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101、患者女性,43岁。因头晕头痛原因待查入院,医嘱测血压每日3次。为其测血压时,应该
A.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护士
B.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听诊器
C.定昕诊器、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D.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E.定护士、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做到“四定”: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以确保所测血压的准确性及可比性。
102、患儿男,6岁。因水痘入院,护士告知其家长隔离区域的划分,属于半污染区的是
A.药房
B.治疗室
C.配膳室
D.患者浴室
E.病区内走廊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隔离区域按传染患者所接触的环境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清洁区,如更衣室、配膳室、值班室、库房等;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半污染区,如医护办公室、化验室、病区内走廊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污染区,如病室、厕所、浴室等。
103、患者女性,40岁。甲型肝炎痊愈出院,护士应对其所用的票证和钱币进行消毒,合适的方法是
A.液氯喷洒
B.微波消毒
C.过滤除菌
D.过氧乙酸擦拭
E.压力蒸汽灭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压力蒸汽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耐高压的物品,如各种器械、敷料、搪瓷类、玻璃类、橡胶类等物品的灭菌;微波消毒适用于食品、餐具的处理及化验单据、票证的消毒;过滤除菌主要用于洁净空气;过氧乙酸用于皮肤、黏膜、环境、金属等的消毒;液氯适用于餐具、水、环境、疫源地的消毒。
104、患者女性,45岁。上腹部不适,医嘱胃镜检查。胃镜消毒宜选用的化学消毒法是
A.浸泡法
B.擦拭法
C.喷雾法
D.熏蒸法
E.干粉搅拌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浸泡法常用于耐湿不耐热的物品,如锐利器械、精密器材等的消毒;擦拭法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的消毒;喷雾法常用于空气、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的消毒;熏蒸法常用于室内空气和不耐湿且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干粉搅拌法常用于患者排泄物、呕吐物等的消毒。内镜属于精密器材,应选择浸泡法进行消毒。
105、患者男性,36岁。烧伤后采用暴露疗法,可选用的保护具是
A.床挡
B.宽绷带
C.支被架
D.肩部约束带
E.膝部约束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烧伤患者行暴露疗法时需保暖。使用支被架罩于所需部位,再盖好盖被。
106、患者女性,40岁。颅脑术后第3天,需更换卧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先将导管安置妥当再翻身
B.两人协助患者翻身
C.先换药,再翻身
D.注意节力原则
E.卧于患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颅脑术后患者,头部转动过剧可引起脑疝,导致突然死亡,因此一般只卧于健侧或平卧。
107、患者男性,76岁。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收住院。护土在收集资料时认为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属于首优问题的是
A.清理呼吸道无效
B.营养不良
C.知识缺乏
D.恐惧
E.疼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首优问题指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问题。选项A符合题意。
108、患者女性,58岁。向护士反映病室人员嘈杂,影响休息。最适当的护理措施是
A.提供安眠药,促进患者入睡
B.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适应环境
C.把治疗和护理全部集中在早晨进行
D.病室的门、窗、桌、椅脚钉上橡皮垫
E.做好其他患者的宣教工作,保持病室的安静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该患者休息不好主要是医院的物理环境嘈杂导致的,护理措施应首要解决环境问题,做好其他患者的宣教工作,保持病室的安静,共同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109、患者女性,70岁。现胃大部切除术后第3天,体温39.2℃。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属于独立性护理措施的是
A.遵医嘱发退热药
B.用温水帮患者擦浴
C.通知营养科蒯整患者饮食
D.开放静脉通道,点滴抗生素
E.检查血常规.看白细胞数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护理措施可分为以下三类:依赖性的护理措施、协作性的护理措施和独立性的护理措施。独立性护理措施指护士在职责范围内,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经过独立思考、判断所决定的措施。选项A、D属于依赖性护理措施;C、E属于协作性护理措施;B属于独立性护理措施。
110、患者男性,50岁。以“急性阑尾炎”收住院。入院观察患者呈急性面容,蜷曲体位。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属于
A.视觉观察法
B.触觉观察法
C.听觉观察法
D.嗅觉观察法
E.味觉观察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视觉观察法是通过视觉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营养发育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黏膜、呼吸方式、四肢活动能力等收集资料。患者的“急性面容、蜷曲体位”属于视觉观察结果。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11、患者女性,35岁,因慢性贫血入院,护士收集资料时选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查阅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B.护士与王某进行交谈
C.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
D.与患者的家属沟通
E.护士的主观感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资料收集是护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不能凭主观感觉。
112、患者女性,因头痛、头晕入院,护士为其进行护理评估。属于主观资料的是
A.患者的感受
B.实验室检查结果
C.护士用手触摸到的感受
D.护士用眼睛观察到的资料
E.对其进行身体评估得到的资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主观资料即护理对象的主诉,是其对经历、感觉、思考及担心的内容进行的诉说。
客观资料是护士通过观察、体检或借助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
113、护士甲在参与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时需要电话联系上级主管医师,在执行电话医嘱时应注意
A.听清医嘱立即执行
B.听到医嘱后直接执行
C.迅速执行自己听到的医嘱
D.听到医嘱应简单复述一次
