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高考

考试吧>2022高考>高考政治>高考政治辅导>正文
2019高中政治主观题万能模板 纯干货超实用
考试吧 2019-05-20 09:55:26 评论(0)条

  2019高中政治主观题万能模板 纯干货超实用

  高中政治分数不高,往往是主观题的原因,很多同学答政治主观题观点写不到点子上,因此阅卷老师不会给高分。对此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中政治主观题万能模板,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政治主观题万能模板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1)价格变化的原因

  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

  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更多 2019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请点击查看。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性质+宗旨、原则+职能+意义

  ①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

  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④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威信的需要。

  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职能+宗旨原则+依法行政+接受监督+科学决策

  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②坚持宗旨和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⑤科学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经济意义: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政治意义:

  (1)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生活、哲学、或政治生活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解题技巧:

  (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高中政治主观题如何做

  政治主观题是先给材料再设问,在解答时则反过来先抓住设问进行审题后再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增强针对性节省时间。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作为答案要点,是政治主观题的特点之一。材料包括设问和背景材料。

  政治主观题根据答案涉及的知识范围可分为微观型(只考查某一条原理)和宏观型(涉及多条原理)两种。

  如果是微观型,直接参考备注或仿照典型例题结构作答。

  一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按“理—析”作答,《生活与哲学》按“理”(阐明原理内容)、“析”(结合材料分析)、“结”(得出结论,回答怎么样或怎么办)的结构作答。

  宏观型问题的答案要点则一般来自三个方面:

  来自材料。根据阅读设问和背景材料时找出的关键词句,联系教材的原理观点得出答案要点

  来自教材。运用教材中的原理观点去体会材料得出答案要点,即遵循从原理到材料的思维。

  来自热点。将问题与时事热点特别是长效性热点联系起来得出答案要点。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9高考报名时间
获取2019年高考作文
获取高考历年真题解析
获取2019高考心得技巧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展开全文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