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的方式及确定因素分别包括哪些?
养护方式: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
确定因素:现场条件、环境温度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
32.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摩擦面的处理方法包括哪些?
喷砂、打磨、酸洗、喷丸等。
33. 钢结构安装的起重设备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
起重设备性能、结构特点、现场环境、作业效率等。
34. 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哪些内容进行检查?
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位置等。
35. 根据结构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哪些?
高空散装法、分条分块吊装法、滑移法、单元或整体提升(顶升)法、整体吊装法、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法、高空悬拼安装法等。
36. 钢结构油漆防腐涂装可采用哪些方法?
涂刷法、手工滚涂法、空气喷涂法、高压无气喷涂法。
37.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制订的专项方案,宜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进度计划、施工场地布置、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安装与连接施工、绿色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应急预案等。
38. 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吊具和起重设备选择,通常依据哪些因素确定?
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作业半径。
3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安装后,进行校核和调整的内容包括哪些?
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作业半径。
3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安装后,进行校核和调整的内容包括哪些?
(1)预制墙板、柱等竖向构件:安装位置、安装标高、垂直度。
(2)叠合构件、预制梁等水平构件:安装位置、安装标高。
(3)相邻水平预制构件:平整度、高低差、拼缝尺寸。
(4)装饰类构件:装饰面的完整性。
4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梁和叠合梁、板安装要求包括哪些?
(1)安装顺序应遵循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高的原则。
(2)安装前,应复核柱钢筋与梁钢筋位置、尺寸,对梁钢筋与柱钢筋位置有冲突的,按设计单位确认的技术方案调整。
(3)安装就位后应对水平度、安装位置、标高进行检查。
(4)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对板底接缝高差及宽度进行校核。当叠合板底部接缝高差不满足要求时,应将构件重新起吊,通过可调支托进行调节。
(5)临时支撑应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更多一建备考资料,可加微信yijianzhibo04免费领~





万题库下载丨微信搜"万题库一级建造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