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考研

考试吧>2023考研>考研答案>正文
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新东方版1)
新东方 2020-12-27 16:23:17 评论(0)条

2021年考研真题及答案专题热点文章真题答案下载万题库估分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对答案看解析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下载考研万题库估分
热点

考试采取“一题多卷”模式,试题答案顺序不统一,请依据试题进行核对。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哲学的贫困》 D.《共产党宣言》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考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故正确答案为A。

  【错项辨析】《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故B选项错误;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了以批判蒲鲁东为目的的《贫困的哲学》,C错误。《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D错误。

  2.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

  A.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

  B.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C.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

  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考点是规律。材料中表明人类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错项辨析】选项A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并且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也没有太多相似之处;选项C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也在提干中没有体现;选项D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语言表述夸张,均错误。

  3.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法律法规

  A.总是阻碍新技术的健康发展

  B.只能落后于新技术发展

  C.与新技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归根到底是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考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选项C,法律法规作为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是平衡的,也不是同步的,故选择C正确。

  【错项辨析】选项A,法律法规并没有总是阻碍技术的发展,故选项错误;选项B,法律法规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是永远落后于新技术发展;选项D,法律法规不是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4.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同时进而不自觉的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这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资本越发展越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

  C.资本越扩张越不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D.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历史的、过渡性生产形式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考点是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选项D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历史的和过度性生产方式正确,因为需要过渡到下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故D选项正确。

  【错项辨析】选项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无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反而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选项B资本主义扩张不利于巩固发展资本主义;选项C资本越扩张越不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因为会使得社会两极分化,束缚生产关系,不利于解放生产力。

  5.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重要理论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科学体系所围绕的主题是

  A.中国革命和建设 B.中国命运和前途

  C.中国社会性质和阶段状况 D.中国改革和发展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考点是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而展开,故A正确。

  【错项辨析】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BCD错误。

  6.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全球和竞争新优势提出的战略决策,这一发展格局是

  A.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体,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B.以维护和平稳定为主体,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复苏

  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D.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考点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错项辨析】ABD不符合题意。

  7.改革开放初期,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D.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实现全面发展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考点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原因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故C正确。

  【错项辨析】AB说法争取,但与题干无关。D说法错误。

  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面的核心地位。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上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及改善民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创造更多从“0”到“1”的突破,需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是

  A.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B.加快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C.加强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D.改善科技创新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考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讲话中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故A正确。

  【错项辨析】BCD是创新的具体措施,不符合题意。

  9.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一些企业,少数为官办或官商合办,多数是官督商办,这些官督商办的企业的性质是

  A.封建性质 B.半封建性质

  C.资本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考点是洋务事业的兴办。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洋务运动创办民用企业,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这些官督商办的民营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所以C正确。

  【错项辨析】ABD不符合题意。

  1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

  A.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全民的抗战

  B.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与进步性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与支持

  D.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考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第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故D正确。

  【错项辨析】ABC不符合题意。

  11.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B.工商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新型政党制度的建立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考点是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故D正确。

  【错项辨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时间是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ABC不符合题意。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执行的是

  A.互助合作政策 B.调整巩固

  C.和平赎买 D.剥夺没收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考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C正确。

  【错项辨析】ABD不符合题意。

  1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

  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B.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D.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考点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在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大纲原文,故选项B正确。

  【错项辨析】大纲原文,ACD错误。

  14.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是

  A.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坚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考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是坚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故选项C正确。

  【错项辨析】选项A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其余选项与题干无关。

  15.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

  A.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零的突破

  B.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C.世界所有国家都已使用我国北斗导航系统

  D.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重设实现了第二步目标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时政热点。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故B正确,

  【错项辨析】ACD与题干无关,错误。

  16.2020年全球服务服装贸易会于9月4日-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服贸会的主题是

  A.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B.开放包容,团结合作

  C.齐心协力,携手前行 D.全球服务,互惠共享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时政热点。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4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全球服务,互惠共享”。D正确

  【错项辨析】ABC与题干无关。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获取考研答案
获取2021考研真题答案
获取2021考研成绩查询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考研历年真题答案

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万题库考研"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最近,科学家利用宇宙三维地图发配迄今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包含了数十万星系长达 14亿光年的“南极塔”,中国科学表示由于万有引力,密度较高的区域会产生较弱的引力,将周围物质吸引进来形成了星系以及更大尺度的结构,现代宇宙学表明,宇宙是由暗物质、暗能星主导的,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在“南极塔”等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很可能藏着大量的暗物质,这是宇宙演化历史的重要指针。“南极塔”的发展表明

  A.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C.世界本质是暗物质能量

  D.世界只有尚未认知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正确答案】AD

  【解题思路】考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暂时没有被人类发现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升会越来越接近未知的领域,所以说世界只有尚未认知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选项AD正确。

  【错项辨析】答案B,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故选项表述过于片面;选项C世界本质是暗的物质能量,无此表述。

  18.人体是抗击病毒的“机制”,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升高的体温刺激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在理想的情况下,免疫系统创造了一个环境让病原体难以生存,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人的免疫与自然环境之间联系