E.重复一次,确认无误后执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在急诊抢救患者等特殊情况下必须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给医生重复一遍医嘱,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114、患者男性,71岁,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入院,护士系统地运用视、触、叩、听、嗅等评估手段和技术收集资料,其中通过触觉观察获得的资料是
A.意识状态
B.营养状态
C.脉搏的节律
D.皮肤的颜色
E.呼吸的频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其中通过触觉观察获得的资料是脉搏的节律。
115、患者女性,67岁。结肠癌入院2个月,现患者出现大量腹水,全身水肿,呼吸急促,端坐呼吸,近1周出现癌性发热。请推断该患者出现的发热热型属于
A.稽留热
B.弛张热
C.回归热
D.间歇热
E.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稽留热:恒定在39~40以上高水平,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大于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
波浪热:即是布鲁氏杆菌病,又称布氏杆菌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出汗较多、关节肿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本病之所以叫波浪热,是因为本病典型的体温曲线呈波浪热型。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是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时候无一定规律。像得肺结核、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癌肿等。
116、患者女性,23岁。因急性心肌炎入院,护士进行评估收集资料,全部属于主观资料的是
A.气促、感觉心慌、心率快
B.心悸、疲乏、周身不适
C.心动过速、气促、发热
D.感觉心慌、发热、疲乏
E.心动过速、发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主观资料:即病人的主诉,包括病人所感觉的、所经历的以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的描述,是通过与病人及有关人员交谈获得的资料,也包括亲属的代诉,如头晕、麻木、乏力、瘙痒、恶心、疼痛等。
客观资料:是护士经观察、体检、借助其他仪器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所获得的病人的健康资料,如黄疸、发绀、呼吸困难、颈项强直、心脏杂音、体温39.0℃等。
117、患者女性,62岁,因外伤入院,一直昏迷不醒,以下护理工作中需特别注意的是
A.保暖
B.按时服药
C.做好基础护理
D.准确执行医嘱
E.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昏迷患者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易积聚于喉头,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应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窒息,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118、患者男性,47岁。诊断“乙型脑炎”,查体:神志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该患者应该采取的卧位为
A.俯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卧位
D.头低足高卧位
E.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深度昏迷状态。该患者应该采取的卧位为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119、患者女性,51岁,因肺炎球菌性肺炎入院,咳嗽,咳脓痰,体温39.6℃,护理人员巡视患者的时间宜为
A.24小时专人护理
B.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
C.每30~60分钟巡视一次
D.每1~2小时巡视一次
E.每日巡视两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患者需予以一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护理记录。
120、患者女性,上午将行子宫切除术,术前需留置尿管,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为患者安置的体位是
A.膝胸位
B.屈膝仰卧位
C.去枕仰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屈膝仰卧位适用范围:
①腹部检查的病人,腹肌放松,利于检查。②导尿的病人,利于暴露操作部位。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21、患者女性,上午将行子宫切除术,术前需留置尿管,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为患者安置的体位是
A.膝胸位
B.屈膝仰卧位
C.去枕仰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女性,上午将行子宫切除术,术前需留置尿管,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为患者安置的体位是屈膝仰卧位
122、患者女性,上午将行子宫切除术,术前需留置尿管,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为患者安置的体位是
A.膝胸位
B.屈膝仰卧位
C.去枕仰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23、患者男性,57岁,患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入院后不久患者主诉腹部不适、恶心,继而呕吐大量鲜血。查体: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血压60/40mmHg,冷汗。此时,护士应立即将患者安置为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中凹卧位
D.仰卧屈膝位
E.头低足高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凹卧位适用范围: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124、患者男性,55岁,入院诊断为慢性细菌性痢疾,需行灌肠治疗,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
A.仰卧位
B.俯卧位
C.膝胸位
D.左侧卧位
E.右侧卧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男性,55岁,入院诊断为慢性细菌性痢疾,需行灌肠治疗,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
125、患者女性,66岁,体重98kg,因急性心肌梗死而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率120次/分,律齐。心电图提示前壁广泛性缺血性改变。此时,护士最好给患者安置
A.仰卧位
B.俯卧位
C.半坐卧位
D.中凹卧位
E.头低足高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心电图提示前壁广泛性缺血性改变。此时,护士最好给患者安置仰卧位。
126、患者女性,45岁,反复咳嗽、咳痰5年余,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有明显发绀,呼吸困难,应取
A.仰卧位
B.侧卧位
C.端坐位
D.中凹卧位
E.头高足低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端坐位:是指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的状态。
127、患者女性,62岁.患肝硬化6年,近年来胸闷加重,气促,呼吸困难,心脏彩超提示:大量心包积液,立即入院治疗。为缓解呼吸困难,护士应安置患者于
A.头低足高位
B.头高足低位
C.屈膝仰卧位
D.平卧位
E.端坐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端坐位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极度呼吸困难,病人被迫端坐。
