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19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第二单元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A1
1、测量细菌常用的单位是
A、mm
B、μm
C、nm
D、pm
E、cm
2、细菌细胞膜约为
A、5.0nm
B、5.5nm
C、6.0nm
D、7.0nm
E、7.5nm
3、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结构是
A、性菌毛
B、细菌染色体
C、质粒
D、鞭毛
E、异染颗粒
4、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机制是
A、裂解细胞壁聚糖骨架上的β-1,4糖苷键
B、抑制细胞壁肽聚糖上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交联
C、抑制细菌mRNA表达
D、抑制细菌DNA转录
E、破坏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5、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外膜
C、脂蛋白
D、脂多糖
E、类脂A
6、关于细菌细胞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壁均有肽聚糖
B、有70S核糖体
C、核有完整的核膜和核仁
D、L型细菌无细胞壁
E、中介体多见于G+菌
7、以下有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糖类含量约为45%
B、革兰阳性菌有外膜
C、革兰阳性菌没有脂多糖
D、革兰阴性菌脂类含量约为20%
E、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结构为二维网状结构
8、G+细菌不具备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脂多糖
C、磷壁酸
D、N-乙酰胞壁酸
E、N-乙酰葡糖胺
9、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约厚
A、8~15nm
B、10~15nm
C、10~20nm
D、20~40nm
E、20~80nm
10、革兰染色叙述错误的是
A、G+菌染成深紫色
B、染色顺序为结晶紫→95%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G-菌染成红色
D、具有鉴别细菌意义
E、具有指导选择抗菌药物的意义
11、普通菌毛直径约
A、3~5nm
B、3~8nm
C、4~5nm
D、4~8nm
E、3~10nm
12、关于杆菌叙述正确的是
A、杆菌呈杆状或球杆状
B、在细菌中杆菌种类最少
C、其长短、大小、粗细差异不大
D、多数杆菌集中存在
E、大小均一
13、显微镜检查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形体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
B、显微镜包括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等
C、适用于观察相同情况下的细菌形态或结构
D、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主要包括显微镜及染色法
E、电子显微镜标本检查,不能观察活的微生物
14、染色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体小半透明,经染色后才能观察较清楚
B、染色法最常用的分类鉴别染色法是革兰染色法
C、革兰染色法方法是固定的细菌标本先用酸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
D、革兰染色法结果判断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
E、革兰染色法医学意义①鉴别细菌②选择药物参考③与致病性有关
15、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
A、中介体
B、包涵体
C、吞噬体
D、质粒
E、异染质粒
二、B
1、A.荚膜
B.芽胞
C.鞭毛
D.菌毛
E.异染颗粒
<1> 、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是
A B C D E
<2> 、与细菌抵抗吞噬有关的是
A B C D E
<3> 、与细菌粘附宿主细胞有关的是
A B C D E
<4> 、作为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是
A B C D E
<5> 、志贺菌具有
A B C D E
<6> 、肺炎链球菌可形成
A B C D E
<7> 、白喉棒状杆菌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
A B C D E
<8> 、与细菌运动有关的是
A B C D E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记忆性题目。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细菌细胞膜约为7.5nm。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耐药质粒(R质粒)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R质粒转移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人体内,一种细菌可带有多种质粒,而一种耐药质粒(R质粒)又可携带多种耐药性基因群,并可通过接合、转化、转导、转位易位及整合等多种的基因转移或重组形式,在细菌之间传播并可导致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称胞壁质酶 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它专一地作用于肽多糖分子中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键,从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之松弛而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终使细菌溶解死亡。因为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不同,G+细菌细胞壁几乎全部由肽聚糖组成,而G-细菌只有内壁层为肽聚糖,所以溶菌酶对于破坏G+细菌的细胞壁较G-细菌强。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肽聚糖或称作黏肽,为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由N-乙酰葡萄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β-1,4糖苷键连接为聚糖骨架,再与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共同构成。肽聚糖为细菌所特有,在革兰氏阳性(G+)菌与革兰氏阴性(G-)菌,肽聚糖的构成有所不同。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一样,没有核膜,DNA集中在细胞质中的低电子密度区,称核区或核质体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革兰阳性菌没有外膜。
