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执业医师

考试吧>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模拟试题>正文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7)
考试吧 2019-10-30 15:24:12 评论(0)条

  点击查看: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1.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直径越大,传导越慢 B. 增加细胞外K+浓度可加快传导

  C. 髓鞘越厚,传导越慢 D. 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可加快传导

  E. 麻醉不影响传导速度

  *2.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只能从胞体至末梢单向传导 B. 神经干中各纤维之间互不干扰

  C. 只要结构完整就能正常传导兴奋 D. 不受内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E. 连续刺激时,传导能力很快下降

  3. 一条神经干中许多纤维在同时传导兴奋时互不干扰,其主要原因是

  A. 髓鞘对电流的绝缘作用 B. 细胞膜的膜电阻很大

  C. 细胞外液对电流的短路作用 D. 生物电很微弱,干扰也很微弱

  E. 动作电位只沿膜内侧传向远处

  *4. 关于神经纤维轴浆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轴突内的轴浆并非经常在流动

  B. 顺向和逆向轴浆运输的速度相等

  C. 狂犬病病毒可经顺向轴浆运输而扩散

  D. 与神经的功能性和营养性作用有关

  E. 与维持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无关

  5. 顺向快速轴浆运输主要运输

  A. 具有膜的细胞器 B. 递质合成酶 C. 微丝和微管

  D. 神经营养因子 E. 细胞代谢产物

  6. 在轴浆运输中,驱动蛋白的作用与肌细胞中的哪种蛋白极为相似?

  A. 肌凝蛋白 B. 肌动蛋白 C. 原肌凝蛋白 D. 肌钙蛋白 E. 钙调蛋白

  *7.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A. 指神经对受支配组织功能活动的影响

  B. 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或调质而实现

  C. 依靠经常性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而实现

  D. 能被持续应用局部麻醉药所阻断

  E. 不易觉察,切断神经后能明显表现出来

  8. 脊髓灰质炎患者发生肢体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 病毒对患肢肌肉的直接侵害 B. 患肢肌肉血液供应明显减少

  C. 失去支配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D. 失去高位中枢对脊髓的控制

  E. 运动神经元受损而患肢长期废用

  *9. 神经营养性因子

  A. 只有神经胶质细胞能产生

  B. 是神经营养性作用的物质基础

  C. 可影响受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D. 可影响神经胶质细胞的代谢和功能活动

  E. 可影响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

  10. 神经营养性因子进入神经末梢的方式是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原发性主动转运

  D. 继发性主动转运 E. 受体介导式入胞

  11. 下列关于神经生长因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广泛存在于人和多种动物体内

  B. 由2 个α、2 个β和2 个γ亚单位构成

  C. α亚单位是其促进神经生长的主要活性部分

  D. 与其亲和力较高的受体是Trk A 受体

  E. 对交感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是必需的

  12. 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既有树突又有轴突 B. 与相邻细胞有突触联系

  C. 细胞间普遍存在缝隙连接 D. 有随细胞外Na+浓度改变的膜电位

  E. 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3. 当神经胶质细胞受损而过度增生时,可因下列哪项功能减弱而形成局部癫痫病灶?

  A. 营养性作用 B. 绝缘作用 C. 屏障作用 D. 泵K+能力 E. 支持作用

  14. 在需要时,能转变为巨噬细胞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 星形胶质细胞 B. 少突胶质细胞 C. 小胶质细胞

  D. 施万细胞 E. 卫星细胞

  15. 脑损伤在碎片被清除后留下的缺损主要靠下列何种组织成分充填?

  A. 增生的结缔组织 B. 增生的神经髓鞘 C. 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

  D. 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 E. 增生的小胶质细胞

  16. 下列关于经典突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属于非定向化学性突触

  B. 含各类递质的突触小泡无形态差异

  C. 各类递质均在激活区释放

  D. 激活区位于前膜上对应于后膜受体的位置

  E. 后膜受体都是化学门控通道

  17. 神经末梢膜上哪一种离子通道的开放与递质的释放密切有关?

  A. 电压门控K+通道 B. 电压门控Na+通道 C. 电压门控Ca2+通道

  D. ACh 门控阳离子通道 E. 化学门控Na+通道

  18. 突触传递中,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

  A. 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 B. 末梢膜电位的水平

  C. 末梢内线粒体的数量 D. 末梢内囊泡的数量

  E. 进入末梢内的Ca2+量

  19. 关于Ca2+在突触前末梢内触发递质释放的过程,下列哪项描述错误?

  A. Ca2+与钙调蛋白结合为4Ca2+-CaM 复合物

  B. Ca2+-CaM 依赖的蛋白激酶Ⅱ被激活

  C. 突触蛋白Ⅰ发生磷酸化并从突触小泡表面解离

  D. 突触小泡在Ca2+降低轴浆粘度的作用下移向激活区

  E. 突触小泡以出胞的形式释放其所含的递质

  20.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A. 即突触后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 B. 经一中间神经元的中介而产生

  C. 由突触后膜K+电导增加而产生 D. 由突触后膜Ca2+电导增加而产生

  E. 可随突触前递质释放增多而加大

  21.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 由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减少而产生 B. 使突触后膜电位远离阈电位水平

  C. 由突触后膜Na+电导增加而产生 D. 由突触后膜Ca2+电导增加而产生

  E. 是一种去极化抑制的突触后电位

  22. 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 树突 B. 胞体 C. 轴丘 D. 轴突始段 E. 轴突末梢

  23. 下列关于长时程增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神经元自发产生 B. 持续时间与强直后增强相同

  C. 突触前末梢持续释放递质 D. 突触后神经元胞质内Ca2+增加

  E. 仅见于脑内海马结构

  24.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非定向突触传递多见于

  A. 胆碱能纤维末梢 B. 单胺类纤维末梢 C. 肽能纤维末梢

  D. 嘌呤类纤维末梢 E. 脂类纤维末梢

  25. 下列关于电突触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结构基础是离子通道 B. 传递速度慢,潜伏期长

