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TOM教育访谈下周二下午3:15到4:00是固定的教育访谈时间。2005年考研马上就要临近了,我们为了使大家更好地进行考研复习,今天特别邀请了考试在线的李海洋老师为大家谈一谈如何准备政治考研的冲刺。首先请李老师给大家打声招呼。 李海洋:大考临近,能够为同学们助一臂之力,我也感到很高兴。欢迎同学们问你们在考场上最担心的任何问题。 主持人:首先请您谈一下05年政治考试有什么变化? 李海洋:政治考试在硕士研究生考试体系框架里有一个足以称道的一点就是它的考试体系是稳定的。应该说20多年来一直坚持了按照考试大纲的考试知识点命题,从来没有超越过大纲的命题,这一点可以说给广大考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增强了广大考生的信心。今年我认为考试的内容仍然是一如既往,也就是严格地按照考试大纲来命制客观题、主观题以及里面的两种题型。虽然临近考试心存忐忑,但是由于考试大纲锁定了考试范围,因此我们应该是有信心的。在准备时有一个牢靠的依据,这就是我们信心的出发点。 主持人:今年考试大纲有一些变化吧? 李海洋:有一些变化。 主持人:是不是意味着难度会比往年有所上升呢? 李海洋:从今年考试来看最后尘埃落定的结果是属于微调,但是在微调之前酝酿着大幅度的调整,今年不需要考虑背景的问题,只要就调整的内容考虑调整的内容,由此是微调,所以调整的内容需要我们重视。是属于若干点的新增或者是表述上的调整,这种调整往往和命题的联系比较密切。也就是说今年考试大纲的所有调整点我们都应该把它视为命题热点。 主持人:选项减少了,这是不是一个命题热点呢? 李海洋:多项选择题自从这种题型创设之后,长期以来就是广大考生,而且是历年考生感到困难的领域。从考卷上的这一部分几年来基本上没有及格过,这实际上就是多项选择题选项减少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因为考试的目的一个是为了选拔人才,另一个是为了通过考试让大家掌握有关知识的理论内容。因此由于考试题型过难,使得广大考生经过认真努力仍然不能达到及格,这显然不是命题者的初衷。 李海洋:因此今年比较果断地把五个选择项减少为四个选择项,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是好事。从统计概率角度来说答对率增加了。特别是从做题负担上来看原来要在五项当中进行选择,而这种五项当中的选择一共有15道题,但是现在减少了一个选择项,15道题每道题减少了一项,就意味着每道题考虑的时间充分了,答对率也增加了,自信心也增加了,而考试180分钟并没有变化,这是一件好事。 李海洋:但是确实有不少同学有这样的疑问,有个别同学甚至说减少了一项比原来更困难了。是什么意思呢?有的同学认为因为多项选择题是多项选择因此就不应该有一个选项,至少有两个。这一点是同学们必须要明确的。多项选择题既可以是四项里选四项,也可以是选一项。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考试大纲上明确规定多项选择题里至少有一个选项是合乎意的。因此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李海洋:这部分选项由于它的调整题目还是变得比以前容易了。 主持人:难度应该说是下降了。 李海洋:是下降了。 网友:请问李老师在冲刺阶段应该如何整体复习政治? 李海洋:我很喜欢整体复习这个提法,说明这位同学的指导原则是正确的,在冲刺时人们往往会出现一种片面性,就是压题。而且对压题本身又做片面性的理解。一般来说有考试就要建立针对性,针对考点、针对题目来复习,这不但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是经过认真复习之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所必然产生的一种境界。 李海洋:但是不少同学希望从这个题目当中挑出一部分来作为必考的题目来复习,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一厢情愿的。总哲学上这个思想看法带有一点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就在于主观不符合客观因此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要整体复习。 李海洋:整体复习并不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毯式轰炸,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每个理论系统,抓住每个理论系统的原则,概括每个原理和另一个原理的关系,这个概念和那个概念的关涉,这就是整体复习。具体讲起来的话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我相信复习达到一定程度的同学能够理解我刚才说的意思。 网友:政治理论的记忆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李海洋:不能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或者说在一开始或者是中间阶段都不能利用机械记忆的办法。为什么呢?因为21世纪以来政治理论考试,特别是哲学考试试题的命制方法和上个世纪末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机械记忆是可以用的,有些确实是把教课书的内容成段成段地搬到考试位置上,加一个为什么、加一个问号让你回答论述题。但是现在这样类型的题目已经完全不见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了。 李海洋:因此即便是达到电脑那样记忆水平的记忆对现在的考卷也是无技可施的。