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公务员

考试吧>公 务 员>申论>申论指导>正文
申论暑期备考全攻略:提高成绩的六大技巧
政法英杰 2008-06-30 23:51:23 评论(0)条




  时近7月,正是大学生朋友进入暑假生活的开始,也是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刻, 更是大学生所热衷的公务员考试的复习备考关键时期。我们将帮助大家做好公务员考试科目之一《申论》的暑期复习备考工作。

  申论作为公务员选拔考试的科目之一,开始于2000年,06年以后,报考不管是综合管理类还是行政执法类都必考申论,因此,我们在备考公务员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申论的复习工作。

  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申论?申论从字面上理解 “申”即说明,申述。“论”即议论,论证,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申论就是文章写作,更有甚者,就认为申论是古代八股文写作的现代版,其实这都是对申论的误解,如果大家按照这个理解去准备申论的考试,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实质上,申论它只是一种考试形式,而不是一种文体。它是作为一个对国家公务员能力测验的载体,它本身的含义在于:在准确把握一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必要的说明和申述,发表中肯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进行翔实的论证。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文章写作,议论文其实只是申论考试中的一个题型。

  申论考试的目的在于为国家选择优秀的公务员人才,因此,申论考试就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一种能力测验,考核的是我们应试者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材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文字表达,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下面我们将结合申论试卷结构给大家作一个具体阐述。

  编辑推荐:2008年公考行测典型例题试题本及经典解析(下载)

  推荐辅导:人事考试网各科目全方位综合辅导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公 务 员栏目

希望与其公 务 员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公 务 员论坛>>>




  我们先看一下申论的试卷结构,申论试卷一般包含三个部分, 注意事项,背景资料,测试要求三部分组成,注意事项今天就不多说了(它一般就是试卷的答题时间和一些答题要求),唯一强调的是,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大家必须花两三分钟好好阅读, 03年-0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中的”注意事项”都是相同的内容,0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中的”注意事项”突改以前一直沿用不变的”注意事项”内容,结果许多考生为了节省时间,跳过”注意事项”不读,直接答题,最后越答越糊涂,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部分是背景资料:是试卷的主体,一般是1500字以上的材料,考试大纲是这么表述给定资料的:“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同时。大纲对我们利用材料方面的要求是这么表述的: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说明,申论考试全部是围绕材料展开的。即材料以案例,故事,访谈,新闻稿等等形式通过众多问题来集中反映一个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在06年之前大纲都没有对材料表述的这么具体,是因为这几年啊,考生大多都离开材料夸夸其谈,在这里我要跟大家强调的是:你申论各个考试题型的答案,70%要来自材料。也就是绝大部分答案是从材料中来的。而不是你在那想的,编的。这些材料是命题者绞尽脑汁弄出来考我们的,不是让你来当故事看的。

  去年的国考申论材料是8000字。背景资料的字数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今年很有可能突破一万。很多人一听到这里,吓了一跳。这么多字,这么阅读啊。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就给你1000字的材料,让你从中找出问题,并从材料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难不难?难啊,中国有句古话叫”言多必失”它给你的材料越多,给你透露的信息就越多,对你答题就越有利,因为答案基本上都是从材料中来的。这的用辨证的思维去看问题,背景资料作为实质性的考试内容,虽然有时候,命题人会对资料进行标号排序。但”给定资料”在整体上并不具有时间的先后性和结构递进性以及思维的内在逻辑性,它只是通过多个材料和角度来反映一个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但我们结合近几年的申论考试研究啊,也找到了申论考试很多关键的规律,这个在最后会传达给大家。

  编辑推荐:2008年公考行测典型例题试题本及经典解析(下载)

  推荐辅导:人事考试网各科目全方位综合辅导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公 务 员栏目

希望与其公 务 员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公 务 员论坛>>>



  测试要求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给定资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二是对主要问题提出见解,提出对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三是对见解,方案进行论证。这三个方面一般是通过三至四个题目来体现的,但题目数量具有灵活性,也有可能是两个或五个题,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两年申论考试题型有增多的趋势,这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但它还是紧扣上免所说的三个测试要求。