  C. 允许所有带电物质通过 D. 一般为单向传递

  E. 可促进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

  26.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系统内凡能与受体结合的化学物质都是递质

  B. 其功能是调节突触传递效率

  C. 一个神经元的全部末梢均释放同一种递质

  D. 一种神经递质只作用于一种特定的受体

  E. 递质作用于受体产生效应后很快被消除

  *27.下列关于神经元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可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内

  B. 与相应配体结合定能产生相应生物效应

  C. 一种受体可与多种配体结合而产生多种效应

  D. 突触前受体的存在可使突触传递双向进行

  E. 递质释放过多时受体可发生下调

  *28. 下列哪一种神经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

  A. 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B. 所有副交感节后纤维

  C. 所有支配胰的交感节后纤维 D. 所有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

  E. 所有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29. 下列各种受体中,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的是

  A. 毒蕈碱受体 B. 烟碱受体 C. 甘氨酸受体

  D. NMDA 受体 E. GABAA 受体

  30. 毒蕈碱受体分布于

  A. 自主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 B. 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运动终板

  C. 多数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的组织 D. 多数受交感神经支配的组织

  E. 所有中枢胆碱能敏感神经元

  31. 激活不同亚型的毒蕈碱受体后,第二信使的变化为

  A. cAMP 升高,或IP3 和DG 降低 B. cAMP 升高,或cGMP 降低

  C. cGMP 升高,或IP3 和DG 降低 D. cAMP 降低,或IP3 和DG 升高

  E. cGMP 降低,或IP3 和DG 升高

  *32. 应用阿托品后可出现的生理活动改变是

  A. 心率减慢 B. 气道阻力增加 C. 闭汗 D. 肠蠕动增加 E. 缩瞳

  33. 烟碱受体

  A. 分布于副交感神经支配的组织 B. 中枢神经系统中很少分布

  C. 所有亚型都是化学门控通道 D. 所有亚型都是突触后受体

  E. 所有亚型都可被阿托品阻断

  34. 作为神经递质,下列哪一种物质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A. 多巴胺 B. 肾上腺素 C. 腺苷 D. ATP E. 5-羟色胺

  35. 下列神经中,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

  A. 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 B. 骨骼肌交感舒血管神经

  C. 交感缩血管神经 D. 骨骼肌运动神经

  E. 支配大部分汗腺的神经

  36. 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中枢神经元主要分布于

  A. 延髓 B. 脑桥蓝斑 C. 中脑网状结构 D. 下丘脑 E. 大脑皮层

  37. 下列肾上腺素能受体中,属于突触前受体的是

  A. α1 受体 B. α2 受体 C. β1 受体 D. β2 受体 E. β3 受体

  38. 肾上腺素能受体均属于

  A. 离子通道型受体 B. G-蛋白耦联受体 C. 酪氨酸激酶受体

  D. 胞浆受体 E. 核受体

  39. α1 受体激活后引起的离子跨膜流动改变为

  A. K+外流减少 B. K+外流增加 C. Na+内流增加

  D. Na+内流减少 E. Ca2+内流增加

  40. α2 受体激活后引起的跨膜离子流动改变为

  A. K+外流增加,Na+内流减少 B. K+外流减少,Na+内流增加

  C. K+外流增加,Ca2+内流减少 D. K+外流减少,Ca2+内流增加

  E. Na+内流增加,Ca2+内流减少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A 6.A 7.E 8.C 9.E 10.E

  11.C 12.C 13.D 14.C 15.C 16.D 17.C 18.E 19.D 20.E

  21.B 22.D 23.D 24.B 25.E 26.E 27.E 28.A 29.A 30.C

  31.D 32.C 33.C 34.B 35.C 36.A 37.B 38.B 39.A 40.C

扫描/长按二维码可帮助考试通关
了解2019医师证书领取
下载医师笔试历年真题
了解医师资格通关技巧
了解2020医师资格资讯

执业医师万题库下载微信搜"万题库执业医师考试"

  41. 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改变是由α受体介导的?

  A. 瞳孔扩大 B. 心率加快 C. 支气管扩张

  D. 糖酵解加强 E. 脂肪分解加强

  42. 当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时,下列哪一种肌肉舒张?

  A. 血管平滑肌 B. 子宫平滑肌 C. 虹膜辐射状肌

  D. 胃肠括约肌 E. 小肠平滑肌

  43. 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改变是由β受体介导的?

  A. 骨骼肌血管收缩 B. 胃肠括约肌收缩 C. 膀胱逼尿肌收缩

  D. 竖毛肌收缩 E. 糖酵解加强

  44. 当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时,下列哪一种肌肉收缩或收缩加强?

  A. 心房心室肌 B. 子宫平滑肌 C. 小肠平滑肌

  D. 血管平滑肌 E. 支气管平滑肌

  45. β3 受体

  A. 分布于眼睫状体肌,激活后引起舒张

  B. 分布于心肌,激活后引起收缩力增强

  C. 分布于肾球旁细胞,激活后引起肾素分泌

  D. 分布于肝,激活后引起糖原分解

  E. 分布于脂肪组织,激活后引起脂肪分解

  46. 分布于眼虹膜辐射状肌,激活时可引起该肌收缩的受体是

  A. M受体 B. N1 受体 C. N2 受体 D. α受体 E. β受体

  47. 临床上用α2 受体激动剂(可乐定)治疗高血压是由于它能

  A. 抑制心肌收缩力 B. 减慢心率 C. 舒张阻力血管

  D. 增加肾排水量 E.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48. 临床上曾用异丙肾上腺素喷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后遭淘汰,原因是它

