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执业护士

考试吧>执业护士>模拟试题>正文
2018年护士资格《专业实务》备考题及答案(17)
考试吧 2017-07-25 09:18:52 评论(0)条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获得一对一学习指导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免费做题、免费学直播课

  点击查看:2018年护士资格《专业实务》备考题及答案汇总

  1.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称为

  A.难复性疝

  B.嵌顿性疝

  C.绞窄性疝

  D.易复性疝

  E.滑动性疝

  【答案】:C

  【解析】:考察常见疝的定义。绞窄性疝 ,临床症状多较严重,因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会引起疝块局部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和腹膜炎的表现

  2.腹外疝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妊娠

  B.长期便秘

  C.慢性咳嗽

  D.排尿困难

  E.腹壁强度降低 【答案】:E

  【解析】:考察病因。腹外疝的病因主要有:腹壁强度降低(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如手术切口愈合不全、外伤、感染等)、腹内压力增高(便秘、咳嗽排尿困难、腹水等)。

  3.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最主要的鉴别之处是

  A.疝块的形状

  B.发病的年龄

  C.嵌顿的程度

  D.回纳疝块压迫内环,增加腹压疝块是否出现

  E.包块的位置

  【答案】:D

  【解析】:考察斜疝与直疝的区别。腹外疝根据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回纳疝块后压迫内环,增加腹压是否脱出,疝块不在突出为斜疝,否则为直疝。

  4.病人,男,60岁,因腹股沟斜疝疝块嵌顿,形手法复位后,应重点观察的内容是

  A.生命体征

  B.是否有皮肤破损

  C.是否有腹膜炎或肠梗阻表现

  D.疝块是否再次脱出

  E.有无全身感染症状

  【答案】:C

  【解析】:考察非手术护理措施。手法复位后,必须严密观察腹部体征,一旦出现腹膜炎或肠梗阻的表现,应尽早手术探查。除上述情况外,嵌顿性疝原则上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防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绞窄性疝的内容物已坏死,更需手术治疗。

  5.病人,男,66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3年。10h前,用力排便时突感腹痛难忍,呕吐数次,伴发热、全身不适。查体:右腹股沟及阴囊可扪及肿块,张力高,明显触痛。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此类疝属

  A.腹股沟直疝,嵌顿性疝

  B.腹股沟斜疝,嵌顿性疝

  C.腹股沟直疝,绞窄性疝

  D.腹股沟斜疝,绞窄性疝

  E.股疝,绞窄性疝

  【答案】:D

  【解析】:考察斜疝与直疝的区别。腹股沟肿块可进入阴囊,提示为腹股沟斜疝;查体该疝块已明显增大、触痛明显,加之腹痛,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提示已发生绞窄性疝。

  6.病人,男性,68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2小时来院诊治。诉腹部绞痛、腹胀、呕吐。体查:疝块紧张发硬、压痛明显,不能回纳腹腔,腹膜刺激征尚不明显,生命体征稳定。目前最主要的处理是

  A.手法复位

  B.紧急手术复位

  C.解痉、镇痛

  D.静脉输液

  E.继续观察,暂不需处理

  【答案】:A

  【解析】:考察治疗措施和临床表现。该病人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在3~4小时内,但无明显的腹膜刺激征,且生命体征稳定,初步判断尚未发展为绞窄性疝,可先行手法复位。

  7.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的腹外疝是

  A.股疝

  B.腹股沟直疝

  C.腹股沟斜疝

  D.脐疝

  E.切口疝

  【答案】:C

  【解析】:考察斜疝与直疝的区别。斜疝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8.男,10岁。患腹股沟斜疝10年,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疝形成术

  B.疝修补术

  C.疝囊高位结扎术

  D.疝环填补术

  E.佩戴疝带

  【答案】:B

  【解析】:考察治疗原则。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及早施行手术治疗。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仅适用于婴幼儿及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有严重感染、暂不宜行疝修补术者。疝修补术,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9.患者,男性,64岁。右侧腹股沟肿块突出5个月。体格检查:右侧腹股沟可见2cm×3cm的半球形肿块,平卧时肿块消失,压迫内环肿块仍可突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侧腹股沟直疝

  B.右侧股疝

  C.右侧腹股沟斜疝

  D.腹白线疝

  E.脐疝

  【答案】:A

  【解析】:考察直疝和斜疝的却区别。直疝特点是外观呈球形,疝内容物回纳后,压迫内环疝内容物仍突出。

  10.患儿男,3个月,阴囊可复性肿块,哭闹、咳嗽时增大,安静平卧时消失,诊断为斜疝。其主要治疗方法是

  A.暂不手术,佩戴医用疝带

  B.暂不手术,用棉束带压迫疝环

  C.择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D.择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E.进行手术修补