128、患者女性,25岁。因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治疗,护士为其采取头高足低位的目的是
A.改善呼吸
B.用作反牵引力
C.预防颅内压降低
D.减轻头面部疼痛
E.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女性,25岁。因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治疗,护士为其采取头高足低位的目的是用作反牵引力。
129、患者女性52岁,因交通意外致颈椎骨折,右侧面部擦伤,失血约1000ml,经救治后病情稳定,拟行颅骨牵引治疗。患者的体位应为
A.侧卧位
B.中凹卧位
C.去枕仰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头高足低位:
①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
②预防脑水肿,减轻颅内压。
③开颅手术后,也常取此卧位。
130、患者女性,54岁,发热待查入院,护士在观察其口腔时,发现一感染溃烂处,此时应选用的口腔护理溶液为
A.生理盐水
B.0.1%醋酸溶液
C.0.02%氯己定溶液
D.1%~3%过氧化氢溶液
E.1%~4%碳酸氢钠溶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常用漱口溶液:
(1)0.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口腔pH值为中性时适用。
(2)朵贝尔溶液(复方硼酸溶液):轻微抑菌,消除口臭。口腔pH值为中性时适用。
(3)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洁口腔,有广谱抗菌作用。口腔pH值为中性时适用。
(4)1%~3%过氧化氢溶液:遇有机物时放出新生氧,有抗菌、防臭作用。口腔pH值偏酸性时适用。
(5)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剂,用于真菌感染。口腔pH值偏酸性时适用。
(6)2%~3%硼酸溶液:属酸性防腐剂,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菌作用。口腔pH值偏碱性时适用。
(7)0.1%醋酸溶液: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口腔pH值偏碱性时适用。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31、患者女性,2岁。因误服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
A.观察腹部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
B.先测脉率,将数值除以4得出呼吸次数
C.用手放在患者鼻孔前感觉呼吸气流计数
D.测脉率后保持诊脉姿势,观察胸部起伏次数
E.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因误服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
132、患者男性,34岁。测量血压,血压值为132/88mmHg,属于
A.理想血压
B.正常血压
C.正常高值
D.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高
E.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压正常值:收缩压90~139,舒张压为60~89。
正常高值是血压为正常,但是正常中偏高的数值。血压值为132/88mmHg,所以属于正常高值。
133、患者男性,70岁。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碎,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
A.催吐
B.洗胃
C.服缓泻剂
D.口服蛋清液
E.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碎,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
134、患者男性,5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护士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其中错误的是
A.低盐、低脂
B.低胆固醇
C.清淡、宜少量多餐
D.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
E.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高血压病人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故答案E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是错误。
135、患者男性,60岁。3天前感冒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呼吸困难,有轻微发绀,神志清醒。应采用的卧位是
A.仰卧
B.侧卧
C.端坐位
D.半坐卧位
E.随意卧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端坐位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极度呼吸困难,病人被迫端坐。
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患引起的呼吸困难。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腹部手术后病人。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136、患者女性,35岁。突然出现大便为暗红色,遵医嘱作粪便隐血检查。其检查前三天可以进食的食物是
A.血
B.肝
C.谷类
D.肉类
E.绿色蔬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粪便隐血检查前,病人应避免服用铁剂,动物血、肝、瘦肉,以及大量绿色蔬菜。
137、患者女性,35岁。突然出现大便为暗红色,遵医嘱作粪便隐血检查。其检查前三天可以进食的食物是
A.血
B.肝
C.谷类
D.肉类
E.绿色蔬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38、患者男性,22岁。面部有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后该患者应采取的卧位是
A.头高足低位
B.半坐卧位
C.仰卧位
D.膝胸位
E.侧卧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患引起的呼吸困难。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腹部手术后病人。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139、患者女性,30岁。全麻下行开颅术,术后已醒,应采取的卧位是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半坐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开颅术后全麻未清醒的病人体位取侧卧位,并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意识清醒、血压平稳后,宜抬高床头15度到30度之间,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140、患者男性,54岁。中毒性痢疾,体温39℃,脉搏l24次/分,血压80/50mmHg,伴呼吸困难急促,出冷汗,目前患者需采取的合适卧位为
A.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B.头高足低位
C.中凹卧位
D.端坐卧位
E.侧卧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凹卧位,头胸部抬高,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血量。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41、患者女性,69岁。连续3天测血压85/50mmHg,属于
A.低血压
B.正常血压
C.临界低血压
D.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降低。