  A. 同时激活α1 受体,引起血压升高

  B. 同时激活α2 受体,引起血压降低

  C. 同时激活β1 受体,引起心脏活动加强

  D. 激活β2 受体作用过强,引起通气过度

  E. 同时激活β3 受体,引起脂肪代谢紊乱

  *49. 对心绞痛伴有肺通气不畅的病人进行治疗,应选用

  A. 酚妥拉明 B. 育亨宾 C. 普萘洛尔 D. 阿提洛尔 E. 丁氧胺

  50. 脑内多巴胺最主要的产生部位是

  A. 脊髓 B. 低位脑干 C. 中脑黑质 D. 纹状体 E. 边缘前脑

  51. 脑内多巴胺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A. 脑干网状结构 B. 中脑黑质 C. 下丘脑 D. 尾核 E. 大脑皮层

  52. 激活后能使cAMP 水平升高的多巴胺受体是

  A. D1 和D2 受体 B. D3 和D4 受体 C. D5 和D1 受体

  D. D2 和D3 受体 E. D4 和D5 受体

  53. 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

  A. 脊髓背角胶质区 B. 低位脑干中缝核 C. 中脑中央灰质

  D. 下丘脑弓状核 E. 纹状体尾核

  54. 下列5-羟色胺受体亚型中,可为突触前受体的是

  A. 5-HT1A 受体 B. 5-HT2B 受体 C. 5-HT3 受体

  D. 5-HT4 受体 E. 5-HT5A 受体

  55. 下列5-羟色胺受体亚型中,属于离子通道型受体的是

  A. 5-HT1E 受体 B. 5-HT1F 受体 C. 5-HT3 受体

  D. 5-HT6 受体 E. 5-HT7 受体

  56. 关于中枢内组胺及其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组胺能神经元广泛分布与脑和脊髓内

  B. 组胺能纤维投射到中枢几乎所有部位

  C. 大多数H3 受体为突触前受体且为离子通道

  D. H1 受体激活后能抑制磷脂酶C

  E. H2 受体激活后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57. 下列关于谷氨酸及其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广泛分布于脑内,但脊髓中没有分布

  B. 大部分促代谢型受体通过增加cAMP 而起作用

  C. 所有促离子型受体均为阴离子通道

  D. 甘氨酸能结合NMDA 受体而抑制其功能

  E. 所有受体激活后均可使突触后膜出现EPSP

  58. NMDA 受体激活时,允许通过突触后膜的离子是

  A. Na+、K+和Cl−,主要是Na+和K+ B. K+、Cl−和Ca2+,主要是K+和Cl−

  C. Na+、Cl−和Ca2+,主要是Cl−和Ca2+ D. Na+、K+和Ca2+,主要是Na+和Ca2+

  E. Cl−和Ca2+,主要是Cl−

  59. AMPA 受体激活时,允许通过突触后膜的离子是

  A. Na+和Cl−,主要是Na+ B. K+和Cl−,主要是K+

  C. Cl−和Ca2+,主要是Cl D. K+和Ca2+,主要是Ca2+

  E. Na+和K+,主要是Na+

  60. 大多数谷氨酸促代谢型受体激活后可使

  A. cAMP 升高,或IP3 和DG 降低 B. cAMP 升高,或cGMP 降低

  C. cGMP 升高,或IP3 和DG 降低 D. cAMP 降低,或IP3 和DG 升高

  E. cGMP 降低,或IP3 和DG 升高

  61. 下列关于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脊髓内含量很高,脑内含量很低 B. GABAA 受体是K+通道

  C. GABAB 受体是Cl−通道 D. 参与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的形成

  E. 促离子型受体能被士的宁阻断

  62. GABAB 受体激活后可

  A. 直接增加突触后膜的Na+电导

  B. 直接增加突触后膜的K+电导

  C. 通过G-蛋白介导增加后膜的Na+电导

  D. 通过G-蛋白介导增加后膜的K+电导

  E. 通过G-蛋白介导增加后膜的Cl−电导

  63. 甘氨酸

  A. 在脑内含量很高,而脊髓内含量很低

  B. 受体有促离子型和促代谢型受体两类

  C. 参与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的形成

  D. 受体激活后可增加Cl−电导而产生IPSP

  E. 能与NMDA 受体结合而抑制其功能

  64. 甘氨酸受体的阻断剂是

  A. 4-羟基喹啉酸 B. 氯胺酮 C. 荷包牡丹碱

  D. 士的宁 E. 印防己毒素

  *65. 下列关于神经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B. 储存于轴突末梢的小囊泡内

  C. 常与经典的神经递质共存 D. 作用于促离子型和促代谢型两类受体

  E. 释放后依靠末梢重摄取而被消除

  66. P 物质属于下列哪类递质?

  A. 速激肽 B.阿片肽 C. 下丘脑调节肽 D. 单胺类 E. 嘌呤类

  67. 前阿黑皮素原分子中所含的阿片肽序列是

  A. β-内啡肽 B.甲硫脑啡肽 C. 亮脑啡肽 D.强啡肽 E. 孤啡肽

  68. 下列关于下丘脑调节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调节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B. 仅存在于下丘脑的促垂体区

  C. 参与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入功能 D. 参与神经系统的传出功能

  E. 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智能活动

  69. 下列关于脑内CCK及其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有CCK-4 和CCK-8 等递质 B. 有CCK-A 和CCK-B 两种受体

  C. CCK-4 仅作用于CCK-B 受体 D.CCK-8 仅作用于CCK-A 受体

  E. 脑内CCK 具有抑制摄食行为等功能

  70. 嘌呤类递质

  A. 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B. 主要包括腺苷、ATP 和GTP

  C. 腺苷是中枢内一种抑制性调质 D. 受体均为G-蛋白耦联受体

  E. 第二信使有cAMP 和cGMP 两种

  71. 下列关于腺苷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包括促离子型和促代谢型受体两类

  B. A1受体激活后能增加IP3和DG 浓度

  C. A2A 受体激活后可增加cAMP 浓度

  D. A2B 受体激活后可降低cAMP 浓度

  E. A3 受体激活后可降低IP3 和DG 浓度

  72. 有关与ATP 结合的嘌呤能受体,正确的描述是

  A. P2Y 受体激活后cAMP 增加 B. P2U受体激活后cAMP 减少

  C. P2X 受体激活后IP3 和DG 增加 D. P2Z 受体激活后IP3 和DG 减少

  E. P2T 受体是离子通道,可被ADP 激活

  73. 一氧化氮发挥其递质传递作用是通过激活下列哪种物质引起的?