  【答案】:B

  【解析】:考察腹疝的治疗原则。婴幼儿腹肌可随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故半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获得护士资格证
获取2017护士成绩查询
获取2018护士精选资料
获取历年护士真题试卷
获取2018护士最新资讯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1.男,40岁。负重物时右侧斜疝被嵌顿,提示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其处理原则为

  A.紧急手术

  B.手法复位

  C.对症治疗

  D.抗感染

  E.支持治疗

  【答案】:A

  【解析】:考察各种常见疝的治疗原则。嵌顿性疝原则上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防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绞窄性疝的内容物已坏死,更需手术治疗。

  12.男性病人,38岁,4h前负重物时,右侧腹股沟斜疝被嵌顿,下列表现说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

  B.疝块紧张发硬

  C.疝块有触痛

  D.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E.腹痛、腹膜刺激征 【答案】:E

  【解析】:考察临床表现。疝内容物发生缺血坏死时,因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会引起疝块局部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和腹膜炎表现(腹痛、腹膜刺激征)。

  13.男,40岁。腹股斜疝5年,搬举重物时斜疝被嵌顿,行手术复位后,观察的重点是下列哪一项

  A.生命体征

  B.神志变化

  C.肛门排气

  D.呕吐腹胀

  E.腹痛、腹部体征 【答案】:E

  【解析】:考察术后护理措施。医生术中经过判断,认为嵌顿性疝的疝内容物血运正常,没有切除肠管,但术后肠管仍可能发生坏死,因此,术后护士应该观察有无肠破裂的表现。

  14.男,40岁,负重物时右侧斜疝被嵌顿,行手术复位。手术的主要关键在于

  A.术前明确诊断

  B.做好充分术前准备

  C.疝囊高位结扎

  D.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

  E.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的生命力

  【答案】:E

  【解析】:考察临床表现。疝嵌顿时间过长,疝内容物缺血坏死,称为绞窄性疝。手术中嵌顿性疝病人不用切除部分肠管,而绞窄性疝要切除。因此,医生要判断肠管有无血运。

  15.男,38岁。诊断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治疗。术后病人采取仰卧位,膝下垫枕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缝合张力以利愈合

  B.防止疝复发和感染

  C.减轻腰麻后疼痛

  D.减少阴囊血肿的发生

  E.减轻切口疼痛与渗血

  【答案】:A

  【解析】:考察术后护理。疝术后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松弛腹股沟切口的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

  16.男,56岁。患腹股沟斜疝,行斜疝修补术。其术前护理哪项不妥

  A.传统疝修补术后应早期下床活动

  B.备皮避免剃破皮肤

  C.术前排尿,防止误伤膀胱

  D.积极处理疝的诱发因素

  E.保持大便通畅

  【答案】:A

  【解析】:考察疝手术前的护理措施。传统的疝修补术后早期避免下床活动,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

  17.男,34岁。腹股沟斜疝入院,给予疝修补术治疗。术后用砂袋压迫伤口的主要目的是

  A.预防切口感染

  B.预防切口裂开

  C.减少伤口渗血

  D.减轻切口疼痛

  E.防止疝块突出

  【答案】:C

  【解析】:考察术后护理。术后用砂袋压迫伤口为压迫止血,减少伤口渗血。

  18.男,26岁。右侧腹股沟斜疝,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仰卧位,部垫枕

  B.术后6~12h可进流质

  C.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D.及时处理尿潴留

  E.卧床3天方可离床活动

  【答案】:E

  【解析】:考察术后护理措施。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早期可以离床活动。

  病人,男,36岁,搬运工人,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嘱病人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

  19.为避免术后疝的复发,术前准备中最重要的是

  A.治疗便秘

  B.备皮

  C.排尿

  D.灌肠

  E.麻醉前用药

  【答案】:A

  【解析】:消除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除紧急手术者外,凡术前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压升高因素者,均应给予对症处理,否则易致术后疝复发。

  病人,男,36岁,搬运工人,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嘱病人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

  20.术后第二天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平卧位,膝,髋关节微曲

  C.头低脚高位

  D.斜坡卧位

  E.端坐位

  【答案】:B

  【解析】:考察术后护理措施。术后体位: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松弛腹股沟切口的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获得护士资格证
获取2017护士成绩查询
获取2018护士精选资料
获取历年护士真题试卷
获取2018护士最新资讯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展开全文

执业护士万题库

更多
专业实务
专业实务
已有40967334人做题
下载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
已有14400825人做题
下载

执业护士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