  A.人类只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不能改变自然环境

  B.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C.自然是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

  D.人在受自然制约的同时反作用于自然环境

  【正确答案】CD

  【解题思路】考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发展的重要前提,故选项C正确。人类不仅可以适应自然环境而且可以改变自然环境故选项D正确。

  【错项辨析】人类不仅可以适应自然环境而且可以改变自然环境故A选项错误。选项B自然环境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选项B错误。

  19.商品经济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A.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B.社会分工的出现及其存在

  C.商品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D.交换过程中形成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答案】AB

  【解题思路】考点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社会分工的出现机器存在,故选项AB正确,大纲原文。

  【错项辨析】CD与题干无关。

  20.为了实现盈利,将人工流水线改造成机器流水线,受经济危机,从市场上采购生产原料价格下降,资本构成发生变化的是

  A.资本有机构成 B.资本积累构成

  C.资本技术构成 D.资本价值构成

  【正确答案】ACD

  【解题思路】考点是资本有机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提干中为了盈利,人工流水线改造成机器流水线,用机器体现了技术角度故选择C正确;从价值形式上看,分为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称之为资本的价值构成。故D选项正确。

  【错项辨析】没有表述为资本积累构成,故选项B错误。

  21.1871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的经验主要有

  A.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

  B.必须粉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

  D.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考点是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ABCD正确。

  【错项辨析】无错误选项。

  2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这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这一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B.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C.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D.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正确答案】BCD

  【解题思路】考点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故BCD正确。

  【错项辨析】选项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是中特理论体系,A表述错误。

  23.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持续壮大声明

  A.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

  B.供给的结构效果取得了显著绩效

  C.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D.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生成

  【正确答案】AB

  【解题思路】考点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持续壮大声明,创新驱动了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供给的结构效果取得了显著绩效。故AB正确。

  【错项辨析】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没有已经生成,D表述错误。

  24.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

  A.坚持全民共治,全民防治

  B.把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C.构建生态通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D.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强化环保监督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考点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故ABCD正确。

  【错项辨析】无错误选项。

  25.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举措是

  A.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B.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C.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D.使失业率保持合理区间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考点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控制失业率均为提高就业质量的措施。因此,ABCD正确。

  【错项辨析】无错误选项。

  26.十八大以来,提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旨在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

  B.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C.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考点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ABCD正确。

  【错项辨析】无错误选项。

  2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入侵

  A.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C.中国人民逐渐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主义革命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AC

  【解题思路】考点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是因为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革命性质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C正确。

  【错项辨析】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是在鸦片战争以前,故B错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在1953年到1956年,故D错误。

  28.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得到传播。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就类型而言,主要包括

  A.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

  B.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C.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工人群众中的活跃分子

  【正确答案】ABC

  【解题思路】考点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包括,一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三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各活动家,如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等。故ABC正确。

  【错项辨析】D不符合题意。

  29.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到1976年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B.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体系的建设

  C.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D.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考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第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第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第四,探索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故ABCD正确。

  【错项辨析】无错误选项。

  30.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部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系统地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和借鉴了中外优势法治建设的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篡立法的先河。编篡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是

  A.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法律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B.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求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D.增进人民福祉,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考点是民法典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这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法律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扯,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故ABCD正确。

  【错项辨析】无错误选项。

  31.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再社会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

  A.法律再时间中的实施程度

  B.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D.法律被国际社会认同和尊崇的程度

  【正确答案】ABC

  【解题思路】考点是法律权威的来源。法律是否有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法律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法律才有权威;二,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三,法律在世界中的实施程度,只有法律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遵循,法律才具有权威;四,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和信仰的程度,只有法律反映了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法律才具有权威。故选项ABC正确。

  【错项辨析】D说法错误。

  32.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标志性法律,其重大作用在于( )

  A.有效应对各种反中乱港势力

  B.确保国家主权在香港受到严格保护

  C.弥补香港国安方面的立法缺失

  D.保障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时政热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标志性法律,它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反中乱港势力,确保国家主权在香港受到严格保护。它的设立弥补了香港国安方面的立法缺失,有利于香港社会止暴制乱,从而有效保障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ABCD正确。

  【错项辨析】无错误选项。

  33.2020年11月15日,东盟16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稳定》(RECP),全球最大贸易区诞生,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

  A.将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B.开启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篇章

  C.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取得压倒性优势

  D.将更好地发挥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价值新中心节点作用

  【正确答案】ABD

  【解题思路】时政热点。2020年11月15日,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稳定》(RECP),全球最大贸易区诞生,意义是开启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篇章,将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更好的发挥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价值链中心节点的作用。ABD正确。

  【错项辨析】最大贸易区的诞生不能为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取得压倒性优势,C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获取考研答案
获取2021考研真题答案
获取2021考研成绩查询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考研历年真题答案

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万题库考研"

  三、材料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我们党建党近百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摘编自《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8日)

  材料2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强调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3日、4月16日、9月25日)

  (1)分析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一论断蕴含的唯物辩证原理。(5分)

  (2)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原理,说明“主动求变”与“准确识变”之间的关系。(5分)