  A. 腺苷酸环化酶 B.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C. 磷酸二酯酶

  D. 酪氨酸激酶受体 E. 离子通道

  74. 在下列各种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中,能产生后发放效应的是

  A. 单线式联系 B. 辐散式联系 C. 聚合式联系

  D. 链锁式联系 E. 环式联系

  75. 局部回路神经元的

  A. 突起很不发达 B. 数量极少 C. 分布局限

  D. 进化程度低 E. 突触形式多样

  76. 下列关于局部神经元回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动物越高等,回路越不发达

  B. 由于轴突短或无轴突,因而突触数量少

  C. 由于回路无极性,所以突触种类多

  D. 所有突触都是化学性突触

  E. 仅能在局部起调节作用

  77. 下列关于中枢兴奋传播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双向传布 B.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C. 不衰减传递

  D. 兴奋节律不变 E. 不易疲劳

  78. 根据测定,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时间为

  A. 0.1~0.2 ms B. 0.3~0.5 m C. 0.7~1.0 ms

  D. 1.5~2.5 ms E. 3.0~5.0 ms

  79. 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A. 进入突触前末梢Ca2+量减少 B. 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量减少

  C. 抑制一兴奋性中间神经元 D. 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E. 突触后膜去极化程度减小

  80. 一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侧支,通过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这种抑制称为

  A. 突触前抑制 B. 传入侧支性抑制 C. 回返性抑制

  D. 同步抑制 E. 去极化抑制

  参考答案:

  41.A 42.E 43.E 44.A 45.E 46.D 47.E 48.C 49.D 50.C

  51.D 52.C 53.B 54.A 55.C 56.B 57.E 58.D 59.E 60.D

  61.D 62.D 63.D 64.D 65.C 66.A 67.A 68.B 69.D 70.C

  71.C 72.E 73.B 74.E 75.E 76.C 77.B 78.B 79.D 80.B

扫描/长按二维码可帮助考试通关
了解2019医师证书领取
下载医师笔试历年真题
了解医师资格通关技巧
了解2020医师资格资讯

执业医师万题库下载微信搜"万题库执业医师考试"

  81. 下列关于传入侧支性抑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神经元传入侧支与自身形成负反馈回路

  B. 传入纤维的主干与侧支释放不同的递质

  C. 通过交互性突触而产生交互抑制的作用

  D. 这种抑制形式仅发生于脊髓,脑内不存在

  E. 作用意义在于使不同中枢的活动协调起来

  82. 某脊髓运动神经元在其兴奋冲动传出的同时,通过轴突发出的侧支兴奋闰绍细胞,转而抑制其自身及其同一中枢的活动,这种抑制称为

  A. 突触前抑制 B. 传入侧支性抑制 C. 交互抑制

  D. 回返性抑制 E. 去极化抑制

  83. 关于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下列哪一描述是正确的?

  A. 以轴突-轴突式突触为结构基础

  B. 通过串联性突触而起抑制作用

  C. 闰绍细胞内有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共存

  D. 能使支配同一肌肉的许多运动神经元同步活动

  E. 能使同一关节活动的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84.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

  A. 轴突-树突式突触和轴突-胞体式突触的联合

  B. 轴突-胞体式突触和轴突-胞体式突触的联合

  C. 轴突-轴突式突触和轴突-胞体式突触的联合

  D. 轴突-树突式突触和轴突-树突式突触的联合

  E. 轴突-轴突式突触和轴突-轴突式突触的联合

  85. 下列关于突触前抑制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以树突-树突式突触为结构基础 B. 多见于运动传出通路中

  C. 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均较长 D. 因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而产生

  E. 意义在于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

  86. 产生突触前抑制的机制是

  A. 突触前膜K+通道磷酸化而关闭 B. 进入突触前末梢内的Ca2+减少

  C. 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 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中介

  E. 突触后膜产生IPSP

  *87. 关于突触前易化的产生,下列哪一描述是正确的?

  A. 结构基础与突触前抑制完全不同 B. 到达突触前末梢的动作电位频率高

  C. 有多个兴奋同时到达突触前末梢 D. 进入突触前末梢内的Ca2+增多

  E. 突触后膜有多个EPSP 发生总和

  88. 病变较局限的脊髓空洞症患者常可出现节段性

  A. 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均缺失或减退

  B. 痛觉、温度觉缺失或减退,而触-压觉仍保留

  C. 痛觉缺失或减退,而温度觉和触-压觉仍保留

  D. 温度觉和触-压觉缺失或减退,而痛觉仍保留

  E. 触-压觉缺失或减退,而痛觉和温度觉仍保留

  89. 在痛觉传入通路中,调控痛觉信号的“闸门”位于

  A. 脊髓后索 B. 脊髓后角 C. 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

  D. 脑干网状结构 E. 丘脑髓板内核群

  90. 下列关于丘脑感觉接替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后外侧腹核接受来自头面部的感觉投射纤维

