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汇总:2020年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五四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开始的,到2015年正好是100周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B.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C.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D.新文化运动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
3.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宣传相比,在作用上,“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4.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
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瞿秋白
6.李大钊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介绍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7.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B.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8.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由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9.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关于这个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开始成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B.北京始终是运动的中心
C.是一次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真正群众运动
D.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10.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关于这个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工人阶级开始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准备了理论基础
D.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
A.《新青年》杂志
B.《时务报》
C.新民学会
D.北京大学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在五四运动前,作为新文化运动基本口号之一的民主的含义是指
A.多数人的民主
B.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
C.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D.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
3.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已经广泛传播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C.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D.具有以往革命运动不具备的广泛性和彻底性
4.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文章,公开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表明
A.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
B.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准备通过暴力革命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并批判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D.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清除旧思想仍然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5.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越出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为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其中包括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A.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是一次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真正的群众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D.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
【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所以答案选A。
2.【答案】C
【考点】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不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所以答案选C。其他选项都是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正确表述,所以ABD项不选。
3.【答案】C
【考点】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解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以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激烈姿态,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所没有的,所以答案选C。AB没有体现“新”,D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没有做到的,故ABD不选。
4.【答案】C
【考点】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解析】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出现了绝对好或者绝对坏的情况,所以答案选C。
5.【答案】B
【考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他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所以答案选B。
6.【答案】C
【考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所以答案选C。《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篇文章,深刻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是毛泽东的文章,提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以ABD项不选。
7.【答案】D
【考点】五四运动的发生原因
【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所以答案选D。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阶级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条件,所以ABC项不选。
8.【答案】D
【考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解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中国由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答案选D。
9.【答案】D
【考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所以答案选D。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从1919年6月5日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五四爱国运动突破学生、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没有农民阶级;所以ABC项不选。
10.【答案】D
【考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所以答案选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是它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条件;所以ABC项不选。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D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解析】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阵地,所以答案选AD。《时务报》是维新派主办的报纸;新民学会是毛泽东和蔡和森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成立的革命团体,它是湖南省反帝反封建的核心组织;所以BC项不选。
2.【答案】BC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所宣扬的民主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所以答案选BC。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发展为多数人的民主,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所以AD项不选。
3.【答案】CD
【考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解析】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所以答案选CD。 通过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而不是“已经”广泛传播;虽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是它的革命性质没有变化,依旧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AB项不选。
4.【答案】AC
【考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解析】陈独秀的文章发表于1920年,也就是五四运动之后。他提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体现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体现了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和批判;所以答案选AC。其他选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所以BD项不选。
5.【答案】BCD
【考点】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
【解析】五四爱国运动突破学生、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所以答案选BCD。五四运动中没有农民阶级参加,所以A项不选。
6.【答案】ACD
【考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解析】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所以答案选ACD。五四运动是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没有农民阶级,所以B项不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