  申论具体的考试题型有:概括题型,对策题型,论证题型,有时还考分析性题型

  概括又分为: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问题,概括部分内容,概括部分主题,首先我们的明白什么叫内容,什么叫主题,然后再去掌握解决概括题型的技巧和方法,(今年还会出现情况综述的题型,其实质是概括主要问题和概括主要内容的综合运用)。

  对策方案经常是单独出现的主要题型之一,要求篇幅一边在300-400字之间,它主要是针对试卷第一题中的概括主要问题,或概括主要内容中的主要问题而设的,它要求考生针对所反映的问题,提出有条理性的对策或方案,基本上不需要考生过多的阐述和论证,之要进行适度的分析即可。我们针对问题提出的每一个对策,都应该紧扣问题,抓主要矛盾,对策必须要有针对性,切实可行性,可操作性,并具有远见卓识。再次强调你所提出的对策必须紧扣材料,顺便说一句--在公务员职务中,该做的不做,叫失职。不该做的做了,叫越权。因此,要弄清问题是不是本部门本级政府所能处理的,是不是会涉及到其它的相关部门,是不是能够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这个也是我们在提出对策时需要注意的。

  在提出对策这一部分的现阶段复习中,我可以给一些提出对策的技巧。能够让广大考生在短时间内抓住提出对策的精髓。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02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我们考了网络安全问题;试题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就网络中的网络成瘾问题,网络诈骗问题,网络不良信息等网络问题,提出对策,同学们拿到这个问题后,很多人的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到底从那些方面提对策符合题意要求呢,我们还来看02年的真题,网络作为一个新新产物极大的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它出现了问题,首先肯定是和我们对网站的建设和网络的内容的监督和管理是分不开的,这是其一,其次网络问题的屡禁不止肯定是存在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不健全是有联系的,存在法律漏洞,给了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再次:对于材料中反映的已经存在的不良广告, 影响恶劣的信息,或者网络游戏我们是不是要限期整顿或技术手段加以清理和控制啊,最后,我们是不是要从网络发展的体制和程序上对网络加以完善啊。一般答题时对策应在4-5条。超出或不足都是要扣分的,我们看刚才整理的对策思路包含哪几个方面啊?(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技术手段,体制建设等),好,正是应为申论关注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以中观环境为背景,而答案的绝大部分又来自材料,对于申论考试对策部分,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材料,从中选择几个部分作为答案的突破口,是能够把握答案精髓的,分别是: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5) 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

  (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灵活运用这几条。对于申论的现阶段复习是肯定够用了。之后,我们将提出对策的解题思路细化,将对策语言规范化。

  编辑推荐:2008年公考行测典型例题试题本及经典解析(下载)

  推荐辅导:人事考试网各科目全方位综合辅导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公 务 员栏目

希望与其公 务 员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公 务 员论坛>>>



  下面我们再看论述部分:是重点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文章写作,多要求考生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的,此题型多以“给出一个命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策,建议谈看法”的形式出现,其中这里的”对策”非”对策题型”中的”对策”,这里的”对策”需要深入进行分析和论证。这里的文章写作和我们平时的写作是两码事。它有它的用语规范,写作格式,语言组织要求,等等。

  比如说。你的标题怎么立,开头怎么写,过度怎么过度,对策展开怎么展开,结尾怎么收,这都有很实用技巧在里面的,以后讲座我们会一点一点展开,大家也可以上我们政法英杰的网站,了解相关信息。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去年我们班上有一个学员,他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考了两年,申论都是30多分左右,他和我说过,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达到发表的水平,为什么就是申论得不到高分,这里其实就是他会写文章,但是他不会写申论要求的文章,大家要打破常规思维,按照申论的具体要求做针对性练习。

  除了以上常考题型外。有时也会考几种公务员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文体,如报告,意见,请示。演讲稿,讲话稿等。大家课余可以抽时间看一看。先做到心中有数。

  编辑推荐:2008年公考行测典型例题试题本及经典解析(下载)

  推荐辅导:人事考试网各科目全方位综合辅导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公 务 员栏目

希望与其公 务 员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公 务 员论坛>>>

  我们知道了申论是什么。考什么。下面我们就谈谈如何做好申论的复习备考。

  一、做好学习规划,备考有无计划,或计划是否周密,科学,直接决定复习效果,在制定计划时:我们要把握两点:

  1,明确备考内容和目标,列出细目表,根据申论考试内容的特点,确立阶段目标和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列出检验复习成效的方法和措施。

  2,要对自己的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条件环境。学习特点,进行客观分析和把握,合理安排时间。

  二、时事热点追踪

  申论考试的资料涉及范围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虽然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考查考生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和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能从考试的目的着手。有的放矢。那么在考前的准备过程中,就不会没有头绪。申论的背景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而这些时事热点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媒体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在现阶段要注重了解国内外,尤其是国内近期发生的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的跟踪报道,要注重社会各界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我们自己也要全面地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尽量拿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观点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符合社会的主流观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符合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这是明确方向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在明确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两步只需在头脑中形成即可,每次遇到相关事件,便可以有意识地去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久而久之,自已对问题的理解会逐渐深入,而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有抓住事件的本质,我们才可能正确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南方暴雪,汶川大地震,南方大暴雨,国内的抵制家乐福等事件。我们既可以对单个事件做跟踪,也可以将这一系列的事件联系起来,上升到国家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整体性事件上去考虑,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出应对方案,然后和相关政府机关的应对策略做比较,如果你能就一个持续性的事件站在相关职能部门的角度上进行连续跟踪,你的提升是非常块的。

  三、应试心态调整法

  成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从事任何一项工作,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在备考申论的过程中,调节好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

  1、坚定信念,强化目标

  人的意志力是可以培养的,它首先来源于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备考公务员的考生来说,其目标就是通过备考赢得考试的胜利。以试试的心态考上公务员的人真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还是通过认真准备,专心备考,才加入到公务员队伍中的,

  2、克服自负和自卑心理

  有的备考者对自己缺乏正确的把握,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与别人存在的差距,容易产生麻痹和轻视心理。自卑容易使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潜能,缺乏获胜的勇气和信心等,去年我们有一个学员是北京物资学院的本科生,和他一起竞争中央民盟某职位的还有一个北大,一个人大的博士,最后,民盟录用的还是这位物资学院的本科生,这个列子很好的说明了自负和自卑对公务员考试的结果产生的作用。

  四、基础训练与强化训练法

  申论是一种考查能力的测试,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必须依靠日积月累。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不是很高,每一年的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偏低即为证明。与此同时,各个大学很少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和写作课。因此,这些人在升人大学以后,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不会有很大的提高,甚至会降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考生应在暑期抽出时间去多读一些我们推荐的网站或杂志上的文章,勤写勤练,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申论写作能力。当然,要考好申论,平时还应注重对实际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这项工作应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多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并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日常小事,及时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虽然主要靠的是基本功,但是,如果不在考前了解清楚申论命题的特点及其答题的基本方法,不做适量的专项模拟训练,即使基本功再扎实,也是无法考出好成绩的。例如,考生如不了解申论答题的四个基本环节,不多花时间来阅读和分析给定材料,像平时写作文那样去应付申论考试,必然会顾此失彼,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因此,在参加考试之前,考生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详细了解申论命题的特点、各环节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战中游刃有余。因此,建议考生在考前认真地做适量的模拟训练。我们政法英杰网站上就有专门的训练题,大家可以安排时间适当的做一点,一方面是为了使自己对申论答题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评估自己应付此类考试的能力,如答题时间的长短、自己的特长与不足等,以便在考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自已的不足之处。

  五,大家都爱上网,希望我们有志于公务员的女同学上网少看一点韩剧,男同学少玩会游戏,然后到我们推荐的网站或杂志报刊来寻找社会热点的出处,了解热点问题的前因后果,把握热点问题的本质,理解热点的解决方法。  

  1、中央政府网站。www.gov.cn  该网站是中央政府的门户网站,隶属于国务院,该网站以最权威的方式刊登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发布的各种方针政策,所出台的每一个文件都是针对某一问题的,有许多问题属于社会热点问题。比如2007年的国考申论考试土地问题,国务院于2006年8月31日专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对保护土地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个都在中央政府网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2、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新华网是隶属于国务院的我国最大的新闻传播机构,该网站的“专题专栏”、“访谈专题”,往往都是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给予的深度报道,有助于考生全面真实了解问题的全过程。2006年的申论试题,就是新华网中“新华访谈”的原文,只是把访谈的“武部长”换成了“D部长”,如果考前阅读过,绝对帮助很大。  