  B. 后内侧腹核接受来自躯干四肢的感觉投射纤维

  C. 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听觉投射纤维

  D. 内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觉投射纤维

  E. 有部分纤维投射到丘脑的联络核

  *91. 下列关于丘脑联络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包括前核、中央中核和后腹核等

  B. 仅接受来自丘脑内部的纤维

  C. 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体表感觉区

  D. 协调多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间的联系

  E. 主要参与痛觉的传导和整合功能

  *92. 下列关于丘脑髓板内核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发生上属于最新的结构

  B. 直接接受经典感觉传导道第二极神经元的侧支纤维投射

  C. 发出的纤维多次换元后弥散性投射至皮层广泛区域

  D. 给予电刺激能激发大脑皮层感觉区神经元连续放电

  E. 与痛觉的传导和整合无关

  93. 下列各丘脑核团中,与痛觉的传导和整合最密切的是

  A. 外侧腹核 B. 丘脑前核 C. 丘脑枕核 D. 髓板内核群 E. 前腹核

  94. 关于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仅指丘脑感觉接替核及其向大脑皮层的投射纤维

  B. 感觉接替核在所有感觉传导通路中都是第三级神经元

  C. 与大脑皮层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D. 主要与大脑皮层第二层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E. 主要作用在于诱发大脑皮层小锥体细胞兴奋

  95. 下列哪一种感觉的传导与丘脑感觉接替核 无关?

  A. 触-压觉 B. 痛觉 C. 视觉 D. 听觉 E. 嗅觉

  96. 关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包括丘脑投向大脑皮层的所有纤维

  B. 自大脑皮层返回丘脑的纤维也可归入此系统

  C. 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通路

  D. 主要与大脑皮层第四层的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E. 电刺激该系统可引起皮层感觉区持续放电

  97.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功能是

  A. 产生各种体表和内脏的感觉

  B.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 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

  D. 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E. 建立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反馈联系

  98. 非特异投射系统不能引起特定感觉的原因是

  A. 接受感觉传导道的侧支联系 B. 与丘脑第二类细胞群无纤维联系

  C. 进入大脑皮层各层 D. 通路失去各特定感觉的专一性

  E. 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99. 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感觉投射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躯体为交叉性投射,而头面部为同侧性投射

  B. 投射区大小与躯体各部位大小一致

  C. 躯体和头面部内部均为倒置性安排

  D. 肌肉牵张感觉在前,慢快适应感觉居中,关节等感觉在后

  E. 下肢在顶部,头面部居中,上肢在底部

  100. 截去猴的一个手指后,该被截手指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将

  A. 无任何变化,但从此被废用 B. 发生一定程度萎缩,功能丧失

  C. 由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而取代 D. 被邻近手指代表区蔓延过来而占据

  E. 转变为非特异感觉代表区

  101. 如果切除猴大脑皮层某个手指的感觉代表区,其结果是

  A. 代表区不能再造,因而该手指将永久丧失其感觉功能

  B. 由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填补缺损,并部分恢复其感觉功能

  C. 原代表区由邻近手指代表区的神经元蔓延过来而占为己有

  D. 该手指的感觉投射移向原代表区的周围皮层

  E. 该手指的感觉投射移向感觉区以外的皮层联络区

  102. 下列关于人类第二感觉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运动辅助区 B. 面积与中央后回几乎相等

  C. 身体各部分代表区十分完善 D. 区内投射安排是正立的

  E. 受损后明显出现感觉障碍

  103. 各种躯体感觉的感知取决于

  A. 感受器的分布密度 B. 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C. 感觉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频率 D. 参与的传入神经纤维数目

  E. 大脑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

  104. 引起各种躯体感觉的强度取决于

  A. 感受器阈值的高低 B. 感觉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频率

  C. 特定的传入神经通路 D. 传入通路中神经元换元的次数

  E. 大脑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

  105. 下列关于触-压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感受器在皮肤上分布均匀,但敏感度不同

  B. 精细触-压觉经脊髓丘脑束传导

  C. 粗略触-压觉经后索传导

  D. 两类触-压觉的传入纤维均为Aβ类纤维

  E. 触-压觉有助于躯体空间位置感觉的形成

  106. 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分布最密的部位是

  A. 头面部 B. 躯干 C. 四肢 D. 手掌 E. 手指尖

  107. 脊髓损伤时,下列哪一种感觉最不.易.被完全阻断?

  A. 触-压觉 B. 本体感觉 C. 温度觉 D. 痛觉 E. 内脏感觉

  108. 下列关于人类本体感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感受躯体空间位置、姿势和运动 B. 后索疾患时发生运动共济失调

  C. 传入冲动全部传送到大脑皮层 D. 大脑皮层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

  E. 皮层主要对运动时的体位起反应

  109. 下列关于温度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皮肤上热感受器在多于冷感受器 B. 传入纤维都是Aδ类纤维

  C. 适宜刺激是温度差 D. 感受器在常温下不易适应

  E. 当超过80℃以上时热觉才转为痛觉

  110. 下列关于体表快痛和慢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快痛和慢痛同时出现,慢痛持续时间长

  B. 定位都很明确,慢痛呈烧灼样感觉

  C. 传入纤维都是C 类纤维,慢痛的更细一些

  D. 皮层投射区域都位于第一和第二感觉区

  E. 许多纤维经非特异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111. 下列关于深部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来自骨、关节、骨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处

  B. 定位不明确,可出现恶心、出汗和血压改变等反应

  C. 可反射性引起邻近骨骼肌收缩

  D. 局部组织释放Lewis 因子可使疼痛加重

  E. 不会发生牵涉痛

  112. 内脏感觉主要是

  A. 触-压觉 B. 本体感觉 C. 冷觉 D. 热觉 E. 痛觉

  113. 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是

  A. 尖锐的刺痛 B. 潜伏期和持续时间长 C. 定位不明确

  D. 伴有情绪和心血管反应 E. 对牵拉性刺激不敏感

  114. 牵涉痛是指

  A. 患病内脏本身疼痛并引起相邻的内脏疼痛

  B. 患病内脏本身疼痛并引起远隔的内脏疼痛

  C. 患病内脏本身疼痛并引起邻近体腔壁骨骼肌痉挛和疼痛

  D. 患病内脏本身疼痛并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

  E. 患病体表部位本身疼痛并引起的远隔的内脏疼痛

  115. 关于牵涉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为患病内脏周边区的痛觉过敏 B. 体腔壁痛是牵涉痛的一种表现

