道德特征)
【例题1·单选题】(2008年)关于魅力型领导理论的陈述,错误的是( )。
A.魅力型领导是指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使用个性化风格的领导者
B.魅力型领导会对追随者产生影响,促使追随者获得高于期望的绩效以及强烈的归属感
C.在追随者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魅力型领导更加有效
D.魅力本身是一个归因现象,会随情境发生变化
【答案】C
【例题2·多选题】(2007年)魅力型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非道德特征包括( )。
A.使用权力为他人服务
B.提升自己的个人愿景
C.指责或批评相反的观点
D.从危机中思考和学习
E.单向沟通
【答案】BCE
四、路径——目标理论
罗伯特·豪斯提出。
(一)主要观点:

1.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下属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领导者的行为如果想要被下属接受,就必须能为员工提供满足感。
2.领导的激励作用在于:
第一,使绩效的实现与员工需要的满足相结合;
第二,为实现有效的工作绩效必须提供必须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
四种领导行为:
*指导式领导: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
*支持型领导: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
*参与式领导: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
*成就取向式领导:设定挑战性目标、鼓励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3.权变因素(不同的领导行为适合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
第一,下属控制范围之外的控制因素:工作结构、正式的权力系统、工作团队;
第二,下属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外控等。
主要结论:
(1)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则支持型的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
(2)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导式的领导可能被视为多余的。
(3)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而外控型下属对指导式领导更为满意。
【例题1·单选题】(2007年)将领导行为划分为指导式、支持型、参与式和成就取向式的领导理论是( )。
A.特质理论
B.权变理论
C.路径一目标理论
D.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
【答案】C
【例题2·单选题】(2008年)根据目标—路径理论,如果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可以带来高绩效和高满意度的领导是( )。
A.指导式领导
B.支持型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成就导向式领导
【答案】B
【例题3·案例分析题】老赵是一位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技术科,每一位科员都认为老赵的工作相当出色。不久前,原来的科长调到另一个厂去当技术副厂长了,老赵被任命为技术科科长。老赵上任后,下定决心要把技术科搞好。在头一个月内,全科室的人都领教了老赵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小张由于汽车出毛病,迟到了三分钟,老赵当众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并说“技术科不需要没有时间概念的人。”老李由于忙着接待外宾,一项技术改革提案晚交了一天,老赵又大发雷霆。老赵需要一份技术资料,小林加班三个晚上替他赶了出来,老赵连一句表扬话也没有。一年过去了,厂领导发现技术科似乎出问题了,科室里缺乏团结和谐的气氛,缺勤的人很多,不少人要求调动工作,许多技术工作都应付不过来了。
按照豪斯的路径一目标理论,老赵的领导行为属于( )。
A.指导式领导
B.支持式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成就取向式领导
【答案】A
五、权变理论
1.费德勒提出。
2.主要观点:团队绩效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与情景因素之间是否搭配。
(1)领导方式:工作取向(关心生产)与人际取向(乐于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测量量表:最不喜欢的工作伙伴
(2)情景因素:三个维度(八种情景)
*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下属对领导者信任、信赖和尊重的程度
*工作结构: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程度
*职权:领导者在甄选、训练、调薪、解聘等人事方面有多大的影响力和权力。
不同领导风格不同情景下的效能
【例题·多选题】(2006年)在费德勒的权变模型中,属于情景性因素的是( )。
A.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B.工作结构
C.职权
D.员工导向
E.生产导向
【答案】ABC
六、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1.乔治·格雷恩等提出,简称LMX理论。
2.主要观点:
(1)团体中领导者与下属在确立关系和角色的早期,就把下属分出“圈里人”和“圈外人”的类别。
(2)属于“圈里人”的下属与领导打交道时,比“圈外人”有更少的困难,能感觉到领导者对他们更负责。
(3)领导者倾向于对“圈里人”比“圈外人”投入更多的时间、感情以及更少的正式领导权威。
(4)在工作中,“圈里人”比“圈外人”承担更高的工作责任感,对其所在的部门贡献更多,绩效评估更高。
(5)领导——成员间的交换是互惠的过程。
(6)领导者和下属两者都作为个体,通过团体进行反馈。
【例题·单选题】(2007年)关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陈述,正确的是( )。
A.领导对团体成员同样对待
B.领导往往对"圈外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更少的正式领导权威
C.领导者和下属两者都作为个体,通过团体进行反馈
D.领导者的自我图式是稳定不变的,不受下属行为反应的影响
【答案】C
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理论内容)
一、特质理论 ----有什么特质的人可以当领导?
二、改变型领导理论 ----两种领导类型
三、魅力型领导理论 ----一种特殊领导类型
四、路径——目标理论 ----领导怎样通过其行为影响下属
五、权变理论 ----团队绩效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与情境的搭配
六、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圈里人、圈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