现在考察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运用,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仅仅靠机械记得是无能为力的。其实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就是理解记忆,就是我常说的“瓮中捉鳖、顺藤摸瓜”。把四大理论系统里的原理进行梳理,抓住基本线索。抓住了基本线索就可以顺藤摸瓜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是七章,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或者确切地说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唯物主义回答。 李海洋:对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回答就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具有决定性,意识具有能动性,这既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最基本的哲学关系。回答出来的答案也就是最基本的哲学原理。 李海洋:这个原理在第一章当中表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在第三章当中它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维新辩证法的对立,以及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在第四章里边它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和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李海洋: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还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而在第六章它就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李海洋:到了最后一章在第一节还有一个重要的范畴,那就是社会形态,它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表现。表现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同学们,我讲了这样一大套,是不是多余了?是不是费事呢?不是。这是一种最省事的变化。为什么说它最省事了?你仔细看一看会发现从第一章到第七章实际上贯穿的是一条选择,贯穿的是一个原理。这对于我们做题有什么意义呢?凡是碰到所有这些题,我们仅用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就可以通通地把它拿下。 李海洋:什么基本关系呢?就是物质第一性的东西对于意识第二性的东西具有决定性。当然适合于我刚才说的从第一章到第七章的全部,这就叫坚持唯物论。仅仅坚持了唯物论还是不够的,还要坚持辩证法,就是在后面的东西,对于物质里的意识,对于思维里的思维,对于社会存在里的社会意识,对于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的后者,总之我刚才说的那一套关系里所有的那个后者对于前者又都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关系,这就是具有逻辑力量的、简洁、正确而有效的答案。你看这难道是机械记忆能够达到的效果吗? 李海洋:实际上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哲学,你只要理解了、只要真正追随到了一点马克思的心路历程,也就是说你知道他道理到底在哪里,应该说记忆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就像一首歌词里唱到的那样“从来都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倘若不是这样,去硬碰硬地机械记忆的话,直截了当地说面对这样的考试恐怕是无效的。因为背哲学不等于像3.1415926也不像背诵唐诗宋词,一定要顺藤摸瓜才能解决问题。 主持人: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原理,在做题时才能做对题,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做对题。 李海洋:很多同学认为根本不可能理解,认为学哲学考硕士研究生考政治理论就是走过场,实际上这个观点是正好不合实际的。它是可以理解的,它绝不是不可理解的,而且理解它有捷径,有窍门。只是以前我们在学习它的时候没有注意用这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自觉地把握它罢了了。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大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这些东西。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不掌握,你的考试成绩一定是不理想的。 李海洋:为什么呢?因为哲学不仅是在试卷上分值最高的一门课而已,它同时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体系的一个理论基础。它具有一种贯通性。这个理解好了,完全可以提高你整个答卷的总体水平。