  C. 牵涉痛的放射部位具有确定性 D. 所有内脏痛都有牵涉痛的表现

  E. 牵涉痛是疾病预后不良的征兆

  116. 以会聚学说和易化学说解释牵涉痛的主要依据是

  A. 病区与放射部位源于相同胚胎节段和皮节

  B. 体表局部麻醉不能取消剧烈的牵涉痛

  C. 体表局部麻醉可消除轻微的牵涉痛

  D. 脊髓后角存在调控痛觉传入的“闸门”

  E. 感觉传入通路中存在辐散式和聚合式联系

  117. 下列关于视觉通路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右眼颞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至左枕叶皮层

  B. 左眼鼻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至右枕叶皮层

  C. 视网膜上半部的传入纤维投射到距状裂下缘

  D. 视网膜下半部的传入纤维投射到距状裂上缘

  E. 视网膜中央黄斑区的传入纤维投射到距状裂前部

  118. 听觉通路的特点是

  A. 全部传入纤维为交叉性投射

  B. 全部传入纤维为双侧性投射

  C. 耳蜗神经核换元后为双侧性投射

  D. 上橄榄核以上为双侧性投射

  E. 内侧膝状体上为双侧性投射

  119. 下列关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躯体骨骼肌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

  B. 大α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大的运动单位

  C. 小α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小的运动单位

  D. 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谷氨酸

  E. 兴奋性较高,常以较高的频率持续放电

  120. 下列关于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支配骨骼肌梭外肌纤维 B. 轴突末梢释放甘氨酸递质

  C. 兴奋性较α运动神经元低 D. 活动随α运动神经元活动增强而减弱

  E. 可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性

  参考答案:

  81.E 82.D 83.D 84.C 85.C 86.B 87.D 88.B 89.B 90.E

  91.D 92.C 93.D 94.C 95.E 96.C 97.B 98.D 99.D 100.D

  101.D 102.D 103.E 104.B 105.E 106.E 107.A 108.C 109.C

  110.E 111.E 112.E 113.C 114.D 115.C 116.A 117.B 118.D 119.A 120.E

扫描/长按二维码可帮助考试通关
了解2019医师证书领取
下载医师笔试历年真题
了解医师资格通关技巧
了解2020医师资格资讯

执业医师万题库下载微信搜"万题库执业医师考试"

  121. γ运动神经元发出的γ传出纤维属于

  A. Aα类纤维 B. Aβ类纤维 C. Aγ类纤维 D. Aδ类纤维 E. C 类纤维

  122. γ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甘氨酸 D. 谷氨酸 E. 5-羟色胺

  123. 下列关于脊休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脊休克现象由切断损伤的刺激所引起

  B. 脊休克现象只发生在切断水平以下的部分

  C. 所有脊休克症状均可完全恢复

  D. 动物进化程度越高,恢复速度越快

  E. 恢复后再次横断脊髓可重现脊休克现象

  124. 在第五颈段横断动物脊髓时,下列对其表现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全身骨骼肌张力降低 B. 全身感觉障碍 C. 动脉血压下降

  D. 排便、排尿失禁 E. 躯干四肢发汗亢进

  125. 脊髓高位离断的病人,在脊休克过去后的表现为

  A. 离断面下伸肌反射增强 B. 离断面下屈肌反射减弱

  C. 离断面下感觉和随意运动能力永久丧失 D. 排便、排尿能力恢复正常

  E. 血压回升至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

  126. 脊休克现象的产生和恢复,说明

  A. 脊髓具有完成各种感觉、运动和反射活动的完备能力

  B. 脊髓本身无任何功能,仅为中枢传出的最后公路

  C. 切断时脊髓功能全部丧失,以后的恢复由高位中枢代偿所致

  D. 脊髓可完成某些简单反射,但正常时受高位中枢调控

  E. 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活动有易化作用,而无抑制作用

  127. 下列关于腱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感受器是腱器官 B. 反射中枢位于延髓 C. 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D. 为多突触反射 E. 高位中枢病变时反射亢进

  128. 下列关于肌紧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快速牵拉肌腱而引起 B. 感受器是肌梭

  C. 人类以屈肌肌紧张为主要表现 D. 为单突触反射

  E. 反射持久进行时易疲劳

  129. 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

  A. 腱反射 B. 肌紧张 C. 屈肌反射 D. 对侧伸肌反射 E. 节间反射

  130. 当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

  A. 直接引起梭外肌收缩 B. 直接引起梭内肌舒张

  C. 使肌梭感受装置敏感性增加 D. 使Ⅰa 类纤维传入冲动减少

  E. 使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131. 下列关于肌梭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 B. 适宜刺激是骨骼肌张力的变化

  C. 接受α运动神经元的支配 D. 传入纤维有Ⅰa 和Ⅰb 两类纤维

  E. 感受并传入有关肌肉活动状态的信息

  132. 下列关于腱器官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与梭外肌纤维呈并联关系 B. 与梭内肌纤维呈串联关系

  C. 是一种长度感受器 D. 传入纤维是Ⅱ类纤维

  E. 作用意义在于避免肌肉拉伤

  133. 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会出现

  A. 脊休克 B. 去大脑僵直 C. 昏睡不醒

  D. 站立不稳 E. 运动共济失调

  134. 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是由于

  A. 切除了大部分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B. 切除了大部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C. 切断了网状结构和皮层运动区及纹状体之间的联系

  D. 切断了网状结构和小脑之间的联系

  E. 切断了网状结构和前庭核之间的联系

  135. 随意运动的设想起源于

  A. 中央前回 B. 运动前区 C. 皮层联络区

  D. 基底神经节 E. 皮层小脑

  136. 下列关于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人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位于中央后回