  3、半月谈。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该杂志的“经济纵横、”“社会经纬”等栏目都是对某一热点问题的较宏观的报道或介绍,可读性强,反映面广。  

  4、了望周刊。该杂志对每周所发生的社会热点都给予了集中了关注和报道,有助于及时了解真相,把握时代的脉搏,笔锋犀利,见解深刻,值得思考。  

  5、人民网(www.people.com.cn)。作为中央一级依托人民日报的政府性网站,有着反映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导性,其中的“热点专题”、“理论专题”有着对社会问题的集中分析,有助于拓宽思路,提升高度。

  编辑推荐:2008年公考行测典型例题试题本及经典解析(下载)

  推荐辅导:人事考试网各科目全方位综合辅导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公 务 员栏目

希望与其公 务 员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公 务 员论坛>>>

  提升高度这块再多说两句:我们在分析各个社会现实问题的时候,要适当的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因为申论考试的材料就是由多个材料反映的问题来集中反映一个大的社会热点问题。

  比如说:

  房屋拆迁, 户籍问题上升到城市建设;

  偷税漏税上升到社会分配;

  农民工进城上升到三农问题。

  土地、农民、农村、农业同时出现上升到新农村建设

  衣食住行物价教育就业同时出现上升到民生问题

  贫富、阶层、收入差距、劳资同时出现可归结为和谐社会

  等等

  申论出题规律

  1,一般都是考一年半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2,都是考一个矛盾

  3,这个问题是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而处于酝酿之中的文件或事件作为模板或依据来命题

  4,有的命题是不会考的

  5,关注民生

  纵观历年申论试题,我们看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关注民生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讲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问题时,概括了六个方面,就是: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安定团结。这些就是民生。胡锦涛总书记在发表2008新年贺词时,进一步的概括为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

  民生涉及到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和权益保障,它也渐渐成为考核官员执政能力的一项指标。一个党政官员,作为人民的公仆。首要工作就是为民办事,造福人民。 而申论作为我国公务员选拔考试,就注定了它要关注民生。 申论考试是对准公务员综合能力的测试。在利益保护主体中,国家是主导力量,国家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来保护不同群体的利益,公务员是国家利益保护职能的执行力量,因此,申论考试就是通过围绕利益保护存在的缺陷,给定一个或多个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来考查准公务员观察问题、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述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和人民选拔优秀的利益保护者,做到“关注民生”。这一点从2000年申论题对“噪音扰民”问题的处理到2008年申论试题中开发如何照顾当地人民利益,始终贯穿前后,不离不弃。因此,我们要将与民生有关的新闻,评论,解决方案看好,学好。这对我们的申论备考是大有益处的。后面的讲座我们会重点讲解民生问题。

  编辑推荐:2008年公考行测典型例题试题本及经典解析(下载)

  推荐辅导:人事考试网各科目全方位综合辅导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公 务 员栏目

希望与其公 务 员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公 务 员论坛>>>


  申论复习备考的注意点:

  1,设定身份,注意角度

  2,要动笔写,而且是用标准格子稿纸写。

  3。一定要结合材料。

  4,公务员法

  5, 辩证法三大规律(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6《矛盾论》的主要观点,

  7要熟悉热点词汇及其含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按照上面所说的,在现阶段。多看我们推荐的一些网站,报刊,多做一些针对性的思考和练习,你一定会稳步提高,轻松通过笔试,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同时,你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做了一定的面试储备,坚定信心,坚持理想。

  附:一、常备语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编辑推荐:2008年公考行测典型例题试题本及经典解析(下载)

