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讲,08年政治命题的一个基本思路,是讲究稳中求变、求新。
“稳”:试题总体来说紧扣17大精神,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国内外一些热点问题都结合得比较紧密。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考察体现得很鲜明,从整个试题来看难度说和往年持平,在前面的选择题比去年相对简单一些,分析题比去年更加灵活,综合性也比较强,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
“求变、求新”:今年08年试题在新的方面有几个特点,一是试题涉及了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说以前从未考过的中日关系,今年做了一道大的分析题,另外台湾问题上也考了一个选择题,这个在以往试题里面都是很少涉及到的。
比如说中日关系可能很多老师在讲的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一般不作为重点来讲,所以做这道题目应该说出乎很多老师的意料。这可能也反映了考试中心关于反押题的态度。这是一个最大的变化。二是试题对热点问题、对新增知识点考察强度比较大。比如说重要的民生问题、医患关系,这是哲学里面考的一道题目,另外新农村建设、气候问题。
马哲,相对来说今年的单选和多选的难度,理解性的东西比往年要下降。像哲学政经,我们以往考试的时候强调对知识点的一种深度的理解,以及要对它很深入的掌握以后才能做对答案。今年可能增加了一些实际的部分,相对来说理解的程度就有所下降,这也是我前面说整个选择题难度比往年要低一点的最主要原因。
政治经济学和我们现在经济的政策应该说结合还是非常紧密的,比如说考的像货币政策问题,这都是我们在前面冲刺阶段都把它作为重点讲过。另外我再讲一个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个题目可能是出自很多人的意外了,它考试的时候应该说采取了一个措施,跟我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材讲义相差很远,没有涉及到我们课程里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更多就是从纯粹的形势政策的角度来考。所以我个人觉得这道题目出的有一点偏离我们所讲的教材,当然也是表明了我们以后,它可能和以后课程的改革紧密相关,把一些热点问题,一些形势政策问题直接拿来做分析考试,可能也反映了这样一个变化。
毛概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今年的试题比较简单,比我们历年或者以往命题要简单。
下面主要讲解一下马哲、政治经济学、当代经济与政治的分析题解题思路。
34题:是一个哲学题目,今年的哲学题目应该说紧密结合着我们现在的热点问题,中央比较关注的,主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跟这个紧密相关,讲的是一个关于医患关系。从这个里面讲的第一问是关于医患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的哲理,我们的哲学题目集中在两大块,以往考认识论比较多,今年就转向了辩证法的考察。这里面主要讲的是关于矛盾规律,所以这里面蕴含着的哲理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这几点要注意,一个是我们要答到关于矛盾,什么叫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主要是通过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来推动事物的发展,这是一个概念。当然你可以把它们的关系也说一下,这里面强调突出的应该是矛盾的同一性,特别是矛盾同一性里面讲的一种矛盾的转化。所以医患换位体验蕴含的哲理主要就是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特别是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同一性里面矛盾的转化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它要求我们能够做到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促进这种矛盾向有利方向的转化,这是它蕴含的一种哲理。
所以这里我觉得同学要答的话主要包括这几点,一个是关于矛盾包含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你可以把这两种概念和它们的关系展开一下,另外重要要提一下就是关于矛盾的同一性,特别是同一性里面矛盾的转化,这样一个哲理把它写上去。这是关于第一问里面讲的医患换位体验蕴含的哲学原理。
第二个是讲从人的本质属性来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这实际上考的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所以它的综合性比较强,跨度比较大。从人的本质方面入手,我们首先要解释一下题目里面出现的这句话,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实际上前面一句话是讲的关于人的自然属性,第二句话讲的是关于人的社会属性,所以由这个就引入到关于人的本质属性问题。所以这里面我觉得答题思路首先把这句话解释一下,其次你要讲一下人的自然属性是什么,它的概念,人的社会属性概念,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找出来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所以这句话就体现了患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的人,他还需要物理上的治疗,同时还要指出更重要的这个患者是一个社会的人,所以他需要这种人格的尊重,所以这里面根本上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我们医生在看病的时候不仅需要有自身的技术,同时还必须要有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患者的利益作为我们医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几个点。当然如果从答题思路方面来讲我觉得主要答这几点就可以了,一个是先指出来这句话包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然后再指出来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要讲出来关于医生看病的时候要坚持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要点,这是第二问。
第三问是比较灵活的,我们这几年考试的时候都是通过事例,我们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样的关系,今年考的第三问也是从这样一个比较灵活的、开放性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第三问讲如果在现实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的辩证法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这里面实际上涉及到的就是关于我们矛盾辩证法的一种方法论的意义,这里面我觉得应该注意这几点,首先我们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然后再答一下矛盾的同一性,在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比如矛盾一方推动另一方的发展获得自己的发展,第二点,矛盾双方可以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第三个,矛盾还可以通过转化使自身获得发展,并规定事物发生的方向。这是矛盾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矛盾的相互转化,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处理好这个矛盾双方的关系,我们可能就能导致这种矛盾的激化,所以我们在现实中遇到这样一种类似医患关系矛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要妥善地解决它,我们要注意这种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使矛盾向好的方面去进行转化,来防止矛盾的激化。这是对我们处理类似医患关系矛盾时候应该采取的一种矛盾的辩证法的思路。
相关链接:
2008年考研试题答案及名师解析汇总专题 |
2008年考研试题答案(英语、政治、数学)汇总 |
2008年考研试题答案名师解析汇总 |
2008考研查分、复试分数线、调剂信息发布预告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
如果具体到答题思路,我觉得应该答的这几点是比较重要的,首先我们要答到矛盾同一性对事物发生的作用,特别是要点出来矛盾的相互转化它的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我们要答到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重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我们要创造条件实现矛盾向好的方面,就是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进行转化,来避免矛盾的激化。这是哲学这道分析题主要侧重考察的就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矛盾的规律,涉及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同一性和矛盾转化的原理。