E.收缩压降低,舒张压正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142、患者男性,40岁。诊断为“疟疾”。发热时体温可骤升到39℃以上,然后很快降至正常,2天后再次发作,属于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中等度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可骤升到39℃以上,然后很快降至正常,经过一定时间的间歇,又再次发作,称为间歇热,常见于疟疾。
143、患者男性,45岁。诊断为“乙型肝炎”,住感染病区。护士应告诉患者属于半污染区的是
A.病房
B.浴室
C.值班室
D.配膳室
E.医护办公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半污染区,如医护办公室、化验室、病区内走廊等。
144、患者男性,35岁。近期便血频繁,身体虚弱。其主要护理诊断是
A.潜在并发症:感染
B.排泄形态改变:便血
C.营养失调:与便血有关
D.身体虚弱:因为患者有便血
E.体液不足:与便血丢失体液有关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患者男性,35岁。近期便血频繁,身体虚弱。其主要护理诊断是体液不足:与便血丢失体液有关
145、患者女性,56岁。因突发心梗入院,经治疗,症状好转,现处于恢复期。此时患者最适宜的饮食是
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B.高热量、低脂肪饮食
C.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D.高膳食纤维、高蛋白饮食
E.高膳食纤维、高热量饮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低脂饮食用于肝、胆、胰疾病的患者,以及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
146、患者男性,45岁。诊断为“乙型肝炎”,住感染病区。护士应告诉患者属于清洁区的是
A.病房
B.浴室
C.值班室
D.化验室
E.医护办公室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隔离区域按传染患者所接触的环境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清洁区,如更衣室、配膳室、值班室、库房等。
147、患者女性,30岁。低热3个月余,咳嗽、盗汗、消瘦,入院诊断为肺结核,为配合治疗应给予
A.高热量、高脂肪饮食
B.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C.高热量、低脂肪饮食
D.低脂肪、高蛋白饮食
E.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高蛋白饮食适用于高代谢性疾病如结核、大面积烧伤、严重贫血、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大手术后及癌症晚期等患者。高热量饮食用于热能消耗较高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大面积烧伤、产妇,以及需要增加体重的患者。
148、患者男性,30岁。因“支气管哮喘”入院。现病愈出院,其床垫的消毒可采用
A.干烤法
B.日光暴晒法
C.浸泡消毒法
D.微波消毒法
E.压力蒸汽灭菌消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男性,30岁。因“支气管哮喘”入院。现病愈出院,其床垫的消毒可采用日光暴晒法。
149、患者男性,25岁。患有躁狂型精神病,拟给予保护具,正确的是
A.对精神病患者,不必向其家人解释使用保护具的必要性
B.将患者上肢伸直,系好尼龙搭扣约束带
C.使用约束带,每1小时松解1次
D.使用床栏,防止坠床
E.记录保护具使用时间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该患者虽然患有躁狂型精神病,但在使用保护具前,仍应向其家属介绍保护具使用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理解,消除其心理障碍,保护其自尊;应使用约束带,以限制身体或肢体活动;使用约束带时,一般每2小时松解一次,同时注意使患者的肢体处于功能位。使用保护具应做好记录。
150、患者女性,30岁。颈椎骨折行骨牵引,现需更换卧位,错误的是
A.核对患者
B.做好解释
C.固定床轮
D.放松牵引后再翻身
E.记录翻身时间及皮肤情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
2.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
3.方法主要有:颅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
4.注意事项:每日观察避免过度牵引,超过8周更换牵引针,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答案D 是错误的骨牵引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51、患者男性,45岁。诊断为“乙型肝炎”。护士应告诉患者属于污染区的是
A.病室
B.值班室
C.医护办公室
D.化验室
E.配膳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凡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被病原微生物传染的区域称污染区,如病室。
152、患者男性,64岁。因肺心病导致呼吸困难,采用半坐卧位的原因是
A.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变化,利于向站立过渡
B.减轻腹部切口疼痛
C.防止感染向上蔓延
D.减少局部出血
E.减轻心脏负担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用半坐卧位是为了逐渐适应体位变化,利于向站立过渡。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半坐卧位是为了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盆腔有炎症的患者采用半坐卧位是为了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某些面部手术及颈部手术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是为了减少局部出血。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采用半坐卧位是为了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153、患者女性,74岁。因胆囊炎胆石症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80/100mmHg。应给予
A.低蛋白、低脂肪饮食
B.低盐、低脂肪饮食
C.低盐、低蛋白饮食
D.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E.高蛋白、低盐饮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胆囊炎胆石症应该给予清淡饮食,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术后也应给予低脂易消化饮食。此题中描述血压为180/100mmHg,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给予低盐饮食。
此题选择低盐、低脂肪饮食。
154、患者男性,40岁。体温39℃,口腔手术后1天,据病情应给予
A.普通饮食
B.软质饮食
C.半流质饮食
D.流质饮食
E.要素饮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流质饮食适用范围:适用于病情危重、高热、各种大手术后的病人,以及吞咽困难、口腔疾患和急性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155、患者女性,30岁。胃溃疡出血入院,经治疗病情缓解,现需做潜血试验,适宜的食谱是
A.洋葱炒猪肝、青菜、榨菜肉丝汤
B.鱼、菠菜、豆腐汤
C.芹菜炒肉丝、青椒豆腐干、蛋汤
D.鲶鱼烧豆腐、土豆丝、豆腐汤
E.红烧肉、西红柿鸡蛋、蛋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潜血试验饮食:协助诊断胃肠道有无出血,可做大便潜血试验。
试验前3天禁用肉类、肝类、血类食物及绿色蔬菜和含铁剂的药物,以防止引起假阳性反应。
所以此题选择最佳答案为D。
156、患者男性.50岁。住感染病区,使用避污纸的正确方法是
A.掀页撕取
B.戴手套后抓取
C.用镊子夹取
D.随便撕取
E.从页面中间抓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157、患者女性,38岁。因“乙型肝炎”入院,其餐具的消毒可选择
A.电离辐射灭菌法