  B. 躯体骨骼肌运动为交叉性支配

  C. 头面部肌肉运动均为双侧性支配

  D. 躯体和头面部内部均为倒置性安排

  E. 肢体远端代表区在前,而近端代表区在后

  137. 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中来自中央前回的纤维约占其总数的

  A. 30% B. 50% C. 70% D. 90% E. 100%

  138. 下列关于巴宾斯基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检查时以钝物划足跖外侧

  B. 阳性体征为足母趾背屈而其他四趾扇形散开

  C. 婴儿正常时可出现阳性体征

  D. 成人在深睡或麻醉状态下多为阴性体征

  E. 临床上用以检查皮层脊髓束功能是否正常

  139. 下列关于中型多棘神经元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新纹状体内主要的信息整合和传出神经元

  B. 接受来自皮层的兴奋性纤维投射

  C. 接受新纹状体内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纤维投射

  D. 接受来自黑质的多巴胺能纤维投射

  E. 其传出纤维为抑制性的,主要投射到苍白球

  140. 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与基底神经节之间的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直接通路能减弱大脑皮层的活动

  B. 间接通路能增强大脑皮层的活动

  C.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能抑制直接通路的传出效应

  D.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能增强间接通路的传出效应

  E. 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中都存在去抑制现象

  141. 下列哪一神经通路受损可导致帕金森病?

  A.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 B. 纹状体内胆碱能通路

  C. 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能通路 D. 结节-漏斗多巴胺能通路

  E. 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系统

  142. 与运动调节有关的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多巴胺 C. 5-羟色胺 D. 甘氨酸 E. γ-氨基丁酸

  143. 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无.明显疗效的症状是

  A. 肌肉强直 B. 随意运动减少 C. 动作缓慢

  D. 面部表情呆板 E. 静止性震颤

  144. 下列哪一部位或神经元受损可导致舞蹈病?

  A. 大脑皮层内胆碱能能神经元

  B. 大脑皮层-新纹状体谷氨酸能投射神经元

  C. 新纹状体内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

  D.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投射神经元

  E. 弓状核-正中隆起γ-氨基丁酸能投射神经元

  145. 下列关于小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前庭小脑主要调节肌紧张 B. 脊髓小脑主要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C. 皮层小脑主要协调随意运动 D. 脊髓小脑接受大量本体感觉冲动

  E. 皮层小脑接受外周感觉传入信息

  146. 切除猴小脑绒球小节叶后,将出现

  A. 站立不稳 B. 四肢乏力 C. 运动不协调

  D. 静止性震颤 E. 意向性震颤

  147. 下列关于小脑对肌紧张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前叶蚓部具有易化肌紧张的作用

  B. 前叶两侧部具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

  C. 易化区和抑制区在前叶均呈正立式空间分布

  D. 进化过程中,前叶的易化作用逐渐占主要地位

  E. 半球中间部也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

  148. 小脑损伤后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可初步判断受损部位是

  A. 绒球小节叶 B. 前叶蚓部 C. 前叶两侧部

  D. 半球中间部 E. 半球外侧部

  149.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小脑半球中间部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

  A. 肌张力降低 B. 腱反射增强 C. 静止性震颤

  D. 意向性震颤 E. 位置性眼震颤

  150. 皮层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A. 产生本体感觉 B. 协调随意运动 C. 启动精巧运动

  D. 执行精巧运动 E. 参与编写运动程序

  151.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 瞳孔缩小 B. 膀胱逼尿肌收缩 C. 唾液腺分泌粘稠唾液

  D. 胃肠括约肌舒张 E. 有孕子宫舒张

  152.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 瞳孔散大 B. 汗腺分泌 C. 胰岛素分泌

  D. 糖原分解增加 E. 骨骼肌血管舒张

  153. 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是

  A. 内脏器官均接受交感和副交感双重支配

  B. 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紧张性作用

  C. 活动度高低与效应器功能状态无关

  D.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局限

  E.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

  154. 脑内具有生命中枢之称的部位是

  A. 脊髓 B. 延髓 C. 中脑 D. 下丘脑 E. 大脑皮层

  155. 下丘脑是皮层下

  A. 重要的感觉中枢 B. 重要的运动中枢 C. 较高级的交感中枢

  D. 较高级的副交感中枢 E. 较高级的内脏活动调节中枢

  156. 日周期生物节律的控制中心位于

  A. 下丘脑前核 B. 视上核 C. 下丘脑外侧核

  D. 视交叉上核 E. 弓状核

  157. 下丘脑内防御反应区主要位于

  A. 视前区 B. 腹内侧区 C. 背内侧核 D. 外侧区 E. 室旁核

  158. 中枢内奖赏系统最重要的神经通路是

  A.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

  B. 杏仁核-终纹-下丘脑P 物质递质通路

  C. 下丘脑-中脑中央灰质谷氨酸递质通路

  D. 腹侧被盖区-伏隔核多巴胺递质通路

  E. 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递质通路

  159. 激活中枢内奖赏系统和惩罚系统的生理意义在于

  A. 产生发怒和恐惧的情绪 B. 产生愉快和痛苦的情绪

  C. 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D. 激发和抑制产生行为的动机

  E. 调节生理功能活动的稳态

  160. 人类脑电图α波最为显著的大脑部位是

  A. 额叶 B. 颞叶 C. 顶叶 D. 枕叶 E. 前脑底部

  参考答案:

  121.C 122.A 123.B 124.C 125.C 126.D 127.E 128.B 129.B 130.C

  131.E 132.E 133.B 134.C 135.C 136.B 137.A 138.D 139.C 140.E

  141.A 142.B 143.E 144.C 145.D 146.A 147.D 148.D 149.D 150.E

  151.C 152.C 153.B 154.B 155.E 156.D 157.B 158.D 159.D 160.D

扫描/长按二维码可帮助考试通关
了解2019医师证书领取
下载医师笔试历年真题
了解医师资格通关技巧
了解2020医师资格资讯

执业医师万题库下载微信搜"万题库执业医师考试"