35题:政治经济学这道题目相对来说要容易一点,主要是讲的IBM公司的发展,在这种竞争和垄断过程中怎样发展。
第一问是讲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所以这里面应该包含两个层次在答题的时候,第一个层次,要对这个案例结合垄断和竞争进行一下描述,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答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所以相对来说我觉得这道题还是容易一点。所以你首先描述一下整个IBM公司自己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又怎样在计算机行业占据一种垄断的地位,然后题目里面又说了在这样一种垄断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新的竞争,又加剧了竞争。所以在这种竞争和垄断的交替过程中IBM公司在不断发展。你回应一下题目,把这个语言组织一下,然后就可以结合我们讲义里面讲的关于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把这个说清楚就比较好办了。
第二个,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一下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这里面也是考两个层次,一个层次也是对这个材料进行回应,也是应该要把IBM公司的发展过程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个知识点拿上去,就是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这个新特点也是我们的教材和讲义里面说的很清楚的,总共有五个特点。这是这道题目的答题基本思路。所以我觉得政治经济学这道题目相对来说容易一点。
下面再讲一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道题目和我们的教材结合的是比较远的,和形势与政策结合的非常紧密,主要讲的是一个中日关系。第一问讲的是中日两国战略互换关系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这个基本精神应该说是一个形势与政策的题目,主要就是我们要知道中日的战略互惠关系它的内涵,它的基本精神,当然你在答题的时候要稍微对这个题目用那么一句话概括一下,然后再回到主题。这是第一问答题思路。
第二问是关于温家宝用日本的一句谚语来形容中日关系的寓意,要求你对这句话展开进行分析。回答这个也是,我们首先解释一下这句话,就是尽管中日关系经受了一些考验,这是对它的一个解释,第二句话是表明虽然中日关系有一些影响它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些外部条件的影响,但是中日关系的根基不会动摇,然后后面对这两句话进行一下展开,展开的话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就是要展开尽管风在呼啸,那么这个风主要指的什么东西,所以说要把影响中日关系这种发展的曲折性,这些不利的因素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比如说特别是结合这个材料主要讲的是日本对于历史的态度问题,对于战争的认错问题,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其他的比如说日本国内民族主义,可能还涉及一些对台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到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这是把它的原因展开。
第二个是讲山却不会动摇,就是说虽然面临一些不好的因素,但是中日关系它根基是不可动摇的,它的原因又是什么?比如说中国日本都是亚洲,是世界上比较重要的一些国家,中日关系本身对世界的和平发展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比如说中日关系现在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加深,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亚洲这个区域地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说中日的民间交流也非常活跃,所以这些都是影响到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积极的因素。所以在这个条件下中日关系虽然有一些考验,有一些不利的因素,但是我们还是对中日关系抱着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世代代流芳下去,我们要严格恪守我们讲的中日关系的三个政策文件,对一些问题进行对话、磋商,妥善解决这些分歧,来实现加强相互了解,致力于发展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这是第二问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38题:选做题Ⅱ 讲的是环境问题,他给了很多材料,给了一个西方对我们中国所谓的中国气候威胁论,另外还讲了我们中国对环境问题上做了一些事情,在这个材料上第一问也是涉及到哲学方面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气候变化这个事实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何启示,这还是保持了以往的选择题第一问考哲学的传统。
这里面主要讲的就是关于自然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哲学里面讲了自然环境,先解释一下它的概念,它对社会发展能够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所以这个基础上要引入一个所谓关于人和自然协和发展的一个问题。所以对于自然环境我们应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对自然的开发要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要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应该以破坏自然环境作为代价,所以要充分重视自然在社会发展中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对我们的一个启示。这是第一问。
第二问是关于平息中国气候威胁论,并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选择。这里面首先我们要平息一下所谓对中国提出的中国气候威胁论,这些我们认为首先它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是对中国的一个诬蔑,我们可以讲一下原因。我们讲出这个原因以后反击这样一种气候威胁论,还要指出来这种气候威胁论它们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种气候威胁论的实质实际上是中国威胁论这种思想的延伸,仍然是以垄断的思维看待中国的发展,目的还是用这个来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这是关于气候威胁论。
第二个讲的是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当然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战略选择,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种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我们现在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把气候问题,我们认为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个适应可持续发展框架的这样一种生产和消费模式,来从根本上应对这种气候问题的变化。下面我们可以指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比如说我们推进技术创新,比如我们现在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保护,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减缓人口增长,整个在处理人和自然的这种和谐里面共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这一问,这里面关键就是答这几个问题,一个就是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生态文明,这是一个政治上面的,第二个,我们要注意一下具体的措施,具体措施胡锦涛的讲话都有,另外稍微提一下关于和谐世界,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气候的这种全球性经济问题,解决它也有利于构建我们和谐世界的,这一问我觉得同学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
相关链接:
2008年考研试题答案及名师解析汇总专题 |
2008年考研试题答案(英语、政治、数学)汇总 |
2008年考研试题答案名师解析汇总 |
2008考研查分、复试分数线、调剂信息发布预告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