B.微波消毒法
C.日光暴晒法
D.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E.过滤除菌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微波消毒灭菌法
(1)概述:微波是频率在30~300000MHz,波长在O.001~1m左右的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高频交流电场中,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极化进行高速运动。频繁改变方向,互相摩擦,使温度迅速上升,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微波可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真菌孢子等。主要用于食物、餐具的消毒,医疗用品及耐热非金属器械的消毒灭菌。
(2)注意事项:①微波对人体有一定伤害,应避免大剂量照射和小剂量长期接触。②微波无法穿透金属面,故不能使用金属容器盛放消毒物品。③水是微波强吸收介质,用湿布包裹物品或炉内放些水会提高消毒效果。④被消毒物品以小、薄为宜。
158、患者女性,28岁。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将返回病房。铺麻醉床时。除铺床用物外还需准备
A.开口器、血压计、体温计
B.舌钳、输液器、棉签
C.胃肠减压器、弯盘、纱布
D.吸痰器、治疗巾、压舌板
E.血压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及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手术完后首要先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所以相对其他选项,答案E最为准确。
159、患者女性,75岁。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其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护士收集资料的方法属于
A.视觉观察法
B.触觉观察法
C.听觉观察法
D.嗅觉观察法
E.味觉观察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60、患者女性,36岁,子宫全切除术后第二天,主诉伤口疼痛无法入睡,医嘱:“安定10mg。im,st”,此项医嘱属于
A.应立即执行的临时医嘱
B.按时执行的长期医嘱
C.按时执行的临时医嘱
D.需要时可用的临时备用医嘱
E.需要时可用的长期备用医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ST是马上执行的意思
im是肌肉注射的意思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61、患者男性,34岁,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安返病房后。护士对患者术后医嘱处理正确的是
A.在原医嘱末项下面画一红横线
B.在横线下用红笔写“重整医嘱”
C.将红线上未停的长期医嘱依序抄于红线下
D.抄录原医嘱内容后两人核对
E.核对新抄录的医嘱无误后,签重整者全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凡转科、手术、分娩或整理医嘱时,在最后一项医嘱的下面画一红横线,表示停止执行以上医嘱;如系重整医嘱,则在红横线下用红墨水笔在长期医嘱栏内写上“整理医嘱”及日期。整理医嘱时,必须整理和准确抄录有效的长期医嘱,并写原开医嘱的日期和具体时间。将护理级别、饮食、病危、陪护等医嘱整理在前面,治疗医嘱按原来的日期排列顺序抄录。如有空格,用红墨水笔从左下至右上顶格画一斜线。
162、患者女性,55岁。子宫肌瘤,次日上午手术,患者睡眠不佳,医嘱“地西泮5mg肌肉注射,SOS”,此医嘱属于
A.长期医嘱
B.临时备用医嘱
C.长期备用医嘱
D.指定时间的医嘱
E.临时医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医嘱的种类:
1.长期医嘱 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医嘱。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2.临时医嘱 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一般仅执行1次。有的临时医嘱有限定执行时间,如各项特殊检查等;有的临时医嘱需立即执行(即刻执行医嘱)。
3.备用医嘱 又分为长期备用医嘱(prm)和临时备用医嘱(sos)两种。
163、护士在书写日间病室交班报告时,首先应写的内容是
A.3床,某某,于上午10时入院
B.5床,某某,于下午3时转科
C.8床,某某。于上午9时手术
D.12床,某某,于下午应招手术
E.19床,某某,病危。治疗护理过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交班报告顺序:病人出院、转出、死亡、新入院、转入、手术、分娩、病危、病重等顺序逐项书写,每项按床号顺序排列。
164、患者大便失禁,护士需将此内容用符号形式记录在体温单上,表示便失禁的符号是
A.“0”
B.“×”
C.“”
D.“E”
E.“*”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患者大便失禁,护士需将此内容用符号形式记录在体温单上,表示便失禁的符号是“*”。
此题为记忆性题。
165、患者女性,35岁,胃炎多年,现胃痛难忍,10:00AM医生开医嘱“克洛曲,1#,sos”,此项医嘱的失效时间是
A.当日6:00PM
B.当日8:00PM
C.当日10:00PM
D.次日10:00AM
E.以医生注明时间为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临时备用医嘱(sos) 医生直接写在临时医嘱单上,12小时内有效。执行后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am 上午
pm 下午
所以此题选择C。
166、患者女性,33岁,卵巢囊肿摘除术后,疼痛剧烈,医嘱“哌替啶50mg,im,prn”,此医嘱属于
A.临时医嘱
B.长期医嘱
C.临时备用医嘱
D.长期备用医嘱
E.特定时间医嘱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prn就是长期备用医嘱的英文缩写
qd 每日一次 am 上午
bid 每日两次 pm 下午
tid 每日三次 ac 饭前
qid 每日四次 pc 饭后
qod 隔日一次 ID 皮内注射
biw 每周两次 H 皮下注射
qh 每小时1次 IM或im 肌内注射
qn 每晚1次 IV或iv 静脉注射
hs 临睡前 12n 中午12点
prn 需要时(长期) 12mn 午夜12点
sos 需要时(限用一次,12h有效) St 立即
167、医嘱“安定5mg,sos,po”,护士正确执行该医嘱的方法壁
A.可执行多次
B.需立即执行
C.过期尚未执行即失效
D.24小时以内都视为有效
E.在医生未注明失效可随时执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68、急性胰腺炎伴意识模糊患者人住ICU。其特护记录单记录的内容不包括
A.护理措施
B.生命体征
C.出入液量
D.神志、瞳孔
E.患者社会关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其特护记录单记录的内容不包括患者社会关系。其余选项都是特护记录单记录的内容。
169、术后患者需药物止痛,护士对医嘱“哌替啶5mg,im,st”有疑问,护士应
A.凭经验执行
B.与另一护士核对执行
C.与同组护士商量后执行
D.询问医生,核实医嘱内容
E.自行执行,及时询问患者药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因题干中描述该遗嘱有疑问,所以护士应该询问医生,核实医嘱内容。
170、患者住院治疗已周,卧床未下地活动,护士可以在患者病历首页的体温单上见到
A.底栏填写的手术后日数
B.眉栏各项用纡笔填写的内容
C.底栏“体重”一栏中记录为“卧床”
D.40~42℃栏内蓝色笔纵行填写手术时间
E.底栏用铅笔填写并注明计量单位的内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71、某癌症晚期患者,处于临终状态。感到恐惧和绝望。当其发怒时,护士应
A.热情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
B.指导用药,减轻患者痛苦
C.说服患者理智面对病情
D.理解、陪伴、保护患者
E.同情照顾。满足患者要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某癌症晚期患者,处于临终状态。感到恐惧和绝望。当其发怒时,护士应理解、陪伴、保护患者。
根据题干,此选项为最佳答案。
172、患者女性,67岁。胰腺癌晚期,自感不久于人世,常常一人呆坐,泪流满面,十分悲哀。相应的护理措施为
