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银行从业

考试吧>银行从业>复习资料>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正文
2018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高频考点(4)
考试吧 2018-06-13 14:42:11 评论(0)条

  >>>关注万题库银行从业考试微信,下载精华复习资料

  >>>2018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法律法规》复习资料汇总

  点击查看:2018初级银行从业考试《法律法规》高频考点汇总

  第二章: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节 货币基础知识

  考点1货币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简单的价值形式阶段、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一般价值形式阶段和货币价值形式阶段。

  货币产生后.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形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包括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和不兑现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本质:(1)一般等价物。货币首先是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但货币又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2)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使商品的不同所有者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即商品的价值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价格。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是本身有价值的特殊商品.也可以是不足值或没有价值的信用货币或价值符号。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商品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货币执行这一职能,不需现实货币。人们可以在观念上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如商品标价。

  (2)流通手段,即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第二,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我们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属于这一种,所以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起初是贵金属条、块,以后发展成铸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3)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人流通。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即货币是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算手段。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5)世界货币,即货币越出一国疆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世界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世界货币除作为价值尺度之外.还是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银行考试通关
了解2018最新考试资讯
了解2018年核心考点
下载各科目历年真题
了解银行从业通关秘籍

银行从业万题库 | 微信搜索"万题库银行从业考试"

展开全文

银行从业万题库

更多
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已有8178877人做题
下载
个人理财
个人理财
已有3182638人做题
下载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已有653642人做题
下载

银行从业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