  推荐辅导:人事考试网各科目全方位综合辅导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公 务 员栏目

希望与其公 务 员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公 务 员论坛>>>


  二、2008年申论热点问题精粹

  一:科学发展观

  二:构建和谐社会

  三:“三农”问题

  四:社会保障制度

  五:资源、能源与节约问题

  六:医疗卫生问题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医患矛盾

  3、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七:诚实守信问题

  1、政府诚信问题

  2、商业诚信

  八:社会公平(收入差距扩大) 

  九:自主创新  

  十:文化建设

  编辑推荐:2008年公考行测典型例题试题本及经典解析(下载)

  推荐辅导:人事考试网各科目全方位综合辅导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公 务 员栏目

希望与其公 务 员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公 务 员论坛>>>

  应试技巧

  应对申论考试,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申论考试是多种知识的综合考核,只有平时做到“厚积”,考试时才能“薄发”。所以,平时更要注意对生活的积累,重视对知识的积累,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结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来。那是不是说,应对申论考试就完全没有规律和技巧可言呢?其实不然,以下我们总结了申论应试的7点实战技巧,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认真审题

  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日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能否准确把握住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才会有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哭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二、紧扣材料答题

  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z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有的要求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三、注意限制要求

  申论考试中对字数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在 20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要求在40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高于或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另外,答题应该简洁,做到要言不烦,切中要点。

  这种要求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对应试者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文字水平的综合性测评。应试者不要因没有在这方面给予足够重视而影响考试成绩。

  四、提出方案要符合角色定位

  申论应试时,要看清题目为你设定的“虚拟身份”,然后再作答。一个方案与对策的提出,与对策人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对策人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所提出问题的角度乃至语气表达自然就不相同。忽视了试卷上的具体条件,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搞错了,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无法完成。

  五、对策要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构思可操作性对策,应该注意三点:一是问题要有明确的“归属”,即要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去处理与落实;二是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步骤办法;三是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与必备条件。在构想对策时,切忌脱离实际地坐而论道。要通盘考虑,尽力克服与之相悖的因素,使对策合理、具体,便于落实。要对所提出的对策进行科学论证,如果提出了多项对策,则要把论证的重点放在关键的、自己最熟悉的对策上,切不可将各项对策拆分为若干个“半斤八两”,搞“一碗水端平”。

  六、注意申论考试中的“四忌”

  “四忌”即忌“偏”、忌“离”、忌“散”、忌“虚”。忌“偏”,即忌思想偏激,心态不公正。这一忌根源在于生活中对事物和问题长期韵习惯性思维翻判断,以至于答题时表达过激的观点和方案,或所站立场不公、不正,只代表问题的一方说话,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忌“离”,即假设前提,脱离材料答题或者答题时前后与主题相互脱离。这种情况在考生对第一题(概述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和第二题(提出解决方案)作答时尤为常见,特别是在提出方案时,常有考生提出“如果有什么情况发生,就怎么办”、“如若这样不行,就那样处之”的措施,脱离材料中所蕴藏的既定主题的要求,假设种种前提,看似考虑周全,实则未得要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离开题目给定的身份答题。一般而言,申论要求考生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大多属于行政公务方面的问题,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一般性工作问题。其次,要检测的是考生是否具备公务员应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绝不会突出具体专业或某一岗位的独立的专业化知识。然而,与此要求相反,不少考生往往习惯于自身角色,缺乏模拟思维,无视考题要求,撇开虚拟身份,着力于自身长期实践的工作或专长,以实击虚。导致咱身定位不准确,其结果只是自觉分析论证精深独到,实则相去甚远。忌“散”,即考生作答主题不明,内容繁杂,层次模糊不清,逻辑混乱,系统性不强。部分考生不能有效立足于整体思维,谋篇布局,分析材料时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或者概述问题不集中,陷入零散的材料中,有一个算一个,蜻蜒点水,面面俱到,抓不住要害;或者陈列方案时,没有系统,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或者论证方案时,取小舍大,含本逐末。整个作答前后杂乱,不能抓住既定主题,一以贯之。忌“虚”,即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不实不透,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找不出其症结之所在。对问题的概述模糊不清;设计方案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论证方案用词华丽,冗杂不实,整个作答游离于主旨之外。




 

展开全文

公务员万题库

更多
行测
行测
已有8110223人做题
下载
申论
申论
已有421098人做题
下载

公务员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