A.维持患者希望
B.鼓励患者增强信心
C.指导患者更好配合
D.尽量不让患者流露失落情绪
E.安慰患者并允许家属陪伴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处于忧郁期的临终患者往往会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悲伤、沉默、哭泣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护理人员应经常陪伴患者,更多地给予同情照顾,注意其安全。
173、心理反应处于否认期的临终患者常表现为
A.忧郁、悲哀
B.表情淡漠、嗜睡
C.心情不好对工作人员发脾气
D.不承认自己的病情,认为“不可能”
E.配合治疗,想尽一切办法延长寿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处于否认期的临终患者常常没有心理准备,其心理反应为“不,不可能,不会是我!”以此来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
174、患者男性,50岁。尿毒症,目前神志模糊,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呈间歇呼吸,该患者处于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躯体死亡期
D.生物学死亡期
E.脑死亡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濒死期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趋于衰竭。包括呼吸、循环等系统。
175、患者女性,64岁,肺癌,抗癌治疗效果差。患者情绪不稳定,经常生气,抱怨,与家属争吵,此时患者心理反应处于
A.忧郁期
B.愤怒期
C.否认期
D.协议期
E.接受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否认期 当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时,常常没有思想准备,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继而会四处求医,怀着侥幸的心理,希望是误诊。 护理:护士应以真诚的态度,保持与病人的坦诚沟通。既要维护病人的知情权,也不要轻易揭穿其防卫机制,使病人逐步适应。同时,对病人的病情,医护人员及家属应注意保持口径一致。经常陪伴病人,使病人感到护士的关心,并坦诚、温和地回答病人的询问,倾听其诉说,维持病人适当的希望。
2.愤怒期 当否认无法持续,病人又不理解时,通常会生气、愤怒、怨恨、嫉妒,内心的不平衡,使病人常常迁怒于周围的人,向医护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泄愤怒。 护理:应允许病人发怒、抱怨,给病人机会以宣泄心中的忧虑和恐惧;并认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理解其不合作的行为;必要时辅以药物,稳定病人情绪;同时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给予宽容、关爱、理解等心理支持。
3.协议期 当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后,开始承认和接受临终的事实。病人希望尽可能延长生命,以完成未尽心愿,并期望奇迹出现。此期病人变得非常和善、宽容,对病情抱有一线希望,能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尽量满足其要求,指导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控制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协助病人完成角色义务,实现病人的愿望,充实度过生命的最后历程,提高生命质量。
4.忧郁期 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治疗已经无望时,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退缩、悲伤、沉默、哭泣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病人常要求会见亲朋好友,希望有喜爱的人陪伴,并开始交代后事。 护理:护士应经常陪伴病人,更多地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病人表达其悲哀盼隋绪。精神上给予病人支持,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可以安排亲朋好友会面,让家属陪伴在身旁等。同时,应注意安全,观察有无自杀倾向,预防意外发生。
5.接受期 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此时,病人对死亡已有所准备,一切未完事宜均已处理好,因而变得平静、安详。病人因精神和肉体的极度疲劳和衰弱,故常常处于嗜睡状态,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来临。
176、护士给刚病逝者进行尸体料理,头部垫枕头的主要目的是
A.易于辨认
B.安慰家属
C.保持舒适
D.防止面部淤血
E.保持正确姿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头部垫枕头,头部高于心脏水平,就可以防止面部淤血。
177、患者男性,63岁,骨癌晚期,近日病情逐渐加重,怨恨家属照顾不周,心生不满,患者心理反应处于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忧郁期
D.协议期
E.接受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否认期 当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时,常常没有思想准备,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继而会四处求医,怀着侥幸的心理,希望是误诊。 护理:护士应以真诚的态度,保持与病人的坦诚沟通。既要维护病人的知情权,也不要轻易揭穿其防卫机制,使病人逐步适应。同时,对病人的病情,医护人员及家属应注意保持口径一致。经常陪伴病人,使病人感到护士的关心,并坦诚、温和地回答病人的询问,倾听其诉说,维持病人适当的希望。
2.愤怒期 当否认无法持续,病人又不理解时,通常会生气、愤怒、怨恨、嫉妒,内心的不平衡,使病人常常迁怒于周围的人,向医护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泄愤怒。 护理:应允许病人发怒、抱怨,给病人机会以宣泄心中的忧虑和恐惧;并认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理解其不合作的行为;必要时辅以药物,稳定病人情绪;同时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给予宽容、关爱、理解等心理支持。
3.协议期 当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后,开始承认和接受临终的事实。病人希望尽可能延长生命,以完成未尽心愿,并期望奇迹出现。此期病人变得非常和善、宽容,对病情抱有一线希望,能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尽量满足其要求,指导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控制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协助病人完成角色义务,实现病人的愿望,充实度过生命的最后历程,提高生命质量。
4.忧郁期 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治疗已经无望时,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退缩、悲伤、沉默、哭泣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病人常要求会见亲朋好友,希望有喜爱的人陪伴,并开始交代后事。 护理:护士应经常陪伴病人,更多地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病人表达其悲哀盼隋绪。精神上给予病人支持,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可以安排亲朋好友会面,让家属陪伴在身旁等。同时,应注意安全,观察有无自杀倾向,预防意外发生。
5.接受期 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此时,病人对死亡已有所准备,一切未完事宜均已处理好,因而变得平静、安详。病人因精神和肉体的极度疲劳和衰弱,故常常处于嗜睡状态,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来临。