  161. 成年人脑电图α波在

  A. 安静闭目时出现阻断现象 B. 糖皮质激素血浓度高时频率减慢

  C. 高血糖时频率减慢 D. 发热时频率减慢

  E. 动脉血Po2 高时频率减慢

  162. 关于未成年人脑电图安静时的主要波形变化,正确的描述是

  A. 婴儿枕叶常见高频波 B. 幼儿一般常见δ波

  C. 儿童期常见α波 D. 儿童期脑电波逐渐增快

  E. 自青春期开始出现β波

  163. 脑电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皮层表面

  A. 单个神经元顶树突同时产生多个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B. 单个神经元胞体兴奋而产生的动作电位

  C. 大量神经元顶树突同步发生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D. 大量神经元胞体同步兴奋而产生动作电位的总和

  E. 大量神经元轴突同步兴奋而产生动作电位的总和

  164. 在自发脑电的形成中,大量皮层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依赖于皮层与下列哪一个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

  A. 基底神经节 B. 皮层小脑 C. 丘脑感觉接替核

  D. 丘脑髓板内核群 E. 脑干网状结构

  165. 下列关于皮层诱发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特异感觉传导系统受刺激而引起

  B. 由非特异感觉传导系统受刺激而引起

  C. 主反应仅出现于皮层某一局限部位

  D. 主反应为一先负后正的电位变化

  E. 后发放为一系列不规则的电活动

  166. 记录皮层诱发电位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

  A. 诱发电位的波形特征 B. 诱发电位的潜伏期长短

  C. 诱发电位与自发脑电的关系 D. 各种感觉投射的皮层定位

  E. 皮层与丘脑之间的反馈联系

  167. 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A. 位于脑干网状结构尾端 B. 与丘脑联络核之间形成反馈联系

  C. 经丘脑髓板内核群接替后继续上行 D. 属于特异投射系统的一部分

  E. 属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一部分

  168.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具有以下哪一种功能?

  A. 形成模糊感觉 B. 激发情绪反应 C. 具有唤醒作用

  D. 维持身体平衡 E. 增加肌紧张度

  169. 刺激动物中脑网状结构可使动物

  A. 出现类似睡眠现象,脑电呈同步化慢波 B. 被唤醒,脑电呈去同步快波

  C. 出现类似睡眠现象,脑电呈去同步快波 D. 被唤醒,脑电呈同步化慢波

  E. 保持原来睡眠或觉醒状态,脑电无明显改变

  170. 切断中脑头端网状结构,动物将

  A. 出现脊休克现象 B. 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

  C. 出现站立不稳的表现 D. 处于持久昏睡状态

  E. 发生运动共济失调

  171. 与维持行为觉醒有关的神经结构是

  A. 脑干网状结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 B. 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

  C. 蓝斑下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 D. 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

  E. 脑干5-羟色胺递质系统

  172. 下列关于睡眠中的表现,哪一种为异相睡眠所特有?

  A. 感觉功能减退 B. 骨骼肌活动减弱 C. 交感活动相对减弱

  D. 副交感活动相对加强 E. 眼球快速运动等阵发性表现

  173. 慢波睡眠有利于

  A. 脑内蛋白质的合成 B. 建立新的突触联系 C. 促进精力的恢复

  D. 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E. 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

  174. 异相睡眠的有利于

  A. 促进体力的恢复 B. 促进精力的恢复 C. 加速细胞增殖和分化

  D. 增进食欲和促进消化吸收 E.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175.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指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 B. 数量很多,但并非无限

  C. 一旦形成,形式比较固定 D. 在长期种系发展中形成

  E. 建立须经大脑皮层的参与

  176.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呼吸道粘膜受分泌物或异物刺激而引起咳嗽

  B. 异物轻触眼角膜而引起眨眼动作

  C. 扣击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而引起小腿前伸

  D. 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疼痛而缩回

  E. 闻到食物香味而引起唾液分泌

  177. 谈论美味佳肴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 B. 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

  C. 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 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E. 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活动

  178. 关于人类记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级记忆三个阶段

  B. 第一、第二级记忆均为短时程记忆

  C. 第一级记忆的保留时间不超过1 秒钟

  D. 第二级记忆的形成与突触的可塑性有关

  E. 第三级记忆的形成与建立新突触有关

  179. 关于遗忘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意味着记忆痕迹的消失 B. 有生理性遗忘,也有病理性遗忘

  C. 遗忘的发生规律是先慢后快 D. 逆行性遗忘多见于酒精中毒

  E. 顺行性遗忘多见于脑震荡

  180. 联系大脑两侧半球功能的神经纤维是

  A. 网状结构 B. 旁锥体系 C. 边缘系统 D. 纹状体 E. 胼胝体

  181. 大脑优势半球在下列何种功能或能力上占优势?

  A. 空间辨认 B. 深度知觉 C. 语言活动 D. 触觉认识 E. 音乐欣赏

  182. 大脑皮层功能一侧优势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 两半球结构不同 B. 两半球功能差异 C. 胼胝体联合纤维差异

  D. 先天性遗传因素 E. 习惯于右手劳动

  参考答案:

  161.E 162.D 163.C 164.D 165.A 166.D 167.C 168.C 169.B 170.D

  171.D 172.E 173.D 174.B 175.E 176.E 177.D 178.E 179.B 180.E 181.C 182.E

扫描/长按二维码可帮助考试通关
了解2019医师证书领取
下载医师笔试历年真题
了解医师资格通关技巧
了解2020医师资格资讯

执业医师万题库下载微信搜"万题库执业医师考试"

展开全文

执业医师万题库

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医师
已有5809894人做题
下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已有2725820人做题
下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已有106110人做题
下载

执业医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