8、
【正确答案】 B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约厚10~15nm。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革兰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是常用的一种细菌染色法。
1.染色步骤
(1)初染第一液初染剂(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
(2)媒染第二液媒染剂(碘液)染色1min,水洗。
(3)脱色第二液脱色剂(95%乙醇)用到无紫色脱落为止,水洗。
(4)复染第四液复染剂(石碳酸或沙黄)染色30s,水洗.自然干燥后镜检。
2.结果革兰阳性呈紫色,革兰阴性呈红色。
3.注意事项
(1)染色的结果受操作者的技术影响,尤其是容易过度脱色,往往阳性染成阴性。
(2)在同一载玻片,需用已知金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作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对照。
(3)染色关键在于涂片,涂片不宜过厚,固定不宜过热,脱色不宜过度。
(4)菌龄为18-24h为佳。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普通菌毛直径约3~8nm。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杆菌呈杆状或球杆状。在细菌中杆菌种类最多,其长短、大小、粗细差异很大。大的杆菌如炭疽芽胞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埃希菌长2~3μm,小的如布鲁菌长仅0.6~1.5μm.
多数杆菌分散存在,有的杆菌可排列成链状,如炭疽芽胞杆菌;有的呈分支状,如结核分枝杆菌;有的呈“八”字或栅栏状,如白喉棒状杆菌。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细菌形体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显微镜包括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等,适用于观察不同情况下的细菌形态或结构。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细菌体小半透明,经染色后才能观察较清楚。
染色法有多种,最常用的分类鉴别染色法是革兰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
1.方法是固定的细菌标本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后用95%乙醇处理,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
2.结果判断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
3.医学意义①鉴别细菌通过革兰染色将所有细菌分为G+菌和G-菌两大类,可初步识别细菌,缩小范围,有助于进一步鉴定。②选择药物参考G+菌与G-菌对一些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③与致病性有关大多G+菌的致病物质是外毒素,而G-菌大多能产生内毒素,两种致病作用不同。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异染质粒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有助于病原学鉴定。
二、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芽胞杆菌属(如炭疽杆菌)及梭状芽胞杆菌属(如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病原菌)能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的不易着色小体,称为内芽胞,简称芽胞。芽胞一般只在动物体外才能形成,并受环境影响,当营养缺乏,特别是碳源、氮源或磷酸盐缺乏时,容易形成芽胞。其抵抗力强,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用一般的方法不易将其杀死。有的芽胞可耐100℃沸水煮沸数小时。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往往以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荚膜菌在其细胞壁外有一层厚>0.2μm而黏稠的结构称为荚膜,其化学成分在多数菌为多糖,少数菌为多肽。荚膜具有黏附宿主细胞和抗吞噬等致病作用以及抗原性,并且是鉴别细菌的指征之一。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①普通菌毛,数量多、短而直,它使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致病;②性菌毛,每菌仅数根粗而长的性菌毛,它由F质粒表达。有性菌毛菌称为F+菌,可通过性菌毛的结合,将遗传信息如细菌毒力、耐热性等传递给予F-受体菌。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芽胞抵抗力强,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用一般的方法不易将其杀死。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往往以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志贺菌属的致病物质主要有菌毛、内毒素和外毒素。菌毛与其侵袭力有关。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肺炎球菌的细菌结构中存在荚膜,且其主要的致病物质是肺炎球菌溶血素及荚膜。荚膜具有抗原性,是肺炎链球菌分型的依据。此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白喉棒状杆菌菌体细长略弯,末端膨大呈棒状,常分散排列成V或L形,无菌毛、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胞。革兰染色为阳性,用美蓝或奈瑟染色,在胞体内可见深染的异染颗粒。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鞭毛在某些细菌菌体上具有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鞭毛的长度常超过菌体若干倍。在某些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少则1~2根,多则可达数百根。这些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