178、患者女性,78岁,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意识模糊,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血压70/40mmHg,潮式呼吸。此时患者处于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机体死亡期
D.生物学死亡期
E.脑死亡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濒死期(临终状态) 此时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发生严重障碍,神志不清,但有时意识尚存,表现出烦躁不安,感觉迟钝。肌张力丧失,大小便失禁,种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心跳减弱,血压降低,呼吸变浅、弱,出现潮式或间歇呼吸。说话困难,听觉最后消失。由于能量锐减,各种机能活动极度减慢。此期时间根据病情而定,有些猝死的病人,因心跳、呼吸骤停,则无明显的濒死期而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
(二)临床死亡期 主要特征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各种反射消失,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但各种组织中仍有微弱代谢活动。在一般条件下,持续时间为4-6分钟(即血液供应完全停止),但在低温条件下可延长1小时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此期由于重要器官代谢过程尚未停止,如对失血、窒息、触电等致死的病人给予积极抢救复苏,仍有生还的可能。
(三)生物学死亡期 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从大脑皮质开始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机体已不能复活,但个别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仍可有极微的代谢活动。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
179、在医院病故的传染病患者,护士用消毒液清洁尸体后,填塞尸体孔道的棉球应浸有
A.1%氯胺溶液
B.过氧化氢溶液
C.生理盐水
D.乙醇
E.碘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医院病故的传染病患者,护士用消毒液清洁尸体后,填塞尸体孔道的棉球应浸有1%氯胺溶液。此题为记忆性题。
180、患者女性,60岁,宫颈癌末期,常常自语“这不公平,为什么是我?!”出现这种心理反应,提示患者处于
A.接受期
B.否认期
C.愤怒期
D.协议期
E.忧郁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否认期 当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时,常常没有思想准备,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继而会四处求医,怀着侥幸的心理,希望是误诊。 护理:护士应以真诚的态度,保持与病人的坦诚沟通。既要维护病人的知情权,也不要轻易揭穿其防卫机制,使病人逐步适应。同时,对病人的病情,医护人员及家属应注意保持口径一致。经常陪伴病人,使病人感到护士的关心,并坦诚、温和地回答病人的询问,倾听其诉说,维持病人适当的希望。
2.愤怒期 当否认无法持续,病人又不理解时,通常会生气、愤怒、怨恨、嫉妒,内心的不平衡,使病人常常迁怒于周围的人,向医护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泄愤怒。 护理:应允许病人发怒、抱怨,给病人机会以宣泄心中的忧虑和恐惧;并认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理解其不合作的行为;必要时辅以药物,稳定病人情绪;同时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给予宽容、关爱、理解等心理支持。
3.协议期 当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后,开始承认和接受临终的事实。病人希望尽可能延长生命,以完成未尽心愿,并期望奇迹出现。此期病人变得非常和善、宽容,对病情抱有一线希望,能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尽量满足其要求,指导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控制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协助病人完成角色义务,实现病人的愿望,充实度过生命的最后历程,提高生命质量。
4.忧郁期 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治疗已经无望时,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退缩、悲伤、沉默、哭泣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病人常要求会见亲朋好友,希望有喜爱的人陪伴,并开始交代后事。 护理:护士应经常陪伴病人,更多地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病人表达其悲哀盼隋绪。精神上给予病人支持,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可以安排亲朋好友会面,让家属陪伴在身旁等。同时,应注意安全,观察有无自杀倾向,预防意外发生。
5.接受期 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此时,病人对死亡已有所准备,一切未完事宜均已处理好,因而变得平静、安详。病人因精神和肉体的极度疲劳和衰弱,故常常处于嗜睡状态,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来临。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81、患者女性,79岁,现处于临终状态,护理该患者的主要措施是
A.置肢体于功能位
B.帮助患者刷牙
C.检验生化指标
D.帮助其行走
E.减轻疼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患者在临终状态时,护士对其进行的护理措施是多方丽的:促进舒适、营养支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感知觉刺激、减轻疼痛等。
182、某冠心病患者死亡3小时后,家属为其更换衣服时发现腰背部出现暗红色条纹,这种现象说明尸体出现了
A.尸冷
B.尸斑
C.尸僵
D.尸体腐败
E.尸体受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尸斑:又称死后的青紫色,或死后的坠积性充血,这是因血液循环停止后,重力关系把血液滞留在人体下垂的部位。因微血管扩张,在二十至三十分钟内会开始出现红到紫色的斑点。人死后,小血管内的血并不会凝固,但六至八小时后,组织会因溶血而有永久性的变色。故临终时,应在头下置一枕头,以利死后血液引流,以防脸部发生任何变色。
183、患者男性,患肺炎合并脑病,肺部听诊有痰鸣音,给予持续氧气、雾化吸入,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使用呼吸兴奋剂
B.调大氧流量
C.加压吸氧
D.乙醇湿化
E.吸痰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肺部听诊有痰鸣音,肺部有痰,导致呼吸困难、发绀,所以应该及时吸痰。
184、患者男性,48岁,突发脑血栓,送入医院时无意识反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血压无明显异常,尿失禁,此患者意识障碍表现为
A.嗜睡
B.昏睡
C.浅昏迷
D.深昏迷
E.意识模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嗜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按其程度可区分3个阶段。
浅昏迷:意识活动与精神活动消失,但对强的疼痛刺激(如按压框上神经)可表现出表情或运动反应,不能被唤醒;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深、浅反射存在。
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185、患者男性,65岁,慢性肺心病,近几日因感冒而气急,咳嗽,痰不易咳出,口唇发绀,下肢水肿,情绪不稳,给患者吸氧,宜采用
