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点击查看:考试吧整理:2017年7月人民时评汇总
云南横断山脉有一所芥豆之微的村小——临沧市云县大寨镇箐门口小学。校长罗恒忠在那里远离喧嚣,默默耕耘,不但让学生的成绩从全镇倒数第一跃升为全镇前三,更成了贫困村的文明灯火,微弱且顽强,润物无声地改变了这个以彝族和白族为主的穷村面貌。
一所小学,成了小村文化中心、文明源头,撬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甚至成为资源调配的纽带。学生带动家长,绿化了小村,推广药材种植形成了特色产业;硬化了通向小学的泥泞土路;组织了村里的“春晚”;让悲观的残疾人来教孩子们唱欢乐的歌……罗恒忠为我们呈现出乡村教育春风化雨的惊人能量。
我国乡村曾经历将学生向县乡中心学校集中的调整过程,虽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意义,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空心化势头。有鉴于此,教育部申明,以保障学生就近入学为重要前提,这使众多像罗恒忠一样的乡村教师们有了用武之地,也留住了一盏盏烛照乡村、传承文明的教育之灯。
罗恒忠的背后,有中国先贤的智慧支撑。两千多年前,董仲舒为汉武帝献上国策,“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让设于乡村的学校起到教化乡邑的功用。教育立国是力挺中华文明屹立千年而不倒的重要力量之一。
陶行知更是身体力行,以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之中心,乡村教员为改造乡村生活之灵魂。他给乡村教师设定三个条件: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希望他们能做到“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
这样的思想,在近年来一系列乡村学校的社会共建中得以承扬。这些活动让罗恒忠等走到前台,他们的故事因此被人们热切关注。如果中国有一万个、甚至十万个“罗恒忠”,让乡村学校联结成覆盖中国乡村的文明之网,不但能疗愈困惑乡村已久的空心病,更能让乡村教育成为维系农村道德秩序、保存文明火种、维护乡村稳定的精神家园。
当然,光有民间努力还远远不够。两年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发展乡村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把乡村师资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这给举步维艰的乡村教育下了一场及时雨。眼下,由政府牵头的巩固并改善乡村教育的政策迭出,乡村教师待遇大幅提高,多种方式鼓励城市富余人才资源向乡村教育流动,都足以让人欣慰。
罗恒忠等乡村教师们的实践,具有可贵的导向意义。如果对他们的选拔使用,有更灵活的激励政策;对边远地区乡村学校在基层管理甚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更明确的界定;对通过乡村教育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更通畅的渠道——也许,隐藏在山河深处的中国梦,便更有可能走向灿烂。
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且让这盏灯拨得更亮,照得更远。
延伸阅读:
钱江晚报:留住乡村教师,重建乡贤传统
2017年05月10日07:54 来源:钱江晚报
近日有报道说,今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中央财政全年将安排109亿元。目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已惠及130万乡村教师,绝大多数县补助标准超过年人均2400元,有的甚至高达6000元。
这条消息,不啻是为大喜讯。这个喜讯,不只是针对广大的乡村教师而言,更是整个国家而言。唯有如此,占中国大部分国土面积的乡村才更充满希望,中国的未来持续发展才有保障。
近十年来,中国乡村教师的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教育部曾有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短短三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达30%。优秀教师出走,教师队伍短缺……这是中国很多乡村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越往偏僻的乡村,就越会发现,乡村中小学的教室校舍未必破败,但教舍里的优秀乡村教师却日渐凋零。一个没有了教师的学校,就像一座座失去灵魂的躯壳,僵立在乡村的田野里。
乡村教师为什么流失?源于他们的经济地位沉沦。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李涛在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时提到,乡村教师从几十年前村里的“知识权威”变成大家眼里的“穷酸老九”,甚至连自己的学生也都“鄙夷”和“不屑”。因为他们干瘪的钱包,成为“读书无用”的天然论据。因此“读书无用论”在个别乡村沉渣泛起,和乡村教师收入低微有着莫大关系。
然而,任何一个地方,没有教师行吗?科学家告诉我们,同一个族群里面,无论城市与农村,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多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在如今的重点大学里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为什么?无他,因为教育资源的倾斜,优秀教师大量从农村流失到城市,使得大量农家子弟不仅从一开始就失去跳农门的机会,更谈不上长大后获得高层次培养的可能。而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教师更有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父母都去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说,乡村小学的老师实际上承担了部分学生父母的职能。乡村教师一直以来还是乡贤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重新构建乡村文明的重任。乡村教师流失的现状,只能导致农二代始终还是农二代,长此以往,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乡村重构。
因此,今日我们最迫切要做到的是,不仅让他们有体面稳定的生活保障,而且稳步增长。要让这109亿元生活补助毫无截留的到他们手中,让他们充分地享受到政策的阳光。我们不仅拯救他们的“钱包”,还要让他们享受该有的社会地位,比如获得比城市教师更多的进修、职务晋升等机会,增长社会见识,赶上时代发展步伐。让人人都能尊称他们一声“先生”,让他们安心留在乡村学校,挺起胸膛教书育人。乡村教师被称作“我国基础教育的脊梁”,正如很多论者所言:没有了他们的辛勤耕耘,中国广袤的农村如何迎接自己的未来?而若乡村没有了未来,城市又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