这个力量是值得花的。 网友:如果不死记硬背的话,我采取一种方式,拿一张纸把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都自己写下来,然后给它做一个总结,这样对于记忆是不是更有帮助了? 李海洋: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我认为应该提倡这种办法。但是这种办法注意不要做的过细。因为归纳要适度,过渡归纳负担是比较重的。 李海洋:我刚才讲了不需要机械记忆我并不是说不需要记忆,记忆还是需要的。如果仅仅心里明白了,却口不能言、笔不能写,在做客观性试题使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在做主观题时有时就会有一点捉襟见肘,因此也要记忆。但是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是整个框架大概有了概念以后去记忆。我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可以说也是一个令同学们不安的说法。我曾经说要把每个哲学原理记三句。 李海洋:同学们的最大顾虑是记三句够吗?是的,有的原理经典表述就不只三句,记三句似乎不够。但是从我阅卷的实践来看,对一个原理能够稳稳当当地答上三句这就已经是有效答案了。很多答案实际上是言不及意的。因此能够做到记三句这是一个有效的要求,也是一个能够做得到的要求。它的负担并不是很重的,至于自己动笔归纳,我建议大家也可以画画树形图,这都是可以的。总之没有一定之规,达到目的即可,要自己归纳。 主持人:在阅卷当中发现同学们的考卷都有一些什么问题吗? 李海洋:每年都承担繁重的阅卷任务,可以说和很多见不到面的朋友,以一种很特殊的方式密切接触,感慨良多。我认为现在的考卷和多年前的考卷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绝大多数考生确实是经过认真准备的。不像以前有些年,一部分试卷纯粹是走过场,甚至是带有开玩笑的性质,现在已经基本上见不到这样的考卷了。因此对于经过认真准备、付出心血的考生在答卷过程中又出现一些偏颇,我想特别嘱咐几句。同学们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在答卷时不能锁定和题目材料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点问题不是出在答卷环节上,是出在复习环节上。 李海洋:很多同学在答卷时用了很多原理,我曾经见过最多的用九个基本原理来答一个采分点,这个同学吃不准是哪个,心中想着必有一款适合您,这就有点儿形同玩笑了。实际上这种答案不是好答案。这种答案给阅卷老师的印象认为你这个同学对基本原理实际上并未掌握。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还要在复习中解决,要在理论系统当中把握原理,特别要抓好审题的环节。要想答好题必先审好题,审题是拿高分的决定性环节。 李海洋:我发现同学们考卷最突出的问题是似乎是没有审好题,甚至我感觉很多考生根本不审题。比如有一年题目是这样出的,有三段材料,有三个问题,但是这三个问题和这三段材料的对应并不是像以前多年见到的那样是一一对应,层层递进的,而是上来就是理一分殊。第一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就是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非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来分别分析这三段材料。但是有很多同学不管这一套。 李海洋:不管后面两段材料,仅仅咬住后面一段材料进行分析,好象根本没有看到题目要求似的。这种现象不但普遍,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连年出现,这是要给同学们造成损失的,要加强审题。其实审题是有窍门的,劳动人们在和大自然相互作用时,面对毒蛇猛兽总结出来了很多经验,打毒蛇嘛,要打七寸,我们考试的题目有没有七寸呢?是有的。审题就是要抓住七寸。具体说在题目上就有一个题干告诉你这段材料请你用马克思主义的哪一部分原理来回答,这就是七寸。审题一定要抓住这个东西。 李海洋:另外答题的层次、答题的答案量也是有讲究的。有不少同学答题时铺天盖地,似乎是显得丰满、充分,其实这种答案不是最好的答案,给阅卷老师的印象并不是很明确,需要阅卷老师要到他的答案里进行扫描。还有一种同学走到另一种极端,给人感觉是言简意赅,一语破的,按理说应该是非常优秀的答案,但是仍然得不到满意的分数。这是因为人文学科长期以来形成习惯的思维方式,那就是人文学科的主观性试题要求一定的文字量。因此我认为大家在答题使要处理好答案量和答案层次的关系,要做到段落清晰,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 主持人:一个采分点多少字是合适的? 李海洋:实际上有一个客观限制,在试卷上每个采分点的空是印好的,一般是六厘米至十一二厘米之间。我认为同学们达到这样一个空间的80%,这个量就是比较适宜的。 主持人:在实际过程中看到很多同学给他的位置已经用完了,写到别的地方,拿箭头画来画去,这样会不会扣分? 李海洋:不会人为导致扣分,但是有可能会在技术上出现一定的疏漏。比如有的同学完全答错了题目的位置,有可能会导致技术上的混乱。因为我们在阅卷时阅卷分工是流水作业,不同学科的老师在不同的空间里阅卷。如果你把这个领域的题目答到另一个空间去了,或许这个题目有可能被认为是根本没有答过的。 李海洋:当然这种情况多数能够在复查当中得到纠正,但是毕竟多了一道麻烦。我认为虽然政治理论考试由于减少了选项,时间比以前相对充裕了,但是在180分钟里要做37道题时间并不富裕,我不建议同学们用超出教育部印制好的试题纸给出的空间的量来答更多的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