A.低浓度间断吸氧
B.高浓度间断吸氧
C.低浓度持续吸氧
D.高浓度持续吸氧
E.高浓度和低浓度吸氧交替进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需要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
需要高浓度高流量吸氧:急性心梗、心肺复苏后、一氧化碳中毒、心衰等。
186、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0岁,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并存,发绀,宜吸入的氧浓度为
A.21%
B.29%
C.33%
D.37%
E.4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87、患者男性,81岁。肺心病,现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背给氧方法宜采用
A.头罩法
B.鼻塞法
C.漏斗法
D.面罩法
E.双侧鼻导管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漏斗法:整个漏斗扣在鼻子上面,边缘距面部皮肤稍有距离,婴幼儿又不易固定、氧气大部份被流掉,吸入不多,效果不佳,但对极度烦躁不安、不能接受鼻导管法患儿,此法可取。
188、8岁男童误服灭鼠药,送到医院洗胃,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血性液体流出,应立即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减低吸引压力
B.灌入止血剂血
C.更换洗胃液重新灌洗
D.灌入蛋清水保护胃粘膜
E.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医生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洗胃过程中发现有血性液体流出,有胃出血的可能,应停止洗胃及时通知医生,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189、患者男性,45岁,肝硬化腹水,近日神志恍惚,躁动不安,答非所问,此情况属
A.狂躁
B.谵妄
C.浅昏迷
D.意识模糊
E.精神错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谵妄,此时不仅有意识障碍,且有动作增加,患者定向力全部或部分丧失,思维零乱,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辨认。
190、患者女性,56岁,肺癌骨转移第二次入院,疗效不佳,患者现已昏迷,护士采取的措施中不妥的是
A.使用床挡
B.必要时使用牙垫
C.做好皮肤清洁护理
D.躁动时使用约束具
E.定时漱口预防并发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昏迷病人予以漱口容易产生呛咳发生窒息。





执业护士万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微信搜索"566执业护士"
191、患者女性,64岁,独居,刚搬进一新居所,因急性哮喘发作入院治疗,护士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仰卧位
B.半坐卧位
C.左侧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因急性哮喘发作入院治疗,护士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半坐卧位。
192、患者女性,50岁。呼吸衰竭入院,现患者无自主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抢救。正确的做法是
A.协助患者去枕仰卧,固定活动义齿
B.护士站在患者头侧,使患者尽量前倾,开放气道
C.有规律地挤压、放松呼吸气囊,8~12次/分
D.每次挤压400ml气体
E.有自主呼吸,应在吸气时挤压气囊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简易呼吸器是最简单的借助器械加压的人工呼吸装置。可以辅助患者自主呼吸,维持和增进患者通气量;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取下活动义齿;操作者站在患者头侧,使患者尽量头后仰,托起下颌,开放气道;有规律地挤压、放松呼吸气囊,16~20次/分,每次挤压500~1000ml气体;密切观察患者,如有自主呼吸,应在吸气时挤压气囊,达到一定潮气量时,完全放松气囊,使患者自行完成呼气动作。
193、患者女性,52岁。与家人争吵后眼下半瓶敌敌畏,洗胃时每次灌入的溶液量应为
A.100~200ml
B.200~300m1
C.300~500m1
D.400~600ml
E.500~700m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每次灌入的量以300~500ml为宜,如灌入量过多,液体可从口鼻腔涌出,易引起窒息;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使胃内压增高,促进中毒物质进入肠道,反而增加毒物的吸收;突然的胃扩张还可兴奋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心脏停搏。
194、患者女性,76岁。高浓度吸氧2天,提示患者可能出现氧中毒的表现是
A.轻度发绀
B.显著发绀
C.三凹征明显
D.干咳、胸痛
E.动脉血PaC02>12.0kP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则可能会发生氧中毒,其表现为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干咳、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等。
195、患者男性,64岁。诊断为“肺气肿”,吸入氧浓度为33%。应调节氧流量为
A.1L/min
B.2L/min
C.3L/min
D.4L/min
E.5L/min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吸氧浓度公式来计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33=21+4×X
X=3
196、女性患儿,2岁。呼吸困难,给予氧疗,合适的方法是
A.鼻导管法
B.鼻塞法
C.面罩法
D.氧气枕法
E.头罩法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头罩法吸氧是将患儿的头部置于头罩内进行吸氧的方法。此方法简便,无刺激,能根据病情调节氧浓度,长时间吸氧也不会发生氧中毒,而且透明的头罩有利于观察病情。鼻导管法和鼻塞法适用于长期吸氧的患者;面罩法适用于张口呼吸及病情较重的患者;氧气枕法适用于家庭氧疗、抢救或转移患者时。
197、患者男性,21岁,5分钟前误服硫酸,目前患者神志清楚,应立即给患者
A.饮牛奶
B.口服碳酸氢钠
C.用硫酸镁导泻
D.用2%碳酸氢钠洗胃
E.用1:15000高锰酸钾洗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牛奶内含有钙离子,钙离子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可以中和一部分硫酸。牛奶中的蛋白可以粘附在胃粘膜上,有效保护胃黏膜。同时牛奶中的大量蛋白质可以和硫酸产生络合物,降低硫酸的毒性。
198、患者女性,35岁,误食灭鼠药中毒,被送人急诊室,为患者洗胃首选
A.温开水
B.生理盐水
C.2%碳酸氢钠
D.4%碳酸氢钠
E.1:15000高锰酸钾溶液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199、患者女性,77岁,昏迷4天,眼睑不能闭合,护理跟部首选的措施是
A.滴眼药水
B.热敷眼部
C.干纱布遮盖
D.按摩双眼睑
E.生理盐水纱布遮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眼睛卫生或定期清洁眼睛外层表面是重症患者的眼睛护理中的重要部分。清洁方法包括: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或应用浸泡过生理盐水或无菌溶液的纱布进行清洁。
眼睑闭合是重症患者的眼睛护理的一种常用方法。闭合眼睑的方法有很多:粘胶带、纱布、盐水纱布、石蜡纱布、眼罩、聚丙烯酰胺凝胶遮盖,被动眼睑闭合,或用睑缝合(下眼睑牵拉缝合)、暂时睑缝合术。
200、急诊室接诊一位中毒患者,已意识模糊,陪同患者就医者不知患者服用何种物质而致中毒,护士应选择的洗胃液是
A.牛奶
B.3%过氧化氢
C.2%~4%碳酸氢钠
D.1:15000高锰酸钾
E.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