  【答案要点】(1)“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一论断中体现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统一原理。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或者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2)“主动求变”“准确识变”体现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原理。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解题思路】第一问题干中的“危”和“机”中提到对立和转换的问题,范围限定到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从原理角度分析,锁定为矛盾的原理,体现出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方面,围绕这个角度答题均可得分。第二问题干给出具体限定性原理的答题角度,应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原理的角度答题,提出意识的能动作用的重要性,题干中有关键词“主动”、“识变”都给出提示作答的角度。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目标。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目标。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只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地、有秩序有步骤地前进,我们就能够更有信心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使用“小康”这个概念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上世纪末使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要求在新世纪头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并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置于引领地位,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终点”与“起点”,蕴含辩证思维,体现了我们党造福人民的不懈追求,彰显了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境界。当前,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沉甸甸的实绩,坚定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新起点意味着新使命、新要求、新作为。面向未来,怎样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回答好这些新考题,关键在于下定决心,以坚定不移的意志开拓进取,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幸福。

  ——摘自新华网(2020年9月20日)

  (1)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视角,分析我国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6分)

  (2)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4分)

  【答案要点】建国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完成了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2020年是严峻的一年,疫情期间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国家制度优势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统筹协调能力、基层治理能力,充分的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疫情期间,在党的领导之下,有效的遏制了疫情,保护了人民生命健康,保障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抗疫的伟大胜利再次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发展前进的唯一途径。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制定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解题思路】本题集中考察时政与毛中特知识点结合,符合毛中特出题的大趋势。以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疫情为时政切入,考察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脱贫攻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第一问着重答制度的优越性。第二问可以结合乡村振兴展开论述。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值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下进入朝鲜战场。这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最终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站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主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岀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党和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需要“非凡的气魄和胆略”,请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加以分析说明。(5分)

  (2)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5分)

  【答案要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全结束;第二,中国的经济还十分落后;第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第四,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任务来看,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而此时美国将战火烧至边境,已经危及到了我国的安全,因此,中国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定需要“非凡气魄和胆略”。

  (2)抗美援朝胜利对于中国和世界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这一胜利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从此,帝国主义不敢轻易做侵犯新中国的尝试,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支援了朝鲜人民、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因此,抗美援朝胜利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解题思路】两个小问涉及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及其意义,结合教材所学展开论述即可。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武汉和湖北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全国人民都“为热干面加油”!大家都说:“全中国等你痊愈,我们相约春天赏樱花。”武汉的患病者也毫不气馁,说“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们,病好了我要去献血”。“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武汉人民、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为阻断疫情蔓延、为全国抗疫争取了战略主动,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1)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全国人民都在为‘武汉热干面加油’”,彰显了什么样的中国精神?(6分)

  (2)伟大抗疫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如何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4分)

  【答案要点】(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高扬的精神旗帜为指引,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在此基础上适当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第一,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第二,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第三,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青年一代只有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才能成就出彩人生。

  【解题思路】第一问命题思路比较明确,将题干表述去掉所有修饰成分精简之后为“抗疫精神体现了什么中国精神”,材料和题干中都明确出现了“中国精神”字样,可以直接判断对应原理。而既然提问“什么样的中国精神”,那么就一定会涉及到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因此可以从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地位和基本作用角度着手进行解答。第二问答题思路非常明确,根据题干,精简后可得“青年如何负担使命”,明显考察的是启示做法类,强调“我们应该怎么做”。所以只要说出在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即可得分。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美国政府宣布将正式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还相继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导条约》等。

  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中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材料2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峻考验。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严肃思考: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在后疫情时代,联合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习近平就此提出4点建议。

  一是主持公道。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联合国宪章首要原则。任何国家都没有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的权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权、霸凌、霸道。单边主义没有出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要切实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使联合国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意愿。

  二是厉行法治。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加以维护。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遵信守诺,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

  三是促进合作。促进国际合作是联合国成立的初衷,也是联合国宪章重要宗旨。靠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零和游戏,既解决不了本国问题,更应对不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要做的是,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国共同利益汇合点,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

  四是聚焦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不能只开药方,不见疗效。联合国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可视成果为导向,平衡推进安全、发展、人权,特别是要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契机,把应对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作为联合国工作优先方向,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突出位置,更加重视促进和保护生存权和发展权。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习近平最后强调,世界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重申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旗帜下实现更大团结和进步!

  (1)分析中美两国在面对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态度的差异,并指出这种差异的实质。(5分)

  (2)习近平主席所提“四点建议”对于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有何意义?(5分)

  【答案要点】(1)中美两国在面对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态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中国坚持的多边主义。一个是不负责任的国家,一个是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美国一直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大国担当。

  (2)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众多挑战。我们应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我们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积极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解题思路】第一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处理众多问题时的不同态度。从此可以破题展开论述。注重对比两国的差异,并进行提炼。第二问主要阐述全球治理体系的相关内容,主义结合材料进行展开。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获取考研答案
获取2021考研真题答案
获取2021考研成绩查询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考研历年真题答案

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万题库考研"

展开全文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